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是指通過檢查血液中的成分,來觀察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形態分布來初步判斷血液的狀況和可能存在的疾病的一種檢查。
如果血常規檢查正常,能夠初步排除很多疾病:
~營養性貧血,包括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比如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比如維生素b12,葉酸缺乏引起的貧血。還有特殊的一些貧血,比如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由於病毒、細菌等感染所引起的呼吸系統的、泌尿系統的、消化系統的、生殖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以及皮膚軟組織的感染。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氣腫高原病、紅細胞增多症等。~尿毒症、急性出血、肝硬化、脾功能亢進、過敏性疾病。
~結核病的活動期、寄生蟲、百日咳等傳染病。
~其他的一些惡性腫瘤,比如各種類型的白血病、鼻炎癌、肺癌、宮頸癌、乳腺癌、腦癌、多發性骨髓瘤等。血常規的檢查主要包括紅細胞系統,白細胞系統和血小板系統。臨床上對於明確診斷疾病,除了血常規的初步參考之外,還要根據相應的疾病,做出相應的其他的特殊檢查,最後做出準確的診斷,而不能僅僅靠血常規來做最後的判定。
本文由李紅冬醫生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