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日,無意中在路邊發現一大片薰衣草,粉粉的紫色小花配著翠綠色的草莖,一眼望去,彰顯著滿滿的生命力。
看似柔弱的單株薰衣草,聚集在一起就能把一本書承託起來,這景象讓我感受到弱小生命蘊含的內在力量。

《弱者的逆襲》就是一本關於弱小者生命力的書籍,它透過弱者的生命進化歷史,講述進化中未曾被普遍注意到的細節,是一本足以打破對生命現有認知的科普類書籍。
圍繞著:「進化中的弱者是如何謀得生存,開拓新時代?」這個問題,作者稻垣榮洋用新穎的視角,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陳述了生命進化歷史中的事實,揭示了生命進化的真相。
從元核生物到真核生物,從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從幾次生物大滅絕到兩棲動物、哺乳動物的進化,我們不難發現,相對弱勢的生命群體克服了環境的挑戰生存下來。經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經過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終於有了人類在地球上活動的軌跡。

通過對地球的演變和生命的進化進行研究,古生物學家們推測出地球上的生命大約出現在距今約38億年(也有科學家通過實驗分析持不同的觀點,認為生命可能出現的更早)。根據科學界對地球發展的普遍認知,隨著地球環境不斷變化,有些強大的物種逃不過宿命,人類的誕生的卻是一種「弱者的逆襲」。從物種上看,人類皮薄肉脆,和曾經主宰地球的生物(例如恐龍)相比,肉體上顯得比較弱勢,但人類卻歷經重重挑戰,成為這個世界的主宰。從這個角度來看,生物的進化史,無異於弱者逆襲的歷史。
生命的進化史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經過了緩慢的發展和演變。稻垣榮洋認為,在生命的進化過程中,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其中一點就是基因的交換。

生命在進化過程中克服了環境困難以後,會向更有利於生存的方向發展——增加不同的個體。以草履蟲為例,分裂繁殖的過程中,無法保證正確地複製,而錯誤引起的變化十分微小,並且幾乎不可能積極向好的變化。而僅僅依靠現有的基因,只能產生與自己性質相同或相似的後代,所以,要產生於自己性質不同的後代,就需要擁有其他草履蟲個體的基因。於是,兩隻草履蟲相遇後,通過身體接觸交換基因,這樣一來就能夠改變基因了。
本書中,作者還列舉了科學家研究發現的過去的幾十億年中存在的事實。諸如:大腸桿菌也有雌雄之分,世界上存的「性別」不止兩種,有的植物沒有根沒有葉只有莖。並分析了這些事實的發生的可能性,其共性是實在進化過程中遵循了適者生存的規則。
作者還在書中將生命的進化與我們現在社會的商業法則相結合,啟示人們適應社會,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弱者的逆襲》不僅僅是一本科普書,還蘊含為人處世的道理,適合不同年齡段的人閱讀,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我們將在書中找到不同的答案,獲得不同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