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及心學等東方智慧各有不同,但在這一點上卻很相似

2021-01-17 個人成長與組織發展

東方智慧千年流傳,而且現在越來越受到西方的關注,影響力越來越大。儒釋道及陽明心學等作為東方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既有不同,但在對人與宇宙的關係智慧上,卻又有很多相似之處。

雖各有不同,但在本質上又有共同相似之處

儘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使命、意義和目標,每個人也有不同的信仰,但是理解經典智慧中的共同之處,如果用心體悟,就更能啟迪我們獲得幸福自在圓滿的人生。

佛教的空

《佛學大辭典》中說,空之思想乃般若經系統之根本思想。空在佛教思想智慧中佔據重要地位,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色聲香味觸法。

道家的無

在道家思想中,「無」則佔據重要地位。道德經在描述「無之以為用」時,又使用了房子和器皿的比喻。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無相生,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無用之用,無私而私。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儒家的無欲

錢穆先生在《孔子與論語》中說,儒家論人生,主張節慾寡慾以至於無欲。儒家思想中,仁、智、勇佔據重要地位,而「無欲」對於實現這三者又至關重要。無欲則剛,《論語·公冶長》中說,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真正剛強的人是去除欲望控制的,一旦被欲望所掌控,則真正的仁、智、勇都會受到束縛。

心學的去私慾復天理

陽明心學修習的核心是去除私慾,恢復天理。陽明心學中致良知,良知是心的本體,而遮蔽本體良知的,就是私慾和不明,心學修習就是不斷去除私慾帶來的不明,恢復天理之良知本體。

積極心理學中的正念與專念

在西方積極心理學中,正念和專念越來越受到關注,並且大量被運用的精神治療之中。積極心理學中的正念療法其實來自東方佛教的禪修。正念,就是有意識地放下評判和思考,專注於當下,對當下現實更自覺、更清明、更接納。專念與正念儘管在方法角度存在不同,但其要解決的問題很相似。專念就是讓人們擺脫各種「潛念」的控制。

相關焦點

  • 陽明心學中的良知,其實就是一種高級的能量
    始終有一種溫暖,照耀在我們前行的路上,那就是智慧的光芒。我寫陽明心學的文章,就要網友留言問:和現在的科學有什麼關係?我們現在做什麼都要講究科學,這樣才有用。其實,如果透過能量視角,陽明心學和量子科學異曲同工。陽明心學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從內心深處獲得巨大的生命能量。探索的越深,能量就越多,心越純淨,能量越強。
  • 王陽明的心學是什麼?是中國的救命稻草
    雖然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展起來了,但是有沒有發現,社會卻逐漸的有些變味了。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發現了,這個社會已經逐漸走向「崩塌」了,人人都向錢看齊,各種三觀不正的觀念層出不窮。人們的心都已經變質了。還記得上語文課的時候,老師在教這麼一句話「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 心學出世,暗能量有何神通?
    然而,這並抵不住後世對他的好奇和研究他主張的學問。這個人就是王陽明。王陽明,明代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心學一代宗師,中國哲學史上位居第一隊列的聖賢級大牛。大約在五百年前,王陽明在龍場悟道,陽明心學橫空出世,自此之後,追隨者無數。王陽明一生最大的一次磨難發生在正德元年(即公元1506年),當時十四歲的武宗皇帝愛好遊樂,寵信太監劉瑾。
  • 王陽明智慧:對付你惹不起的小人,學會上中下三策,生活更輕鬆
    小編最近在讀聖人王陽明的著作《知行合一》,王陽明的一生遇到不少小人,他曾經使用過上中下三種不同的計策來對付小人,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遇到小人硬碰硬是下策王陽明最早是在刑部任職,這個時候王陽明剛剛步入仕途,對於官場上的人情世故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再加上他直來直去的性格
  • 南哲思享|李承貴:論席書對陽明心學的特殊貢獻
    豈有威儀堪法象,實慚文檄過稱揚。移居正宜投醫肆,虛位仍煩避講堂。範我定應無所獲,空令多士笑王良。」第二,王陽明反對科舉考試。不過,根據相關文獻,這兩個根據不足以說明王陽明拒絕了毛科的邀請。第一,根據席書的說法:「曩者應光毛先生在任之日,重辱執事,旅居書院,俯教承學,各生方仰有成。不意毛公偶去,執事遂還龍場,後生鹹失依仗。」
  • 解讀陽明心學:主旨可歸結為「良知」,與心、理、物密切相關
    解讀陽明心學:主旨可歸結為「良知」,與心、理、物密切相關王陽明於龍場悟道,提出「心即理」的思想,這是陽明心學的發端。在平定寧王之變後,王陽明又提出了「致良知」三個字,作為自己學說的要害與主旨。他的所有學說及思想,如心外無理、知行合一等,都歸匯到「致良知」裡,得到了總結、提升和融會貫通。
  • 瞎話量子、心學、美劇
    光子到底是一種粒子,還是一種波,這竟然取決於人是否進行了觀測?換句話說:人的觀測行為決定了光子的狀態?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難道光子知道人有想觀察它的波動規律,所以就粒子狀態出現?就像警察知道劫匪去搶銀行,就派人跟蹤他們,但是劫匪事先得到消息。都待在家裡不動了。很有玄學的意味吧!
  • 相似三角形中「∽」和「兩個三角形相似」表示不同的含義
    ↗學習相似三角形這一章節時,我們做題目經常會遇到類似這樣的兩種不同的表述:△ABC∽△DEF和△ABC相似於△DEF。那麼這兩種不同的表述對於解題來說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筆者將會通過例子向大家具體說明。一、若用符號「~」描述,則各邊的對應關係確定,此時相關問題只有唯一解。
  • 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真正含義原來是這樣的,很多人都沒有搞懂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南宋陸九淵陸九齡提出的,心學確實存在著許多的漏洞,很多時候他們自己都不能夠自圓其說,但是自從王陽明出現之後,這形勢就完全逆轉了。由於王陽明提出的心學相對於陸家兄弟有著較大的進步和完善,以至於理論上就可以充分的解釋儒家《詩》《書》《禮》《易》《樂》《春秋》中愛那些懸而未決和有爭議的部分。從此心學開始走紅明代士大夫階層,成為了當時儒學的主流。
  • 陽明心學和道學淵源頗深,知行合一也是內聖外王
    王守仁是明代心學的代表人物,他對於理學的貢獻比起宋代朱熹來說也不遑多讓。或許也是因為王守仁的陽明心學,明朝在儒學理學的造詣上能夠和宋代媲美。王守仁是弘治十二年的進士,可他的仕途卻並沒有一帆風順。其實探究王守仁的為官生涯,他在地方上平亂的功績都大於在政治中央為官的政績。或許他更適合當一個軍事家。如果只是這樣,那王守仁的名氣也不至於像今天那麼大了,或許也就是被貶地方讓他有了專心做學問的時間。王守仁對於儒學或者說理學始終是有著獨到的見解的。之前也說過理學是包含了二程和朱熹的理學和陸九淵的心學兩種思想。
  • 天問諾貝爾物理學獎:日本受漢學啟發,陽明心學滋養,所以獲獎
    中國古代文化是東方文化的集大成者,湯川秀樹所說的東方文化主要是指中國文化。日本明治維新的先進思想就是陽明心學,就是理學。湯川秀樹之所以在物理學上有如此大的成就,得益於中國古代文化的滋養,特別是老莊思想的滋養。近代以來西方所發展起來的量子理論和相對論等物理學理論,只能稱之為術,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科學思想。為什麼這麼說呢?
  • 古代的全息理論:宇宙中有一太極,萬物中各有一太極
    朱熹(1130-1200年)學問淵博,勤於寫作,給世人留下大量著作,僅語錄就有140卷之多。朱熹首次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編訂到一起,作《四書集注》,發掘和推廣儒家中表達性與天道最重要的篇章。
  • 王陽明最智慧的10句話!讀透了,做人也就簡單了!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面繼承宋代大儒陸九淵,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系。王陽明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時萎靡消沉的社會灌輸了生機與活力。曾國藩曾評價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王陽明心學》中的人生大智慧,字數不多,卻深有內涵。不妨收藏起來慢慢品讀學習。
  • 王陽明心學與中國近代哲學
    依熊十力之見,前者與後者雖然各執一極端,但在不懂得體與用的統一這一點上卻又殊途而同歸,而其體用不二說,正是意在從根本上救二家之弊。從理論上看,熊十力在解決本體與現象(體與用)的關係上,確實比科學派的實證主義與張君勱的玄學觀點高出一籌:正是試圖以體用不二說將科學派與玄學派所分離的體與用(本體與現象)重新歸於統一,使熊十力的新唯識論成為中國近代哲學史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 在創造世界這件事上,中國神話與聖經有什麼不同?
    從這一點來說,《聖經》與中國創世神話有一定相似之處。但是通過仔細研讀,我們就不難發現,由於地域及歷史文化背景的不同,這些創世說又各具特色,與其他同類作品有著顯著的不同。那麼《聖經》與中國古代神話有什麼不同呢?第一,創造世界的方法不同。在創造世界的方法上,《聖經》裡的上帝和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造物主有著截然的不同。在《聖經》一開篇,我們就看到,「起初上帝創造天地」,接著上帝說:「要有光。」
  • 年年歲歲花相似,古今元旦各不同
    據史料記載,「元旦」稱謂頗多,如元日、元正、元辰、開年、元春、上日、華歲等,但「元旦」最普遍,時間最長久。元旦的具體月日,在漢武帝之前也不一樣,並沒有統一。夏朝的夏曆一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一統後,把十月定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規定春季一月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 華為啟動光子晶片研發,欲繞過光刻機封鎖,俄:這就是東方智慧
    對於華為在面對西方封鎖而另闢蹊徑彎道超車的做法,俄羅斯方面專家表示,這就是東方的智慧。一旦在光子晶片這一嶄新方向上,華為有所突破,過去美國對它所做的限制將全盤失效。據荷蘭有的媒體表示,如今領先世界的技術東方已經掌握的並不多,而華為5G是其中對西方最具威懾的技術之一,確保華為5G的穩健發展,有利於打破西方長期以來的壟斷。
  • 智慧生命一定和人相似嗎?
    回想一下我們對於智慧生命的想像,所有的科幻片、古代的仙俠小說中,所有的智慧生命全部都是類人的生命,即使是其他形態的生命,最後也是以人為最終的歸宿作為智慧生命的我們,似乎偏向於智慧生命全部都和我們相似這也許是一種必然,或許也是一種傲慢。
  • 東方科技論壇聚焦智慧能源的低碳城市發展—新聞—科學網
    10月31日~11月1日,由上海交通大學承辦的第339期東方科技論壇「基於智慧能源的低碳城市發展前沿學術研討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