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臺計劃在2019年3月推出大灣區天氣網站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30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隨著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等大型基建相繼開通,預期越來越多港人往來大灣區城市,香港天文臺計劃在2019年3月推出粵港澳大灣區天氣網站,以互動形式顯示「9+2」城市未來7天天氣狀況、溫度和溼度等數據。

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表示,香港寒冷天氣日數可能較2017年的21日少。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記者 岑志剛/攝

據報導,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29日表示,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香港2018年冬季氣溫將會正常至偏高,寒冷天氣日數可能較2017年的21天少。他提到,2018年5月香港錄得破紀錄高溫天氣,估計日後極端天氣將越來越頻繁。

根據香港天文臺記錄,2018年5月香港經歷破紀錄的高溫,全月平均氣溫高達28.3攝氏度,創下天文臺自1884年以來有記錄以來的新高,單日平均溫度更高達31.2度。酷熱天氣警告生效時間也是歷年之冠,長達348小時。若以季度計算,2018年春季(3月至5月)平均氣溫達24.2度,是香港第二暖的春天,總雨量只有108.3毫米,較其他年份同期少逾450毫米,為歷來第二少雨的春季。

強颱風「山竹」早前襲港,天文臺在大埔滘錄得高達4.71米的風暴潮,僅次於1962年「溫黛」襲港時的5.03米。岑智明解釋,隨著全港暖化持續,海平面隨之上升,若不儘快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預計到了本世紀末,香港附近的海平面將上升約1米,令風暴潮將越來越頻密。

另一方面,天文臺助理臺長鄭楚明表示,隨著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等區內基建開通,預期越來越多港人往來大灣區城市,香港天文臺正為大珠三角天氣網站進行升級,加入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以互動形式顯示未來7日天氣狀況、溫度和溼度等數據。新網頁和手機應用程度預計2019年3月推出,屆時香港天文臺大雨及雷暴區域信息網頁也會與手機程序同步,可通過手機定位功能,提示市民身處區域錄得的雨量及閃電位置。

香港天文臺還計劃在聖誕前在環球貿易廣場約70樓安裝高清網絡照相機,並把現有的網絡照相機提升為高清或標清解析度,屆時市民可通過照片,更近距離欣賞在維多利亞港上演的跨年煙花,拍攝速度也希望由目前每5分鐘1張,逐步提升至每1分鐘1張。

相關焦點

  • 香港天文臺推出旅遊天氣資訊網站
    新華社香港12月23日電 香港天文臺23日推出「香港旅遊天氣資訊」網站,為市民及遊客提供當地多個旅遊景點的天氣情況。  該網站(visithk.weather.gov.hk)提供包括主題公園、購物區、沙灘、郊野公園、廟宇及離島等香港多地的最新天氣情況及詳細天氣預測,用戶可通過這一網站獲取未來9天的每小時溫度預測、每3小時天氣圖示及每日降雨概率等天氣信息。
  • 香港特區政府: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有助提升三地氣象服務
    新華社香港4月29日電(記者張雅詩、王晨曦)中國氣象局29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全文,香港特區政府對此表示歡迎。發言人說,《規劃》提出的合作項目將有助於香港天文臺發展精細化氣象監測預警預報服務,以及進一步提升香港就極端天氣事件的預報預測能力。香港天文臺將與粵澳兩地的相關部門合作推展《規劃》各相關項目。澳門特區政府當日也在其官方網站及社交媒體平臺發布《規劃》正式公布的消息並轉載《規劃》全文。
  •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新機遇新華網  作者:  2021-01-10 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0日發表網誌表示,日前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青年提供了很多機會,希望香港.
  • 香港天文臺推出新舉措 網站可查百年前天氣
    中新網6月20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天文臺昨日宣布,已推出了一項名為「天氣資料室」的網站新服務。  公眾人士如想知道過去某一個特別的日子的天氣﹕不論是兒子的生日﹑女兒結婚的日子等,只需在網頁上輸入當天的日子,有關的天氣即時在電腦螢光屏上出現。  天氣資料內容包括日照時間﹑雨量紀錄﹑當日最高及最低氣溫等。
  • 香港多措並舉引進優秀人才 面向大灣區廣闊空間
    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消息,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李家超日前在立法會會議上回復有關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稱「優才計劃」)的問題時表示,2020年共有1709人通過優才計劃獲批赴港定居,獲批人數較2019年的874人激增96%,創下優才計劃推出14年來的新高。
  • 香港醫思醫療計劃未來3至5年在大灣區開30至50間門店
    原標題:【會議直擊】香港醫思醫療計劃未來3至5年在大灣區開30至50間門店
  • 香港將在大灣區落實更多法律服務新措施
    本報北京1月8日電  (記者汪靈犀)香港特區政府在日前發布的新聞公報中表示,香港律政司未來將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實更多法律服務新措施,特區政府還會為本月底參加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的人士安排培訓課程,以配合「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 「大灣區航空」申香港運營 冀明年暑期首航
    昨日,東海航空公司董事長黃楚標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時透露,由其出資設立的「大灣區航空」(Greater Bay Airlines)已於7月遞交了航空運營許可證(AOC)的申請,目前正在審核中,首期投資2億元(港元,下同),將重點發展東南亞及內地航線,預計最快可於明年暑假首航。該公司將有望成為香港本地註冊的第五家航空公司。
  • 香港推出九天天氣預報
    南都訊 記者石秋菊 發自香港 七天天氣預報已經不夠了,香港天文臺從昨天開始,推出九天天氣預報,市民可以從天文臺網頁、電話、電視臺廣播及報章等,獲得未來九天包括天氣、風向、風速等內容在內的天氣預報,準確率達到80%。
  • 世界氣象組織推出全球城市天氣預報網站法文版
    世界氣象組織推出全球城市天氣預報網站法文版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30日 23:18 來源:   新華網香港1月30日電 香港天文臺30日宣布,受世界氣象組織委託,由香港天文臺與法國氣象局協作建立的全球官方城市天氣預報網站之法文版本正式開通
  •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第一股:富途的金融科技之路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為大灣區未來發展指明方向,要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 張茵:大灣區建設是香港青年最好的機遇
    中新網南寧12月22日電(儲瑋瑋 蔣雪林 林浩)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茵12月21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大灣區建設是香港青年最好的機遇。大灣區建設需要他們的聰明才智。張茵表示,大灣區建設對於香港來說,有很多機會。
  • 每周聽香港|全港市民免費!香港即將開展新冠疫苗接種
    黃錦星表示,展望2021年,此汙水檢測研發仍需探索尋源,因應疫情,隨機應變,希望輔助抗疫。 注意!「回港易」系統優化了! 香港特區政府13日公布,在參考「回港易」計劃自實施至今的預約及通關情況後,決定自1月14日起,全天候開放預約系統,方便市民可隨時預約系統內的名額。在實施新安排後,市民可即時預約1月14日至1月24日的名額。
  • 大灣區發展迅速,香港優勢漸失?香港建築業發聲:要對香港有信心
    香港訊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成為香港與內地的熱門話題,香港政府鼓勵年輕人到大灣區尋找發展機遇,同時,本地不少行業也希望能在大灣區的建設發展中有所作為。另一邊,也有不少內地從業者想到香港交流及汲取經驗。在「一國兩制」下,兩地若能互相交流取長補短,便能發揮自身最大的優勢。
  •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計劃2022年9月開學
    11月22日下午,廣州大學舉行合併組建20周年大會,大會同時線上直播。兄弟高校代表、院士專家、省市有關廳局負責人以及校友代表、師生代表等齊聚一堂,共賀廣州大學合併組建20周年,共話高水平大學發展建設大計。據悉,廣州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籌建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計劃於2022年9月開學。廣州大學舉行合併組建20周年大會。
  • 致力深度融合 服務大灣區發展——專訪香港天文臺新任「掌門人...
    2003年至2011年成為機場氣象觀測和預報研究組觀察員;2010年至2012年被選為亞太區航空計劃及實施區域組的通信/導航/監察及氣象小組共同主席;2013年至2015年成為亞太區氣象小組副主席。2011年,我晉升為助理臺長,轉為負責公眾天氣服務;2020年2月,晉升為香港天文臺第十六任臺長。記者:您認為,近年來,香港氣象事業取得了哪些進展?
  • 香港各商會支持「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會員企業提供職位助青年發展
    中新社香港1月8日電 (記者 史冰筠)香港各大商會8日發表聲明,對香港特區政府正式開展「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表示支持,認為該計劃可為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提供在內地就業和發展機會,從中汲取寶貴經驗,擴闊青年人對國家發展的視野。
  • 香港國際電影展揭幕 大灣區影視業發展成焦點(圖)
    中新網3月19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影視娛樂博覽已踏入第15個年頭,這次影視娛樂博覽繼續以「香港國際影視展」為序幕。18日,來自35個國家及地區,超過880個參展商的參展攤位紛紛揭幕,未來4天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將會大腕雲集,向全球買家推廣當地最新影視作品。
  • 天文網站推薦
    將自己收藏的天文網站推薦給大家,主要偏觀測,涉及天文攝影圖、天象查詢
  • 香港天文臺:洋裝穿在身 心是中國心
    從地理位置上看,在香港建站正好可以填補四座臺站之間的「觀測空白」。  1883年夏季,香港天文臺正式創辦,杜伯克博士任天文臺首長天文司。很多人疑問,這個臺站以氣象觀測的目的創立,為何稱之「天文臺」?事實上,香港天文臺創立之初的職責包括授時、氣象觀測、磁場及水文觀察,與天文毫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