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艘零排放「無人」貨櫃船近日完工交付
由挪威船廠VARD建造的全球首艘零排放「無人」貨櫃船「Yara Birkeland」號近日完工交付。但要成為全球第一艘真正的自主航行無人貨櫃船,這艘船接下來還將做進一步開發準備。 「Yara Birkeland」號已經交付給船東——挪威化肥巨頭雅苒國際(Yara International)。
-
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籤約開建
設計效果圖 (南方海洋實驗室供圖)具有「中國首創」「智能化」「國產率高」等亮點,2022年交付使用羊城晚報訊 記者陳亮報導:12月18日,記者從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了解到,南方海洋實驗室與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的設計建造合同,將建造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預計2022年交付使用。
-
首艘國產極地探險郵輪成功交付
新華社南京9月6日電(記者劉宇軒)首艘國產極地探險郵輪命名交付儀式6日在江蘇海門舉行。由招商局工業集團製造的1號郵輪被命名為「格雷格·莫蒂默」號,並交付給船東美國SunStone公司。「格雷格·莫蒂默」號是招商工業集團與SunStone公司籤訂建造「4+6」艘極地探險郵輪合同的首制船,於2018年3月16日開工建造。郵輪已由船東承租給澳大利亞極地探險公司,入籍巴哈馬,交付後將開啟為期12天的南極首航之旅。郵輪船長104.4米、型寬18.4米,設計吃水5.1米、最高航速16.3節,設有135個艙室,可承載254人。
-
首艘國產極地探險郵輪成功交付 命名為「格雷格·莫蒂默」號
首艘國產極地探險郵輪命名交付儀式6日在江蘇海門舉行。由招商局工業集團製造的1號郵輪被命名為「格雷格·莫蒂默」號,並交付給船東美國SunStone公司。「格雷格·莫蒂默」號是招商局工業集團與SunStone公司籤訂建造「4+6」艘極地探險郵輪合同的首制船,於2018年3月16日開工建造。郵輪已由船東承租給澳大利亞極地探險公司,入籍巴哈馬,交付後將開啟為期12天的南極首航之旅。郵輪船長104.4米、型寬18.4米,設計吃水5.1米、最高航速16.3節,可承載254人。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在青島建造啟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劉秋怡 青島報導 2020年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建造啟動儀式在青島西海岸舉行。本次養殖工船建造啟動儀式是繼今年6月3日養殖工船建造籤約儀式之後,在青島市乃至中國深遠海工業化漁業養殖領域又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標誌著全球首艘 10 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造啟動階段。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
-
「中國製造」,首艘極地探險郵輪在江蘇海門起航!
9月6日上午,招商局集團在江蘇海門基地舉行中國首制極地探險郵輪命名交付暨郵輪基地奠基儀式。目前,該郵輪已由船東方Sunstone Ships公司承租給澳大利亞極地探險公司Aurora Expeditions,入籍巴哈馬,郵輪交付後將開啟為期12天的南極首航之旅。作為招商局工業集團極地探險郵輪系列項目的首制船,此次交付的「1號郵輪」,是中國造船史上第一艘極地探險郵輪,開闢了「郵輪中國製造」的先河。
-
全球首艘23000TEU雙燃料動力貨櫃船交付
9月22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七〇八所設計,滬東中華和中船貿易公司作為聯合賣方為法國達飛海運集團建造的世界首艘23000TEU雙燃料動力貨櫃船「達飛雅克·薩德」號,在上海長興島造船基地命名交付。該船採用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溫特圖爾發動機有限公司(WinGD)自主研發的雙燃料動力W12X92DF型主機,既能使用燃氣又兼顧燃油,無論遠海航行還是近海航道航行,均可依靠天然氣來提供動力。2017年9月19日,中國船舶集團與達飛海運集團籤署9艘23000TEU超大型貨櫃船建造合同。「達飛雅克·薩德」號是該項目的首制船。
-
首艘「中國造」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下水
新華社上海9月10日電(記者 劉詩平、張建松)命名為「雪龍2」號的我國首艘自主建造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 「雪龍2」號建造工程由自然資源部所屬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組織實施,中國船舶工業集團第七〇八研究所設計、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建造,是一艘滿足無限航區要求、具備全球航行能力,能夠在極區大洋安全航行、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
-
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籤約開建
12月19日,記者從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了解到,南方海洋實驗室與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的設計建造合同,將建造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項目預估設計及建造周期為18~20個月,預計2022年交付使用。
-
黃埔造船交付漁政首艘大型補給船「漁政312」
「漁政312」船正在改裝近日,「中國漁政312」號綜合執法補給船由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改裝完工,並正式交付國家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該船是由海軍運輸油船改裝的3000噸級綜合執法補給船,這也是南海區漁政局首艘大型補給船。據了解,黃埔造船在沒有參考對象的情況下,邊生產邊設計,保證了施工質量和進度。試航結果表明,該船的整體性能好於預期。
-
中國海軍首艘風帆訓練艦開工建造
據「廣船國際」官方公眾號消息,5月17日,我國首艘風帆訓練艦在廣船國際南沙廠區開工。從現場照片來看,部隊軍代表出席了開工和鋼板切割儀式。風帆訓練艦可以提供海軍傳統的人力訓練,培養官兵勇氣和團隊精神,且外形古典、無害,適合取代具備威懾性的現代軍艦進行純外交性質的訪問。 以下為原文: 大開眼界,廣船國際新開工的這艘船估計沒幾個人見過!
-
俄為韓國海軍建造首艘「海鱔」氣墊登陸艦下水
人民網北京8月25日訊 由俄羅斯為韓國海軍建造的3艘「海鱔」12061型氣墊登陸艦中的首艦已於近日在哈巴羅夫斯克造船廠下水。 哈巴羅夫斯克造船廠發言人介紹稱,3艘氣墊登陸艦的總價值為1億美元,其中,一半的費用將用於抵消俄羅斯欠韓國的債務。
-
這家船廠將建造臺灣首艘海上風電大型浮吊船
由臺船設計建造的中國臺灣地區首艘海上風電大型浮吊船「Green Jade」號完成最終投資決定(FID)。該船預計將在2022年年底完工交付,2023年投入運營。此次藉由雙方母公司增資臺船環海以啟動「Green Jade」號建造計劃,將可逐步落實臺灣地區政府推動造船及海事工程本地化政策。 「Green Jade」號是臺灣首艘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全迴轉大型浮吊船,具備強大的起吊能力、大載運量以及綠色環保科技,將可響應未來新一代大型風力渦輪機帶來的挑戰。
-
首艘國產極地探險郵輪在江蘇海門順利下水
新華社發(許叢軍 攝) 新華社南京3月12日電(記者張泉、劉宇軒)記者12日從招商局工業集團獲悉,首艘國產極地探險郵輪在江蘇海門順利下水,這標誌著我國在遠洋船舶製造領域取得了階段性突破。該公司執行長尼爾森說:「建造計劃非常順利,未發生任何事故,這是難能可貴的佳績,代表著中國船舶工業的精湛管理水平。」 法國船級社相關負責人表示,建造極地探險船需要船東、船廠、供應商、船級社各方通力合作。「極地郵輪1號船」的順利下水體現了中國製造守時、高品質的標準。船級社後續將極盡所能提供服務,直至交付運營。
-
國產首艘極地探險郵輪啟航開赴南極
新華社南京9月9日電(記者劉宇軒)9日8時,首艘國產極地探險郵輪「格雷格·莫蒂默」號從江蘇招商工業海門基地1號碼頭正式啟航,前往阿根廷南部小城烏斯懷亞,整頓準備後,開啟南極首航之旅。 首艘國產極地探險郵輪由招商工業集團建造,6日正式交付,命名為「格雷格·莫蒂默」號。
-
全球首艘無紙化建造的船舶「海巡160」輪正式列編
今天,全球首艘無紙化建造的船舶「海巡160」輪正式列編交通運輸部東海航海保障中心。該船由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造,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的新一代信息化大型航標作業船。「海巡160」是世界首艘使用三維設計建造的大型航標船,也是全球首艘無紙化建造的船舶,總長73.34米,型寬14.00米,型深6.20米,最大排水量2300噸,滿足中國遠海航區要求,能夠在輕度冰況區域正常航行。
-
首艘國產航母啥時候能交付?按照試驗大綱規定或還需1~2年
近日,熟知中國海軍各種裝備規則、規定的骨灰級資深人士指出(據傳該人士之前一直在海軍某研究所工作):首艘國產航母交付還早,應該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也是對網上普遍流傳的該航母將兩三個月內交付的臆測進行了反駁。
-
日本全球首艘鋰電潛艇「凰龍」號下水,2020年交付海上自衛隊
「凰龍」號是首艘配備鋰離子電池的潛艇。由於蓄電容量增加,在不使用發動機的情況下,「凰龍」號能在更長時間裡安靜潛航。《日本經濟新聞》10月8日報導稱,美國川普政府尋求消除美日貿易逆差,敦促日本政府擴大武器進口,日本防衛相關企業將推進技術革新,力爭繼續生存下去。據《日經新聞》報導,在樂隊的演奏聲中,慶祝「凰龍」號下水的日本酒酒瓶被打破,長84米的巨大潛艇連同船塢一起沉入海水中。
-
上海首制自升式鑽井平臺「勘探5號」命名交付
中新網上海5月28日電 (何寶新 於俊)上海開埠以來、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建造的第一座自升式鑽井平臺,28日在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位於臨港的海工基地命名交付。 這座為挪威船東設計和建造的JU-2000E型自升式鑽井平臺,當天被命名為「勘探5號"。它是繼30萬噸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海洋石油117」和3000米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之後,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開發建造的又一高端海洋裝備。標誌著上海向世界海工裝備建造中心邁出了裡程碑式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