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經濟到底好不好?民眾與政府感受天差地別
中國臺灣網6月15日訊 臺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臺灣經濟到底好不好,似乎成為一個沒有交集的議題。臺灣民意基金會公布蔡政府執政一周年民調,近7成民眾不滿意政府經濟表現,不滿意度創新高。 評論指出,民眾與政府對經濟的感受為何天差地別?主要在於政府不懂人民的心,政府拼的不是人民想要的。在位者重視可以彰顯政績的數據,如進出口統計、經濟成長率或外人直接投資額等,人民在乎的卻是切身相關的數字,如物價、薪資與所得。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來源:海外網臺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圖源:臺媒)臺灣「主計總處」日前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
-
華春瑩揭露軍售真相,蔡英文花出去的錢,都要臺灣民眾還
作者:年負「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表示,美國2020年對外軍售的最大客戶是臺灣地區,其軍售金額總計共118億美元。這也是臺灣歷史上軍售的最大金額。而且酈英傑聲稱,在明年,還將會有一筆5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
-
羅志強嗆蔡英文埋頭當鴕鳥 將臺灣民眾拖入黑洞(圖)
羅志強嗆蔡英文埋頭當鴕鳥 將臺灣民眾拖入黑洞(圖) 2016年11月23日 16:13:02 來源:中國臺灣網
-
82%的臺灣民眾感到不滿
導讀:據相關新聞報導,蔡英文於8月底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要在明年開放萊豬進口。在沒有事先進過任何的民意調查和相關部門批准的情況下,蔡英文就私自開放萊豬進口,這也導致臺灣民眾感到非常不滿。進口萊豬,從根源上侵犯了豬農戶的利益以及市民的身體健康。
-
蔡英文妄想得到臺灣民眾「體諒」?
點擊播放 GIF 0.0M作者:滕飛審稿:淺夢儘管有7成以上臺灣民眾反對,蔡英文還是在2021年伊始就兌現了讓美國「萊豬」入臺的承諾據悉,蔡英文在新年講話中表示,她要以「最為謙卑的心情」來請求臺灣民眾體諒她的決定。可即便是蔡英文表面上把姿態放得這麼低,但臺灣民眾並沒有想要體諒她,相反地,蔡英文讓美國「萊豬」入臺,卻引來了臺灣豬肉市場的一片混亂。在美國「萊豬」入臺的第二天,新北市的一家便當店就公開張貼告示稱,店內使用的是「臺灣豬」,所以有關食品也從5元新臺幣漲到了10元新臺幣。
-
「迷之自信」的臺灣經濟
經濟統計數據表現「亮眼」 據臺灣地區統計部門統計,臺灣經濟2020年前三季度增速分別為2.51%、0.35%及3.92%,預估全年增速為2.54%,為少數幾個保持正增長的亞太經濟體,位居「四小龍之首」。
-
韓國瑜:臺灣經濟這麼蕭條 下一代怎麼辦?
韓國瑜致詞時表示,現在臺灣的狀態是「世界忘記臺灣,臺灣忘記世界」,我們的下一代要怎麼辦?經濟這麼蕭條,民進黨是用阿拉伯數字來騙,蔡英文到中南部跟民眾面對面聽看看,苦人太多了。 韓國瑜也強調,我們要集中力量衝刺、翻轉臺灣,不要相信民調,那些民調有如孫悟空耳裡的金箍棒,可長可短、可大可小、可高可低,要相信得民心得天下、得民調不會得天下。
-
蔣介石創造中國臺灣經濟奇蹟史(下)
僅以其臺灣時期日記為例,有關記述即達26次之多。最早如1951年,將「都市土地實施平均地權」列為「臺灣省中心工作」的第7項。1953年9月1,要求「從速辦理」都市「平均地權」手續,4天後,要求「限期」完成都市「地籍整理」。同年12月16日稱:「都市平均地權之實施計劃,尚未著手完成,明年1月又不能舉辦矣。應嚴加督導,限於明年7月以前籌備完成也。」
-
臺海觀瀾|臺灣經濟為什麼這麼好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雖然距離年底還有一段時間,全年的數據無法獲取,但是,已經統計出來的數據顯示,臺灣今年的經濟表現,非常好。從對外出口的數據看,今年8月,臺灣對外出口首次突破單月300億美元的紀錄,達到了311.7億美元,然後是9月307.1億美元、10月322.3億美元,累計前十個月的出口總值達2803.1億美元。去年全年,臺灣對外出口3050.7億美元。根據前10個月的數據和趨勢,今年臺灣對外出口應該會打破去年記錄,創歷史新高。
-
臺媒民調:蔡英文兩岸政策 48%民眾認為未闡明
民眾看「大選」後兩岸關係變化圖/臺灣《聯合報》提供 民進黨今天將正式提名蔡英文參選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臺媒《聯合報》2016選情民意調查發現,有四成八民眾認為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沒有明白闡釋兩岸政策立場,即便是綠營支持者,也有三成八認為蔡沒有清楚的兩岸政策立場。調查也發現,對於明年選後的兩岸關係,民眾多認為不致因為藍或綠當選而產生劇變。
-
臺灣冬天也會下雪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冬天也會下雪嗎?臺灣現在也是冬天,不過大約是17度到20度。不像在北京,-7度。即使是冬天,臺灣的最低氣溫會發生在半夜或凌晨,那也就是八九度,從來不會到零下。當然,臺灣潮溼,溼氣會讓人感覺冷入骨髓。所以臺灣的冬天也需要穿羽絨服。 那麼,臺灣會下雪嗎? 答案是:會。臺灣雖然地處亞熱帶,平常熱得要死。但臺灣的高山也挺高的。
-
臺灣民眾真的支持蔡英文嗎?
建立此基礎上,要求大陸「正視臺灣新民意」。有論述卻無論證,讓人不知真假。如果說2012是藍綠政黨兩岸政策比拼的結果,2008、2016就有懲罰執政黨的意味。上述兩場選戰中兩岸關係是重要議題但非主軸,民眾更關心社會民生議題。臺灣選民在全臺性反對執政黨的聲浪下投票,投票結果未必是對獲勝者的認可,更多是對前朝的不滿。
-
洪秀柱駁「急統」:吃臺灣米喝臺灣水,誰可以不愛臺灣?
為了跨過濁水溪,被譽為一股清流的臺灣2016國民黨「參選人」、「立法副院長」洪秀柱日漸攪渾其「一中同表」倡議。近日,臺灣最新民調顯示,近四成民眾認為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傾向「臺灣儘快獨立」(急獨),同樣近四成民眾相信洪秀柱傾向「兩岸儘快統一」(急統)。依此看來,明年「大選」不僅是兩個女人的戰爭,更是急獨與急統之戰。
-
臺灣經濟真的那麼好嗎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重創全球經濟,臺灣卻逆勢上升,前三季經濟增長率2.28%,重返四小龍之首,英國《經濟學人》高調稱臺灣經濟「重返過往榮光」。12月21日,臺經濟部門公布11月外銷訂單為577.8億美元,連續第三個月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9.7%,為近十年五個月以來最大增速。
-
吹噓臺灣經濟,民進黨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他們「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剛剛過去的一年,全球經濟都受到了嚴重衝擊,臺灣當然也無法置身事外。事實上,民進黨當局吹噓的這些經濟數字背後,恰恰暴露出更多他們不想承認的真相。在2020年臺灣經濟表現中,有很多是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
臺媒民調:48%臺民眾認為蔡英文兩岸政策未闡明
華夏經緯網4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今天將正式提名蔡英文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臺灣《聯合報》臺灣地區領導人選情民意調查發現,有四成八臺灣民眾認為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沒有明白闡釋兩岸政策立場,即便是綠營支持者,也有三成八認為蔡沒有清楚的兩岸政策立場。據報導,調查發現,對於明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後的兩岸關係,民眾多認為不致因為藍或綠當選而產生劇變。
-
蔡英文給臺灣民眾送了一份「大禮」
臺灣當局自從準備開放「萊豬」進口之後,就引起了島內民眾的強烈不滿。可是民眾的不滿並沒有改變民進黨的決定。近日,臺灣民眾收到一份「大禮」,臺灣立法機構通過了九項有關「萊豬」的行政命令,將在元旦正式開放「萊豬」進口。
-
臺當局前「經濟部長「:蔡當局經濟成績都是大陸的貢獻,將成常態
@銳看臺灣報導 臺當局前「經濟部長」、「經建會主委」尹啟銘昨日在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臺灣經濟靠大陸是新常態,蔡當局所標榜的臺灣經濟成長率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幾乎都是來自大陸的貢獻。文章刪減如下——日前蔡當局「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表示:隨臺灣內部投資規模擴增,「以後除非基期因素等特殊狀態,否則臺灣經濟成長高於全球平均及居亞洲四小龍前段班將會是常態。」不禁讓人對「主計長」的大膽預測感到佩服,另方面則對於他有關經濟成長動力的解讀,若不是外行就是在故意誤導社會大眾感到可悲。
-
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臺灣註定」離不開「大陸
但根據臺灣地區內部媒體的報導,可以知道民進黨的這一計劃面臨接連的失敗,今年臺灣對東協的出口處於負增長的狀態,甚至創下了三年以來的最低紀錄。研究臺灣地區問題的專家也表示,民進黨當局這一政策完全就是緣木求魚,想要通過這種手段跟大陸實現經濟「脫鉤」是完全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