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女兒」屠呦呦寄語母校師生:齊心奮鬥,新年進步

2021-01-18 瀟湘晨報

資料圖

歲末年初,在屠呦呦九十壽辰到來之際,效實中學和寧波中學分別向寧波籍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屠呦呦校友寄去賀信,並獻上全體師生員工和校友對她最誠摯的祝福。

在收到賀信後,屠呦呦第一時間向母校發來回信。

在給效實中學的回信中,她寫道:

在給寧波中學的回信中,她寄語說:

新聞多一點

屠呦呦,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寧波人,藥學家。2015年10月獲得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高中期間,屠呦呦曾先後在效實中學、寧波中學就讀。「非常低調。」這是兩所母校的校友對屠呦呦的印象,但屠呦呦多年來一直心繫故鄉、心繫母校,並均向母校贈書《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這正是她多年研究的成果著作,封面上還有她親筆寫的「贈母校惠存」。

記者 李臻 通訊員 宋向齡 陳宜挺

【來源:寧波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屠呦呦捐資100萬 回母校設被打屠呦呦醫藥人才獎勵基金
    關於「北京大學屠呦呦新藥創新研究院」­  了解到醫學部考慮成立北京大學屠呦呦新藥創新研究院的設想,郝平予以充分肯定和支持。他提議詹啟敏向屠呦呦老師簡單介紹一下。­  聽到北京大學屠呦呦新藥創新研究院中「屠呦呦」這三個字,執著做事、做人低調的屠呦呦老師馬上說:「不要用我的名字,我已經夠張揚的了」。
  • 89歲屠呦呦響徹世界:家有女兒,這樣「富養」很了不起
    ——屠呦呦"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是一位父親對女兒最詩意動人的寄語。精神富足的屠呦呦,安靜溫婉。用自己的一片赤誠書寫了一位醫藥學家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富養"呦呦1930年,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寧波。她的父親屠規是一個在銀行工作的員工,從小接觸的是西方教育長大,特別熱衷於讀書。而小小的屠呦呦受到了家庭環境的影響,從小就愛讀書,對於書籍有著濃厚的興趣。
  • 上海交通大學2021新年賀詞:堅定信心勇擔使命 接續奮鬥再創輝煌
    黨委書記楊振斌   校長林忠欽  全體師生醫務員工、校友們、朋友們:  新年好!  2021的新年鐘聲即將敲響,在辭舊迎新之際,我們謹向廣大師生醫務員工、離退休老同志、海內外校友和社會各界朋友致以最真誠的問候和美好祝福!
  •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青年這些話,讓青春充滿奮鬥力量!
    今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大學考察並與師生座談,寄語青年人忠於祖國不負時代,勉勵青年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放飛青春夢想。除了和青年共度五四,習近平總書記還多次到高校考察並與師生座談,多次給青年學生、大學畢業生、志願者回信,對廣大青年學子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下面,讓我們一起再學習一下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學子的這些寄語。
  • 記者趕赴北京屠呦呦家 拿了諾獎的寧波老太是怎樣一個人
    浙江在線10月08日訊 (錢江晚報記者 張苗) 今年的醫學和生物學諾獎頒布後兩天,全國人民對屠呦呦、青蒿素耳熟能詳,可這位寧波人屠呦呦到底是怎樣的人,除了她身邊的家人和同事之外,很少有人知道。在獲獎當天,我給屠呦呦打過電話,淡淡的寧波口音,就是她了。  那門上,兩邊還貼著過年的春聯:「一帆風順平安第,萬事如意幸福家」,橫批是「前程似錦」,大門中間是一個大大的「福」字。  剛要按門鈴,屠呦呦的丈夫李廷釗先打開了門,他是出來拿放在門口小鐵筐裡的兩瓶鮮牛奶,我趕緊自我介紹。「進來吧。」
  • 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
    作者:邱晨輝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寄語青少年9月19日,全國科普日拉開帷幕,「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牆項目成功採集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19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科學家手模。
  • 濱州醫學院新生開學典禮 寄語學子「許青春以奮鬥 賦生命以意義」
    膠東在線9月23日訊(通訊員 高森 呂海波)收穫與感恩同在,青春與奮鬥同行。9月23日上午,濱州醫學院隆重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校黨委書記車先禮發表講話,寄語廣大學子「許青春以奮鬥,賦生命以意義」。開學典禮現場 校黨委副書記李文喜主持典禮。
  • 他用一生經歷和體會與母校師生分享,生動講述「我奮鬥我幸福」
    張軍球先生用自己"我奮鬥我幸福"一生經歷和體會與母校學生交流分享,講座形象生動、內容豐富、主題鮮明,讓師生受到一場充滿正能量的教育。現將演講稿轉發,旨在讓廣大師生、家長廣泛閱讀,也許從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發。高州市石龍中學是一所全日制初級中學,在校師生800多人。校園布局合理,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學校以「讓學生臉上掛著微笑」為辦學理念。
  • 民族歌劇演繹女科學家屠呦呦 《呦呦鹿鳴》打動杭州觀眾
    歌劇從屠呦呦的生活和工作細節入手,通過父女、夫妻、同事之間的對唱、重唱,展示出老一輩科學家追求理想和對事業的執著,讓音樂深入揭示人物之間的情感及矛盾衝突,使整個故事更有張力和感染力。  《呦呦鹿鳴》由寧波市演藝集團、寧波交響樂團共同製作演出,寧波大學、寧波教育學院、寧波老年大學合唱團共同參演。
  • 華北理工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
    新年前夕,校黨委書記劉曉平、校長張福成代表華北理工大學黨委、行政發表了2021年新年賀詞。值此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們謹代表學校黨委、行政向長期關心、大力支持學校發展的社會各界,向情牽母校、服務社會的各地校友,向勵志敦行、奮發向上的全校同學,向孜孜不倦、傾情奉獻的全體教工,向老有所為、奉獻餘熱的廣大離退休老同志,致以新年的祝福!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 新年心願卡 寄語新一年
    新年心願卡 寄語新一年 [作者:黃春濤]      [來源:湖南日報社新聞影像中心]      2017-12-29 12:12:54
  • 媒體採訪屠呦呦所在中學:已培養15名中科院院士
    作為中國本土第一位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有關屠呦呦中學時代的學習生活情況是廣大青年學生最為關注的。近日,諾獎獲得者中學母校——寧波效實中學獨家接受了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並披露了一些珍貴的史料。
  • 【爭做新時代巾幗奮鬥者】屠呦呦:青蒿一握,呦呦鹿鳴,堅守到底的...
    點擊標題下「昆明女聲」可快速關注學習英雄模範 爭做新時代巾幗奮鬥者日前,全國婦聯向廣大婦女發出倡議,向申紀蘭、屠呦呦、於漪等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最美奮鬥者」等英雄模範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做新時代巾幗奮鬥者。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
    在2021年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我們謹代表學校,向全校廣大師生員工、醫務人員、離退休老同志,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學校發展的海內外校友和社會各界友人,並通過你們向你們的家人,致以最誠摯的節日問候和最美好的新年祝福!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 歌劇《呦呦鹿鳴》將在寧波首演:講述屠呦呦發明青蒿素故事
    據中新網5月25日報導,5月25日,浙江省首部民族歌劇《呦呦鹿鳴》新聞發布會在浙江寧波舉行,這部由寧波市演藝集團製作的民族歌劇《呦呦鹿鳴》即將於5月30日在寧波首次亮相,這也是浙江省歷史上首部原創的寧波本土民族歌劇。
  •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回訪母校石莊中學
    12月11日,江蘇省石莊高級中學82屆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朱美芳與同是石莊中學校友的愛人湯躍寧回到母校,重溫石中時光,開設專題演講,激勵石中學子。市領導何益軍、張亞鸞出席活動。市政府辦、教育局、石莊鎮等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 寧波姑娘張燁瑤入選北大女籃
    本報訊(記者林海 通訊員陳皎宇 朱晗)昨日,從寧波體校傳來好消息,該校培養輸送的原女籃省隊球員、國家一級運動員張燁瑤已被北京大學新聞學專業錄取。她同時入選北大女籃,將擔任大前鋒。    出生於2000年的慈谿女孩張燁瑤由於身體條件出色,2011年被林偉教練看中,進入寧波體校開始籃球訓練。
  • 武漢理工大校友回母校匯報:研發出世界領先的30微米柔性可摺疊玻璃
    7日上午,玻璃新材料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彭壽登上後疫情時代武漢理工大學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論壇,向母校師生匯報了自己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彭壽今年60歲,1982年從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現為武漢理工大學)畢業,一直在玻璃新材料一線從事科研、設計和產業化工作。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他就投入到提高中國洛陽浮法技術的研究開發中。
  • 老師用地理知識為153個學生送上"硬核新年寄語"
    ……  將地理知識與新年寄語結合,這樣的「定製寄語」你心動嗎?1月17日,成都彭州中學實驗學校地理老師胡正萍為自己即將放假的學生,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新年即將來臨,她用地理知識為153個學生送上獨特的寄語,由一句地理知識點開頭,按照排比的結構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送祝福,末尾還有創意小漫畫,共送出153封獨一無二的新年寄語。
  • 90歲高齡的袁隆平、屠呦呦錄製寄語視頻,囑咐青年學子8字金言!
    文丨小辰9月19日,是全國「科普日」,作為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90歲高齡的袁隆平、屠呦呦等13位科學家,共同錄製了寄語視頻,贈送給年輕一輩的學子們8字金金言:「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更多的是,鼓勵著後輩人,不斷進取、勇攀高峰,甚至超越先輩的業績,在各自的領域,展現出自己的風採,這是一種無形的鼓勵,促使著你不斷進步。從2000年開始,到2020年,「最高科學技術獎」正好陪伴我們走過了20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