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競若/人民日報
2016-02-17 09:05 來源:澎湃新聞
據《人民日報》消息,2月15日、16日兩天,北京市政府進行市級行政機關和區政府2015年度工作績效考評,51個部門的一把手、16位區政府的區長,述職述廉。2000多個指標,構成的綜合考核體系,「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貫穿始終,同時量化為一個個可觸摸標杆,一個個必須實現的具體目標。
翻看評委手中的《考評打分表》,可見考核從九個方面展開:環境指標在前,經濟指標在後;「治病」指標在前,發展指標在後;剛性指標在前,柔性指標在後。
人口調控、疏解功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票否決式的剛性指標,分別排在第一、第二位。2015年初,各地覺得這兩個「人要走、企業要移」的指標難度最大,年底16個區全部完成了。
環境指標,是必須完成的剛性指標,以PM2.5排在第一,今年沒有完成的,是讓人意外的東城區。東城區細緻地分析了客觀原因,提出了改進措施。而治水的目標,除了延慶外,15個區都沒有達標,明年將是全市攻艱重點。
沒有完成的怎麼辦?據介紹,記錄將移交組織部記入檔案,成為幹部考核的依據。廉潔指標,是託底的指標,八項規定,考量很細。紀委、監察部門的考察考評、談話誡勉,都列在表上。
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全程聽會打分。他說:「通過考核,要讓中央的要求、新的理念真正落實下去。通過考核,要抓庸政、懶政、怠政治理,解決不適應、不作為、不善為的問題,查處『微腐敗』『軟腐敗』。」
北京各個區之間,發展落差巨大。北京市政府的績效管理,突出差異化考評。
懷柔、平谷、門頭溝、延慶、密雲五個區,是生態涵養發展區,這裡的政績,就是養綠護綠,當好首都生態屏障,所以側重考評生態保護。懷柔的特色指標,是文化產業;延慶的特色指標,是溝域經濟。這些北京經濟的小個子,述職時,有股子青山綠水的自豪勁!
東城、西城,是首都功能核心區,服務中央、保護古城等等,都是重要任務,側重考評人口調控、功能疏解;朝陽、海澱、豐臺、石景山四個區,外來人口集中,經濟發展後勁足,但大城市病高發,側重考評城市管理。
通州、順義、房山、大興、昌平五個區,作為城市發展新區,側重考評經濟轉型,低端製造業不能搞了,高端智造必須扛在肩上。
北京考評各區經濟發展,也不單考總量,而是細化為地均產出率、人均產出率、產業集中率,其後才是GDP和財政收入等。在統一考核的17項主要指標中,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指標,佔了7項。北京市發改委主任盧彥說:「讓綠色的硬指標真正硬起來,落實到考核上是個關鍵!」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PM2.5,環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