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合清風紙半張,隨機舒捲豈尋常;金環並束龍腰細,玉柵齊編鳳翅長,偏稱遊人攜袖裡,不勞侍女執花傍;宮羅舊賜休相妒,還汝團圓共夜涼。

每當讀到這首詩,心中總略過一絲清涼,為夏日的酷暑平添一絲安逸。從古至今,夏天沒有空調風扇時,摺扇總是通過自己的力量,為榮昌的百姓帶來清涼。
提到榮昌摺扇,不得不提「大國工匠」陳子福。陳子福出生於摺扇世家,師承畫壇名宿肖拭塵先生,14歲正式進摺扇廠做學徒。他的制扇作品遠銷歐美及東南亞國家,並多次作為國家對外交往贈送的國禮。為慶祝建國五十周年,老先生以其獨特的紀念方式,設計製作了「紀念建國五十周年大型紀念套扇一套」,該套扇51報,從49公分起至99公分止,每扇增長一公分象徵共和國成長的年輪,造型設計全套扇為51個不同的造型,裝飾手法採用了烙畫、彩繪、陰刻、陽刻、嵌刻等傳統技法。首創了國內製作摺扇上融規模性、工藝性、紀念性為一體的大型系列套扇。該套摺扇堪稱國內罕見。

榮昌摺扇的製作,勝在材質,更勝在那抹不去的匠心。在榮昌摺扇的製作工藝裡,第一要素就是扇骨。每年秋分之後,當地人上山砍回優質黃竹,制扇師傅就從中選取沒有斑紋的竹子,然後經過清水浸漬、刨去青皮、劈成蔑條、細剖細磨等工序,最後才設計扇面圖案。在編織扇骨時,制扇師傅要排列上千根纖細的經絲、緯絲,才能編出花卉、山水、飛禽、蟲鳥等圖案。而榮昌摺扇的妙處就在於:當扇骨正對著光線時,花鳥等圖案在扇骨中若隱若現。向左側視,花紋閃青色;向右側視,花紋現白色,十分動人。

看遍風光,又有誰知道其中的心酸苦楚。陳子福先生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獨立工作,對各種材料和顏料進行各種嘗試,歷時近一年研製成功夏布摺扇(夏布和摺扇均為榮昌歷史性名特產品)夏布和摺扇的結合開創了榮昌摺扇新的名品,夏布摺扇的問世填補了中國製造摺扇歷史上的一個空白。這一舉動,有利於更好地傳承榮昌摺扇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大國工匠,大概就是如此。
「寶扇持來入海棠,本教花下動香風」。榮昌摺扇,在眾多像陳子福這樣的大國工匠手中,熠熠生輝,將非遺的傳承之火,燒得更旺。
註: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