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克公式前三個參數為36億,存在外星文明的機會相當大

2021-01-18 浩瀚宇宙

德雷克公式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天文學家法蘭克·德雷克提出的一個估算銀河系內外星文明數量的公式,該公式非常直觀且合理,被天文學家廣泛引用。根據德雷克公式,要計算銀河系內的外星文明數量,公式中的七個參數需要單獨給出,但這並非易事。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於2009年升空,該望遠鏡的主要任務就是探索地外行星,NSAS的研究人員總結了2009年以來的觀測數據,較為精確地估算了銀河系中恆星和行星的分布情況,研究發現包括這三點:



(1)銀河系中包含41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

(2)這41億顆恆星中有一半的恆星擁有宜居行星。

(3)銀河系中的宜居行星至少有20億顆,預計可能有多達36億顆。

銀河系中的恆星數量大約為2000億顆,但這其中有紅巨星、紅超巨星、褐矮星、黃矮星等等,質量太大的恆星壽命只有幾百萬至幾千萬年,沒有給生命足夠的演化時間,所以這類恆星周圍演化出科學文明的可能性極低,只有與我們太陽差不多的恆星周圍,才有足夠的時間和環境演化出智慧生命。



於是類似太陽這樣的恆星,周圍存在宜居行星的數量就成了關鍵,在之前的一項研究中,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中的恆星幾乎都有行星,這次的研究則更進一步。


結構和地球類似的固體行星稱之為類地行星,然而並不是所有的類地行星都能成為宜居行星,類地行星必須處於母恆星的宜居範圍內才能稱作宜居行星,不同恆星由於熱輻射的不同,宜居範圍也有區別,比如我們太陽系的宜居範圍就從金星軌道外到火星軌道外,距離太陽0.7~1.5個天文單位,包含了地球和火星兩顆行星。



根據此項研究,德雷克公式前面三項參數的乘積為:

Ng*Fp*Ne≈36億

該數據大於幾十年前的估計值,公式的後面四項涉及生命起源問題,生命起源對於人類來說還是一個謎團,目前還無法給出準確的預計。



不過銀河系中宜居行星數量高達36億,這已經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這項發現,將大大增強人們尋找地外文明的信心。


相關焦點

  • 新研究德雷克公式前三個參數為36億,存在外星文明的機會相當大
    ,美國天文學家法蘭克·德雷克提出的一個估算銀河系內外星文明數量的公式,該公式非常直觀且合理,被天文學家廣泛引用。根據德雷克公式,要計算銀河系內的外星文明數量,公式中的七個參數需要單獨給出,但這並非易事。
  • 據德雷克外星公式推算出存在四千個外星文明?
    以地球文明為標準,產生文明的三個必要因素:第一是適宜的溫度。第二巖質星球。第三存在液態水。
  • 「數字」中的外星文明——德雷克公式
    R*為銀河系形成恆星的平均速率,L為科技文明壽命外星文明自從克卜勒望遠鏡進行了對系外行星的探測之後,德雷克公式中的所有變量我們都可以通過天文觀測的數據得到了,於是科學家開始了運用德雷克公式對外星文明的預測工作。
  • 銀河系中最少存在36個外星文明?他們在哪裡?
    科學史上關於外星文明的討論,最知名的例子,莫過於物理學家恩裡科‧費米和另外三位同事──包括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之間的對話。1961年11 月,德雷克把公式寫在會議廳的黑板上,作為議程的討論主軸;當時的他並不知道,這個方程式日後常被認為是科學史上重要的方程式之一,甚至成為現今思考外星生命存在問題的架構――就連德雷克本人都表示非常驚訝。
  • 為什麼有人呼籲:別再用德雷克公式找外星生命了?
    遙遠外星星球的想像圖,它發展智能生活的機會有多大?圖片:NASA要推翻這一主張,不必直接攻擊它,可以簡單地質疑語句的精確性。對於德雷克方程,我們完全不知道附加在任何參數上的不確定性。生命起源的行星中有多少最終會形成生命?百分之零?100%?在這兩者之間?是50%加5%還是- 5%?或者正負25%?
  • 德雷克方程參數粗解,外星人是否存在,茫茫浩宇我們孤獨嗎?
    我們嘗試著用天文學上最著名的德雷克方程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尋求的不僅是是否存在外星生命,而是更高層次的答案:人類是否有能力與地球之外的生命進行交流。這個結果僅靠判斷星球上是否有微生物或漂浮在雲層中有感知的生命體是無法確認的。我們需要可以跟我們對話的外星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 整個宇宙中,除了地球文明外,存在「外星文明」的可能性有多大?
    2008年6月,歐洲天文學家發現了三顆行星,它們都比地球稍大,並環繞恆星運行。這些發現為那些尋找地外智慧生命(SETI)的人提供了證據。1996年,哈佛物理學家、SETI領袖保羅·霍洛維茨在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大膽地表示:「宇宙中存在智慧生命嗎?這是有可能的,我會提供給你幾乎你想要的任何機會「。
  • 德雷克公式 不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結合近期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和由來已久的德雷克外星文明可能性計算公式(Drake equation),不存在外星人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 根據『德雷克方程』的推論,銀河系存在智慧文明嗎?
    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有一個叫做『德雷克』的射電天文學家,他發起了一個活動叫做『搜索外星文明計劃』,英文的簡稱『SETI』,『德雷克』還因為提出了一個對於外星文明數目統計的『德雷克方程』而有名,這個方式用通過對於銀河系裡面恆星的數目、恆星所包含的行星以及生命等等這些可能性進行統計。
  • 英媒:為什麼說銀河系還有36個地球一樣的文明 德雷克公式幫你解惑
    中國小康網6月22日訊 老馬 最新的答案是,我們所處的銀河系中至少有36個與地球相似的、活躍的、科技發達的智慧文明。或者說外星文明,另一個地球。太陽最終將變成一顆白矮星英國廣播公司報導,不過,因為距離地球太遠,我們與外星文明接觸的可能性極小,而這些外星文明是否存在或曾經存在過,可能將成為永遠無解的謎。太遠是什麼概念?距離地球最近的在1.7萬光年之外。類似地球的外星文明是否存在,地球是不是銀河系的孤獨星球,這個古老的問題第一次有了具體的推測數字,距離答案又近了一步。
  • 搜索地外文明-「德雷克公式」與「費米悖論」
    德雷克對搜索地外文明的研究上最重要的貢獻是提出了一個公式,「德雷克公式」,來估算銀河系中存在智慧生命的星球數量。而克卜勒衛星大大的擴展了科學家對地外行星的認識,目前,科學家發現在恆星中存在行星的概率為10%左右,但是這個數字可能比真實存在的行星數目要小的多,因為很多遠距離或質質量小的行星產生的觀測效應很小,沒有辦法觀測到,從理論上說,恆星在形成的過程中有很大概率形成氣體盤,進而演化出行星系統。所以我們可以樂觀的把「德雷克公式」第一個因子設置為100%。
  • 在尋找地外生命過程中縱橫50多年的德雷克公式
    1961年,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Frank Drake)匆匆地推導出了這個方程式,以便參加即將召開的會議的與會者有話可談,這個公式將令人怯步的大問題「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拆分成一個個更易於解決的小問題這個方程從一些簡單的概念開始,比如恆星形成的速率和繞恆星運轉行星的比例。
  • 德雷克公式,告訴你有多少智能外星生命
    許多天體生物學家正在試圖確定在火星上,或者在木星的海洋冰面之下,又或者是在液態烴湖中,是否存在微生物,(我們已在土星的衛星「泰坦」上發現液態烴湖)。但一個天體生物學家小組正致力於 SETI 研究。SETI 是指對外星的智能探索,SETI 研究者正嘗試發掘一些證據來說明,除了智能生物之外的其他生物已經使用科技建造了某種發射器。
  • 假如人類文明存在一萬年,我們有多大概率遇見外星生命
    這些問題困擾著無數的科學家,有一位天文學家,在認真計算著廣袤空間中究竟存在著多少智慧生命,他就是美國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博士,他提出了德雷克公式,也被稱為宇宙文明方程式,用來估算我們的太陽系所屬的星系中可能存在與地球文明接觸的數量。
  • 外星文明存在的概率有多大?一個公式告訴我們答案
    那麼我們要如何來計算外星文明存在的概率?在上個世紀60年代左右,有一位天文學家德雷克,提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搜尋外星文明的計劃,也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地外文明搜尋計劃,簡稱SETI。這個搜尋計劃主要應用的就是通過無線電探尋的方式,尋找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信號。為此,德雷克還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方程叫做:德雷克方程。
  • 德雷克公式表明銀河系可能就有上百個智能文明,為何人類找不到?
    (宇宙探索QQ群:1145693748)
  • 科學家發表「銀河系中或有36個外星文明」,意味著什麼?
    先說觀點:如果真的存在,現在早炸鍋了,目前的事實證據表明:我們仍舊是孤單的。36個文明聽起來挺嚇人,但其背後的科學原理實在不值一提,甚至可以說是漏洞百出,這些漏洞透露著人類的對未知的無奈。下面聊聊銀河系36個可通訊文明怎麼來的。
  • 科學家:宇宙歷史中有超過1兆個外星文明
    宇宙中存在外星人嗎?美國知名天文學及物理學家亞當·弗蘭克(Adam Frank)說:「宇宙中一定有過外星人。」而且,弗朗克指出至少存在過1兆個外星文明。「德雷克公式」推測外星文明存在可能性弗蘭克目前是羅切斯特大學的物理學與天文學教授。
  • 科學網—德雷克公式或許並不可靠 外星人存在可能性遭質疑
    外星人存在的假設不僅為不少科幻小說和電影提供了題材和靈感,也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了人們探索宇宙的熱情。
  • 新版德雷克方程可揭示銀河系高級文明數量(圖)
    隨著克卜勒系外行星探測器等陸續發現新的太陽系之外行星世界,可居住星球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我們發現,而外星智慧文明則是一些研究人員不斷追尋的目標,早在1960年代,科學家法蘭克·德雷克就提出了可能與人類接觸的外星智慧文明數量,也被稱為德雷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