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PM2.5下降比例將作為京津冀等地考核指標

2020-11-2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辦法》明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區域、珠三角區域、重慶市以PM2.5年均濃度下降比例作為考核指標。其他地區以PM10年均濃度下降比例作為考核指標。《辦法》全文如下:

  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嚴格落實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責任,強化監督管理,加快改善空氣品質,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國辦函〔2013〕118號)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對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稱《大氣十條》)實施情況的年度考核和終期考核。

  第三條 考核指標包括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完成情況和大氣汙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兩個方面。

  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完成情況以各地區細顆粒物(PM2.5)或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下降比例作為考核指標。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長三角區域(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珠三角區域(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門市、肇慶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等9個城市)、重慶市以PM2.5年均濃度下降比例作為考核指標。其他地區以PM10年均濃度下降比例作為考核指標。

  大氣汙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包括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清潔生產、煤炭管理與油品供應、燃煤小鍋爐整治、工業大氣汙染治理、城市揚塵汙染控制、機動車汙染防治、建築節能與供熱計量、大氣汙染防治資金投入、大氣環境管理等10項指標。

  各項指標的定義、考核要求和計分方法等由環境保護部商有關部門另行印發。

  第四條 年度考核採用評分法,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完成情況和大氣汙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滿分均為100分,綜合考核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

  終期考核和全國除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區域、珠三角區域以外的其他地區的年度考核,僅考核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完成情況。

  第五條 地方人民政府是《大氣十條》實施的責任主體。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要依據國家確定的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制定本地區《大氣十條》實施細則和年度工作計劃,將目標、任務分解到市(地)、縣級人民政府,把重點任務落實到相關部門和企業,並確定年度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合理安排重點任務和治理項目實施進度,明確資金來源、配套政策、責任部門和保障措施等。

  實施細則和年度工作計劃是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據,要向社會公開,並報送環境保護部。

  第六條 各省(區、市)人民政府應按照考核要求,建立工作檯帳,對《大氣十條》實施情況進行自查,並於每年2月底前將上年度自查報告報送環境保護部,抄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能源局。自查報告應包括空氣品質改善、重點工作任務、治理項目進展及資金投入等情況。

  第七條 考核工作由環境保護部會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能源局等部門負責,考核結果於每年5月底前報告國務院。

  第八條 考核結果經國務院審定後向社會公開,並交由幹部主管部門按照《關於建立促進科學發展的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評價機制的意見》、《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辦法(試行)》、《關於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關於開展政府績效管理試點工作的意見》等規定,作為對各地區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中央財政將考核結果作為安排大氣汙染防治專項資金的重要依據,對考核結果優秀的將加大支持力度,不合格的將予以適當扣減。

  第九條 對未通過年度考核的地區,由環境保護部會同組織部門、監察機關等部門約談省(區、市)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有關負責人,提出整改意見,予以督促,並暫停該地區有關責任城市新增大氣汙染物排放建設項目(民生項目與節能減排項目除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取消國家授予的環境保護榮譽稱號。

  對未通過終期考核的地區,除暫停該地區所有新增大氣汙染物排放建設項目(民生項目與節能減排項目除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外,要加大問責力度,必要時由國務院領導同志約談省(區、市)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

  第十條 在考核中發現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其考核結果確定為不合格,並按照《大氣十條》有關規定由監察機關依法依紀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第十一條 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可根據本辦法,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對本地區《大氣十條》實施情況開展考核。

  第十二條 本辦法由環境保護部負責解釋。

附件:考核指標

 

附件

 

考 核 指 標

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完成情況

分值 單項指標名稱 單項指標分值
100 PM2.5或PM10年均濃度下降比例(%) 100

 

大氣汙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

分值 序號 單項指標名稱 單項指
標分值
子指標名稱 子指標分值
100 1 產業結構調整優化 12 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控制 2
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違規在建項目清理 2
落後產能淘汰 6
重汙染企業環保搬遷 2
2 清潔生產 6 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審核與技術改造 6
3 煤炭管理與油品供應 10 煤炭消費總量控制 0(6)1(8)2
煤炭洗選加工 4(0)1、2
散煤清潔化治理 0(2)1
國四與國五油品供應 6(2)1、2
4 燃煤小鍋爐整治 10 燃煤小鍋爐淘汰 8
新建燃煤鍋爐準入 2
5 工業大氣汙染治理 15 工業煙粉塵治理 8
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 7
6 城市揚塵汙染控制 8 建築工地揚塵汙染控制 4
道路揚塵汙染控制 4
7 機動車汙染防治 12 淘汰黃標車 7
機動車環保合格標誌管理 2(1)1、2
新能源汽車推廣 0(1)1、2
機動車環境監管能力建設 1
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 2
8 建築節能與供熱計量 5 新建建築節能 5(2)3
供熱計量 0(3)3
9 大氣汙染防治資金投入 6 地方各級財政、企業與社會大氣
汙染防治投入情況
6
10 大氣環境管理 16 年度實施計劃編制 2
臺帳管理 1
重汙染天氣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建設 5
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管理 3
秸稈禁燒 1
環境信息公開 4

註:1.子指標分值中括號外右上角標註「1」的,括號內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分值。
  2.子指標分值中括號外右上角標註「2」的,括號內為山東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分值。
  3.子指標分值中括號外右上角標註「3」的,括號內為北方採暖地區的分值。北方採暖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
   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山東省、河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
   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相關焦點

  • 京津冀及周邊PM2.5濃度下降11.8%
    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3%,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濃度同比下降11.8%。此外,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同比分別下降3.1%、4.0%,生態環境保護年度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達到「十三五」規劃序時進度要求。
  • 浙江試行「治氣」新規 PM2.5指標與幹部政績掛鈎
    考核結果由省政府審定並向社會公開,抄送省委組織部,將考核結果作為對各設區市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另外,省財政將考核結果作為安排環保專項資金的重要依據,對各設區市分別給予相應的經濟獎勵或處罰。  本報記者梳理了一些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為你仔細解讀。
  • 大氣十條中期評估:74城PM2.5下降 7省區PM10上升
    5日,中國工程院結出的評估結果顯示,全國城市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呈下降趨勢,多數省份PM2.5或PM10年均濃度下降幅度達到或超過《大氣十條》規定的中期目標要求,可望實現2017年的考核目標。《大氣十條》提出經過五年努力,全國空氣品質總體改善,重汙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品質明顯好轉。
  • 大氣汙染防治公布評分標準 PM10和PM2.5為重要指標
    記者1日從環境保護部獲悉,環境保護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國家能源局六部門聯合出臺了《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實施細則》。依據實施細則的計分方法,國家將對空氣品質改善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大氣汙染防治重點任務完成情況分別評分,兩項評分均實行百分制。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區域、珠三角區域共10個省區市評分結果為兩類得分中較低分值;其他地區評分結果為空氣品質改善目標完成情況分值。
  • 浙江PM2.5濃度與領導升遷掛鈎 考核不及格市長將被約談
    2015年開始,通報考核的範圍將覆蓋全省所有縣(區、市)。據介紹,浙江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是,2017年的全省PM2.5濃度在2012年基礎上下降20%以上。2014年浙江PM2.5年均濃度為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1%。目前,省環保廳暫未公布各設區市、縣(市、區)的2014年年均濃度。
  • PM2.5濃度同比下降 優良水質比例達到75%
    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0年我市環境質量公報PM2.5濃度同比下降 優良水質比例達到75%晨報融媒體訊(呂明明 首席記者 尚餘全)12月25日,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2020年度我市生態環境信息發布會,公布我市2020年環境質量公報。
  • PM2.5下降了 臭氧嚴重超標了
    原標題:PM2.5下降了 臭氧嚴重超標了去年,我省PM2.5年均濃度下降的消息讓不少人感到欣喜,然而很多人卻忽略了臭氧超標問題。26日,省政府就我省2015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向省人大常委會作出報告,指出我省臭氧超標問題日益突出。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江蘇13個省轄市總體處於中等偏後水平。
  • 北京市政府開展工作績效考評:PM2.5是排第一的剛性指標
    2000多個指標,構成的綜合考核體系,「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貫穿始終,同時量化為一個個可觸摸標杆,一個個必須實現的具體目標。翻看評委手中的《考評打分表》,可見考核從九個方面展開:環境指標在前,經濟指標在後;「治病」指標在前,發展指標在後;剛性指標在前,柔性指標在後。
  • 上半年京津冀PM2.5和PM10濃度不降反升 環保部回應
    除1、2月份外,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其他月份優良天數比例維持在70%以上,其中三個月在80%以上,PM2.5濃度除1、2月外,最高值都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呈逐月下降趨勢。資料圖:4月27日,北京天氣晴好,情侶在故宮外拍攝婚紗照。
  •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河南PM2.5累計濃度暫低於目標值
    2017年是「大氣十條」收官年,京津冀及周邊28市即將迎來大考,作為城市數量佔比四分之一的河南,以怎樣的成績收官,備受社會關注。12月12日下午,河南省環保廳長李和平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截至12月11日,河南全省在供暖期間PM2.5累計濃度64微克/立方米,比國家下達河南的年度目標值暫時低了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PM10、PM2.5改善幅度位居京津冀及周邊省份前列。」
  • PM2.5國家標準(2012)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
  • 前10月空氣品質排名出爐:京津冀PM2.5不降反升,北京下降10.9%,邢臺...
    其中,前10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PM2.5(濃度53微克/立方米)仍不降反升,同比上升1.9%。這與前9月上升幅度相同。不過,10月,「2+26」城PM2.5濃度同比下降11.8%,而此前9月份卻上升了12.1%。前10月和10月,「2+26」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均出現下降,分別同比下降7.1個百分點和4.9個百分點。
  • PM2.5跨省輸送矩陣發布:北京18%來自河北
    矩陣顯示,海南本地PM2.5排放僅佔28%,在跨省輸送中,海南省20%的PM2.5來自廣東,9%來自湖南,7%來自湖北,此外,還受福建、廣西等地傳輸影響。在大氣汙染形勢較嚴峻的京津冀地區,河北雖然有38%的PM2.5來自其他省份的傳輸,但其卻給北京、天津空氣品質帶來的不小影響,其中北京18%、天津20%的PM2.5均來自河北傳輸。
  • 環保部:京津冀1-7月PM2.5同比上升11.3%河北5城空氣品質最差
    今年1-7月,京津冀區域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0.6%,同比下降6.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1.3%。在74個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後10位城市中,河北省獨佔6席,其中,邯鄲、石家莊、邢臺、保定、唐山位列後10位城市前五。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7月份空氣品質排名後10位城市中,河北省獨佔7席,唐山、邢臺、石家莊、邯鄲居後10位城市前四。
  • 全市PM2.5、PM10連續六年雙下降
    【藍天】全市 PM2.5、PM10 連續六年 " 雙下降 "在藍天保衛戰方面,合肥市大力開展揮發性有機物、城市裸露土地、" 冒黑煙 " 車輛治理專項行動,強化揚塵管控,推進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抓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積極應對重汙染天氣
  • PM2.5指的是什麼? 為什麼要監測這項指標?
    導讀根據國家PM2.5和臭氧監測時間表,今年,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PM2.5和臭氧監測;到2015年在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開展監測。那麼PM2.5指的是什麼?為什麼要監測這項指標呢?
  • 2020年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
    地表水總體情況如下:2020年12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4.6%,同比上升7.0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0%,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主要汙染指標為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 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pm2.5的影響
    早在奧運會期間,一些國外的人就因為覺得北京的空氣汙染太嚴重而帶口罩,雖然北京在奧運會期間城市綠色環保做得很不錯,但是這也逐漸帶動起了人們對空氣汙染物的好奇,這裡我們就來了解一種空氣汙染物質pm2.5。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目前,我國的pm2.5標準值為24小時平均濃度小於75微克/立方米為達標,然而,這一數值與pm2.5國際標準相比,還相差甚遠,僅僅是達到世衛組織設定的最寬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標準值為小於每立方米10微克,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患病並致死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 五部門發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期評估報告 7項約束性指標提前完成...
    生態環境部等五部門在近日發布的中期評估報告中指出,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明顯,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率為79.3%,較2015年上升2.6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24.6%。 但是,評估報告也指出,部分約束性指標完成存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