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學霸孩子都有一個共通點,不是智商而是擁有這個能力

2021-01-13 兩口育兒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出人頭地,而現在的社會,知識能夠創造財富,會讀書、讀書厲害的人比不會讀書、讀書差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所以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學霸。

但是學霸是那麼容易養成的嗎?很多人認為學霸之所以那麼厲害,是因為他的智商高,那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答案是不一定的。

哈佛柯偉林教授,通過各種研究發現,能成為學霸的孩子確實是有共通點,但不是智商而是學習力強。

那什麼是學習力呢?

其實就是孩子的專注力、閱讀力和內驅力。

這三個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一起看看吧!

學習力的組成

專注力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自家的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有頭無尾的,每次幹一件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上課的時候聽著老師講課聽著聽著就走神了。

其實這些都是專注力差的表現:

一個差生上課45分鐘,他能東張西望個40分鐘,剩下的5分鐘勉強聽得進去一點。

而學霸上課45分鐘,每分鐘都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

這樣一節課下來,大家都知道誰吸收的知識多了吧。

那學霸的專注力是天生的嗎?

不是的,專注力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後天養成的。

怎麼養成呢?

大家可以參考下德國的教育,他們在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讓孩子學習摺紙,玩一些鍛鍊專注力的小遊戲,讓孩子們在遊戲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注力。

愛讀書

差生似乎天生就對書本無感,每次拿起書本不超過五分鐘就睡著了。

其實這個與家長的教育有關,各位差生的家長應該反省下自己:

家裡有沒有幾本適合孩子讀的書呢?

曾經有沒有和孩子一起讀過書?

有沒有帶孩子去圖書館看過書呢?

沒有對吧,家長自己都未曾想過激發孩子讀書的興趣,又怎麼可能讓孩子建立起讀書的習慣,孩子又怎麼可能會愛上讀書呢?

不僅如此,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是在4歲到6歲之間,僅僅只有兩年的時間,一旦錯過了就不會再有,各位家長要好好把握。

內驅力

專注力、讀書力這兩個大家都知道,那內驅力又是什麼東西呢?

其實就是自己內心驅動自己一定要達到某一個目標。

可以這樣說,差生不喜歡讀書,內心排斥讀書,即便被父母壓著讀,表面屈服了內心也是不樂意的,不是心甘情願的,所以學習出來的效果肯定一般。

但是學霸不一樣,他是發自內心願意學習、想學習的,並且希望通過學習考出一個好成績來。

兩者本質是不一樣的,一個是被逼的,被推著走的,一個是自己走的,你說是自己走得快還是被人推著走走得快呢?

毫無疑問當然是自己走得比較快。

除此之外,我們會發現缺乏內驅力的孩子,他不管幹什麼都拖拖拉拉的,都要有人催才肯動。

那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呢?

簡單一句話就是讓孩子有歸屬感、勝任感和自主感。

歸屬感就是: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人認可、包容的。

自主感就是:有些事情不要直接給孩子做決定,而是讓孩子自己選擇。

勝任感就是:有些事孩子能做的事情就嘗試讓孩子去做,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能夠擔任事的人。

看到這裡各位家長是不是覺得自家孩子也有希望成為學霸呢?那就趕快行動起來,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和內驅力,讓孩子愛上閱讀吧!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有這三個特徵的孩子,證明右腦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我們都希望孩子可以成為學霸,最起碼學習不用擔心,就可以省下很多時間,讓孩子全面發展。為了這個願望,家長們找遍各種辦法想提高孩子的智商。而基於這個想法,就浮現出很多所謂提升智力的興趣班。而家長們也樂此不疲的進行投資。但是最後的結果不過寥寥。孩子的智商確實可以提高,但是並不是這些所謂的「興趣班」的虛假宣傳就可以做到的。
  • 研究發現:從小當學霸的孩子,很多有共同點,但並非智商高
    哈佛大學有一項研究,他們調研了很多哈佛大學的學霸學生,在很多方面上他們有著很大的差異,但有一點確是驚奇地一致,他們的成績並不是靠智商,而是在學習能力。原因在於哈佛大學的學習模式,哈佛大學一直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哈佛,你幾乎看不到學習成績差的人,因為哈佛學生的學習能力都很強。
  • 看完哈佛學霸的一天才發現:學習不是光靠努力,還要看這些
    」很多人對這個回答有疑問,今天要和大家分享哈佛學霸John Fish的一天,看完或許你就有答案了,希望能夠給你一些思考與啟發。學習不能光靠努力從John Fish的學習習慣中,我們不難發現,他之所以能夠成為學霸, 不是一門心思只在學習上,而是有計劃的。美國哈佛大學曾經有一個研究,結果表明:人生成就至多20%歸諸智商,80%受其他因素影響。
  • 孩子智商超過120,小時候會有這些表現,具備學霸潛質
    看到這裡,很多家長都自嘆不如,覺得孩子所學的知識越來越高深。其實,關於孩子智商的問題,一直是家長們關心的一個話題,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能高一點,學習更加輕鬆,也更容易成功 。★小時候有這些表現,具備學霸潛質哈佛大學的青少年心理行為研究會調查研究發現,在這些學霸孩子中,有超過80%的人智商已經達到120以上,但是,這些孩子的家長並沒有給孩子過早的教育知識,而是更重視讓孩子自由的成長和發展,也就是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愛好和方向去不斷探索。縱觀這些高智商的兒童,和其他孩子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只是創造力比較豐富,愛好比較廣泛而已。
  • 「18歲考上耶魯,25歲就讀哈佛」,優秀的人都有這個底層能力
    並不是。  回想下,你身邊有沒有那麼一兩個同學——  他們出身平凡,也能逆風翻盤; 他們從不焦慮,永遠知道自己要什麼; 他們看起來毫無費力,卻做什麼都能成功......  洗馬君就認識這樣一位風雲學長,哈佛、耶魯雙料學霸——李柘遠。
  • 學霸的孩子也聰明?不一定!專家告訴你,什麼是「智商回歸」
    閨蜜是重點大學研究生,而她的老公更加厲害,985博士,兩個人妥妥的學霸。所以她在懷孕時擔心過孩子的身高外貌,卻從來沒考慮過孩子的智商問題。卻不料,在這個上面翻了跟頭。其實這種情況很多,比如三代教授的家庭來了個學渣、雙胞胎輪流坐莊倒數第一、每年十來萬的培訓費砸進去都聽不出個響、還有輔導功課到心臟搭橋的媽媽……旁人當成笑料段子,哪裡知道父母的苦。
  • 哈佛教授發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8個特徵,或許他是一個天才
    世界上有許多天才,有畫家達文西和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有當今的天才鋼琴家郎朗,這些孩子的成功都是父母培養出來的。一個孩子他是否是天才,或者是一個普通的孩子,家長在一般情況下是不能夠很好地分辨出來的。但是,一個天才小孩,他們在某一些方面,會比普通的孩子更加優秀,做起事情來也會更加的細心仔細,此時需要家長多注意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和積極培養。由哈佛大學霍華德·加德納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我們可以知道,每個人的能力都是非常豐富的,一般人在許多方面都是微不足道的成就,而天才則在某些方面大有作為。
  • 最新研究發現:長大能成為學霸的孩子,小時候通常有這3個特徵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未來能成才,但這不是光靠孩子自己就能達到的,而是需要家庭教育的幫助。 學霸家庭的確讓人很羨慕,我們想將孩子培養成學霸並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家長給孩子良好的學習氛圍、樹立正確的三觀和好習慣。
  • 一家3代12人都是碩博,「學霸家庭」是基因遺傳?網友說出原因
    一家3代12人都是碩博,「學霸家庭」是基因遺傳嗎?顯然不全是,因為有的沒有血緣關係,網友說出了「學霸家庭」的原因。陝西西安的張女士,曬出了自己的學霸家庭,一家三代12人都是碩博,有多名教授。父親是結構碩士、教授、碩導,姑姑姑父一個是中文教授、一個是數學碩士。姐姐和姐夫都是博士,妹妹和妹夫目前博士在讀,另一個妹妹也是碩士,張女士自己和丈夫也都是碩士。張女士說:「都是普通人,主要都是依靠個人努力和堅持。」
  • 美國追蹤調查發現:孩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日後越可能變學霸
    在當今社會,讀書雖然不是孩子唯一的路,但是讀書卻是讓孩子走向成功最簡單直接的一條路。每個爸爸媽媽都抱有「成龍成鳳」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學霸,可以考上名牌大學。所以,家長們很早就開始為孩子報名各種培訓班,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可是,培育「學霸」並非易事,強迫孩子學習不但不是好辦法,反而會使孩子厭學。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只發育一次,但智商的提高卻不是
    我國的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智商提高一直都有著一種焦慮,仿佛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不給孩子多吃幾樣補腦的補品,給孩子的大腦發育提供充分的營養,孩子以後在智商上就會全面落後於別人,甚至有些家長不惜給年紀尚小的孩子吃一些網傳有效成分不明的「聰明藥」。
  • 孩子身上有這三種特徵,上學後妥妥的學霸,即便貪玩也沒關係
    家長們之所以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無非是希望孩子能為學霸,將來能有所成就。 經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柯偉林教授研究發現:走進哈佛大學、或者成為學霸的學生之間,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學習能力,並非智商高低的原因。
  • 哈佛教授:右腦發達的孩子會有這3個特徵,長大後更容易成為學霸
    哈佛教授研究發現,右腦發達的孩子更容易成為學霸,他們學習起來更輕鬆。哈佛大學的理察教授在進行兒童大腦發育方面的相關研究時發現,兒童大腦發育的重點其實在右腦發育上。他提出,如果兒童的右腦得到了更好的發育,那麼他們的大腦開發程度會更高。教授在研究中證實人體右腦的存儲量是左腦的10000倍,這主要是因為在右腦中有大量的神經元突觸存在,並且右腦的溝壑更加明顯。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有這些表現,右腦更發達,成為學霸的機率更高
    因為兩者所控制的區域不同,也意味著左右腦發育水平不同的人,在學習能力上也不同。哈佛大學隨機調查過1000多名學霸,發現他們的整體智力高於其他人,尤其是右腦的發育水平。雖然從外部看,人腦是一個整體,但實際上一個人的智商高低不在於大腦本身,而在於大腦內部的功能挖掘和發展程度。
  • 孩子有以下幾個特徵,恭喜:說明他的右腦發達,更有可能成小學霸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許多人都知道,人的大腦有兩部分:左腦和右腦,但對他們的作用卻不是很清楚。其實右腦對人的智慧有很關鍵的作用,右腦發達的孩子更有可能成為學霸。孩子行為怪異,媽媽還以為智商有問題小彩的孩子今年4歲,平時很喜歡問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這讓小彩招架不住。比如:「媽媽電視劇裡面的人可以看到我了嗎?」「為什麼我看不到自己的眼睛呢?」「太陽下山之後會去什麼地方?」
  • 超帥華人學霸,哈佛最年輕教授,網戀奔現迎娶外國才女,舔屏了
    9歲: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學生;12歲:中科大少年班最小學員;18歲: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於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22歲: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並被哈佛大學破格錄取成為了博士後,繼續研究工作;25歲:哈佛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後升任為副教授;31歲:晉升哈佛大學終身教授,成為哈佛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更打破了華人的紀錄
  • 哈佛研究: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再加上生活中,老師在教學的時候,運用的判斷、排列、分類、邏輯、分析等能力也都是以鍛鍊孩子的左腦為主。 而且在學習過程當中,右腦發達的孩子往往更容易獲得好成績,成為一個學霸苗子。
  • 哈佛教授:低情商孩子的父母有這3種特徵,孩子沒出息怨不了別人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對此總結道:情商是決定人是否能成功的關鍵因素。  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能發現許多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證據:比如涉及到智商的最高行業是各類頂級技術工作者,而涉及到情商的則是各種管理崗位;在BAT(百度阿里騰訊)等大公司中,同等級的管理崗位平均工資要比技術崗位高很多;同時向我們生活中銷售職業的高提成、公關行業的高薪資也都是對情商的一種另類認可。
  • 右腦發達的孩子,通常都有這3種表現,用心栽培可能成為「學霸」
    作為一個父母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孩子智商高,因為這些孩子智商高代表著孩子對於未來會很聰明,這樣教育孩子在學習能力方面發展就會有很出色的表現,學習數學成績好。我們都知道這個孩子智商高不高和大腦有很大的聯繫,如果發現孩子的大腦發育好,自然也是孩子將來智商低不了。
  • 哈佛研究:右腦發達的孩子,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長大可能是學霸
    有很多小朋友在不大的情況下就可以看出去智商是否相對於同年齡層的小朋友的生長發育快人一步,只不過是不一部分的父母都有一些丟三落四,忽略了這在其中的許多 關鍵點。錯過最好正確對待的機會。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右腦發達的孩子,一般會有這3種表現,以後可能是學霸一、跳躍性思維典型性意味著:愛因斯坦對比於測算,他更擅於不斷發展地想像和造就更新的事情,常常在生活中,從事情的表層上來看清事兒具體該有的模樣,也就是常說的通過現象看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