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平行線可相交的數學奇才,生前被嘲諷謾罵,死後萬人歌頌

2020-10-20 孤影瀟湘

在學術的領域中,勇於探索是真理被發現的無可或缺的條件。浩瀚的天地,等待被開發尋找的事物和理論總在黑暗中隱藏,摸索是最切實際的方法。只有不斷地創新和突破,擁有正確的依據,才有可能找出被人們所遺落的真理。

第五公設的證明

羅巴切夫斯基出生於1792年的俄國,自小,數學天賦就降臨在他的身上。

長大後,羅巴切夫斯基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俄羅斯喀山大學,超乎常人地用四年時間獲得了物理數學碩士學位

這足以看出羅巴切夫斯基驚人的數學天賦,也為他後來提出轟動數學界的理論而做下鋪墊。

畢業後羅巴切夫斯基留校擔任教授助理,也是在這段時間裡,他開始探尋非歐幾何理論。

歐幾裡得早在公元前3世紀就編寫了數學著作《幾何原書》,這本書中有五個公理和五個公設。隨著時間的推進,無數的數學大佬們對五個公理和前四個公設做出了證明,唯獨這個第五公設存在很多爭議和質疑。

此時的羅巴切夫斯基已經成為了喀山大學的教授,在他還是學生時的聽課筆記中有記載他當時對第五公設的一些證明,但都是以失敗告終。

多次循環論證的失敗,讓羅巴切夫斯基對這個公設產生了質疑,於是他大膽地提出第五公設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最開始,羅巴切夫斯基運用反證法先對第五公設進行否定,再利用得到的這個命題與其他公理相聯繫,最後得出一個新的邏輯系統。這個新的系統幾何是當時世界上所沒有的理論,現實生活中沒有與它相似的原型和類比物,羅巴切夫斯基就稱這個新幾何為想像幾何

公開宣講卻被質疑反對

新幾何的發現讓羅巴切夫斯基很是激動,這正是他苦苦尋找的第五公設不可證的證據,於是他將這些理論整理成了一篇論文。

研究需要經過實驗驗證,要多次揣摩它的正確性,可以說一個正確理論的誕生是多磨難的,因為它要經得住多方的考驗。

在一次會議上羅巴切夫斯基宣讀了自己的論文,引起了在場人的轟動。羅巴切夫斯基的非歐幾何:認為平行線可以相交,可以說推翻了原有的歐式幾何的部分理論。在場科學家都對對羅巴切夫斯基提出的理論表現出了質疑和否定。

無奈之下會議請知名的數學家博拉斯曼教授、西蒙諾夫教授以及古普費爾教授出席,讓他們三個專家合力驗證羅巴切夫斯基的理論正確與否。

三位教授的高大名望都是在歐式幾何的理論得以實現,讓他們去承認這個未知的,甚至聽起來很荒謬的理論是正確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最終學術鑑定小組對羅巴切夫斯基的論文給出了否定的書面鑑定,文稿也被弄丟了。

此時嘲笑質疑羅巴切夫斯基的數學家們並不知道,他們錯過了多麼珍貴的東西。這次會議上的論文也是非歐幾何誕生的標誌。

人生開始被嘲諷謾罵

時間的流逝,人們漸漸忘記了這篇論文,但巴羅切夫斯基並沒有放棄對新幾何的研究。

羅巴切夫斯基當上了喀山大學的校長,之後他又寫了一篇論文,名字叫《幾何學原理》,他相信數學界有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羅巴切夫斯基將這篇論文託人拿給了著名數學家奧斯特羅格拉茨基院士,因為這個院士在數學力學等方面有卓越成就。

但另羅巴切夫斯基沒想到的是,這個很有聲望的數學家面對他的論文時表現出了極其保守的思想。不僅如此,這個數學家還用挖苦的語言直接貶低這篇論文的思想,說這篇文章大錯特錯,不值得深層次地去研究。

羅巴切夫斯基受到了很多嘲諷和謾罵。很多人以匿名的方式在學術周刊雜誌《祖國之子》上對巴羅切夫斯基進行人身攻擊。巴羅切夫斯基試圖對這些攻擊進行辯解,卻遇到了阻礙。羅巴切夫斯基受到了最不公平的待遇

無人支持,鬱鬱而終

自此之後,羅巴切夫斯基孤立無援,沒有人相信他,甚至公開嘲諷和攻擊他。

其實,還有人比羅巴切夫斯基更早發現了非歐幾何,那就是被稱為歐洲數學之王的高斯,但當時的高斯是膽小的,他知道這些理論一旦出世必將引起轟動,自己也能受到攻擊,於是他選擇了沉默。當他得知羅巴切夫斯基的事後,也只能在背後默默地支持他。

晚年的羅巴切夫斯基雙目失明,教育部找藉口免去了他在喀山大學的所有職務。

羅巴切夫斯基因為債務不得已賣掉了自己的莊園,他的孩子們不是去世就是潦倒一生。

生活和事業的雙重打擊讓羅巴切夫斯基對世界變得漸漸淡漠,對學術界也更加失望。

1856年,羅巴切夫斯基去世了,享年64歲。直到羅巴切夫斯基去世的那一刻他的理論都沒有得到認可,依舊被數學界當做一個笑話。勇敢的羅巴切夫斯基就這樣隕落了,帶著滿滿的遺憾和不甘,可現實終究是給了他最重的一擊。

非歐幾何得到證實,悲慘人生得以正名

在羅巴切夫斯基去世後的第12年,他灰暗的過去終於迎來了光明。1868年義大利數學家貝特拉米發表了一篇論文《關於非歐幾裡得幾何的解釋》。

這篇文章證明了非歐幾何的可行性,平行線交叉的理論可以在歐氏空間的曲面上實現。

自此長期被擱置在角落的非歐幾何才重新開始獲得了學術界的普遍關注以及深入研究。

被人們所嘲諷謾罵的羅巴切夫斯基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他被稱為數學界的「哥白尼」,數以萬計的人歌頌他為了真理不懼詆毀和嘲諷的品質。

真理就像鑽石一樣,跨過時間的風化,經過利器的打磨才能顯得更加閃耀。備受爭議後的研究才能讓人記憶深刻

在現代,研究結果受到所有人的反對,那肯定會對自我產生懷疑,甚至隨波逐流,進入社會的大流隊伍。羅巴切夫斯基教會我們的不僅僅是對學習的熱愛,還有對自我的堅持,以及他最優秀的品質,那就是勇敢。

相關焦點

  • 數學天才羅巴切夫斯基:提出平行線能相交遭質疑,死後12年被證實
    在Euclideanspace之中,在同一個平面上面的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相交。我們經過了九年義務教育的人應該也都學過平行線的定義——就是在平面之內兩條不相交的直線。而我們自己在紙上畫一畫,也能很明顯的看出來,兩條平行線是不可能相交呢?那麼,我們能想像到平行線若是相交的情況嗎?
  • 他是數學天才,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遭質疑,死後12年得到世界認可
    「兩條平行線不可能相交」是許多痴男怨女在愛而不得時說出的話,在數學幾何中,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而平行線的性質來源於歐氏幾何的平行公理。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提出平行公理後,無數的數學家前僕後繼的研究且想證明歐幾裡得第五公設,俄國數學家尼古拉斯·伊萬諾維奇·羅巴切夫斯基是其中的研究者之一,他的父親也曾想要證明平行公理,但以失敗告終。
  • 數學天才羅巴切夫斯基:稱平行線能相交被質疑,死後12年被認可
    在數學的領域中,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康託爾如果有人突然跟你說平行線可以相交,大家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呢?這難道是新的網絡梗,或在想對方是不是小學沒畢業,亦或是一臉震驚。可能有一部分人們在思考一會兒後,立馬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 天才數學家提出平行線可相交,卻受盡嘲諷,結果去世12年後被證實
    在數學領域當中,人們都知道平行線是不會有相交的情況出現的。但是俄國有一位數學家就提出了平行線是可以相交的,只不過這種理論在他生前是沒有被得到認可的,而是在他去世20年之後才被證實他所說的理論是真的。,仿佛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優勢,當時他的老師就看出了他是一個特別有數學天分的人。
  • 他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卻受盡嘲諷無人認可不料死後12年被證實
    而非歐幾何的創立讓已經當時已經停步百年的數學得到了飛速的進步,甚至改變了當時的物理學和天文學,讓人們對時空的概念都發生了變化。就是這樣一門重要的幾何體系,羅巴切夫斯基嘔心瀝血,為它獻出了自己的一生。1792年,羅巴切夫斯基出生於俄國的一個數學世家。
  • 國外數學家稱:「平行線可相交」,到死未被認可,12年後被證實
    ——王國維即便數學成績不及格的人都知道,兩條平行線不能相交,包括每一個數學老師也都是這樣說的。然而有一位國外數學奇才卻稱:「平行線可相交」,此話一出,令就連小學生都要站出來表示不贊同。不過浩瀚世界,凡事皆有可能,平行線不可相交是人類的一個發現和認知,但在人類的認知之外,難道平行線真的無法相交?
  • 他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卻受到嘲諷遭質疑,不料去世後12年被證實
    幾何中,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也永不重合)的兩條直線被稱作平行線。平行線是幾何中重要的概念,說到它,就不得不說一說歐氏幾何。歐幾裡得是古希臘的一位著名數學家,在公元前三世紀,他將人們公認的一些幾何知識作為定義和公理(公設)。
  • 原來平行線真的可以相交!看完著名數學家提出的言論我信了
    在中國歷史上研究數學的著名人物人數極少,而且和國外一些知名的數學家相比,可能顯得要少一些。因為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比較偏向於實用性,所以和農業生產聯繫不大的數學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不太被看重。在俄國曾經有這樣一位數學大神,他在生前和梵谷一樣,所提出來的理論並沒有受到很多人的肯定,比如他其中提到過的:平行線可以相交,這個理論當時就沒有被人認可,不過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理論竟然在12年後,被陸陸續續證實了。1792年,羅巴切夫斯基在俄國出生,他從小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唯獨對數學格外偏愛。就在別人還數著123的時候,他已經把自己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研究幾何的問題上。
  • 俄國數學奇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可卻遭嘲諷歧視,一生鬱鬱而終
    以數學為例,學過數學的都知道,兩根平行線是不可能相交的,它們只能相互平行且無限延伸,但永遠不可能有交匯之處。 可這種說法,卻被早期俄國的一位數學家推翻了,他通過實踐證明:平行線是可以交互的。 這想法可是違背當時大眾主流思想的,很多人認為他的理論是錯誤的,不斷嘲笑他,可事情,卻遠沒有你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 俄羅斯男子提「平行線可以相交」,卻受盡嘲諷,死後12年被證實
    200年前,就有一位天才數學家,提出了平行線能夠相交的觀點,從而受到了嘲諷,鬱鬱而終,然而在12年後卻被證實,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呢?此人的名字,叫做羅巴切夫斯基。現代人對於平行線的理解,儘管不少數學家對其深信不疑,卻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提出合理的理由去證明它。
  • 平行線可相交被證實!原提出這個幾何理論的數學家,「含冤而死」
    ——笛福通過數學課本的學習,我們從小就知道同一平面內的兩條平行線不會相交。然而鮮少有人知道在幾何學裡還存在著和歐式幾何相矛盾的非歐幾何。俄國的數學天才羅巴切夫斯基發現了非歐幾裡的幾何學,稱平行線可相交。這一數學理論的提出在當時嚴重衝擊了數學界權威,羅巴切夫斯基也遭受了哪些思想守舊的正統數學家的冷漠反對甚至嘲諷,最後只能鬱鬱而終。
  • 俄國數學天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
    俄國數學天才稱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證實人所共知,兩條平行的直線是絕對不可能相交的,而第五公設的存在讓其成為可能。在1832年,他請求被送往權威機構進行審查,但他再次被嘲諷。那還非要去討論這兩條線在什麼所謂的雙曲平面,以及其他情況下是否相交,有意義?定義裡寫的就是不相交,如果你最終論證它相交了那就已經不屬於平行線的定義範疇了,還要稱之為平行線?在這裡我捋一捋,首先,平行定理的前前身是平行公設(平行公理),是來源於歐幾裡的第五公設,是數學大師歐幾裡得在他的著作《幾何原本》裡提出的五條公式中的第五條。
  • 他首次提出平行線可相交理論,卻慘遭質疑,去世12年後才被證實
    在數學課本上,我們會看到這樣一個理論,那就是平行直線永不相交。這是小學五年級的數學知識,現在的我們都知道,這個理論成立的前提是只能在曲率為零的平坦空間中討論。其實每個領域的知識都是隨著歷史的發展,經過一代又一代學者的論證才慢慢得到驗證的。學者們在失敗中進步,在質疑中前行。
  • 羅巴切夫斯基:稱平行線能相交,遭嘲諷鬱鬱而終,12年後被認可
    說到這裡一定就有人想問問,既然平行線的定義說的很清楚,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稱為平行線。那還非要去討論這兩條線在什麼所謂的雙曲平面,以及其他情況下是否相交,有意義?定義裡寫的就是不相交,如果你最終論證它相交了那就已經不屬於平行線的定義範疇了,還要稱之為平行線?
  • 天才數學家認為平行線都會相交,因此被唾罵一生,結果發現是真理
    學習過初中數學的人都知道,兩條平行線是不可能相交的,首先平行線的定義就是同一平面內兩條不相交的直線。我們的思維一直是如此,如果有人告訴你,兩條平行線其實是可以相交的,只怕所有人都會大呼不可能。在會議上,羅巴切夫斯基突然提出了這個理論,大家頓時感覺莫名其妙。平行線不可能相交,這似乎已經是毫無疑問的公理了,大家的認知當中向來如此,要說兩條平行線相交,大家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人們驚呆了,冷漠地看著羅巴切夫斯基發表他的看法。會議結束時,大家紛紛否定他的理論,但是要給出書面意見時,大家又感覺到無從反駁,就這樣,一個重要的學術會議結束了,連文稿都沒能保存下來。
  • 數學天才提出平行線可以相交,遭嘲笑鬱鬱而終,12年後證明是對的
    數學研究什麼?一是數,二是形,而形的數學就是幾何學,幾何學有一門分科叫「歐幾裡得幾何」,有時它單指我們都很熟悉的平面幾何。歐幾裡得是一個古希臘數學家,他被譽為「幾何之父」,在數學界擁有絕對地位。他對這個公設也很感興趣,但就在研究平行線理論時,他發現第5公設的證明怎麼都沒法成立,羅巴切夫斯基沒有像其他數學家一樣沮喪放棄,而是大膽假設:可能第5公設本來就無法被證明。他運用了反證法,首先否認了這一公設,然後隨著這一邏輯進行推演,最終發現了「非歐幾何」(也叫雙曲幾何)。
  • 籍二木:平行相交
    平行相交,就是兩條平行直線會相交。 這首先和我們學過的知識完全相反,然後和我們活了幾十年的經驗也完全相反。但等到他逝去12年後,這命題又被重新證明:兩平行線真的會、且必然會,相交! 用以證明的數學公式無比冗長、無比繁複,但經得起反覆推演、反覆論證,這就是科學。 儘管如此,我們仍無法理解,平行怎麼可以相交?若是我們第一次聽到,我們同樣會視其為挑釁,會出離憤怒,打其成異端。
  • 平行線可以相交嗎?他創造新理論不被世人所認可,死後終得到證實
    法拉第提出電磁理論的時候,人們知道這是一個新奇的玩意兒,並不對其之後的運用抱有任何的希望,可事實證明法拉利的理論改變了全世界。這個理論就是平行線能夠相交,這其實非常違背人的常識歐幾裡得曾經在《幾何原本》當中提出過五條公理,其中有一條公理就是平行線在正常的情況下無法相交。這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歐幾裡得並沒有證明,只是將其作為公理寫入了自己的書中。在數學當中有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那就是反證法。
  • 平行線可以相交嗎?他創造新理論不被世人所認可,死後終得到證實
    ——亞里斯多德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即便是自己的老師,同樣可以勇敢的提出質疑。真理才是引領人類走向進步的光,沒有人可以阻擋這道光射向人世間。不過追求真理的過程卻可能很長,並非所有的理論在提出的最初都能為人們所認可。法拉第提出電磁理論的時候,人們知道這是一個新奇的玩意兒,並不對其之後的運用抱有任何的希望,可事實證明法拉利的理論改變了全世界。
  • 數學中最「絕望」的愛情是?中考的相交線!高考的漸近線!
    數學中最絕望的愛情是平行線?上面這位同學的答案是「平行線」。中考數學經常考查平行線之間的各種夾角,比如內錯角、同位角、對頂角等。另外,下面的那位同學純熟開玩笑,即使在很遠的地方,平行線也不可能相交!否則就違背了它的數學定義!在中考數學的範疇內,直線在數學中只有兩種情況,要麼平行,要麼相交!有的同學可能會想到直線重合,其實重合就是相交中的一種!但是在高考數學中就有了變化,因為要考慮是否在「同一平面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