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厲陽
標題:每天對著鏡子問10遍「你是誰?」日本男子堅持30天後,結果讓人毛骨悚然
總有些反叛的人會違背正統的方式去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當然最後的結局不外乎:
自己的成果被全世界所認可,最後功成名就
自己所做的事情本身就沒有任何的價值,被人們所唾棄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業化進程的提速,人們或多或少的都會面臨著精神上的壓力。於是,一個專業逐漸被人們所關注——心理學。
心理學最初是人們在探索中發掘的關於哲學範疇的存在,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比如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王陽明的「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後來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人們逐漸將心理學從哲學轉變為實際應用的心理學,它也不再束之高閣,空談理論。
縱觀心理學的發展史,你會發現許多的心理學實驗,正是他們在不斷的探索中,才使得人們逐漸的認識到: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是同等重要的存在。
在日本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實驗:格式塔崩潰實驗。
實驗聽起來非常的簡單:一個人,在三十天內獨處於一間屋子內,並且每天半夜時分面對著一面半人尺寸的鏡子,重複一個問題十遍:「你是誰」。
有一位在新聞製作單位的日本男士決定參與這個挑戰,參加挑戰前,在聽到工作人員介紹規則的時候,他顯得十分不以為意,因為聽起來就是如此簡單的一件事情。工作人員也善意的提醒他參加過這個實驗的人員最終可能會精神崩潰,變得行為異常。
這位男士在得知這一消息後顯得有些猶豫,便說:「如果我參加了這個節目,並且結果如同你所說的那樣,那麼節目組會如何解決呢?」工作人員告訴他:「如果你順利完成這個實驗,將會得到一筆豐厚的獎勵。」
為了這一筆豐厚的獎勵,該男子決定試一試。就這樣,他開始記錄他每天的狀態。
前五天的時候,他覺得這根本沒有什麼。但是從第五天開始,他發生了一些變化,他開始覺得自己非常疲憊。
到了一半時間的時候,他的容貌也開始發生了變化,變得滄桑、憔悴起來。
在第十八天時,工作人員發現這位先生一直在吃泡麵,於是便勸告他說:「經常吃泡麵不好的」但是話音未落,卻發現了詭異的一幕:這位先生不僅吃乾淨了泡麵,甚至於還吃了泡麵碗。
工作人員此時發現了這位男士的不正常,於是便中途停下告訴他:「如果覺得自己已經不太好了,就可以放棄的,沒有關係。」但是這位男士卻一再堅持。
就這樣堅持到了最後,他也如願拿到了一筆巨款,但是這位先生卻因精神崩潰、需要進行心理調節。
通過眾多的資料了解會發現,日本的「格式塔崩潰實驗」源自於「格式塔派系」。但是無論是正統的心理學家,還是該派系均不贊同這個實驗。正規的心理實驗是要有一定的科學的方式方法,並且要注意實驗對象的控制,但是日本流行的這個實驗,明顯不具備一點科學因素,說起來倒是有一點玄學的意味。
參加這個比賽的挑戰者之所以會精神崩潰,是因為大腦中的認知出現錯誤,就像日常生活中我們持續看著一個字的時候,便會認不得這個字,所以同樣的狀況,大腦也會因為每天這樣不間斷的詢問而導致思維混亂,無法進行「自我調節」,於是就會有一個又一個挑戰者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