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雜誌預測2011年科研熱點 |
涵蓋生命科學、醫學科學、地球科學、數理科學四大領域 |
《自然》雜誌日前對2011年的科研熱點進行了預測,涵蓋生命科學、醫學科學、地球科學、數理科學四大領域。
Eemian時期氣候反演研究
格陵蘭北部冰芯鑽取(NEEM)項目目前已成功在2500多米深處達到基巖。科學家正在對冰芯中所含氣體和各種粒子進行分析以獲取Eemian間冰期(這一時期的全球平均溫度比今天還要高5℃)氣候的有關細節,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公布。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的價值證明
GWAS已為我們揭示了各種疾病與基因特定區域之間存在大量的關聯。不過讓人洩氣的是,GWAS還未能顯示出太多在這些關聯背後的生物化學信息。在2011年,我們希望能真正了解到,基因及非編碼區域對那些與代謝、肥胖和糖尿病相關的醫學條件產生影響的內在機制。
幹細胞研究:整裝待發
科學家知道如何將人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 cell),並將iPS細胞轉化成為其他細胞類型。接下來,從病人體內獲取的iPS細胞將更多地應用到醫學研究模型、潛在藥物的篩選以及為何現存藥物只對部分病人有用的研究上。
基因組測序大爆發
在2011年裡,人類基因組測序所需花費無疑將有所下降。下一代基因測序儀器已開始投放市場,這將使得進行全測序的人類基因組數量節節攀升。
捉摸不定的希格斯玻色子
儘管2011年,人們仍不大可能通過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觀測到希格斯玻色子了,但LHC也許能幫我們找到其他發現,如超對稱性的證據。同時,科學家仍寄希望於通過費米實驗室裡的那臺垓電子伏加速器(Tevatron)抓住「上帝粒子」的尾巴。
暗物質的關鍵時刻
一系列的地下試驗將繼續找尋暗物質粒子——期待2011年能給我們個答案。
C肝治療
包括C肝治療藥物Telaprevir在內的多種藥物獲批是人們在2011年的迫切願望之一。全球有3%的人感染了C肝病毒,Telaprevir或將為他們帶來希望。
另一個地球
天文學家希望克卜勒望遠鏡(Kepler telescope)能給他們帶來這樣的好消息:類日星附近發現了一顆類地行星。克卜勒已找到太陽系外數以百計的行星了,儘管資料並未完全公開。
合成生物學:想想多細胞
科學家不用非得通過單個細胞弄清複雜的合成生物學了,我們可以期待有更多關於細胞群體行為的文章在今年發表。利用細菌來製藥或許會成為現實。
太空梭的最後時刻
4月,美國宇航局(NASA)的航天機群將運送阿爾法磁譜儀(AMS)到國際空間站,完成其最後的飛行。
太陽系探測器
3月,NASA的「信使」號將成為進入水星軌道的探測先鋒,而「黎明」號也將於8月開始對Vesta行星進行探測。
超級雷射與聚變的瓜葛
美國加州的國家點火裝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簡稱NIF)將引發聚變燃燒,以期用氫同位素貢獻出更多能量。
地球探測
歐空局(ESA)的「地球重力場和海洋環流探測衛星」(GOCE)的研究結果將於今年公布,海平面上升將得到更好的監控。此外,「水瓶座」衛星對海水鹽度的測定以及「榮譽號」對太陽射線和反射、吸收太陽光的大氣顆粒的觀測也將於今年啟動。(科學網 張笑/編譯)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