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四川在線4月31日報導,8月31日早上9點,成都東郊的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請登記並帶好檢測儀,輻射過量了(它)會響。」在工作人員提醒下,記者接過遞來的卡片狀儀器帶好,走進離大門不遠的兩層建築。不少工程師已早早圍聚在那兒,他們將在這裡正式啟動俄羅斯18枚鈷-60放射源的退役工作。
鈷-60放射源有啥用?
川渝200億元鳳爪產業,基本都靠放射源消毒殺菌
什麼是鈷-60放射源?
「是目前最成熟的民用核技術應用之一。」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院長陳浩介紹,通過放射源釋放γ射線,可實現為食品消毒滅菌、工業材料改性、農業輻射誘變育種、進出口檢疫等功能。
「比如四川和重慶人愛吃的泡椒鳳爪,就要用輻射照射消毒殺菌,因為傳統高溫殺菌會破壞鳳爪口感,放防腐劑又會有害健康。」他介紹,川渝兩地鳳爪食品產業已達約200億元,基本都是靠鈷-60放射源消毒殺菌。該院還在和農企合作,用輻射誘變水稻、花卉、油菜甚至菸草種子,從中選育出更高產高質的新品種;和藥企合作,探索用輻射照射後的聚乳酸材料,替代現在骨折病人使用的鋼板鋼釘,「聚乳酸在人體內可以降解,就省去了再次開刀取鋼板問題。而輻照可以讓聚乳酸有鋼板的強度。」
科學處理有多重要?
靠自身衰減,放射源退役後要200年才能「無害」
鈷-60放射源的半衰期為5.27年,這18枚放射源於2000年和2002年先後採購自俄羅斯,「經過10多年衰減,對工業應用來說放射劑量已很少,到了該退役的時候。」陳浩說。
即便到了退役期,這些放射源依舊需要極度小心應對。「新放射源每根約1萬居裡(放射性強度單位),現在至少也有1000到2000居裡。即便1居裡,都對人體有害。」該院質量安全部部長李春宏說。陳浩表示,要靠自身衰減達到與自然環境放射性強度相當的無害水平,放射源退役後還需要約200年。
陳浩介紹,若處理過程中發生洩漏事故,將為周圍環境和地下水帶來嚴重的放射性汙染安全隱患。退役放射源照射到人,也會對人體帶來放射性疾病等傷害。
處理全過程
上午9點40分,俗稱「鉛罐」的放射源運輸容器被放在了二樓倒源間門口指定位置,這是一個由水泥製成的桶狀物。「鉛罐要通過吊車,從二樓倒源間下降到一樓的儲源井,裝進退役放射源,再拉回二樓,從空中放到一樓卡車上運走。」之所以要提到二樓,是因為安全起見,一樓沒有放射源進出口。
上午9點47分,倒源間裡的吊車先後吊起兩個巨大的水泥制屏蔽塞,將鉛罐吊往一樓儲源井。去一樓的儲源井,需要經過一段長長的迷道。這段道路由厚達2米的牆壁隔成,燈光昏暗且不停拐彎,「牆壁厚、反覆拐彎,都是為儘量隔絕可能的輻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迷道盡頭,是一個泛著綠光的水池——儲源井。
上午10點24分,鉛罐系好了用於水下操作的牽引繩,準備下到儲源井。這口深達7.5米的井,是放射源的「水牢」,「射線穿不過這麼深的水,人員在這兒不會遭受放射性汙染。」陳浩介紹。四川省輻射環境管理監測中心站工作人員李元東手持儀器,即時監測井口電離輻射情況,「76微西弗,相當於自然界水平,正常的。」
記者從井口往下看,井底有一處發著幽幽的藍光,那裡就是插滿放射源的支架,每根放射源看起來只有指頭粗細。李春宏說每根長約米,架上還有162根。將退役的18根,已提前放入支架旁一個類似空調外機的、方形的臨時儲源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