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的諸多生活定律……

2021-03-01 郭力話健康

   2、青蛙現象:

   把一隻青蛙直接放進熱水鍋裡,由於受到強烈刺激,它會迅速跳出鍋外。但如果你把它放進一個冷水鍋裡慢慢地加溫,它就不會立即跳出鍋外,結果會被煮死。因為它已適應了水溫的緩慢升高,等到它無法忍受時已來不及跳出鍋外了。所以也叫「溫水煮青蛙」。

    青蛙現象告訴我們:一些突變往往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而緩慢的改變卻讓人感覺不到情況的逐步惡化。這是一種可怕的麻木,結局往往是致命的。
    有人也利用人們的這一特點將那些明顯不合理或根本不會接受的事情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一點一點地滲透,最終讓人們接受某種即成事實。

   3、鱷魚法則:

   其原意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與「斷臂求生」有點相像。  

    譬如在股市中,鱷魚法則就是: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止損或割肉離場,不得有任何遲疑和延誤、存有任何僥倖和幻想。

   4、鯰魚效應:

    以前,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成活率很低。後有人發現,若在沙丁魚中放一條鯰魚,情況卻有所改觀,成活率會大大提高。這是何故呢?

原來鯰魚在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後,就會性情急躁,四處亂遊,這對於大量好靜的沙丁魚來說無疑起到了攪拌作用,而沙丁魚發現多了這樣一個異類後,自然也很緊張,加速逃避和遊動。這樣一來,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

   鯰魚效應的象徵意義就是外來因素對原來處於固化停止狀態事物的一種激活作用。因為人天生都有一種「小富即安」的惰性,只有外來的競爭和刺激才能讓其產生危機感,促使其重新煥發活力。所以才有「倒逼改革」的提法。


    
5、羊群效應:
    羊都是看別的羊往哪裡走,自己就跟著往哪裡走,人稱「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在股票市場中最為明顯。因為股民在股票交易中普遍存在著「跟風」買賣和「隨大流」的現象,從而導致他們經常買賣相同的股票。許多莊家也經常利用這一效應來炒作某些股票,製造羊群效應,以便從中漁利。

   6、刺蝟法則:

   兩隻刺蝟由於寒冷想靠在一起,但因為身上都有刺,只能保持一段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扎。  

   刺蝟法則主要是指,在人際交往中,只有保持一定的距離才不會互相受傷害。

   7、手錶定律:

   手錶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隻時卻無法確定。兩隻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使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手錶定律是指人在面臨多種選擇時的一種困境。

   手錶定律在企業管理方面的啟發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以上的不同政策或方法,也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以上不同的目標,尤其是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以上的上司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員工或部屬無所適從。

   8、破窗理論:

   一棟房子,如果某個窗戶破了沒人去修補,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推而廣之,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及時清洗掉,整面牆可能很快就會被塗滿;一條街道,如果它很乾淨,人們就不好意思丟垃圾,但如果有人丟了垃圾沒人管,別人就會跟著丟而毫不羞愧,結果整條街很快就會變得又髒又亂……所以,破窗理論有點象「鼓破有人捶」、「牆倒眾人推」的意味。

   破窗理論其實是在提醒我們:小問題小差錯如果不及時糾正也可能釀成難以彌補的大災難。

   9、二八定律(巴萊多定律):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通過研究發現:一個企業,80%的利潤往往來源於20%的項目或客戶;一個國家,80%的財富往往集中在20%的人手裡;一個家庭,80%的消費往往集中在20%的某幾個方面……而且這種現象無處不在。這就是「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提醒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重點,不要平均地對待,否則可能會徒勞無功。

   「二八法則」也提醒我們:正是因為社會自然法則是不公的,所以才需要我們從制度上來消除這種不公。比如通過合理的稅收和分配製度來消除收入上的「兩極分化」和「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

相關焦點

  • 書法小故事——王羲之與「入木三分」
    (王羲之作品《蘭亭序》欣賞)成語「入木三分」出自唐朝·張懷瓘《書斷·王羲之》:「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筆跡竟然透進木板裡有三分深度」,這件事情可是轟動了整個京城,「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盡皆知的成語了。現在,我們用「入木三分」來比喻書法筆力剛勁有力,也比喻對文章或事物見解深刻、透徹。
  • 生活需要「無限猴子定律「
    很多人並不知道什麼是「無限猴子定律」,也有很多人對「無限猴子定律」保持質疑。事實上,無限猴子定律已經被人類在現實中證實了,而人類本身就是定律中的猴子,達爾文的進化論就是這個定律最系統的闡釋。現實中的無限猴子定律更類似於猴子們一代一代的繁殖下去,每一代都堅持不懈的為「打出一本《哈姆雷特》」而努力。受到「篩選」和「累積」雙重作用的影響,那些不符合規則的內容被刪除,符合規則的被留下,並成為下一代猴子「打字」的基礎。
  • 王羲之寫字的歇後語是什麼 入木三分的故事你知道嗎
    王羲之寫字歇後語--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的成語故事:
  • 生活中的心理學定律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說的是如果有兩種選擇,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該定律源自一位名叫墨菲的美國上尉。他認為某位同事非常倒黴,便不經意地說了句笑話:「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弄糟。」後來這句話被延伸拓展,出現了一些其他的表達形式,如「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等。
  • 成功三大定律:荷花定律、竹子定律、金蟬定律
    關於成功,有很多定律,比較有名的就是荷花定律、竹子定律和金蟬定律。這三個定律各有不同,但是卻有共同的意義: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耐住寂寞,忍住煎熬,才能厚積薄發。01荷花定律荷花,第一天開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們會以前一天的兩倍速度開放。到了第30天,就開滿了整個池塘。
  • 生活中的定律: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一隻木桶能裝多少水, 完全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盛水的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就是由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若其中一塊木板很短,則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所以這一規律就被總結為「木桶定律」,也常稱為「短板理論」。木桶定律說明了個人或組織的能力與水平並非由最好的部分決定,反而由劣勢的部分決定。簡單的說,如果你的考試成績中數學和物理兩門拿了滿分,而歷史和政治很差,那麼你的總成績就會被差的科目拉下來。你可能想既然這些劣勢部分決定了你的總體水平,那去掉這些劣勢部分不就可以了。
  • 萊蕪木刻:手工刻朽木 入木三分著文章
    萊蕪背影(13)萊蕪木刻:萊蕪木刻:手工刻朽木 入木三分著文章編者按    萊蕪,古稱嬴、牟,自春秋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齊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萊蕪,這座走過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蘊藏著諸多熱情迸發或者默默無語的故事素材,等待著我們去挖掘、去對話、去整理,去提升,擔起媒體責任,以饗可愛網友。    即日起,大眾網萊蕪頻道推出人文地理類新聞欄目——《萊蕪背影》,旨在記錄歷史,傳播文化,服務當地,弘揚精神。
  • 熱力學三大定律與生活-20201110
    醒來之後覺得這似乎與當前工作和生活的節奏頗為契合。胡楊在這裡稍微記錄一筆,算是排解一下最近惆悵的心情。熱力學第一定律即是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以一種形式轉化為別的形式,或者以一個物體轉移到別的物體,在轉化或轉移的過程中其總量不變。
  • 恐怖片《犬舍驚魂》,把膽小男人刻畫得入木三分,質樸有力的電影
    《犬舍驚魂》是由義大利、法國製作的劇情恐怖片,把膽小男人刻畫得入木三分,是一部相當質樸有力的電影,很多人看了之後才有一種驚悚之感,影片中正反兩個主角幾乎貫穿了整部影片。劇作有瑕疵,然而男主表演穩,強大的劇作和強大的表演,把小膽男人刻畫得入木三分,應當加入影帝候選。當一個單純老實的人被狗的奴性感染,在惡霸滿盈之地如何能挺起腰板做人。男主角演活了這個小人物,也許那隻被凍僵的小狗,更值得拿下年度最佳狗狗表演獎。
  • 入木三分,筆力強勁一直都是衡量書法作品的重要標準之一
    從此就有了「入木三分」這個成語。王羲之以後,入木三分就成了衡量書法藝術的重要標準之一。筆力強勁,線條紮實,才是好的書法作品。有些草書作品,看似龍飛鳳舞,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一筆線條都是充滿力量感的。古人為了追求力量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在軟毫毛筆出現後,又研製出硬毫、兼毫毛筆,為了體會到書寫中的力量感,有目的地放緩書寫速度。
  • 生活中的熵增定律&信息維度的熵減
    解答問題:為什麼生活中有那麼多越來越亂的現象?人為什麼需要自律? 前言:前段時間,看到了一篇熵增定律的文章,也算是首次接觸「熵」這個概念吧,不明覺厲,本來是個比較難懂的物理學概念,不過原文生活化的例子還是令我看完了,並且也查了下相關資料,算是對這個概念有了一些些了解吧,結合自己公號主題,分享下,說不定會與某些大神來個更有深度的碰撞。
  • 有個定律是二八定律,房產也沒逃過這個定律
    在這個時候你去買房子,你就會省下很多錢,現實生活中朋友在今年買了房子,比他在往年買的房子同等價位省出了將近50萬。所以你有錢不能馬上買房子,也要看到市場的低迷的時候,你再去買的房子,這樣你的決定才是正確的,不管是剛需還是投資,你就能給你的財富實現大力的提升。
  • 給你一份當代生活定律,它們都是現代人再造的經典|100個生活大問題
    除了墨菲定律外,二八定律、馬太效應也是公眾號賣焦慮的標配;生活方式博主則是人手一把奧卡姆剃刀;熱衷收聽知識付費的當代青中老年,社交網絡上總掛著一兩條鯰魚效應、羊群效應……定律理論術語正在入侵我們的生活。
  • 改變生活的心理學法則(古德曼定律)
    古德曼定律:沒有沉默就沒有溝通(1)古德曼定律:沒有沉默就沒有溝通愛迪生想賣掉一項發明,然後建造一個實驗室。因為不熟悉市場行情,不知道能賣多少錢,愛迪生便與妻子商量。人們將他的理論總結為「古德曼定律」,也稱作「沉默定律」。在人際交往中,與人交談是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但在有些時候,適當的沉默比聲嘶力竭的爭辯更容易產生震懾的效果,令對方信服。沉默,既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又是一門人際交往中的絕妙藝術,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
  • 如何運用能量守恆定律?老山禪思想提倡的生活智慧
    2020-12-17 14:03:30 來源: 麼麼潘 舉報   物理學中有一個定律
  • 熵增定律:告訴你為生命工作生活一團糟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提出被很多人認為具有劃時代意義,因為它不僅可以應用在物理學中,還廣泛存在於人類社會。打個比方或許能幫你更好的理解第二定律:假如桌子上有一杯剛泡好的咖啡,你如何在5分鐘內儘快喝完?是先加入牛奶再靜置5分鐘,還是直接靜置5分鐘?
  • 墨菲定律,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
    你在生活中是否有出現過下面的這些情況:上廁所忘記帶紙。出門的時候將門鑰匙插在門上。坐公交車的時候發現沒有零錢。這些都是生活中比較容易遇見的窘境,但是你是否會注意到這些事情背後隱藏著的墨菲定律呢?所謂的墨菲定律就是:」如果一件事情有概率發生,那麼它就一定會發生。「自古就有一句老話叫做:「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溼鞋「。
  • 莫非定律——生活中的哲理
    墨菲定律(Murphy’s Law)緣於美國一位名叫墨菲的上尉,他認為他的某位同事是個倒黴蛋
  • 三大成功定律:荷花定律、竹子定律、金蟬定律
    成功意味著優渥的生活,高級的社交圈,事業上的平步青雲成為一放大鱷,更甚還能被載入史冊……以下便是奮鬥者必須知道的三大成功定律,且聽子曰一一道來:1、荷花定律荷花定律描繪的首先是這麼一種現象,即:一個池子裡的荷花,它每天開放的速度都會是前一天的兩倍
  • 熱力學第二定律不是「天經地義」的「鐵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實質就是:熱量只能自發地從高溫向低溫順向流動,而從來不反流。如果發現了熱量「反流」的事實,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實質就被突破了。其實,客觀上存在許多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反例:1 .熱力學第二定律不能解釋為十麼熱水比冷水結冰快,這是一個重要的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實例。該問題將由專文來說明(見本人的「為什麼熱水比冷水結冰快?的非熱力學的「另類」解釋」。)------ 等等。上述這些熱量「反流」的反例必將突破熱量從來不反流的熱力學第二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