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 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 ,金戈鐵馬 ,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 望中猶記 , 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
你若成風, 我若成雨 ,風吹雨打 ,伴隨著黃沙滾滾而去 ,正如羽化萬物,風挾黃沙,頓生滄桑之感 ,豪邁之情溢然而生 ,肉眼可見的事物往往會被人民普遍接受 ,但有一種頭腦風暴 ,明明不相信 ,走的人多了, 卻還是相信了 ,如 安祿山與楊貴妃, 世人編纂二人有私情,且是濃情蜜意 ,珠胎暗結之後,才有了後來的安史之亂 ,安祿山造反, 清君側只為一人, 乃楊貴妃是也,這種捕風捉影之事 ,實在是太多 ,一時間也無法辨明真假 ,往往都是以訛傳訛, 以假亂真, 讓人唏噓不已 !
但歷史上真是如此嗎 ,我認為恐怕不是 ,首先, 唐玄宗是何等的颯爽英姿 ,又豈能容忍他們二人做出苟且之事 ,安祿山認楊貴妃為親,實是迫不得已, 想討好皇帝 ,來博取升遷之路 ,這其中伴雜著的是利益糾葛 ,朝廷大事又豈是你我能揣測 ,但歸根結底 ,安祿山最後因為各種原因還是揮兵南下 ,直搗長安,玄宗倉皇出逃 ,這便成了楊貴妃的罪過 ,正如白居易所說 ,此恨綿綿無絕期, 把安如山幻化成一個爭風吃醋之人 ,這不管是真相還是後人所想 ,這場災難的的確確是發生了的 ,並且無可挽回 ,並且把所有人都陷了進去 ,而今硝煙已去 ,一切皆以平靜下來 ,那麼認真想來又有幾分可信呢 ?
如司馬相如與卓文君 ,一個寡婦 ,一個才子,卻成私奔之事,當時是為人民所不齒 ,有違社會的倫理道德 ,雖然他們兩情相悅 ,你情我願 ,但那時在封建社會 ,所謂身不由己 ,人在江湖 ,但是他們摒棄世俗的目光 ,隱居山林, 過著神仙眷侶的日子 ,其他人又能奈他們以何呢 ?只道是樹上柳綿吹又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不也成了後來的千古佳話嗎 ?
只道是世間事, 世事無常 ,人心難測 ,如果以當時的定論 ,非把他們逼到山窮水盡, 然後千刀萬剮不可 ,但這些封建禮教並沒有擊垮他們, 反而是他們越挫越勇 ,不妥協, 不放棄,這便是他們成功的可取之處 。若只是回首瞬間,便已超過了永恆。但是人間真情在,化作春泥更護花。
歷史的煙雲總是這麼稍縱即逝 ,讓你漫不經心時總能感覺到他的存在 ,這種陳詞濫調我是不屑去說的 ,因為即使說了也毫無意義 ,只能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當世俗化的理想社會與現實的殘酷社會相比時 ,你就會發現其中的不可思議之處 ,反觀真相往往沒有這麼重要,假亦真時真亦假 ,不可太過於求成 ,急功近利者 ,必然會深陷其中 ,當彌足深陷之時 ,必會使你疲憊不堪 ,達到經年累月的程度, 你就會幻想近乎於完美的事物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是多麼愚蠢的行為
但造化往往為庸人設計, 以時間的流逝來洗滌舊跡 ,假如承認我這莫名的痛苦與悲哀 ,在這莫名的哀痛與悲哀中,使人苟且偷生 , 探尋事物的因果 ,循環往復 ,周而復始又有何意義 ,假如給我一絲光明 ,卻不曾有給我一瞬的黑暗,是多麼可喜,又是多麼可悲 ,留戀處 ,蘭舟催發 ,待執手相看之時,竟然無言以對 , 這時的你是否會深深觸動 ,打動你內心世界的必然會是你自身 !
隱居山林, 不問世事,在現在看來 ,無非是痴心妄想 ,是一場不切實際的夢 ,夢境醒來 ,一切繁華落去, 只剩空殼,在這個喧囂浮躁的世界裡 ,人心不古 ,物慾縱橫 ,即使酒肉穿腸過, 但仍佛祖心中留 ,效仿紅塵遠去 ,只能最後落了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物以類聚,類以群分,人生太匆匆 ,忽如遠行客,且行且珍惜,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 做到如此 ,卻是極難 ,是進亦憂,退亦憂, 然則何時而樂焉 ?微斯人 ,吾誰與歸 !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這些世家豪門 ,生來便是天之驕子 ,哪懂得民間疾苦 , 百姓不易 ,武術權謀 ,陰謀詭計不能使人臣服,但卻往往能成功 ,事半功倍 ,療效顯著 ,卻更能使人清醒的認識的到,耍陰謀詭計的同時往往失了本心 ,失了堅守 ,失了道義,最後失去了一切 ,試問究竟值不值得 ? 人民往往追求的是美好的事物,因為這是我們所嚮往的 , 身後浮名,轉瞬即逝,所以還是要不忘初心 ,回歸本真才是正道 !
一切如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覆水難收之時 ,是不是也曾後悔 , 當初的種種 已恍如隔世 ,萬般且過 ,世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世人看不穿 ,令人不勝唏噓 !
要了解更多內容, 關注@青丘歷史 ,我在#賦成書院# 為你解讀歷史傳奇 謝謝大家點讚和支持 歡迎進行點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