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痛失一位大師!化學界的數學超人、神奇老師、兩次死裡逃生……他一生傳奇

2021-01-21 廈門日報


中科院院士、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張乾二教授

於5月3日20時33分逝世

享年93歲



廈大化學化工學院今天在網頁上對外發布消息。





張乾二,1928年8月出生於福建惠安,195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研究生),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曾任廈門大學化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張乾二致力於量子化學與結構化學研究,在配位場理論方法、休克爾分子軌道理論圖形方法、多面體分子軌道理論、多電子理論的群論方法、價鍵理論方法、表面科學中的量子化學研究等領域獲得諸多重要成果。張乾二曾多次獲得國家榮譽,如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2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8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4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4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987年)。

張乾二是化學界的數學超人,這使他在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化學問題時,顯得遊刃有餘,並在量子化學與結構化學領域取得重要成果。量子化學實際上是理論化學一個很核心的內容。


他是廈大人——1947年,這位惠安人考入廈門大學化學系,1951年,張乾二以優異的成績完成本科學業後,繼續攻讀碩士學位,而他的導師就是時任廈大理學院院長的著名化學家盧嘉錫,盧嘉錫後來出任中科院院長。



張乾二後來曾經回憶說,盧老師知道我有個缺點,如果是A+B=C這樣的代數推理,往往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如果是具體的數字計算,卻會出錯,所以,當時凡是有數字計算,盧老師都特地留給我做。


他認為,這種訓練使得後來他在做理論研究時,數學計算能力發揮很大作用,經常能從數字計算的一些結果發現一些規律。


廈門日報資料圖 / 姚凡 攝


張乾二是位神奇的老師,具有把深奧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的神奇本領。

張乾二的學生莫亦榮說,剛開始從事科研時,他曾頗為自得地告訴老師:和上課考試相比,通過科研更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哪知,張乾二告訴他,最高境界是通過教學——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也能使自己受益。


和一些科研人員把教學當成負擔相反,張乾二把教書當成樂趣。只要第二天有課,那麼,前一天你無法見到他,他準躲在家裡備課。


第二天,他會帶上一小片紙去上課,但是,他一般不會看紙片,所有東西都裝在他腦海裡。他的學生後來回憶說,一黑板的公式推導,老師一氣呵成,沒有發現任何符號的差錯。


張乾二講課據說也極其富有特點,聲音洪亮,他的學生、廈大原副校長林連堂曾說,老師在舊化學館311上課,站在隔壁的生物館都可以聽到。

2008年,廈大為張乾二從事教育六十周年和八秩華誕舉行了隆重、簡樸的大會,他許了心願:給我一枝粉筆、一塊黑板,能重新走上講臺,為學生講課,為研究生開設並講解一個曾在中國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化學理論——共振論。之前的一次車禍,令他元氣大傷。
第二年,他了卻心願,為研究生開始選修課,講的是「化學鍵理論選讀」。沒有教案,沒有講義,也沒有多媒體,只有一張圓桌,一把椅子,一份課前寫好的板書。


圖片來源:中國教育報


廈大校報的一篇文章

記錄了當時81歲的張乾二的上課風採:

講臺上的張乾二雖然步履仍顯沉重,但興奮和喜悅讓他旁徵博引、滔滔不絕。講臺下你必須聚精會神,否則會跟不上他的思維,因為他時不時地會「跑題」,在寫好的板書之外,他隨時引出許多新話題、小故事,來推導、證明自己的結論。說到動情處,他會嘆息、會皺眉、會點頭,也會自己呵呵地笑,還會一臉期待地望著臺下的學生。張乾二說,大家在研究理論化學的問題時,習慣於先「算算看」,不停地在計算機上演算。其實,遇到問題更應該先「想想看」,用自己掌握的基礎知識、素材和規律對問題和計算數據綜合分析,仔細思考背後的化學,建立化學現象與結構本質之間的關聯,這樣才容易產生新想法、新觀點。因此,要多看書、多思考、多分析,光對著電腦是算不出新想法、新理論的。上完課後,張乾二又開玩笑了,他說,好久沒上課了,感覺挺累,但是還好,沒有暈過去。不過,他不停地抱怨沒有粉筆和黑板,不能現場寫,還是不習慣。他解釋說:「多媒體課件可以反覆用,不用總是備課,容易助長惰性,我不喜歡,我還是喜歡粉筆和黑板,可以很清楚地把我的想法一步步地推導給學生看,每次課前產生的新想法也可以隨時加進去。」


張乾二曾經說:如果有來生,我還當老師!不用巴結誰,只要教好書就可以了。



張乾二93歲的人生中

兩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大約在1998年,在張乾二位於鼓浪嶼的家裡,小偷破門而入,被他發現後拔出刀來,雙方在爭搶時,小偷把他刺了18刀,其中一刀把肺都刺破了,另一刀從心包旁刺過。在醫院裡,渾身是血的張乾二被推去做CT,醫生議論說,這位是跟歹徒做鬥爭的英雄,當時,還有人說,他試圖做歹徒思想工作,使後者棄惡從良,但是,張乾二後來在接受《廈門日報》採訪說:這些是謠言!


他說,我當時是怕得要死,跟他搶刀,實在是出於本能。


2006年,張乾二又遭遇不測——他坐的車出了車禍,被推進第一醫院手術室時,聽見主任對護士長說:你要做他的思想工作,讓他有活下去的決心。護士長回答,不要做了,他剛才已經在開玩笑了。


圖片來源:廈大化院人


他承認所經歷的坎,令他「很辛苦」,不過,張乾二用「張氏樂觀法」來看待自己曾經經歷的不幸,他說,我的後兩次遭遇,都十分好記,1998年被刺傷發生在8月23日,會令人聯想起廈門歷史上著名的「8·23炮戰」,至於2006年那場車禍,就更好記了,居然發生在9月11日。


他的朋友們認為,正是「張氏樂觀法」令他在遭受幾乎是致命性的打擊後屹立不倒。據說,張乾二不管白天如何生氣,晚上照樣能呼呼大睡,這個本事讓他的同輩羨慕得不得了。




張乾二為人異常低調,很少見諸報端,媒體要採訪他,必須想方設法。事實上,私底下,他是那代人中少有的個性崢嶸之人,毫不留情的批評很讓人下不了臺,他還自稱是廈大最愛發牢騷的老師,不過,廈大前校長朱崇實說,張先生發牢騷時,也是他發布真知灼見之時。當然,他也擅長講笑話,時常逗得人捧腹大笑。


廈門日報資料圖 / 姚凡 攝


2008年廈大為他舉行從教60周年大會,歷時兩個小時的會議在張乾二登臺發表從教60年的感想而達到高潮。這位被大家形容說話像子彈不會拐彎的人操著濃厚的鄉音直言不諱地說,沒想到大會開得這麼長,擔擱了大家寶貴的時間。他說,廈大和化工學院派了許多「說客」才使他同意舉辦從教學60周年大會,學校還為他出版了論文集,使他感慨萬分。


他說,大家說了很多我沒有做到的事情。


當時,是他遭遇嚴重車禍後首次復出,他顯得精神矍鑠,而且恢復了以往的銳氣。在他感謝大家後,話題一轉突然說,對不起,我又要提意見了,在滿場的笑聲中,他批評了學術界的評估體系。他說,整天都在評估和評價,一年發表了多少論文,而這些論文的影響因子到底有多大?


他最後總結說,我一生並無雄心壯志,嘻嘻哈哈地走過來,走到哪裡算哪裡——每個人都想一直走下去,但是怎麼可能呢?


這時,他及時打住了,說,今天這種日子,我不能再說怪話了。



先生走好!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佘崢 綜合廈大化學化工學院網站、科學網、@光明日報等

編輯:曾欣悅 審核:楊佳音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標星+置頂廈門日報

一秒找到日報君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掃描二維碼下載

廈門日報社App「潮前智媒

輕鬆玩轉黑科技

一鍵get最潮新聞&服務▼


相關焦點

  • 廈大痛失一位大師!化學界的數學超人、神奇老師、兩次死裡逃生…他一生傳奇
    化學界的數學超人張乾二是化學界的數學超人,這使他在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化學問題時,顯得遊刃有餘,並在量子化學與結構化學領域取得重要成果。量子化學實際上是理論化學一個很核心的內容。廈門日報資料圖 / 姚凡 攝神奇的老師上課一氣呵成,不用看教案張乾二是位神奇的老師,具有把深奧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的神奇本領
  • 廈大痛失一位大師!化學界的數學超人、神奇老師、兩次死裡逃生…
    化學界的數學超人張乾二是化學界的數學超人,這使他在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化學問題時,顯得遊刃有餘,並在量子化學與結構化學領域取得重要成果。量子化學實際上是理論化學一個很核心的內容。張乾二後來曾經回憶說,盧老師知道我有個缺點,如果是A+B=C這樣的代數推理,往往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如果是具體的數字計算,卻會出錯,所以,當時凡是有數字計算,盧老師都特地留給我做。他認為,這種訓練使得後來他在做理論研究時,數學計算能力發揮很大作用,經常能從數字計算的一些結果發現一些規律。
  • 廈大痛失一位大師!化學界的數學超人、神奇老師、兩次死裡逃生...
    化學界的數學超人張乾二是化學界的數學超人,這使他在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化學問題時,顯得遊刃有餘,並在量子化學與結構化學領域取得重要成果。量子化學實際上是理論化學一個很核心的內容。張乾二後來曾經回憶說,盧老師知道我有個缺點,如果是A+B=C這樣的代數推理,往往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如果是具體的數字計算,卻會出錯,所以,當時凡是有數字計算,盧老師都特地留給我做。他認為,這種訓練使得後來他在做理論研究時,數學計算能力發揮很大作用,經常能從數字計算的一些結果發現一些規律。
  • 一生遇見一位好老師,足矣
    首先講講他的名字,哎,人爸媽是怎麼起名字的這麼好聽?他叫Penrose,鋼筆和玫瑰。這人生這調性你看就確定了嘛。他有著特別傳奇,而且老頑童的一生,不得不服。從他的這個祖父母一代開始,一邊是物理學家,一邊是數學家,連他的外祖母都是從俄羅斯逃過來的猶太裔數學家。他的父親英年早逝,但是也是牛劍這一級的數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他的哥哥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他的姐姐是大學醫學院專門研究癌症遺傳學的專家,他的弟弟就更炸裂了,是英國蟬聯10年的西洋棋冠軍,大師級的人物。
  • 約翰·納什——一位有著傳奇人生的數學天才
    約翰·納什——一位有著傳奇人生的數學天才 2009-08-28 17:53:52 來源:網絡來源
  • 90歲廈大「最強大腦」:39年前就會玩電腦
    田昭武說,回首我90年,有72年即……  他說到這裡,臺下有些人試圖默算出是多少分之一,田昭武幾乎沒有停頓,脫口而出:有五分之四是在廈大度過。這位有顆大腦袋的院士,也擁有最強大腦。他五歲上學,第一節課,老師問:五乘以零等於多少?五歲的田昭武在小哥哥們面面相覷時,站起來做出正確回答。  最強的大腦使得田昭武擁有很多人望洋興嘆的自學能力。
  • 「現代數學奠基人」 姜立夫的傳奇人生
    上周,中國數學教育研討會在姜立夫的故裡龍港召開。這一天,龍港雙靈社區的姜立夫故居,正式對外開放。姜立夫長子、中國科學院院士姜伯駒攜夫人回到了家鄉。「數學家之鄉」溫州,近百年來,先後走出了200多位數學家。姜立夫先生便是他們中的傑出先驅。在姜立夫故居,宏大的歷史被濃縮在展廳空間裡,讓我們重溫這位「現代數學奠基人」的傳奇人生,緬懷他為中國現代數學事業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 曾培養多位院士,這位化學界的「數學超人」辭世
    作為化學界的「數學超人」,張乾二帶領團隊將價鍵理論應用建立在從頭算的水平上,提出「鍵表酉群方法」,解決了價鍵理論的基函數問題,發展了從頭算價鍵計算程序XMVB,目前成為了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從頭算價鍵程序。他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二等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福建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等。張乾二曾寫道,未來的科技發展是年輕人的。
  • 哈代一生最得意的事:為中國和印度各培養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哈代於是決定給這位遠在萬裡之遙印度南部的年輕人回信,並慎重邀請他來英國劍橋大學深造,與之一起研究數學。經過短暫的波折,1914年秋拉瑪努金終於來到了劍橋,從此開始了他與其老師哈代長達6年的數學合作。並且一旦發現,就給他創造良好的生長土壤——正如哈代所做。就在哈代晚年對拉瑪努金這位亞洲數學天才的英年早逝而傷痛遺憾不已之時,沒料又一位東方數學天才,進入了他的視野——這位年輕人便是日後名滿全球的數學大師華羅庚。
  • 拉馬努金:傳奇數學天才,僅憑「直覺」發現了世上最美的數學公式
    在印度歷史上,有一位傳奇的數學家。>為了紀念他的神奇經歷,和巨大貢獻,人們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數學獎,成為了全球頂尖的學術獎項。擁有神奇數學天賦與眾不同超人智商雖然,天才數學家小時後也常常考不及格,但對於數學的求知慾確早早展現出來。從小他就喜歡思考各種奇怪的問題,比如,他會問老師在天空閃耀的星星到底離我們有多遠?地球到底有多大?
  • 世界上的最後一位可以跟高斯媲美的數學「全才」
    從20世紀開始,數學界只承認「兩個半」真正意義上的全能數學家,第一個就是龐加萊,另一個是馮·諾依曼,那半個是指希爾伯特,可見龐加萊在數學界的崇高地位,所以稱他是一位可以和19世紀數學之王高斯相媲美的數學大師毫不為過……
  • 《美麗心靈》原型約翰·納什車禍去世 傳奇一生回顧
    原標題:《美麗心靈》原型約翰·納什車禍去世 傳奇一生回顧   《美麗心靈》原型夫婦去世 獲阿貝爾獎後打計程車回家遭遇車禍揭天才數學家的一生才華橫溢卻精神分裂30年 沉迷於命理學和宗教預言 1990年後神奇恢復並獲得諾貝爾獎  奧斯卡獲獎影片《美麗心靈
  • 陳景潤兒子也學數學,昨天回廈大被問:你爸輔導過你數學嗎?
    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北京四中,但口才不佳的他無法勝任工作,因此被「退」回老家福州,靠擺地攤生活,這時他遇到了廈大校長王亞南,王亞南和時任廈大數學系系主任的方德植商量後,讓陳景潤回數學系當助理兼資料室資料員。這期間,陳景潤的老師廈大數學系李文清向他推薦了華羅庚寫的一本書,陳景潤將這本書讀了近30遍,並寫出一篇論文。李文清把這篇論文推薦給時任中科院數學所所長的華羅庚,這引起了華的興趣。
  • 一拳超人,神級boss再度出現,他與琦玉老師誰更厲害?
    這位神秘人樣貌十分抽象,他既沒有繼承人類特徵的容貌,也沒有像常人一樣的肉身。而是能夠根據環境的需要,不斷變換形態。同時他也可以憑藉吹灰之力讓一名不起眼的普通人變成實力強大的超級戰士。之前,當流浪帝還是一名普通人時,神秘人就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當時,他以人的形態,賦予流浪帝巨大無比的能量,讓流浪帝變成了一位實力派悍將。
  • 是科學家,更是老師的張乾二: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依舊心系講臺
    後來是父親把我趕出門,他說我是假生病,不是真的。而我母親在一旁一直哭,後來我賭氣包袱一背就走了。自己一個人呀,那一路上一直哭著走。」 在中學的時候,化學實驗的不確定性讓張乾二著迷。「我的化學老師經常在實驗裡像變把戲似的表演,把幾種藥品混合,紅的就會變成藍的,藍的又會變成紅的。我為什麼會對數學感興趣,對化學感興趣,我想都是受到這幾位中學老師的影響。」
  • 一生只有初中文憑卻是公認的世界數學大師——華羅庚
    經常有同學問曉然菌,華羅庚算不算是民科,畢竟他一直都只有初中學歷,大部分都是自學的,並沒有接受過正宗的學院派教育。在這裡,曉然菌只想說,在民科這個詞還沒有變成貶義之前,華羅庚是中國最偉大的民科,他是從民科卑微的學術地位上,一步步踏上了世界最頂尖數學家的行列中。他是當之無愧的數學大師,絕對不能用民科二字能去形容的。
  • 超人和喪鐘誰更厲害?他可是DC宇宙最強刺客,超人差點輸了!
    蝙蝠俠,超人和神奇女俠,這個三位一體組合幾乎可以戰勝地球上所有的壞蛋。但是除了蝙蝠俠之外,其實地球上還有一位可以跟超人正面對抗的人類,他就是刺客大師,喪鐘。準確的來說,喪鐘和蝙蝠俠一樣都是人類中的最強者,但是喪鐘其實比蝙蝠俠更加危險,雖然蝙蝠俠智計無雙,他的計謀可以碾壓一切,但是蝙蝠俠畢竟還是不殺生的。
  • 19世紀的偉大數學天才,可是他卻不會考試,幾乎是「逢考必掛」
    他從小就是個「問題」學生,上課時老愛找老師辯論,尤其是對一些基本的問題刨根問底,讓人無法應對。同時埃爾米特對考試不以為然,甚至是切齒痛恨,因為每次他一旦考糟了,老師除了羞辱,還用木條打他的腳,每次數學考試後受到的奚落和懲罰,讓他加深了對考試的不屑一顧和仇視。埃爾米特在後來的文章中寫道:「達到教育目的的手段是用頭腦,又不是用腳,打腳有什麼用?打腳可以使人頭腦更聰明嗎?
  • 《數學大師》:智力英雄的史詩
    要想學300多年前的微積分,就得上大學。牛頓和萊布尼茨的時代離我們有300年,他們以後的數學分析、幾何學、代數學和數論可既不好懂、更不好玩,電腦和網絡也教不會你。如果你真想知道一點17、18、19世紀的數學,E•T•貝爾的《數學大師》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E•T•貝爾是位美國數學家、數學史家。
  • 不擅長數學考試的數學大師,向我們昭示了什麼?
    法國人埃爾米特是世界上一位偉大的數學家,但是他一生中的數學考試,卻從來沒有及格過。埃爾米特曾任法蘭西學院、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巴黎大學教授,是法蘭西科學院院士,在函數論、高等代數、微分方程等方面都有重要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