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技術究竟是什麼?專家糾正三大常見認識誤區

2021-01-08 中國網

郭子祺 中科院遙感研究所研究員

遙感,看似「遠在天邊」實則「近在眼前」,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本報在9月19日和26日先後推出《遙感,借你一雙「慧眼」》和《遙感,探索世界的「天眼」》兩篇深度解讀文章,在讀者當中引起一定的反響,不少讀者反映通過報導雖然科普了不少遙感知識,但仍有諸多疑問。此外,筆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大眾對遙感認識普遍存在一些誤區。本期科技之謎就遙感的幾個疑惑與誤區與中科院遙感所專家一起為讀者答疑解惑。

遙感就是照相?

說起遙感,很多人認為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拍照」:從空中拍下照片進而獲取有效信息。實際上,遙感絕非這麼簡單,「拍照」僅是拉開遙感技術系統的一個小「開篇」,遙感技術的真正作用是將信息從「照片」中提取出來並得以應用。

中科院遙感所研究員郭子祺說:「遙感不僅僅只是照相,而在於遙感所獲取的地物光譜信號中還包含有可見光波段範圍以外的有用信息。一張照片通常反映出來的只是可見光波段範圍內的信息,也就是人眼能感覺到的光譜信息。」

「目視解釋」和「計算機解釋」是目前從遙感圖像上獲取目標地物信息的主要過程。專業人員通過直接觀察或藉助判讀儀器在遙感圖像上獲取特定目標信息的過程被稱為「目視解釋」,而「計算機解釋」顧名思義,以計算機系統為支撐,利用模式識別技術與人工智慧技術,結合專家知識庫的解釋經驗和成像規律等知識進行分析和推理,實現對遙感圖像的解釋,從而完成信息提取的過程。

目前遙感的光學傳感器和微波傳感器所能採集到的信息波段範圍是很寬泛的,可見光波段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按傳感器的探測波段的不同,可以把遙感分為紫外遙感、可見光遙感、紅外遙感和微波遙感。「而像紅外信息、紫外信息等,這些信息普通的照片是反映不了的,只有用專門的成像設備經過轉化才能變成人眼看的圖像。」郭子祺說。

遙感傳輸準確無誤?

不難想像,假如在高空或水陸進行遙感拍攝,空間距離等多方面因素勢必會給遙感傳輸帶來一些不可避免的幹擾與影響,而這又直接關係到後期的數據處理能否準確進行。

「通過遙感獲得的信息是很豐富的。除可見光波段外,紅外與紫外波段或者微波波段的信息,人類的肉眼是看不見的,我們只能通過遙感圖像來提取與分析其中所包含的信息。」郭子祺說,「而在這些信息當中,有些信息屬於幹擾信息。比如用衛星遙感來探測地表信息,太陽光通過反射給衛星傳感器,這中間有一個過程跟距離,有雲霧的幹擾、太陽強弱的幹擾等等,所以我們需要將它的信息進行修正處理,這些都是屬於處理的部分。」

雖然目前遙感信息獲取系統已經較為完善,但由於地球大氣、陸地和水體非常複雜,所以導致遙感圖像出現誤差情況難免會發生。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後期圖像處理來進行校正,從而獲取更為精準的信息。「比如在遙感信息獲取系統工作正常的情況下,由於大氣衰減的原因,獲取的數據仍然帶有輻射誤差,這時就需要進行遙感圖像大氣校正。有時在提取地表生物量時,如果數據未經校正,就有可能得不到準確的遙感信息。」郭子祺說。

相關焦點

  • 專家意見:破解乳膠漆的12大認識誤區
    記者調查發現,消費者對於乳膠漆的認識有如"熟悉的陌生人",存在不少誤區,而這些似是而非的認識可能直接會影響到**後的裝修效果。今天,您就跟我們一起破解誤區,補補課吧!  ★誤區1:完工的牆面看著越光滑越好  專家說法:乳膠漆施工一般會採用滾塗和機器噴塗兩種工藝,滾塗工藝在北方地區使用**為普遍。
  • 媒體稱營養標籤新國標百姓難懂 存三大認識誤區
    媒體稱營養標籤新國標百姓難懂 存三大認識誤區   「營養參考尺」居民多看不懂,食品營養知識存三大誤區  在專家眼裡,食品營養標籤好比一把「營養參考尺」,不僅強制生產企業明確標註營養信息,難以作假,也讓消費者能更好地了解食品中主要營養成分的含量,以便因人而異選購產品。目前多數預包裝食品雖然已經明示營養成分,但不少消費者表示根本不看或者看不懂。
  • 不要神話瑜伽 小心五大認識誤區
    有關專家提醒,規避認識誤區,糾正不當的方式方法,才能體驗到瑜伽給身體帶來的有益幫助和深層驚喜。  認識誤區一:人人都可以練瑜伽  當瑜伽成為一種時尚,自然吸引大量健身愛好者盲目跟風,健身場館自然也樂於笑納,缺少對練習者的篩選和警示。
  • 遙感技術:觀察世界的「天眼」
    什麼是遙感? 遙感技術並不神秘,從字面上說就是從遠處感覺事物。廣義地講,遙感是指不直接接觸地收集關於某一定對象的某種或某些特定的信息,從而了解這個對象的性質。一般多指從人造衛星或飛機對地面觀測,並以電磁傳播與接收技術,以收取目標的訊息並加以進行分析的技術。
  • 監委究竟是個什麼單位?關於監委的三個認識誤區,你也犯過嗎?
    在對於監委的認識上,存在著很多的誤區。比如說以下的這三個方面,可能是比較普遍存在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監委究竟是一個什麼單位?下面的這些認識誤區,你都犯過嗎?誤區一:監委是政府工作部門。很多人的思維還在停留在過去,認為監委是政府的工作部門,不過是在原來監察局的名稱上改過來的。
  • 「酸鹼體質」理論創始人被罰上億美元,專家解析5大認識誤區
    記者 金弘彬 綜合報導與人體相關的5大酸鹼性認識誤區對於人體和食物的酸鹼性話題,很多關注健康養生的市民聽到社會上一些說法,記者昨天就此採訪了杭城幾家綜合性醫院的專家,梳理出常見的五大認識誤區——1.人體的pH值是多少?人體內是不是一定要保持酸鹼平衡?
  • 趙中華:動物福利認識存三大誤區
    他認為,當今社會人們對動物福利的認識存在著三大誤區:一、混淆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的概念。動物權利,或稱動物解放,是人發起的保護動物不被人類作為佔有物來對待的社會運動。其宗旨不僅要為動物爭取被更仁慈對待的權利,更主張動物要享有精神上的基本「人」權。而動物福利,尤指動物的生存狀況,是動物如何適應其所處的環境,滿足其基本的自然需求,包括:生理福利、心理福利、環境福利、衛生福利和行為福利。
  • 專家提醒 不要陷入準分子雷射手術三大誤區
    但是,在選擇準分子雷射手術時,不少人總是存在著一些錯誤認識,有的人甚至因為這些錯誤認識就隨便判定準分子雷射手術失敗、效果不好等。今天,就由上海普瑞眼科醫院(www.pr021.com)近視手術「金牌專家」胡穎博士就這些錯誤認識做一些簡單的介紹。
  • 專家:土壤地下水修復存在九大誤區
    高勝達  我國對土壤地下水的認識一直在提升,但對一些關鍵性概念和理論的認識誤區依然廣泛存在,有些已經或正在對政策法律的制定產生重要影響。  有哪些認識誤區?由於評估對象和時間段的不同,用環評的技術方法做不了場地調查評價的事。當然,應該看到這與當前我國汙染場地管理無法(律)可依有關。  誤區七:場地調查評估並不重要。
  • 預防出生缺陷日關注:如何避免這些認識誤區?
    但作為人口大國,中國的出生缺陷兒絕對數量仍然巨大,如何避免認識誤區、做好三級預防,成為重點工作。  中國出生缺陷發生率約5.6%  出生缺陷是指嬰兒出生前發生的身體結構、功能或代謝異常。資料圖  趙曉 攝  出生缺陷導致的兒童死亡明顯下降  中國早在1986年,就建立了以醫院為基礎的出生缺陷監測系統,監測期為孕滿28周至出生後7天,重點監測圍產兒中23類常見的結構畸形、染色體異常及少部分遺傳代謝性疾病。
  • 遙感技術有何特點?揭開遙感技術的神秘面紗
    ,到關鍵時刻的抗震救災,都離不開一項基礎技術——遙感。那遙感技術究竟有哪些特點?能為我們做些什麼呢?什麼是遙感技術?遙感,顧名思義,「遙遠的感知」。它是指利用搭載在各類移動/靜止平臺上的不同傳感器,對目標地物的電磁波輻射、反射特性進行探測,並根據其特性對目標地物的性質、狀態進行分析的理論、方法和應用的科學技術。
  • 糾正對M87星系黑洞認識上的幾個誤區
    科學界在全球同步發布了一張M87星系黑洞真實的照片,引發了社會對黑洞這種特殊天體的熱議,但在這些議論中有不少誤區,在我發表的一些文章評論區就有不少錯誤的認識,現在我們就來就幾個常見錯誤討論一下。光年是個距離單位,為什麼又與時間相關聯呢?5500萬光年遠的事物就是5500萬年前的樣子嗎?
  • 配隱形眼鏡帶有散光的誤區!
    散光是一種常見的屈光不正類型,然而在實際生活工作中,很多人卻不明白散光到底是什麼或者在驗配眼鏡的時候,忽略散光的存在。
  • 遙感技術的發展史,中國衛星遙感技術的發展現狀
    2月2日,我國首個遙感人工智慧應用技術研究中心在重慶成立。該研究中心將以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等新興技術,促進地理信息、城市規劃等業務技術升級拓展,用產學研合力推進遙感數據智能化。 遙感技術集中了空間、電子、光學、計算機通信和地學等學科的最新成就,是當代高新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誤區】靜電消除過程中的三大誤區,幸好看了
    【看點】軟包裝行業人士對靜電感識上往往有些誤區,雖然在一般情況下這些誤區不會對生產造成太大影響,但一旦出現問題,往往會導致比較嚴重的後果
  • 【SMART Camp】遙感「視角」看世界,大咖熱議遙感技術及應用
    近日,在SMART Camp 2020年度第二場技術分享會上,行業專家、平安科技專家、平安業務大咖們齊聚一堂,探討了遙感技術在業務中的應用場景與模式。疊加平安的科技能力,遙感技術從更多視角展現出更大的應用空間與價值。
  • 關於電磁輻射 三大誤區待破
    原標題:關於電磁輻射 三大誤區待破  →微波爐工作狀態時,最大功率密度為228.4μW/cm2,超出安全標準5倍多。 均為張萌攝  ↑手機通話時,電場強度為3.13v/m,最大功率密度為0.033μW/cm2,均在安全標準內。
  • 定量遙感和定性遙感概念_遙感 - CSDN
    定量遙感的定義及雙重含義定量遙感或稱遙感量化研究,主要指從對地觀測電磁波信號中定量提取地表參數的技術和 方法研究,區別於僅依靠經驗判讀的定性識別地物的方法。幾何糾正過程就是建立遙感影像像元坐標 (影像坐標)與地物地理坐標(地圖坐標) 之間的對應關係過程,分為幾何粗糾正&幾何精糾正。
  • 對於QLED的認識誤區
    打開APP 對於QLED的認識誤區 發表於 2018-03-24 10:20:00 中國電子商會主辦的「2017年國際量子點顯示產業發展論壇」,對於當下聲量越來越高的量子點顯示技術有了更進一步了解,尤其是對於QLED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 遙感技術應用於考古的優勢:客觀、全面、準確
    「遙感技術已成功應用至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中,並在其保護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日前召開的第四屆國際遙感考古會議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Patrick Mckeever說出了全球遙感專家的共識。  「一批又一批深埋地下數千年的文物古蹟被科學家發現和發掘,一些損壞的珍貴文化遺產得到了修復和數位化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