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韶關、肇慶
山上居住著一群「林中仙子」
——白鷳鳥
它們長得特別出眾
翎毛華麗,體色潔白
深得人們喜愛
白鷳(學名:Lophura nythemera)屬於大型雞類。雄鳥全長100-119釐米,雌鳥58-67釐米。頭頂具冠。嘴粗短而強壯,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鉤;鼻孔不為羽毛所掩蓋著。翅稍短圓。尾長。跗蹠裸出,雄性具距,但有時雌雄均有;趾完全裸出,後趾位置較高於他趾。雌雄異色;雄鳥上體白色而密布以黑紋,頭上具長而厚密、狀如髮絲的藍黑色羽冠披於頭後;臉裸露,赤紅色;尾長、白色,兩翅亦為白色。下體藍黑色,腳紅色。雌鳥通體橄欖褐色,羽冠近黑色。
棲息於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綠闊葉林和溝谷雨林。食昆蟲、植物莖葉、果實和種子等。通常成對或成3-6隻的小群活動,性機警,很少起飛,緊急時亦急飛上樹。繁殖期築巢於灌木叢間的地面凹處。每窩產卵4-6枚,雛鳥早成性,孵出的當日即可離巢隨親鳥活動。分布於中國、緬甸、泰國和中南半島。
白鷳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於1988年又被選為廣東省省鳥。2018年廣東省第十五屆省運會在肇慶舉行,運動會吉祥物——「慶慶」 又是以白鷳鳥為原型而設計的,被稱為「林中仙子」的白鷳鳥越來越惹人喜歡了。白鷳鳥由於棲息地不斷受到人類活動影響,野生白鷳瀕臨滅絕。在中國文化中,白鷳自古即是名貴的觀賞鳥,《禽經》記載:「似山雞而色白,行止閒暇」,因此宋代李昉所畜養的五種珍禽中,白鷳即被稱為「閒客」;唐代李白鍾愛白鷳,曾作詩《贈黃山胡公求白鷳》;清朝更把白鷳作為五品官服的圖案。白鷳體態優雅華麗,性情機警靈敏,在廣東省分布較廣,於是定為廣東省省鳥。
【攝影:李善周】
最新最猛最有料的信息
實時更新,圖文直播!
你值得擁有!
請持續關注「陽西在線」平臺哦!
《陽西在線》您關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