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傑:免疫系統是人體的「哨兵」

2021-01-10 大洋網

近日,在深圳舉行的一場生物醫藥論壇上,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漢傑上臺做了分享。

李漢傑介紹,他是主要做單細胞的測序開發和應用,主要研究免疫系統在腫瘤還有自身免疫病裡面的作用,「免疫系統是人體的『哨兵』,如果稍有感染、有腫瘤或自身免疫疾病,那麼免疫系統都會做出應答,但是從第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上看,我們很難從基因突變上做一些檢測,因此我們研究的是從免疫細胞的組成或者是一些細胞因子的變化來開發出基於免疫系統的檢測方法。」

李漢傑說:「我認為現在單細胞測序更多是應用在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上,事實上我們也用它找到了一些新的免疫治療標誌物或靶點,但免疫治療的效率、精準度都還有待提高。」

「目前單細胞的基因測序做一次價格還是很高,要幾萬元,需要細胞數也是比較多。」李漢傑說。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武威、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武威、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武威、張丹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蔡凌躍

相關焦點

  • 醫界:中科院科學家發現人體免疫系統工作新奧秘
    中科院科學家發現人體免疫系統工作的新奧秘人體免疫系統工作機制複雜而精確、奧秘無窮。中國科學院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發現並證明人體免疫系統內的鈣離子能「幫助」T淋巴細胞清除病原體的新奧秘,國際學術期刊《自然》3日在線發表了相關研究論文。
  • 科學家發現人體免疫新奧秘
    人體的免疫系統複雜而精確,其中T淋巴細胞(簡稱T細胞)是一種關鍵的功能細胞。
  • 罪犯李漢傑減刑一案
    提請減刑建議書(2015)粵東監刑執字第9044號罪犯李漢傑(累犯),男,1983年9月5日出生,廣東省東莞市人,漢族,初中文化,因犯綁架罪、搶劫罪,2010年11月10日廣東省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了(2010)東中法刑一初字第320號刑事判決,判處罪犯李漢傑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7000元(已交完)。
  • 這門老手藝,壽光的李漢傑還在堅守
    近日,記者在壽光市田柳鎮東頭村,見到了村裡一位製作面籮的人,他叫李漢傑,今年72歲,製作了40多年面籮。通過他,記者了解了面籮工藝的興與衰。 記者見到李漢傑時,他正在製作面籮,手中的木料被他箍成結實的圓圈狀,接口處鋦上「鋦子」,鑲入口徑大小合適的籮底,不到20分鐘,一個面籮就做好了。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所李漢傑團隊獲批2020年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發育編程及其代謝調節」重點專項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李漢傑研究員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免疫學研究所彭慧教授合作申報項目「肝臟駐留淋巴細胞的異質性、發育調控與功能研究」喜獲立項,獲批中央財政經費支持。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李漢傑研究員團隊牽頭,在此表示熱烈的祝賀!
  • 人體免疫系統對身體的三大功能
    病原微生物進入人體後,生長繁殖,免疫力減低時,可使感染性疾病發生,有時甚至會造成傳染病的流行。如果體內的免疫出現失衡,還會使腫瘤、自身免疫性疾形成。為了捍衛身體健康,人體每時每刻都在於病原微生物作鬥爭,並還要保持體內大環境的穩定。
  • 病毒侵襲,人體免疫系統才是最強屏障
    追根溯源,我們要感謝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人體最強屏障——免疫系統!免疫系統會從機體表面、體液和組織液全方位保護機體,免受外來生物或物質的侵害,整個免疫系統就成為了我們身體裡面抵禦外來侵略者的鋼鐵軍隊。這支軍隊才是維護我們人體正常運行的中流砥柱,而不是任何的藥物。藥物只是起到輔助作用。
  • 健康大腦存在CD4+T細胞 且影響腦內免疫「哨兵」的發育成熟
    也就是說,大腦有自己的免疫系統 「哨兵」。小膠質細胞(microglia)就是大腦中一種常駐免疫細胞,為組織提供固有免疫反應、炎症反應和組織修復。除了小膠質細胞,健康的大腦還應含有血管周圍巨噬細胞和樹突細胞,以及可檢測到的T細胞、B細胞和自然殺傷(NK)細胞。CD4+T細胞在神經領域是眾所周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效介質,如多發性硬化症和嗜睡症等。
  • 有益菌是如何躲過人體免疫系統的?
    與人體細胞友好相處我們每個人的身體細胞種類其實都是由90%的細菌細胞和10%的人體細胞所組成。成年人的身體裡至少生存著500個種類的細菌,細菌細胞的總數可達100萬億個,是人體細胞數的9倍。當人尚處在母親體內的時候,還是很「乾淨」的,可是從母腹中呱呱落地之時起,人就開始與細菌結下了不解之緣,人的身體就成了細菌聚集、駐紮和繁衍的大本營,許多細菌甚至是終老於人體內,一輩子也沒離開過。這些細菌是如何躲過人體免疫系統的巡查而生存下來的呢?
  • 探索微遊泳醫療機器人與人體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
    該圖總結了微遊泳者與人體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些微型機器人在醫療環境中可能非常有用,特別是對於難以到達的身體中樞神經系統或血管系統等部位的微創目標療法的實施。雖然微遊泳者可以幫助幹預體內的敏感部位,但使用它們也會帶來一些風險。例如,它們可能引起人體免疫系統的不良反應,這可能會將其視為入侵者。免疫系統旨在識別並保護人體免受外部或異物和有機體的侵害。
  • 健康大腦中存在CD4+T細胞,且影響腦內免疫「哨兵」的發育成熟
    也就是說,大腦有自己的免疫系統 「哨兵」。小膠質細胞(microglia)就是大腦中一種常駐免疫細胞,為組織提供固有免疫反應、炎症反應和組織修復。除了小膠質細胞,健康的大腦還應含有血管周圍巨噬細胞和樹突細胞,以及可檢測到的T細胞、B細胞和自然殺傷(NK)細胞。
  • 人體免疫系統衰老變化趨勢圖繪出
    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免疫系統會發生哪些變化?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醫生李太生等歷時10年完成的一項大規模健康人群免疫功能研究,在國際上首次繪出人體免疫系統衰老變化趨勢圖。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日出版的衰老領域影響因子國際排名第一的《衰老》雜誌上。
  • 【科普知識】新型冠狀病毒是怎樣繞過人體的免疫系統的?
    【科普知識】新型冠狀病毒是怎樣繞過人體的免疫系統的?新型冠狀病毒是怎樣繞過人體的免疫系統進行感染的呢?冠狀病毒的結構跟其他病毒一樣很簡單,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蛋白質外殼包裹著一段遺傳物質RNA。他們無法獨立代謝和繁殖,必須進入正常的細胞內,就像寄生蟲一樣,利用感染細胞即宿主內的物質能量來生存繁殖。
  • 新冠病毒逃逸人體免疫系統識別機制揭示
    記者14日從安徽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講席教授馬丁·F.巴赫曼和查麗莎教授團隊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表面抗原蛋白間距不利於人體免疫系統的識別,進而不能使人體產生良好的保護抗體反應。該項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自然》子刊。與所有病毒相似,人體對抗新冠病毒的一個重要保護機制是能夠產生針對該病毒的保護性抗體。
  • 「超人紅細胞」有望繞過人體免疫系統 隱形藥物載體
    「超人紅細胞」有望繞過人體免疫系統 隱形藥物載體2020-01-17 17:26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在近日出版的《先進生物系統》期刊上,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們介紹了一項新技術,能夠將正常紅細胞與藥物分子結合到一起,然後輸送到人體的目標部位。
  • 人體免疫VS植物免疫
    人體免疫系統與新冠肺炎關係人體免疫系統是覆蓋全身的防衛網絡。保護身體的第一道防線為:皮膚、黏膜及其分泌液、細胞膜、呼吸道、胃腸道、尿道及腎臟。第二道防線為: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應。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體、淋巴結、胸腺、骨髓、和脾臟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等)藉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而組成的。
  • 人體本身有一套免疫系統,為何卻還是會感染病毒?
    人和動物經過漫長的進化歷程,自身形成了很多複雜的系統,如負責攝取能量的消化系統、負責輸送物質的循環系統、以及控制各系統運作的神經系統,每個生物個體,可以看成一座獨立運作的城池。但一座城池不能沒有防衛機制,為防止外來微生物的攻擊,生物體自身還形成了一套免疫系統。
  • 兩天不吃飯,就能重啟身體免疫系統嗎?適當輕斷食,會怎麼樣?
    有的人甚至還宣稱,兩天不吃飯,能重啟身體免疫系統,排除人體中「沒用的」免疫細胞,促進細胞更新,有益健康。那麼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說法?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兩天不吃飯,就能重啟身體免疫系統嗎?首先我們來公布一下答案: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因為知道人體有生命特徵,一息尚存,免疫系統就會一直運轉。
  • 新型藥物能「欺騙」癌細胞,讓人體免疫系統摧毀癌症
    北京時間10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研製一種新型癌症治療藥物,通過模仿病毒和「感染」腫瘤細胞,有助於免疫系統摧毀癌症。
  • 免疫系統與過敏中的免疫系統
    研究發現,免疫系統與周遭環境相互作用的方式非常奇特,但這份奇特,你或許無法理解。為了更好地了解過敏,首先需要對免疫系統有一個大體的認識。在這一部分,將對免疫系統如何運作進行基本介紹,重點強調過敏這一分支。我們經常看到這個概念—過敏原,過敏原指的是一種觸發過敏反應的介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