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生活的心理學法則(古德曼定律)

2020-12-06 彼岸花花開花落終有時

古德曼定律:沒有沉默就沒有溝通(1)

古德曼定律:沒有沉默就沒有溝通愛迪生想賣掉一項發明,然後建造一個實驗室。因為不熟悉市場行情,不知道能賣多少錢,愛迪生便與妻子商量。妻子也不知道這項技術究竟值多少錢。她一咬牙,發狠心地說:「要兩萬美元吧」。愛迪生笑著說:「兩萬美元,太多了吧?」一個商人聽說了這項發明後,表示了興趣。在商談時,這位商人問到價錢,妻子不在家,愛迪生認為兩萬美元太高了,不好意思開口,只好沉默不語。這位商人幾次追問,愛迪生始終不好意思說出口。最後,商人終於耐不住了。「那我先出個價吧。10萬美元,怎麼樣?」愛迪生大喜過望,當場與商人拍板成交。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古德曼曾經提出:「沉默可以調節說話和聽講的節奏。沉默在談話中的作用,就相當於零在數學中的作用。儘管是『零』,卻很關鍵。沒有沉默,一切交流都無法進行。」人們將他的理論總結為「古德曼定律」,也稱作「沉默定律」。在人際交往中,與人交談是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但在有些時候,適當的沉默比聲嘶力竭的爭辯更容易產生震懾的效果,令對方信服。沉默,既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又是一門人際交往中的絕妙藝術,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懂得沉默的人,能夠在談話中以靜制動,在交際中可進可退,掌握主動權;善於沉默的人,懂得掌握談話的分寸與節奏,用沉默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與意圖,讓自己顯得高深莫測,贏得對方的尊敬與信賴。

古德曼定律:沒有沉默就沒有溝通(2)

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宮廷裡,貴族和大臣們經常會因為政見不合而爭執不休。此時,端坐一旁的路易十四不動聲色地聆聽著,表情漠然,讓人難以猜測他的真實想法。待爭論的雙方各抒己見後,路易十四不置可否地說了一句:「我會考慮的。」然後便轉身離開了。「我會考慮的」,是路易十四面對各種請求時的答覆之一。他的緘默寡言使大臣們猜不透他的真實意圖,只好誠惶誠恐地聽從他的命令。這樣,路易十四的王權得到了鞏固。聖西蒙描述他說:「沒有人像他一樣懂得如何抬高自己的言辭、自己的微笑甚至是一抹眼神。他創造了奇蹟,威望也因寡言而得到了提升。」如果想要用言語懾服別人,說得越多,就越有可能暴露出缺陷,越發顯得平庸,不能掌控大局;相反,適當的沉默能夠幫助你有效控制自己的信息,讓對方無法洞察你的意圖,從而對你更加敬畏與信服。沉默不僅要節制語言,還應當控制自己的表情及言語的分量。一個人內心的焦慮會通過表情被暴露得一覽無餘。那些成功的人士,說話時都善於把握分寸,說話的時候,說得很充分,不該說的時候,一句也不說。沉默是金。善於沉默更是一種人生態度與處世方式。言多必失,一味的高談闊論容易給人一種誇誇其談的印象,更容易被對方從言談中抓住把柄。謹言慎行,善於傾聽,不失為一種得體的處世方法。「靜者心多妙,超然思不群。」沉不住氣的人在冷靜的人面前最容易失敗,急躁的心情已經佔據了他們的心靈,他們沒有時間考慮自己的處境和地位,更不會坐下來認真地思索有效的對策。不懂得沉默的人,他們的心胸是一封人人都能一覽無餘的信件。尤其在一些特定的場合,他們常常會因為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將自己逼入死角。1825年,沙皇尼古拉一世平定了一場叛亂,將叛軍的領袖李列耶夫送上了絞刑架。行刑的那天,李列耶夫拼命掙扎,竟然將絞刑架的繩索掙斷了。按照當時沙俄的法律,出現這種情況屬於天意赦免,可以免除犯人的死刑。李列耶夫確信自己即將得到赦免,狂妄地叫囂道:「俄國人連繩索都造不好,還能做什麼大事呢?」

古德曼定律:沒有沉默就沒有溝通(3)

正準備籤署赦免令的尼古拉一世聽後,臉色大變,停下了手中的筆,說道:「讓我們用事實來證明一切吧。」於是他收回了赦免令。第二天,李列耶夫再次被推上絞刑臺——這一次繩索沒有斷裂。在一些商業活動中,適時沉默也是一項有效的溝通技巧。很多商家經常利用「沉默」的原理,人為地製造出「沉默」的氛圍,反而勝過千言萬語的宣傳。美國紐約國際銀行在剛開張之時,為了迅速提升知名度,曾做過一則別具風格的廣告。一天晚上,紐約的市民們正聽著廣播節目。突然,全市所有的廣播都在同一時刻播報了這樣一則廣告:「聽眾朋友,從現在開始播放的是由本市國際銀行向您提供的沉默時間。」接下來,全市的電臺同時中斷了10秒鐘。一時間,紐約市民對這個10秒鐘的沉默時間議論紛紛。於是,奇妙的沉默時間,成為紐約市民茶餘飯後討論的熱門話題。與此同時,國際銀行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很快便家喻戶曉。沉默並不是簡單地指一味地不說話,而是一種成竹在胸、沉著冷靜的姿態,尤其是在神態上表現出的一種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自信,以此來逼迫對方沉不住氣,先亮出底牌。在最常見的討價還價中,他們總是不等對方發言,就迫不及待地提出建議價格,最後讓別人鑽了自己的空子。一位廠長打算低價處理廠裡的一批舊機器,他估算的最低價格為50萬美元。談判中,一個買主針對這批機器的缺陷,滔滔不絕地抱怨了很久,說它們早就被淘汰了,品相也不好,根本值不了多少錢。廠長一言不發,耐心地聽著對方的抱怨。最後,那位買主再也找不到用以指責的言辭了,突然蹦出一句:「這批機器我最多只能給你80萬美元,再多的話,我可真不要了。」廠長大喜,當即與他拍板成交。這位善於沉默的廠長,一句話沒說便輕而易舉地多賺了30萬美元。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遇到因為說錯話而後悔的情況,保持適當的沉默是避免這類情況的最好辦法。保持適當的緘默,除了可以讓你有更多思考的時間、減少說錯話的機率以外,還能讓你身處暗處,令對方產生神秘感,讓你在人際交往中更加受人歡迎。

相關焦點

  • 生活中的心理學定律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說的是如果有兩種選擇,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該定律源自一位名叫墨菲的美國上尉。他認為某位同事非常倒黴,便不經意地說了句笑話:「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弄糟。」後來這句話被延伸拓展,出現了一些其他的表達形式,如「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等。
  • 心理學小知識23條定律小結
    每天五篇,每篇一條心理學定律(效應)。今天我們來複習一下。沒看過前面文章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翻一下前面的文章。第一條,吸引力法則。由朗達·拜恩(Rhonda Byrne)在《The Secret秘密》一書中提出。憑藉此書於2018年被選中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人:創造者和巨擎人物」。第二條,首因效應。
  • 心理學:要想生活得更好,你必須懂得這三大定律
    知識很多,但是關於人生的一些基本的知識才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根本,要想生活得更好,你必須懂得這三大心理學定律,它是我們生活的指導原則,也是世界運行的基本規律,了解這幾大定律,你對世界的運行也會更加明白:他們在在一個迷宮裡生活,奶酪是他們糧食。有一天,他們同時發現了一個儲量豐富的奶酪倉庫,然後開始過起了非常幸福的生活。忽然有一天,他們發現最美好的奶酪不見了!
  • 墨菲定律中這些必知的生存競爭法則,引人深思!
    「墨菲定律」誕生於20世紀中葉,是由美國一個叫「愛德華·墨菲」的工程師提出的,它也可以解釋為一種心理學效應。近半個世紀以來,「墨菲定律」曾經攪得世界人心神不寧。它提醒我們:「錯誤」與我們一樣,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狂妄自大只會使我們自討苦吃。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
  • 改變生活的心理學法則(鄰近性原則)
    這便是心理學上的「鄰近性原則」,是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對雙方的親密程度影響很大:空間距離越近,心理距離相對較近,交往的頻率也越高;相反,空間距離越遠,心理距離也隨之較遠,交往的頻率也較低。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人們大多數的朋友都是自己身邊的人,不是同學同事,便是近鄰鄉親;在學校裡,跟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往往是自己的室友或同桌;在火車上,跟自己聊天的多半是鄰座或上下鋪。這是因為,彼此空間距離縮短的同時,拉近了雙方的心理距離,消除了戒備心,自然容易產生比較親密的感情。美國心理學家康恩做過這麼一項實驗,進一步證實了空間距離對人際交往中心理距離的影響。
  • 《墨菲定律》:不可不知的4個法則和效應,人生路上有方向不迷茫
    平時我們常說墨菲定律,今天無意中翻起了《墨菲定律》這本書,發現除了墨菲定律,作者李原還寫到了很多定律和法則,清晰地解釋了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中存在的很多問題,是一本可以啟迪智慧、改變命運的枕邊書。簡單來說說其中最重要的5個法則和效應,這些是不是能夠解決你現在的一些困惑呢?01 蘑菇定律最近和閨蜜在聊天,她剛參加工作,每天卻迷茫困惑。
  • 《墨菲定律》到底講什麼?幫你快速get!
    抖音、火山小視頻中無論5本、10本還是15本的人生必讀書海量推薦《墨菲定律》,表示讀完能改變思維甚至人生,你還能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嗎?但是,整天忙得跟狗似的,為節省上洗手間那點時間你恐怕連水都不敢喝,半夜回到家估計也常累得攤成一團泥,看書,想說愛你真的不容易。
  • 掌握這幾條宇宙定律,改變自己的命運
    人生的命運本質上是人的業力牽引而造作,由天、地、人三種力量不斷互動影響而顯現出來的,掌握這些宇宙定律,也就明白命運運作的奧秘,順應天道,改變命運。好的因會通過因果定律回饋給自己好的果,壞的因也會通過因果定律回饋給自己壞的果,一切不過是自作自受。所以要想改變命運,就必須種好因,種善因才能得善果。思想,行為,言語,都是你的因,是善是惡,自己能控制住,也就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 有趣的心理學規律——墨菲定律
    這裡是《有趣的心理學規律》系列文章,用來收錄這些規律方便查找。今天介紹第八篇——墨菲定律。電影裡不止一次的提到這個名詞,但是墨菲定律到底是指什麼呢?墨菲定律內容並不複雜,道理也不深奧,用一句中國俗語解釋就是「怕什麼,來什麼」。這個定律告訴我們平時工作生活中不能忽略小概率事件發生的道理。容易犯錯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特性,墨菲定律不是一個概率學問題,也不是說既然會發生就自暴自棄任由不好的事情發展。它只是提醒我們,如果一件事情還有失敗的可能性,我們一定要用盡一切方法儘可能避免其發生。
  • 《秘密》:這本全球著名的勵志書,教你用吸引力法則實現幸福人生
    有一年,她的生活遭遇了一連串重大變故:父親病逝、工作瓶頸、家庭危機,命運將她推入人生谷底。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朗達走上了自我探索之路。那段時間,她閱讀了大量古代典籍,從中意外地發現吸「吸引力法則」的秘密。吸引力法則認為,好事或壞事的發生與運氣的好壞有關。而我們運氣的好壞,又是由心態的好壞決定的。
  • 《人際關係心理學》:讓你人緣好到爆的五大心理學定律
    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原因就在於我們在處理人際關係上的差異,當我們懂得運用心理學定律,去掌控談話的藝術,人際交往就能遊刃有餘。《人際關係心理學》一本教我們學會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應用心理學讀物,本書梳理了人們在社區活動中的言行特徵,深入分析了各種行為背後的心理活動,針對許多人際交往中的難題提出了簡單易學的解決方法。
  • 真香定律,聚光燈效應……這本書剖析行動裡日常微妙的心理學秘密
    看似無意間引爆的「真香定律」,它的背後其實掩映著我們尋常被忽視的心理活動。無論是未經探實前內心的低估,還是無從選擇時內心的妥協,都是發出「真香」2個字的底層邏輯。而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有一些類似的打臉行為,有一些我們自己沒想到,但當事情發生了我們基本上都會如此選擇的,看起來有點匪夷所思的舉動。
  • 吸引力定律:真能改變自我嗎?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下,(吸引力定律也叫宇宙的秘密)當然這只是國外的一種叫法。在我們國家,對於這種精神層面的知識,真的是太多太多,只是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因為我們的生活節奏,以及生活壓力,一個過快,一個過大。壓根沒有時間去思考這些問題。
  • 如何用心理學知識解釋「胖虎定律」?
    「胖虎定律」其實並不罕見,但我們還是暫時用這個網絡用語來稱呼它吧,今天我們就用心理學的一些知識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會產生「胖虎定律」1.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胖虎定律」胖虎是日本動漫《哆啦A夢》中的一個角色,由於身強體壯,經常欺負他的同學,例如《哆啦A夢》的主角野比大雄,姑且算是個反派人物。
  • 專業|韋伯定律——用數學公式來表達身心關係
    他對實驗心理學的建立有兩大貢獻:一是用實驗系統證明了差別閾限的概念;二是發現了心理學上第一個定量法則—韋伯定律。 閾限的概念早在赫爾巴特時就已經提出了,但是他沒有通過實驗去證明,從而失去了成為一代大師的機會。
  • 《墨菲定律》:助益人生的100個經典法則
    墨菲定律由此誕生: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多種方法,而其中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那麼一定有人會按照這種方法去做。你的生活中有過這樣的事情嗎?上班不想遲到偏偏就遲到了,不想生病偏偏就生病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能丟的東西偏偏就丟掉了……「墨菲定律」的事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說不定你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它所控制,真是讓人防不勝防,而且還越在意越防不住。幾十年來,墨菲定律的內涵被不斷豐富。其中最著名的闡釋被稱為「菲納格定律」: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
  • 世界上最著名的四大心理學定律,讓你洞悉人性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人性,是一個很寬泛的東西,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又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人性的不同可以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觀感,它的醜陋有時會顛覆人類三觀,可突如其來的人性溫暖又能把人送進天堂。今天,不妨就來好好的洞悉一下人性究竟受哪些定律的約束。
  • 入木三分的諸多生活定律……
    青蛙現象告訴我們:一些突變往往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而緩慢的改變卻讓人感覺不到情況的逐步惡化。這是一種可怕的麻木,結局往往是致命的。    有人也利用人們的這一特點將那些明顯不合理或根本不會接受的事情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一點一點地滲透,最終讓人們接受某種即成事實。
  • 《墨菲定律》:10個愛情法則,讓你學會不在愛情裡受傷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在面對愛情的時候總是遊刃有餘,不管對方是什麼樣的性格特點,他都能夠掌握對方最真實的心理,所以,他們的感情總是非常的甜蜜和恩愛呢,而且他也不會在一段感情當中受傷害,如果他發現這一段感情出現了某一些異樣,他也會全身而退,其實他只不過是掌握了在愛情當中的一些墨菲定律罷了
  • 心理學:這四個心理學定律,會讓你越來越幸福,一定不要錯過
    下面介紹的四個心理學定律,能讓你降低內心的衝突,提升幸福感。一起看看吧。1、不值得定律—學會取捨不值得的定律是說,不值得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也就是說,當你自己打心眼裡都認為這個事情不值得做,那麼註定就做不好,與其別彆扭扭,註定失敗,不如乾脆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