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時代下,技術驅動型企業的「護城河」在哪裡?-虎嗅網

2021-01-09 虎嗅APP

日前,阿里巴巴集團向易果生鮮收購聯華超市18%的內資股股權,成為聯華超市第二大股東。受此消息影響,A股市場上零售板塊也出現全線大漲的趨勢。某知名一級市場投資人深夜忍不住吐槽說新零售在「馬爸爸」、媒體、投資人各取所需的共振下,迅速爛了大街,據說市場上至少一半的創業公司和FA在爭分奪秒地包裝出帶有新零售標籤的公司。


可換個角度來看,新零售之所以那麼火,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找到了一條建立在線上與線下兩端的新發展模式。我們認為,零售業其實不論新舊,核心都是人、貨、場三要素。在電商出現之前,傳統的線下零售還處於初級階段,只強調零售的「場」而忽略了「人」和「貨」,就是一切都圍繞著場所經營,重心並不在經營商品和經營消費者上。而新零售,更應該是利用實時數據和智能算法,將「能量」賦在「人」和「貨」上。


以下內容來自星河融快電商事業部投資經理高寧的對外分享。


前不久,矽谷頂尖風投Greylock的合伙人Jerry Chen(先後投資過Cloudera、Docker、Rhumbix等公司)發表了一篇題為《新「護城河」》的文章,描述了在新舊競爭的壁壘更迭時,他眼中的技術驅動型公司如何修建新的護城河。


對於變革中的中國零售行業,依賴人海戰術和經驗主義已經成為過去,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將人、貨、場三要素充分交互才能構建起新的壁壘。今天我將從Jerry提到的智能系統層切入,談一談新零售時代下,技術驅動型企業的「護城河」在哪裡。


第一 、什麼是智能系統層?


如今,通過「規模經濟」和「網絡效應」等傳統方式構建護城河的科技巨頭們,已經完成了對交互系統層面(System of Engagement,即網頁、移動和通訊端入口)和記錄系統層面(System of Records,即管理消費者的CRM,管理公司員工的HCM,管理核心數據的ERP和其他IT服務管理系統等)兩個層面的壟斷。


雲計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這兩個層面間誕生出一個中間層——智能系統層(System of intelligence),而它正是新一代企業構建新護城河的切入口。



所謂的智能系統層是能夠跨平臺地獲取並整合底層一切信息和數據源,結合不斷演進的人工智慧及雲計算能力,為上層的客戶交互提供更精準的推薦,更人性化的體驗,和更實時的建議。


未來的護城河之戰將從「如何獲取數據源」轉為「如何更好地利用數據」。


機器學習技術將會最大幅度地提高系統智能化程度,因為它身在中間層,系統會不斷地獲得海量的實時數據,其模型便能夠不斷地得到訓練,同時做出實時的反饋和輸出,這是一個持續優化的過程。


如果企業能將產品在具備一定行業屬性的領域裡(例如金融、安防、醫療、工業等)儘快落地並實現商業化,產品內核同時會在服務案例客戶的過程中積累更多數據,那麼不但產品性能和商業模式能進一步得到完善,傳統的「規模經濟」和「網絡效應」等特性也會因為客戶的累積和口碑相傳而逐漸顯現,最終構建新一代的「護城河」


第二、中國零售業的入口才剛剛被打開


近幾年網際網路圍繞流量、渠道及內容對傳統行業帶來了巨大變革,而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大數據等技術之所以到現在被推至「風口」,關鍵原因之一同樣是找到了與傳統行業結合的入口,例如汽車駕駛、金融、醫療等等。而對於已經突破30萬億的中國消費品零售市場來說,這個入口才剛剛被打開。



毫無疑問,如今在連接消費者的交互層面的入口已逐漸被各大B2C平臺壟斷,但從觸發交易的門店商家即小B端,再往上延伸到他們的內部系統,供銷環節的協同,直至與最上遊供應商構成的整條供應鏈,無論是內部信息化還是外部的協同紐帶都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


據國家統計局顯示,中國電商的平均滲透率在2016年達到15.5%,因此還有將近28萬億的消費來自於線下零售業態,以便利店、超市、百貨店、購物中心等為代表的線下經營場所在抵禦電商衝擊的過程中,也逐漸意識到自身與消費者交互方式和內部運營管理上的粗放和落後,他們迫切希望通過技術去改革,實現降本增效,佔得線下高地,而不是依賴人海戰術和經驗主義。


目前來看,中國零售行業在交互和技術層面呈現以下幾個特徵:


線上與線下,門店與平臺等多方面全渠道連通的底層技術逐漸成熟,具有一定品牌的連鎖門店逐漸重視運用各種手段建立與消費者全新的交互場景;


面對多渠道的訂單,對時效性越發敏感的消費者,這對商家訂單處理,倉儲及供應鏈管理能力和內部信息化建設提出了全新要求,而自身知識和技術的薄弱使業務發展陷入瓶頸;


行業普遍現象為渠道管理方式傳統,中間層級繁多,如今電商平臺的衝擊讓傳統渠道的日子雪上加霜。渠道的價值固然必要,但品牌與經銷商,經銷商與批發零售等各層級的關係,如何在整條供應鏈上求同存異,共同創造最大價值也是各方正在尋找的出路;


最後,如今在最終決策和執行包括營銷、定價、採購、備料、生產等各環節上,商家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賴人和過往經驗。而經驗往往帶來的是低效和誤差。


如今,中國的線上零售之所以被幾大電商平臺壟斷,核心在於三處「護城河」的鞏固:低成本的獲客(形成流量基礎),高效的供應鏈(內外部系統化)及快捷的交付(優化交互體驗)。


同樣,線下零售的核心也在於「人、貨、場」,而我們退一步,一切圍繞著消費者、商品和場景等信息和數據,都應該首先被系統化地保留,其次被準確地解讀,最後才被智能地應用


零售行業向新零售的變革核心原因是:雲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提供廉價可用的硬體基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提供可靠高效的軟體基礎,共同顛覆零售行業的商業形態,將傳統零售的所有環節如供應鏈、營銷等與線上平臺一同構建數據閉環,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重構線上、線下的「人、貨、場」三要素,真正發揮「線上+線下+數據」的整體優勢,為零售商打造了更全面的競爭力。


當然不得不承認,電商的到來對線下零售來說是一場如「溫水煮青蛙」似的災難。越來越多的傳統零售商逐步開始布局線上與線上,搭建全渠道的銷售及物流網絡。為了實現商品的高速流轉和準時送達消費者,零售商需要更精準進行品類管理、庫存管理、供應鏈管理以及與供應商實時的協同管理。


第三、RSi的借鑑意義


在2003年成立的一家美國公司Retail Solutions(RSi),很早便開始為零售商及供應商提供數據管理、商業智能分析和基於POS數據的應用等零售大數據解決方案,促進零供間數據共享及運營協作。



成立初期,正逢沃爾瑪要求其全部供應商必須為他們的商品植入載有獨特商品碼的電子標籤,RSi從提供基於射頻識別(RFID),也就是電子標籤的數據採集及分析應用等服務入手,幫助零售商和供應商更好地了解商品流向和銷售情況,更好地促進銷售。


隨著其主要客戶沃爾瑪結束了對RFID的部署,RSi轉而專注對企業需求信息存儲庫(Demand SignalRepository)和零售商的POS終端數據的分析。通過對零售商需求數據的整理和清洗,結合POS終端數據,幫助供應商更好地了解零售商商品的庫存和備貨狀況,同理幫助零售商更好地了解在店貨架和銷售情況,以便雙方更好地進行數據共享、聯合促銷、補貨優化等一系列協同。


最終,RSi形成了三大解決方案:



如今,RSi已經與全球超過200家零售商合作,包括沃爾瑪、Safeway、Walgreens、Food Lion等,並將零售商的數據實時與供應商共享,大至寶潔、拜耳、卡夫食品和聯合利華等國際性快消品牌商,小至美國國內區域性供應商都通過RSi的SaaS平臺實時了解下遊零售商的庫存和貨架等信息,幫助供應商針對性地指定並執行補貨及巡店計劃,同時通過銷售情況捕捉消費趨勢。


RSi在2005年被VeriSign收購,並在2008年進入中國市場,為沃爾瑪、華潤萬家、金佰利等客戶提供線上線下數據整合分析和零售數據協同的解決方案。



如果將RSi三大解決方案和Jerry分享的「三層系統」結合起來,當交互和數據記錄層面建設逐漸完善後,零售行業同樣需要且一定會誕生一個平臺級的智能中間層,它能通過一個超過人腦上萬億倍的速度獲取信息和數據,實時進行測算和分析,無論在交互層面與消費者的互動,還是在記錄層面與供應鏈各環節的協同上,幫助零售商和其供應商的內外部決策提出建議並且實時持續地進行優化。



第四、我們看好的未來方向


因此,結合中國零售行業的上述現狀與對應的系統層,我們認為這裡面還蘊藏著大量適合技術驅動型企業發展的機會,我們將持續關注並尋找以下幾個方向的優秀企業:


為傳統渠道與終端提供信息化升級和數據析取:尤其腰部企業對信息化需求十分強烈,同時自身也缺乏完整的包括訂單、商品、庫存等信息的統一記錄及相關數據分析工具。


幫助零售商實現全渠道搭建與精準營銷:針對連鎖性零售業態,整合其線上渠道與線下門店的會員檔案和交易行為等信息,促進個性化營銷活動並進行實時效果評估。


打通供應鏈各環節,推動零供協同:根據中國零售業態的特徵,需要建立從終端到批發商、再由經銷商至最上遊供應商的完整鏈條,而因為每個節點間都是多對多的供銷關係,未來將可能誕生一個網狀結構的企業間協同共享的生態型平臺。


總結


AI驅動的智能系統正在為創業公司帶來巨大的機遇。我們也始終看好基於實時數據與智能算法,為不同應用場景提供商業智能和決策性方案的創業公司。我們認為,從對數據的採集及規律性分析再到提供決策性方案,這是對數據的進一步挖掘和利用。


這可以幫助技術型企業率先觸及智能中間層,在數據層面形成良性循環,從而獲得大量數據用於訓練產品,使模型變得更好,產品也變得更好,最終提供給每一個客戶量身定製的服務,而這將是未來企業建立「護城河」的關鍵。

相關焦點

  • 凱兒得樂斬獲「深圳知名企業」、「國民母嬰新零售領軍企業」殊榮
    作為國民母嬰品牌,凱兒得樂秉持高標準、高水平、高規格的生產準則,以匠心贏得口碑,以品質取勝市場,在第四屆「深圳國際品牌周」中,一舉斬獲深圳知名品牌評價委員會及深圳工業總會授予的2020年度「深圳知名品牌」、「國民母嬰新零售領軍企業」兩項大獎。
  • 百果園、方太、都市麗人、贏家走進《知鳥會客廳》,暢談新零售時代...
    當時光的列車緩緩駛過2020,回望已經離去的一年,相信對於所有實體零售行業的從業者來說,深情的目光中不再是曾經的輝煌模樣,而是那句「生意難做」的感慨。上半年,復工復產衝鋒號響起,許多傳統零售企業紛紛打破原有的線上、線下封閉狀態,構建出高效的新零售商業閉環。
  • 數字零售,新零售的新大陸
    編輯導讀:數字零售不僅僅只是零售的數位化,還包含了對於其他行業的深度融合與聯接。本文作者從產業、技術模式和產品服務多個方面出發,對數字零售展開了分析解讀,與大家分享。當數字經濟成為新經濟的主導,數字零售的出現恰如其分。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所謂的數字零售其實是新零售下的一個概念,抑或是說是新零售進化的產物,但是,相對於新零售的大而全,數字零售似乎顯得更加精準。
  • 帷幄Whale發布「alivia」2.0 全新定義新零售時代下的「人-貨-場」
    大會期間,全域數位化解決方案服務商帷幄Whale現場發布了年度重磅產品「alivia」 2.0,從全新角度定義了新零售時代下「人」、「貨」、「場」的關係。會員洞察將貫穿到全購買生命周期,同時在這一環節,將企業對接公域電商平臺、私域微商城,實現交易閉環;線上線下聚合支付通道,支持免硬體投入及更低的通道費率,為企業降低成本;還為傳統門店制定了解決方案,化解時間、空間、商品數量銷售限制問題。
  • 【觀點】一旦算法和技術成熟,新零售將迎來真正的偉大時代
    它的邏輯在於,線上網購僅僅解決了部分人群、部分場景的購物需求,而新零售將觸達所有的線下市場、人群和購物場景。但這不會是簡單生硬的的線上和線下疊加,如:線上下單,線下提貨,或線下導流,線上下單,而是深度融合,藉助技術創新,帶來顛覆型的購物體驗。
  • 家電零售迎無界時代 掎角之勢或改變
    電商線下化成為了京東、天貓等平臺的下一步戰略。京東家電日前發布2018年新戰略,將會聚焦於賦能、渠道、服務和營銷。把創新、開放和賦能繼續提升,在家電行業構建起行業、廠商、渠道和消費者多方共贏的生態,推動家電行業進入全新的「無界零售」時代。對於零售新概念,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在《第四次零售革命》中指出:在下一個10年到20年,無界零售時代將會到來。
  • 蘇寧的30年:對零售行業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除去回顧過去三十年堅守初心持續創業、順應時代不斷創新的發展歷程外,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同時發布了新十年發展戰略:步入第四個十年,蘇寧要繼續秉承「服務用戶」的初心、「實業報國」的雄心,決定正確方向、做正確的事。
  • 《解碼未來企業——論道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創新與發展之路》報告...
    2020年對於中國零售企業來說壓力重重,增速連年放緩的零售市場、跨界前來的競爭對手、日益挑剔的消費者,以及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導致大多企業可謂步履維艱。但在陰霾之下我們卻也能發現亮點。數位化轉型的先行者用良好的表現凸顯了企業技術強度的重要性。
  • 走近貝爾地板新零售:一場效率與技術的消費革命
    自新零售概念問世以來,賽道上就充斥著各大巨頭。2017年被業內稱為新零售元年。整個零售行業以遠超預期的速度迅速捧起了這個「風口」,各商家順應消費升級趨勢,紛紛加大布局。對於家裝建材行業來講,尤其具有特殊性,去賣場挑選建材、家具是最累的,消費者不知道賣場和商家在哪裡,也不知道什麼樣的產品最適合自己,只能一家家賣場逛,一個個商戶跑,休息天基本都奔波在各個是賣場之間,所消耗的人力成本難以估算。2017年,貝爾地板率先行業開啟「新零售」模式,在建材家裝領域跨出了變革的第一步。
  • 2017中國零售技術創新獎揭曉
    3月2日的中國零售數位化創新大會全體會議上,「2017中國零售技術創新獎」優秀案例揭曉,獲獎企業代表手捧獎牌,當場亮相。零售業發展日新月異,隨著零售門店趨於飽和,行業的未來發展將主要依靠內部的創新和提升效率,以及外部與顧客建立和強化更穩定的信任關係。
  • 虎嗅網分析的智慧辦公如何實現?MAXHUB賦能多行業實現智慧辦公
    【天極網IT新聞頻道】今年一場始料未及的疫情讓遠程辦公等線上辦公方式成為企業辦公的新常態。但近日,虎嗅網發布的一篇題為《智能設備一堆,咋還開不好會?》的文章卻指出,遠程辦公趨勢之下,還有個問題急需解決,那就是很多看似「智能」的硬體或軟體僅僅只滿足某一特定場景,割裂的使用體驗難以滿足開會多樣性。
  • 新零售田野調查:品牌供應鏈和物流管理-虎嗅網
    最近許多的媒體都突出了一個方向,「新商業」與「新零售」,其中正和島提出「未來十年,結構性大機會已經浮出水面」,京東方面提出「未來十年是合同物流的黃金十年」,國家主流媒體多次提出,在新商業發展趨勢下,物流的發展作用凸顯,國家正在很多政策上給與行業發展支持。個人認為都代表一個方向,新零售、新流通在未來商業發展中的必要性趨勢已經浮現。
  • 2018新零售潛力TOP100排行榜
    與線下零售業哀鴻遍野的情況相反,經過多年發展的線上零售業則是一路高歌。2016年中國電商交易規模已經達到20萬億,僅阿里巴巴一家在雙十一當天就達到1207億的銷售額度。線下零售業「躺著賺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在產業升級與消費升級的雙重驅動下,消費者的需求越發多元化、細分化,傳統零售業那種萬年不變的賣方思維已經與市場嚴重脫節。
  • 新零售+新直銷,安然納米自我革新重塑業態結構
    新零售+新直銷,重塑業態結構新零售已經不是一個新概念。自從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後,相關行業都在解析、布局,直銷行業也不例外。新零售,即企業以網際網路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 深度解碼新零售,彩虹碼引爆2018中國零售數位化創新大會分論壇
    解碼新零售變革的核心:效率和體驗在會上,我查查總裁曹維發表了「彩虹碼賦能新零售的創新與實踐」的主題演講,她指出從傳統零售發展到網絡零售,再到如今的新零售,零售行業的發展都是圍繞著效率提升的主題。如今新零售變革的核心是通過數位化的手段,來提升零售運營效率及消費者體驗。
  • 新零售TOP30投資人30大預測,寫給2018的創業者!
    ——馮衛東 天圖投資管理合伙人、首席投資官2017新零售關鍵詞:無人今年新技術在零售領域得到了廣泛運用,預期內的是創業者大量湧入新零售領域,而巨頭大量湧入併購線下零售企業則超出了我的預期。對新零售創業者來說,你要麼找到這個時代的紅利,要麼踏踏實實做好產品,做時間的朋友。
  • 優衣庫的新零售試驗場
    礪石導言:優衣庫為服裝業探索出一條新零售的路徑,雖然並非適合所有企業,但在新零售的價值鏈重構中,去尋求最高的用戶價值,更完美的用戶體驗,是貫穿始終的終極邏輯。所以2009年,網際網路線上時代還未完全普及,不少國內零售企業都對網際網路這三個字模稜兩可的時候,優衣庫就率先開通了天貓旗艦店。
  • 老酒行業也能玩轉新零售,數位化融合線上線下提升消費體驗
    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在網際網路的依託上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重構人、貨、場的結構,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徹底改變了傳統零售的模式。在很多看似非常傳統的行業領域,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很多企業都在2020年加速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嘗試,賦能品牌轉化價值,其中就包括白酒行業中的細分領域——老酒。
  • 山東舉辦首屆新零售高峰論壇 奇想科技應運而生
    山東舉辦首屆新零售高峰論壇 奇想科技應運而生來源:聯商網2018-04-28 09:43聯商網消息:4月26日到27日,山東省新零售高峰論壇在濟南舉行,本屆論壇以「擁抱新零售、共創新未來」為主題,來自山東100多家零售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參加本屆論壇
  • 陳大鴨,引領雲南特產品牌新零售時代
    早在2016年,馬雲就提出了「新零售」這一概念,意味著價格消費時代向價值消費時代升級的新趨勢。產品的價格不再是消費者的唯一關注點,而產品背後所蘊藏的購物體驗和消費方式卻成為影響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為了能在新零售時代佔據一席之地,各大消費品牌都在尋求線上與線下的融合,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與消費者開展各種形式的溝通與連接,作為雲南休閒零食的代表品牌,陳大鴨「陳大鴨品牌食品店」微商城的上線,正是新零售時代下的一次創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