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科研論文中常見的統計學問題

2020-12-05 一式無憂

統計學在醫學科研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統計學方法種類繁多,各自的適用範圍以及所需的前提條件又不盡相同,容易發生誤用,導致論文質量不高,甚至結論錯誤而引起誤導。為能有效促進統計學方法的正確使用,保證科研的科學性、可靠性,提高醫學科研論文質量,賽恩斯編譯對醫學科研論文中常見的統計學問題進行梳理和總結如下:

一、實驗組與對照組沒有可比性。實驗組與對照組必須遵循均衡化的原則,即實驗組與對照組除處理因素不同外,其他可控制的非處理因素要儘可能保持一致,從而儘量排除非處理因素對結果的影響。各組間均衡程度越高,可比性越強。如果分組時未注意到對照組與實驗組的均衡性,兩組之間就會出現差異,不具備可比性,結論有可能不準確,甚至相反。

二、樣本量過小。樣本量的大小影響結論的可靠性。樣本量過小,抽樣誤差大,結果可靠性差,且經不起驗證;反之,若盲目加大樣本量,不但會造成人、財、物的浪費,而且會造成非抽樣誤差增大。應在保證研究結果精確可靠的前提下,確定最小的樣本量。

三、混淆標準差與標準誤的作用。實驗數據一般綜合表示為「均數±標準差」的形式,標準差表示數據相對於均數的離散程度,而標準誤是表示抽樣誤差大小的指標,二者含義完全不同。有些作者誤將標準差用於可信區間的表述,將標準誤用於正常值範圍的表述。

四、假設檢驗方法運用不當。每一種假設檢驗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適用條件和嚴格的適用範圍。所研究變量的類型不同、設計類型不同、大樣本還是小樣本等,所用假設檢驗的方法也不同。對於同一組資料,採用不同的假設檢驗方法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同為數值變量資料,如將配對設計的資料按成組設計資料的方法進行假設檢驗,不但損失樣本提供的信息、降低檢驗效率,而且可能使原本有統計學意義的結果表現為無統計學意義。

五、未註明假設檢驗方法或不具體。有些論文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了統計學分析,但未說明使用的是什麼方法。表現為論文中只有假設檢驗的結論,未註明檢驗方法、現有樣本算得的檢驗統計量、檢驗水準、採用的是雙側檢驗還是單側檢驗、P值的確切範圍。這樣讀者就無法得出論文中統計學方法選擇是否合理,無法核對結果是否準確。在論文寫作時,不但要註明選用的是什麼統計學方法,而且要儘可能詳細、具體。

六、錯誤理解假設檢驗中P值的含義。統計學上,根據假設檢驗原理推算出來的P值,表示拒絕無效假設犯假陽性錯誤的概率,P值越小,越有理由認為兩種處理方法效果不同。P值不能反映相比較的兩組或多組參數之間差異的大小,參數差異的大小只能根據專業知識來確定。

七、只關心統計結論,忽視差異有無臨床意義。評價一項醫學研究結果,要看其是否具有臨床意義和統計學意義。如果差異本身沒有臨床意義,可以不必進行假設檢驗,因為當樣本含量足夠大時,基本都會取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結論。醫學論文中,作者常根據假設檢驗有統計學意義,就斷定研究結果有臨床意義。直線相關分析中,只關心相關係數的差異是否有統計學意義,而不關心相關係數的大小有無實際意義。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大多是由於對統計學在醫學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少數作者缺乏高度的責任感、科學嚴謹的態度,憑主觀想像,甚至弄虛作假。參加科研設計、統計學、論文寫作方面的培訓較少,也缺少與醫學科研設計專家的溝通。

相關焦點

  • 醫學論文寫作中常見統計學問題分析
    統計學主要是一門以統計學原理及方法為基礎,對科研數據進行採集,整理及分析的應用科學,其在醫學研究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臨床實際工作以及相關醫學研究中,統計學方法是醫務工作者在遭遇問題時獲取該問題的相關原因以及理論依據的重要途徑。
  • 撰寫醫學論文這些統計學問題你要注意
    眾所周知,統計學主要是一門以統計學原理及方法為基礎,對科研數據進行採集,整理及分析的應用科學。在實際工作中,統計學問題已成為評價醫學論文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統計學方法在應用過程中的錯誤與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醫學科研結論的科學性、可靠性以及嚴謹性。
  • 醫學論文稿件中常見的統計描述問題
    統計學在醫學科學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統計學內容豐富且不斷發展,如未充分了解,容易導致在科研過程中普遍誤用。下面,達晉編譯對國內外醫學論文中常見的統計描述問題進行歸納:一、統計圖表問題。醫學論文中的統計表經常存在以下問題:1.主謂顛倒:統計表的標目由橫標目(主語)和縱標目(謂語)構成,主語(被研究的事物)一般置於表的左側,謂語(說明主語的各項指標)一般置於表的右側,醫學論文中經常會發生主謂安排不合理或重複的情況。
  • 醫學寫作中數據的統計方法及結果常見問題及分析
    科學研究很早就已經從簡單的定性分析深入到細緻的定量分析,科研工作者要面對大量的數據分析問題,科研數據的統計分析結果直接影響著論文的結果分析。在醫學科研寫作中,實驗設計的方法直接決定了數據採取何種統計學方法,因為每種統計方法都要求數據滿足一定的前提和假定,所以論文在實驗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到以後將採取哪種數據統計方法更可靠。醫學統計方法的錯誤千差萬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統計方法和實驗設計不符,造成數據統計結果不可靠。
  • 科研設計不合理造成醫學論文退稿的常見原因分析
    醫學論文退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科研設計不合理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在這裡,藍譯編譯要說的是,選題或科研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是相互關聯的,其中少部分問題可以在修改時說明或完善,但更多的問題在研究工作開始時就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 醫學論文寫作中表格的應用要求及常見問題
    一篇醫學論文是否有科學性,通常要看其設計是否合理,方法、結果是否可靠。而表格是論文內容的重要表達形式,能說明研究項目內容、事物的分組、樣本大小、時間、地點和事物的指標等,以客觀真實的數據資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論文科學性、可信性,具有對比鮮明、表達力強、易於領會、便於分析等優點,因此已成為醫學科技文獻不可缺少的表述手段。為了使作者在醫學論文寫作中正確使用和製作表格,達晉編譯以下結合常見問題總結和分析了表格設計的原則和規範。
  • 醫學SCI論文發表秘籍
    如何成功發表一篇醫學SCI論文?這是廣大醫學科研工作者比較關注的一件事。發表SCI論文究竟有多難? 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對於那些可以將SCI論文信手拈來的大牛們他們又有哪些經驗呢?
  • 論文中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進行科研論文寫作,通常需要對取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達晉編譯提醒大家,對此需要注意以下的問題。一、對基線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搜集資料應嚴密遵守隨機抽樣設計,保證樣本從同質的總體中隨機抽取,除了對比因素外,其他可能影響結果的因素應儘可能齊同或基本接近,以保證組間的齊同可比性。因此,應對樣本的基線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以證明組間的齊同可比性。二、選擇正確的統計檢驗方法。研究目的不同、設計方法不同、資料類型不同,選用的統計檢驗方法則不同。
  • 現代醫學影像技術論文怎麼寫(最新)
    報導罕見病例或新發現病例的論文(個案報導),可按下列欄目撰寫:①序言;②病例報告;③討論;④參考文獻。  下面介紹各個段落的具體寫法及在寫作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題目材料與方法、結果、結論的簡短、扼要而連貫的重述。一定要把論文本身新的、最具特色的東西表達出來(重點是結果和結論)。摘要的具體寫法,目前國內大多醫學期刊都以結構式為標準。
  • 淺析醫學科研原著性論文的屬性
    醫學科研論文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對醫學科學研究成果、臨床工作總結的文字性報告,是某一時期、醫學某一領域發展進步的文獻記載,也是醫學科技工作者運用比較、歸納、判斷、推理等邏輯思維的方法來分析、闡述和表達醫學研究新理論、新觀點、新發現、新方法、新技術和新成果的書面報告。它不僅是醫學科學研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學科技信息產生、存儲、交流和推廣的主要媒介形式。
  • 醫學論文中統計圖的設計與繪製要求及常見錯誤
    在醫學論文中,統計圖作為形象化語言,大多能形象、直觀、簡明地表達變量與變量之間的關係,展示某一區域內不同量的分布、某一變量的發展趨勢,產生直觀的效果,既可減少繁瑣的文字敘述,節省版面,也更能說明問題,同時增加讀者閱讀興趣,便於理解和記憶。
  • 醫學寫作中實驗設計常見問題及分析
    統計設計是整個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環,是研究工作應遵循的依據。實驗設計要遵循隨機、對照、重複和均衡四原則。醫學論文中實驗設計中存在很多問題,如樣本量不足或者過多、研究對象的背景資料不清楚、樣本缺乏代表性等。在眾多常見的問題中,賽恩斯編譯認為,以下幾點是更容易發生且可避免的:一、沒有設置對照組或者對照組設置不合理。
  • 醫學SCI論文發表應規避問題
    醫學SCI論文發表,與發表國內核心論文,在思路上是差不多的,只是在選定的刊物、審核標準和發行區域上有差異。而這些差異,往往是作者忽視且成SCI論文難發表的關鍵。醫學SCI論文發表應規避問題,是每個作者發表論文前應掌握的基本點,可以提高論文見刊的機率。
  • 醫學論文主體部分如何撰寫?
    醫學論文是推進醫學科學發展的重要方面,是醫學科學研研和臨床工作總結;是促進醫學科研成果的交流和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的重要工具,一篇好的醫學論文,需要達到下面幾個要求。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數據或結論。一般以200~300個漢字為宜,佔全文字數的5%左右。二、方法描述研究對象(人或實驗動物,包括對照組)的選擇及其基本情況,以及研究所採用的方法(包括分組方法)。實驗研究的論文常寫成「材料與方法」,臨床研究論文常寫成『資料與方法』。
  • 論文寫作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筆者根據常年的編輯實踐,總結了在科技寫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規範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應用思維導圖提高論文寫作質量的方法,以期能幫助作者提高論文寫作水平,縮短論文發表周期。1.論文寫作常見問題(1)摘要方面的問題摘要內容是獨立於正文而存在的,其主要作用是為讀者的閱讀和信息檢索提供方便。摘要寫作的好壞將直接決定論文能否被閱讀、引用和收錄。摘要中應包含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與結論四個要素,分別與正文中的前言、實驗部分、結果與討論和結論相對應。
  • 醫學科研論文翻譯的常見類型
    根據英、漢兩種語言結構上的本質區別,可將醫學科研論文翻譯進行以下幾種方式的分類。一、以單詞的翻譯方式分類。有以下幾種:一是意譯,即根據單詞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詞組在公共英語中的意義,延伸翻譯為醫學中的含義,意譯的優點在於便於讀者顧名思義,正確理解術語的確切含義;二是音譯,即由原發音直接翻譯為漢語;三是象譯,即藉助於具體形象來表達原義,或以各種物件的式樣、形狀來表示某一含義;四是形譯,有些專業術語由字母和單詞組成,但這些字母與象譯字母不同,並不表示事物外形,而代表一定的概念和意義,這種情況以形譯為宜。
  • 中科院提醒:在生物醫學研究中恪守科研倫理
    「中科院之聲」微信公號4月30日消息,繼2018年就論文署名中的常見問題或錯誤發出「誠信提醒」後,日前,中國科學院科研道德委員會就生物醫學研究中有悖於倫理規範的常見問題發出「倫理提醒」,倡導在科研實踐中恪守各類倫理要求,
  • 科研大牛推薦的100本生物醫學方面的書籍,你確定不學習一下?
    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可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最佳渠道。SCI論文寫作解析 EndNote / 說服SCI審稿人 / SCI 論文寫作和發表:YOU CAN DO IT / SCI攻略 生物醫藥科技論文的撰寫與發表 / 如何撰寫和發表SCI期刊論文 / 生物醫學論文翻譯與寫作 / 中醫藥SCI論文 / 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 / 中醫藥科研設計與SCI論文寫作
  • 淺析科研論文中結論部分寫作的常見問題
    三、結論超出論文範圍。有些作者在引言部分展開較大,而接下來所涉自己的研究成果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為了呼應引言提出的問題,得出的結論超出了論文的主題範圍。如有的作者把文中未提及的其它試驗,或沒有的試驗結果,或試驗過程中未涉及的物質下主觀結論,來支持超出主題的觀點或看法。有的作者只強調研究強項,不談研究的不足。
  • 統計學的實質是什麼?--寫給所有將要或者正在學習統計學的朋友們
    任何學者探討的醫學問題,都不是針對觀察到的群體,而是基於觀察得到的表面現象,探討現象背後的本質規律。因此,《赤裸裸的統計學》一書的作者稱,統計學家做的事情就是偵探家做的事情。偵探家,會運用各種偵探技術,根據案發現場的一切可觀察得到的信息,去偵破犯罪的過程。犯罪起因、犯罪目的、最重要是罪犯是誰?為解答這些問題,一系列邏輯思維和縝密的推導過程會展開。統計研究過程何其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