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本質是無形無相的,有形有相的萬物才得以展現

2020-12-04 無上樂養心

接上文……

我們把商羯羅的這段話也可以理解為:自性好比是無色無味的清水,沒有任何特性,而各種味道、顏色等代表的是各種各樣的特性。(備註:商羯羅是古印度著名的智慧瑜伽大師,吠檀多哲學大師)

這裡的邏輯就是,恰恰是因為無限意識本身沒有任何屬性或特性的,萬物才得以呈現出各色各樣的特性。也就是說,恰恰是因為無限意識是無形無相的,有形有相的萬物才得以展現各自的樣子。

(無限意識是宇宙的本質,而人的本質是自性。根本上來說,自性等於無限意識。理解了這個道理,再去讀佛經就很容易明白經文的含義了。可見,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語言描述,有助於理解)

問:無限意識不具備任何形狀,宇宙萬物才「顯得」有形狀。

答:沒錯。再舉一個例子。眼角膜是無色透明的,所以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到各種顏色。若眼角膜是帶色的,比如藍色,那麼,我們所看到的東西全會是藍色的。

關於自性的無形無相,《大森林奧義書》是這麼描述的:「這個不滅者不粗,不細,不短,不長,不溼,無影,無暗,無風,無空間,無接觸,無味,無眼,無耳,無語,無嘴,無量,無內,無外。」

《彌勒奧義書》是這麼說的:「(自性)不可思議,不可測量,無始無終,不可描述,無形體,無性質,不死,不生。」

(《奧義書》上將自性稱作自我或梵,在這部經典,自我有時指的是每個人的本質,有時指的是整個宇宙的本質。為什麼會如此?原因在與上面說的最終個體的本質等於就是宇宙的本質。)

相關焦點

  • 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長 因只有人類「三魂七魄」圓滿無缺
    此只屬於無形無相的人,指人的精神部分。再加上一個有血有肉、有形有相的軀體,即肉體部分,二者合而為一,方成為一個真正完整的人。人的定義,乃精神與肉體二者合為一體,為有形與無形之有機結合。人為萬物之靈,當人有形有相的肉體消失或死亡後,則可能變成仙佛或鬼神,其屬於無形無相的精神面。因此,仙佛鬼神等,是看不見、摸不著,只能意會,很難言傳。
  • 老子和釋迦牟尼了悟宇宙人生所運用的兩個主要方法!
    就是從下而上的進行追溯,從現在一直追溯到上古時期,宇宙最初的狀態。這種方法就是先把現象歸類,化繁為簡,拋開複雜龐雜的萬物現象,把萬物現象歸於幾類,這樣就把萬物簡單化了,因此就能解放一部分思維,從複雜多變的萬物現象中解脫出來,所以可以專心的心無旁騖的向上追溯。我這上面的話什麼意思呢?我直觀一點的把這種追溯的方法講解出來,就是把宇宙所有物質追溯其起源,最終歸類成為幾大類物質現象。
  • 宇宙的一切物質最初是怎麼產生的?
    道最初原本是無形無相的能量,道有動靜,原始能量的振動使最初的道成為無形有相的能量場即萬物之母,萬靈之母。每個自性的母靈通過感覺、感知有了合一的智慧,為了體驗自身又誕生了分別的意識,意識產生能量波,所有自性的能量波的輻射、幹涉形成複雜多樣的、有形有相的微觀物質,微觀物質的聚合生成更為宏觀的顯化物質。
  • 從傅立葉級數到萬物的本質
    所以,一切有形的東西,無論直線還是曲線還是彎角,都可以看作為無數正弦函數的集體表現,整個宇宙不過是波的運動。而波只傳播形狀,不傳播「實體」。這為舊文《論萬物的本質》增加了一些材料:論萬物的本質前陣子開全國幸福學會議,來自密西根大學的某教授,根據一個人的語音把其中的各種頻率抽取出來,據此判斷此人的情緒。
  • 人類存在的價值在於:正是人類眼睛的觀照才是宇宙得以存在的原因
    我們必須要意識到一點:宇宙間所有事物實際上都是一種音樂!因為萬事萬物究其本質而言,都是一種振動頻率,其中當然也包括了人類的靈魂。中醫裡存在一個很古怪的理論,即認為奇經八脈是藥物和針灸均難以達到的位置,俗世間只有一種事物有資格進入奇經八脈,而這種幸運的事物就是音樂。根據同性相融的原則,我們大概可以推知音樂與靈魂擁有著相似的屬性:它們皆是宇宙間最優美的頻率。
  • 時空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萬物理論」或揭露真相
    北京時間1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兩位研究人員發現了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之間的潛在聯繫,或將迫使物理學家重新思考時空的本質。
  • 中國的宇宙源起學說:精氣學說|古代哲學的精與氣,究竟所指為何
    一、古代哲學的精與氣的概念精與氣的概念,在古代哲學範疇中基本上是同一的,如《管子.內業》中所說:「精也者,氣之精者也」,只是在中醫中二者的含義才有了較大區別,下面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將對二者分別加以討論。
  • 生命之源,萬物之父
    沒有我就沒有無我,沒有色就沒有空,沒有幻相就沒有真相,沒有現象就沒有本質,人類的一切認知都是建立在「有」的基礎上,空與無也只是「有
  • 昴星宿人的宇宙本源知識,竟和修真人士看法不謀而合!
    此外中國的修真人士YW氏亦有類似的描述:一個不生不滅、無形無相的自由意識(Freewil)/精神(Spirit),有著無窮無盡的自發幻想(Imagination/Thoughts思想),其景象(表現)就是無數多樣的宇宙和萬物及各自的規則。」
  • 王延相認為,有形的萬物由氣化生,這是一種樸素的物質不滅的思想
    氣與虛不可分離,宇宙中不存在絕對空虛。氣是有形的萬物的本源,有形的萬物是由氣化生的。氣只有聚散形態的轉化,它本身既不能消滅,也不能創造(「氣有聚散,無滅息」),這是一種樸素的物質不滅的思想。他批判朱熹「理先於氣」的觀點,指出理是屬於氣的,無懸空獨立之理。大自然從有到無,從無到有,在這種變化過程中氣永遠存在,不會消失。(「萬裡皆出於氣,無懸空獨立之理。
  • 宇宙之物質
    一切客觀有形的存在都可以稱之為物質。大到星球石頭,小到原子電子光子,都是物質。物質是由什麼構成的呢?物質是由更小的物質運動組成的。我們學習物理後知道,萬物都是在不停運動,不存在絕對靜止的物質。宇宙在膨脹,星系在運動,地球在轉動,組成物體的原子在不停運動,電子,質子都在不停運動。所以宇宙的本質可以理解為物質運動,而物質是由更小的物質相互運動構成的。
  • 萬物的本質都是能量,能量的本質是頻率,金錢的頻率是什麼?
    作者:子軒不管是有形的物質,還是無形的電磁信號,本質都是能量,都是頻率,都是波。人的思維意識、意念、念頭、情緒也是能量、頻率、波(腦波)。萬物呈現各種形態是因頻率不同,就像碳原子不同的排列順序形成的是「煤」或「鑽石」一樣。那麼財富、金錢也是能量,也是頻率,他們的頻率是什麼?同頻相吸,我們如何調整自己的頻率與其相同,吸引財富到我們身邊來?
  • 萬物的本質並不是微觀不可見粒子,而是它們兩個
    西方科學認為,我們的宇宙萬物是由各種微觀粒子構成,它們包括中微子,電子、夸克、π介子、玻色子、中子、質子、強子等。但這些所有的微觀粒子都沒有被人觀察到,嚴格的說,這是機器觀測和計算共同的結果。 這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問題了,這些東西是我們用什麼儀器觀測出來的呢?
  • 什麼是萬物一體?合道體驗
    我意念停止,周圍繼續恢復了原樣,恢復那個萬物一體的樣子。我震驚了,怪不得說,如果你願意回歸內在,整個宇宙的力量,都會幫你,原因:萬物一體,宇宙就是你。這個時候,我嘗試看向宇宙,我驚訝了,入定中,第三眼是睜開的,意念穿過牆壁,看到了虛空宇宙,無數的星球在轉,這個就是遙視能力,調整了頻率,穿過空間的障礙,看到了其他世界。
  • 物演通論:為什麼說一個「演」字,道出萬物變化的本質?
    在這部大作中,他著重的探討了「萬物」的存在以及變化,用哲辯的方式為我們講解「萬物」的存在狀態,並揭開了其變化的本質。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探討,即:一、「演」這一說法,就是沒有開始與最初對於「萬物」本質的論述,最著名的人物是達爾文,在《萬物起源》中,他提出「生物」的發展規律是物競天擇,即一切生物通過物競的廝殺之後,才得以留存下來,並與新的物種一直「物競」下雲,因為自然界選擇並存留最具生命優勢的物種,所以,「生物」變化的本質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 《老子》中一個神奇的數字密碼,是宇宙萬物起源的秘密所在
    「道」如何「生萬物」老子主張「道法自然」,「道」即自然本身,也遵循自然之法,自然衍生,自然繁衍,自然生大千世界。「道」無形,「萬物」有形,「道」至「萬物」即為事物從無形到有形,從混沌到我們所見的紛繁世界的進化過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甘肅學者新解《周易》《老子》 論述宇宙萬物起源
    王鳳顯18日接受記者採訪稱,他解讀發現,中國2500多年前的先哲聖賢,對宇宙天體的產生過程早有論述,詳盡解釋了宇宙天地萬物產生的起源。   18日,甘肅華夏易經研究院首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蘭州召開。易學界專家學者和愛好者齊聚蘭州,探討易學文化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