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十條中期評估:74城PM2.5下降 7省區PM10上升

2020-11-24 第一財經

國務院印發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大氣十條》)自2013年9月實施以來,效果如何?

5日,中國工程院結出的評估結果顯示,全國城市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呈下降趨勢,多數省份PM2.5或PM10年均濃度下降幅度達到或超過《大氣十條》規定的中期目標要求,可望實現2017年的考核目標。

《大氣十條》提出經過五年努力,全國空氣品質總體改善,重汙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品質明顯好轉。

全國城市空氣品質總體改善

中國工程院當日發布《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郝吉明介紹,根據《大氣十條》相關要求,中國工程院組織50餘位相關領域院士和專家,對《大氣十條》進行中期評估。

郝吉明介紹,專家組通過整合環境保護部、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和有關科研院所的地面長期定位觀測、典型過程綜合觀測、衛星遙感反演等數據,採用多種技術方法對全國空氣品質狀況、變化趨勢和汙染特徵進行了評估和印證。

結果顯示,《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全國城市空氣品質總體改善,PM2.5、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一氧化碳(CO)年均濃度和超標率均逐年下降,大多數城市重汙染天數減少。

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74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相對於2013年的72微克/立方米下降23.6%;日均值超標天數的比例由2013年的33.2%降至2015年的20.8%。全國PM10平均濃度(338個城市平均濃度為87微克/立方米),相對2013年(330個城市平均濃度97微克/立方米)下降10.3%;日均值超標天數的比例由2013年的14.5%降至2015年的12.1%。74個重點城市共發生846天次重度汙染和238天次嚴重汙染,較2014和2013年降幅分別為28.1%、24.9%以及49.9%、63.7%。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區NO2濃度相對2013年分別下降9.8%、11.9%、19.5%和15.8%,SO2分別下降44.9%、30.0%、38.1%和48.3%。衛星資料反演顯示,2013~2015年,全國NO2和SO2垂直柱濃度年均值和顆粒物光學厚度(AOD)總體呈下降趨勢,與地面監測數據分析結果一致。

但評估結果同時顯示,我國「空氣品質面臨形勢依然嚴峻,冬季重汙染問題突出,重點區域大氣臭氧(O3)汙染問題顯現。」

郝吉明介紹,根據《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進行評價,2015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73個城市空氣品質達標,佔21.6%;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23.3%,重度及以上汙染佔3.2%,其中67.4%發生在冬季。全部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次中,以PM2.5、PM10、O3為首要汙染物的天次分別佔83.4%、15.3%和1.3%。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全國重汙染天氣高發地區,佔全國總天次的44.1%。冬季重汙染對全年PM2.5平均濃度有明顯的拉升作用。2013~2015年,重汙染天氣對京津冀、長三角和成渝地區PM2.5年均值的貢獻分別為40%、10%和20%。

基本完成階段性重點任務

《大氣十條》中諸多措施,具體執行情況又是如何?

郝吉明介紹,專家組基於《大氣十條》詳細配套政策及各省(區、市)實施細則、目標責任書、年度自查報告等數據資料,核算了2013~2015年各部門各行業主要汙染物減排情況,解析了各項政策措施對減排量和PM2.5濃度下降的貢獻。

結果顯示,各省(區、市)均基本完成了階段性重點任務,總體落實情況良好。重點行業提標改造、產業結構調整、燃煤鍋爐整治和揚塵綜合整治四類措施是對PM2.5濃度下降貢獻最為顯著的措施。

評估測算結果顯示,實施《大氣十條》使全國主要大氣汙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分解各措施對減排量的貢獻發現,重點行業提標改造、產業結構調整和燃煤鍋爐整治是對減排量整體貢獻顯著的措施。

機動車的減排貢獻在城市更為顯著。以北京市為例,2013~2015年北京共淘汰黃標車122.2萬輛,NOx、PM2.5減排量為3.47、0.26萬噸,分別貢獻了兩種汙染物減排量的71%和16%,說明《大氣十條》在控制機動車汙染的方向是正確的,措施是有效的。

郝吉明對記者說,北京市及周邊省份的重汙染應急措施能夠有效降低PM2.5濃度,兩次啟動紅色預警使得重汙染期間北京市PM2.5日均濃度下降17%~25%。

此外,專家組還發現,2014和2015年,重點地區汙染氣象條件相對2013年略為不利或變化不大,氣象條件在近兩年沒有對空氣品質的改善起到「助推」作用。在京津冀等重點地區甚至起到了不利作用。2014、2015年冬季期間,各重點地區不利氣象條件出現天數均超過2013年,特別是2015年冬季京津冀地區超過2013年的天數在各重點地區中最多,導致重汙染多次發生,嚴重影響人們對空氣品質年均值改善的直觀感覺。

儘快啟動「清潔柴油機行動計劃」

評估報告建議,以北京市為戰略重點,破解大氣汙染防治中的若干難點問題,實現首都空氣品質長效改善。

郝吉明認為,北京採取堅決措施應對秋冬季重汙染問題,重點破解冬季採暖燃煤散燒頑疾,針對北京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地區以及南四區(豐臺、房山、通州、大興),採用煤改電和冬季特別電價等措施,解決冬季居民採暖問題。重點推進北京南四區大氣汙染治理工作,精細化城市管理,嚴控揚塵汙染,基本淘汰南四區燃煤鍋爐,優先啟動南四區民用散煤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儘快完成南四區汙染小企業退出。

與此同時,進一步提升北京市機動車汙染排放控制能力。建立和完善非道路移動源的大氣汙染排放控制體系,建立統一的非道路移動源臺帳系統。科學確定北京市VOCs與NOx的協同減排策略。加強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力度。

在《大氣十條》執行後半期,京津冀地區該如何做?評估報告建議,將京津冀大氣汙染防治作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任務,儘快率先啟動《京津冀環境綜合整治重大工程》大氣部分。

郝吉明說,這包括嚴格控制北京周邊傳輸通道上的汙染排放,嚴控周邊地區高架點源。採取措施切實降低秋冬季汙染源活動水平,在京津冀地區劃定「工業錯峰生產區」。增加對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應額度,採用煤改氣、煤改電等方式對北京周邊傳輸通道地區的工業用煤和散煤進行替代。針對保定、廊坊等北京周邊城市,除《大氣十條》規定的PM2.5下降比例目標外,增加PM2.5年均濃度目標。

專家組還建議,實施冬季供暖地區應優化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編制技術體系和相關制度,實現對城市重汙染應急預案的科學制訂、動態評估和持續優化。在持續提高煤炭集中清潔高效利用的同時,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核電和天然氣,同時嚴控新增燃煤量,更大程度地實現對煤炭的替代;改進終端能源消費結構,推廣使用天然氣,將天然氣用於替代工業、供暖用煤特別是散煤。推進非電行業達標排放和超低排放技術及應用。

郝吉明還建議,儘快啟動國家「清潔柴油機行動計劃」,重點開展柴油機、非道路、船舶的大氣汙染排放控制。以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為抓手,加快實施國家揮發性有機物總量控制。構建精準治霾技術體系,創新機制體制,加強科技引領,持續提升環境監管和執法能力。

北京需採取堅決措施應對秋冬季重汙染問題,重點破解冬季採暖燃煤散燒頑疾。攝影/章軻

相關焦點

  • 五部門發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期評估報告 7項約束性指標提前完成...
    生態環境部等五部門在近日發布的中期評估報告中指出,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明顯,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率為79.3%,較2015年上升2.6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24.6%。 但是,評估報告也指出,部分約束性指標完成存在風險。
  • 環保部公布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PM2.5和PM10雙降
    【原標題】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 環境保護部18日公布了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PM2.5和PM10濃度均同比下降。第一批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的74個城市排名中,石家莊市空氣品質最差,海口空氣品質最好。
  • 環保部:京津冀1-7月PM2.5同比上升11.3%河北5城空氣品質最差
    今年1-7月,京津冀區域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0.6%,同比下降6.8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1.3%。在74個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後10位城市中,河北省獨佔6席,其中,邯鄲、石家莊、邢臺、保定、唐山位列後10位城市前五。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7月份空氣品質排名後10位城市中,河北省獨佔7席,唐山、邢臺、石家莊、邯鄲居後10位城市前四。
  • 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圖表:環保部:2017年PM2.5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PM2.5和PM10濃度均同比下降。第一批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的74個城市排名中,石家莊市空氣品質最差,海口空氣品質最好。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PM10濃度為7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
  • 5個路段pm2.5和pm10持續飄紅
    11月份,全市市區內共有962條路段走航監測數據(PM10、PM2.5)達到考核條件。其中,PM10紅色路段最多的為天橋區,佔市區PM10紅色路段的37.5%,PM10綠色路段佔比最多的為歷下區,佔市區PM10綠色路段的31.4%。PM2.5紅色路段最多的為天橋區,佔市區PM2.5紅色路段的41.7%,PM2.5綠色路段最多的為歷下區,佔市區PM2.5綠色路段的32.8%。
  • 大氣十條北京終期目標恐難過關
    秋天來臨,太陽高度角下降,地面接受太陽輻射減少,溫度降低,近地面空氣難以受熱膨脹上升,難以形成對流風;近幾十年來,由於全球變暖,城市高樓大廈又越來越多,北京的地面水平風速也一直持續減小。汙染物水平和垂直擴散受阻,汙染聚集形成嚴重霧霾在所難免。
  • 科學研究發現:西安市PM2.5與二氧化碳濃度在下降
    團隊發現,西安市大氣PM2.5與二氧化碳濃度自「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均下降。原來,近代以來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使得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增長,進而引發國際社會對全球變暖的廣泛關注。我國作為碳排放大國,城市大氣二氧化碳中有多少是來自化石能源排放是當前重要的科學問題和緊迫的環境外交問題。
  • PM2.5下降了 臭氧嚴重超標了
    原標題:PM2.5下降了 臭氧嚴重超標了去年,我省PM2.5年均濃度下降的消息讓不少人感到欣喜,然而很多人卻忽略了臭氧超標問題。26日,省政府就我省2015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向省人大常委會作出報告,指出我省臭氧超標問題日益突出。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中,江蘇13個省轄市總體處於中等偏後水平。
  • 西安科學家發現:我市PM2.5與二氧化碳濃度在下降
    團隊發現,西安市大氣PM2.5與二氧化碳濃度自「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均下降。原來,近代以來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使得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增長,進而引發國際社會對全球變暖的廣泛關注。我國作為碳排放大國,城市大氣二氧化碳中有多少是來自化石能源排放是當前重要的科學問題和緊迫的環境外交問題。
  • 聊城PM2.5和PM10濃度上升
    9月,聊城市主要汙染物中PM2.5月均值濃度41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41.4%;PM10月均值濃度86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14.7%;二氧化硫月均值12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9.1%;二氧化氮月均值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同比惡化8.8%;重度汙染天數為0天,同比持平;優良天數12天,同比減少15天;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為5.21,同比惡化24.3%。
  • 浮塵進京PM10爆表 周末PM2.5濃度將會上升
    京華時報記者王碩  2013年,全市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繼續下降,但首次納入全年監測的PM2.5年均濃度達89.5微克/立方米,超標156%(國家二級標準為35微克/立方米);由於水資源短缺,北京湖庫缺水,河流斷流
  • 全市PM2.5、PM10連續六年雙下降
    【藍天】全市 PM2.5、PM10 連續六年 " 雙下降 "在藍天保衛戰方面,合肥市大力開展揮發性有機物、城市裸露土地、" 冒黑煙 " 車輛治理專項行動,強化揚塵管控,推進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抓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積極應對重汙染天氣
  • 藍天保衛戰專家談(7)丨2013年以來74城PM2.5小時濃度超300微克/...
    2013年至2019年期間,全國337城市PM2.5重汙染頻次顯著下降,74城市PM2.5小時濃度超300微克/立方米的頻次下降94.2%涵蓋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國家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的監測統計結果表明,2015年至2019年全國地級城市PM2.5重汙染天數(PM2.5日均值大於150微克/立方米
  • pm2.5「引爆」負離子經濟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濟南過山車般的空氣品質指數讓人看得不免心驚肉跳,8日440多,9日就又回到了50,pm2.5似乎一夜間被「打理」得乾乾淨淨。濟南本身多霧,隔三差五有這麼一回也並不是什麼罕事。但是,與以往不同,入秋以來,濟南和全國其他城市一樣,遭遇的都是霧霾天氣。媒體的持續關注也讓人們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這一健康需求的缺口正式點燃了負離子空氣淨化器的消費「引線」。
  • PM2.5濃度嚴重超標 智能新風系統成「解藥」
    一、什麼是PM2.5   PM2.5的專業解釋是,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因其粒徑在2.5微米以下所以叫pm2.5,另外還有pm2.5、pm3、pm4、pm5到pm10充   斥在空氣的每一個角落。
  • pm2.5都有什麼危害呢?
    pm2.5是什麼?相信知道的人是有許多的,不過也有一些人是不知道的。其實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那pm2.5有什麼危害呢?1.在家裡也要做好防範pm2.5準備。pm2.5中是含有大量的有毒以及有害物質,所以對我們人體有很大的危害,而負離子空氣淨化器,釋放的負氧離子可以有效凝聚沉降消除PM2.5危害,並可起到滅菌殺毒效果。在pm2.5治理過程中,小粒徑、高活性的生態級負離子,能夠將化學性氣體降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保障了室內空氣品質的安全。
  • 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pm2.5的影響
    早在奧運會期間,一些國外的人就因為覺得北京的空氣汙染太嚴重而帶口罩,雖然北京在奧運會期間城市綠色環保做得很不錯,但是這也逐漸帶動起了人們對空氣汙染物的好奇,這裡我們就來了解一種空氣汙染物質pm2.5。
  • PM2.5和PM10有什麼區別
    PM2.5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 2.5 微米的顆粒物。PM10是指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兩者的共性,PM10與PM2.5是都屬於可吸入顆粒物,且都含有有害物質,在大氣中長期漂浮,對人體健康和空氣品質都有很大的傷害。
  • 「封城」期間印度德裡PM2.5和PM10指數降低近50%
    △圖片來源:網絡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在全國「封城」期間,由於機動車數量減少,大部分工商業活動關閉,以及對汙染物擴散有利的天氣條件等因素,印度首都新德裡的PM2.5和PM10指數下降,空氣品質明顯好轉。
  • 長三角珠三角PM2.5和PM10濃度均達二級標準
    環境保護部7月8日向媒體發布了2016年6月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空氣品質狀況。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介紹,6月,74個城市中空氣品質排名相對較差的後10位城市(從第74名到第65名)分別是:唐山、邢臺、邯鄲、濟南、保定、鄭州、太原、廊坊、衡水、北京和天津(北京、天津並列倒數第10位);空氣品質排名相對較好的前10位城市依次是珠海、中山、海口、廈門、深圳、江門、舟山、惠州、南寧和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