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研製出新型儲氫罐(圖)

2020-11-25 蓋世汽車網

寶馬集團全資子公司Forschung und Technik一直與其他汽車製造商合作將改進氫氣儲存技術。現在,該公司與合作夥伴開發了由複合材料構成的新型液態氫儲存罐。

新型儲氫罐相比傳統的圓柱型鋼儲氫罐重量減少了三分之二。新型儲氫罐的外形具有高度適應性,這樣既保證了其高度的靈活性,又顯著的節約了能源。

此外,儲氫罐的附屬系統被集成在罐體內部,這樣佔用的空間少,維護也更容易了。新型儲氫罐的內罐也是模塊化設計,生產工藝得到了簡化。

 

加利福尼亞州的勞倫斯利沃莫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研發了新型低溫壓力液態氫儲存罐,並且安裝在混合動力車上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顯示這種儲氫罐可以維持6天不洩漏氫氣。

現有的氫氣儲存罐僅能保持2-4天不洩漏氫氣,相比較這種新型的儲氫罐有了顯著的進步。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news/b/2008-6-6/e236bec3-e251-4234-937b-eb172cc2cc24.shtml

相關焦點

  • 美研製出硼—氮基液態儲氫材料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23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化學家研製出一種硼—氮基液態儲氫材料,其能在室溫下安全工作,在空氣和水中也能保持穩定,這項技術進步為科學家們攻克現今制約氫經濟發展的氫存儲和運輸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相關研究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刊》在線版上。 氫被人們視作化石燃料的最佳替代物,但制氫、儲氫和氫氣的運輸一直是制約氫能發展的重要環節。
  • 我國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投產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景陽 通訊員李寶樂)記者12日從包頭稀土高新區獲悉,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投產運行,產品已開始供應國內鎳氫動力電池企業。依託稀土資源優勢和最新核心技術應用,該生產線生產高容量、寬溫區、高工藝、低耗電鎳氫動力電池關鍵材料,一舉打破日本在新型稀土A2B7儲氫科技、工業技術和產品方面對我國的壟斷。
  • 儲氫設備的實證與運行
    目前,正在考慮的方案是在市區設置利用儲氫合金的大型儲氫罐,將郊外通過太陽能發電等產生的多餘可再生能源轉換成氫氣,並運輸至市區。目標是建設「零排放」且具有強大抗災能力的城市,以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日本郡山市綜合地方批發市場設置的快速充氫罐(圖片均來自網絡)產總研和清水建設從2016年開始關於氫能進行合作研究,開發出了能夠儲存氫氣的儲氫合金。
  • 儲氫技術總結
    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儲氫手段主要有高壓儲氫,低溫液化儲氫,物理吸附儲氫,金屬氧化物儲氫等。低溫液化儲氫低溫液化儲氫指的是將純氫氣冷卻到-253℃,使之液化,而後將其裝到低溫儲罐中。液態氫的密度為70.6kg/m3,其質量密度和體積密度都遠高於高壓儲氫,然而,氫氣的深冷液化過程十分困難,首先需要將氫氣進行壓縮,再經熱交換器進行冷卻,低溫高壓的氫氣最後經節流閥進行進一步冷卻,製得液態氫。液態儲氫製備成本過高。另外,液態儲氫對低溫儲罐的絕熱性能要求苛刻,因此對低溫儲氫罐的設計製造及材料選擇也成本高昂,亟待解決。
  • 我國首條自主新型 稀土儲氫合金生產線正式運轉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李寶樂 記者張景陽)近日,記者在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孵化的一家新能源科技企業採訪時了解到,該企業新型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電極生產線已經開始正常運轉。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電極材料具有高容量和低自放電等優點,被認為是替代傳統AB5型稀土基儲氫合金。這一新電極產品製備的鎳氫動力電池,具有出色的低溫穩定性能,大量實驗證明,新材料製備的鎳氫動力電池產品可讓汽車性能十分穩定,即使在北方極寒的環境中也可以正常使用。鎳氫動力電池目前被豐田等世界主流車企應用在混合動力車型上。
  • 固態儲氫材料要走出「象牙塔」
    開發新型儲氫材料是氫能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近日,Materials Today Nano、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期刊相繼發表了儲氫材料的相關研究,其中,固態儲氫材料因其具有儲氫密度高、工作壓力適中、安全性能好等優勢,被認為極具應用前景。
  • 打破國外壟斷 我國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實現自產
    記者12日從包頭稀土高新區獲悉,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投產運行,產品已開始供應國內鎳氫動力電池企業
  • AB5型稀土儲氫合金的研究進展
    氫能作為一種新型二次能源,是連接各種可再生能源的橋梁。相較於化石燃料,氫能具有來源多樣性、清潔環保、可儲存性、可再生性以及燃燒淨熱值高等優點。氫能的上述優點使得其滿足能源需求的同時,也能夠滿足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其已成為人類未來發展的主要能源之一。圖1為1850-2150年全球能源轉變圖[1],隨著時間的增加,固體及氣體能源逐漸被氣體能源替代,氫能在能源中的比重也逐漸增加。
  • 新型儲氫材料設計研究獲新進展
    在整個氫能系統中,儲氫是非常關健的環節之一。早期關於儲氫材料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過渡金屬、鹼金屬和鹼土金屬修飾的sp2型碳納米材料上。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所劉春生博士和曾雉研究員利用全電子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過渡族金屬Ti修飾的有限長sp雜化的碳原子鏈的儲氫能力。
  • 稀土儲氫合金讓電池更好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在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孵化企業中科軒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軒達)內,該公司技術總監肖明正一邊清點防控疫情的消殺用品,一邊向筆者介紹新型稀土鎂鎳基儲氫合金電極生產線的近況:「生產線為產能
  • 百科|儲氫合金
    儲氫合金,一種新型合金,一定條件下能吸收氫氣,一定條件能放出氫氣。循環壽命性能優異,並可被用於大型電池,尤其是電動車輛、混合動力電動車輛、高功率應用等等。目前儲氫合金主要包括有鈦系、鋯系、鐵系及稀土系儲氫合金。
  • 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投產運行
    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1日電(記者賈立君)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獲悉,該中心孵化的一家企業成功建設了一條利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並於近日投產運行,產品正式供應國內鎳氫動力電池企業。
  • 新材料|歐美科學家研製出應變變色生物相容性材料
    新材料|歐美科學家研製出應變變色生物相容性材料 發表時間:2018/4/10
  • 我國首條新型自主稀土儲氫合金生產線正式運轉 實現量產可期(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從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獲悉,該中心孵化企業包頭中科軒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建設了一條利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稀土儲氫合金電極材料生產線,並於近日投產運行,產品正式供應國內鎳氫動力電池企業。
  • 「科學島」研製出新型納米硒肥
    12月15日,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智能所離子束生物工程與綠色農業中心吳麗芳研究團隊在納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機制解析和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闡明了納米硒的微生物合成機制,篩選出多種高耐受亞硒酸鈉微生物菌株以及具有當前最高合成效率的微生物菌株
  • 新能源材料的研究熱點:稀土儲氫材料
    (2)非金屬儲氫材料玻璃微球、碳系材料等非金屬材料是近年來剛發展起來的新型儲氫材料。這類儲氫材料均屬於物理吸附型的。這種儲氫材料的吸氫量一般均大於金屬吸氫材料,是一類很有前途的新型儲氫材料。(4)其他儲氫材料還有一些無機化合物和鐵磁性材料可用作儲氫,磁性材料在磁場作用下可大量儲氫,儲氫量比鐵鐵材料大6~7倍。
  • 儲氫系統的性能指標:儲氫密度
    下面咱們依次來討論一下這三種儲氫方式的儲氫密度。壓縮氣體儲氫就質量儲氫密度而言。III與IV型瓶的質量儲氫密度與體積儲氫密度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到質量儲氫密度和儲氫壓力呈接近線性增長的關係,而在200bar時,III與IV型瓶與I和II型瓶差異不大(分別為1%和1.5wt%),且相同儲氫壓力下,氫瓶體積越大其質量儲氫密度越大。
  • 儲氫材料的儲氫原理與研究現狀
    而尋找性能優越、安全性高、價格低廉、環保的儲氫材料則成為氫能研究的關鍵。目前,氫可以以高壓氣態液態、金屬氫化物、有機氫化物和物理化學吸附等形式儲存。高壓氣態液態儲氫發展的歷史較早,是比較傳統而成熟的方法,無需任何材料做載體,只需耐壓或絕熱的容器就行,但是儲氫效率很低,加壓到15MPa時質量儲氫密度不超過3%。
  • 固態合金儲氫要為燃料電池汽車鬆綁
    深圳市佳華利道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簡稱「佳華利道」)首席科學家黃寶泉發表的《固態合金儲氫和低壓加氫技術的應用》主旨演講引發在場專家的關注。他指出,固態合金儲氫和低壓加氫技術是契合現階段我國國情的儲氫技術重大突破。  氫的儲存方法有高壓氣態、低溫液態和固態三種,目前國內主推的氫燃料電池汽車都應用高壓氣態儲存技術,壓力為35MPa(日本、美國加州已嘗試推廣70MPa高壓儲氫技術)。
  • 科學家研製出新型柔性電路
    據外媒Gizmag報導,瑞士科學家日前研製出了一種新型電路,可以應用於人體組織以及隱形眼鏡,具有微小、柔性、透明等特點。科學家研製出新型柔性電路(圖片來自Gizmag)    據了解,這種電路被印在厚度僅為1mm的聚對二甲苯(parylene)上,採用電子束蒸發、原子層沉積,旋塗和射頻濺射法沉積等技術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