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處於同時期的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為什麼沒有羅馬帝國出名?

2020-12-05 歷史紫陌閣

首先羅馬、貴霜、安息都是有歷史記載的,不存在什麼虛無縹緲。羅馬的歷史記載更不是虛無縹緲的。現代文明的源頭是西方,而西方文明的源頭是希臘和羅馬。

在古代世界歷史上的歐亞大陸有四大帝國:羅馬帝國、貴霜帝國、安息帝國、大漢王朝。這四個大帝國基本平分了歐亞大陸的大部分領土。剩下的就是一些小國家。都是依附在這些大帝國之下生存。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貴霜、安息和羅馬帝國。

貴霜帝國

貴霜帝國很少有人知道,貴霜帝國其實是中亞一部分和南亞,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南亞次大陸加上阿富汗。

貴霜帝國,公元1世紀中期至3世紀下期(這裡有人可能說是公元4世紀上葉才滅亡的,其實在公元3世紀下葉已分裂,名存實亡(公元375年),歷史記載模糊了)。

貴霜帝國是曾存在於中亞的古代盛國。其鼎盛是期是公元105年至公元250年。不過比我國同時期的漢朝要存在的久遠,當時漢朝開始衰落,而貴霜帝國依然強悍,最終延續到了中國的南北朝時期。

貴霜帝國的疆域從今日的塔吉克綿延至裏海、阿富汗及恆河流域。貴霜帝國在迦膩色伽一世和其承繼者統治之下達至鼎盛,曾擁有人口幾百萬,士兵二十多萬,被認為是當時歐亞四大強國之一,與漢朝、羅馬、安息並列。

貴霜帝國的建立者和中國也有關係:是以前位於甘肅河西走廊的大月氏部落建立的(侯之一貴霜翕侯部落),大月氏被匈奴人趕出河西走廊,一部分就在西域繼續遊牧,一部分則翻越帕米爾高原遠走中亞。

當時的中亞印度則是很多個小國,大月氏看準了時機,想統一這些地方,佔領了中亞西亞地區與波斯。

因此當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大月氏共同對付匈奴的時候,大月氏沒有答應,不願意出兵。

貴霜帝國的興趣在南亞,後來漢朝徹底打敗匈奴,將之驅逐至歐洲,此後大月氏仗著絲綢之路必經之處的便宜,逐漸積累了足夠的財富。

後來貴霜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滅掉休密、雙靡、肸頓、都密等四部翕候,統一了這些地方。從此中亞形成了一個強悍的貴霜帝國。以喀布爾為首都,於公元55年初步建立了貴霜帝國。

之後在公元90年,貴霜帝國試圖想迎娶一位東漢的公主,結果當時西域都護班超根本沒往長安報信,可能有點看不起這個暴發戶帝國,直接拒絕說了貴霜。

據《後漢書.班超傳》著,漢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貴霜副王謝率兵七萬人攻班超。

之後貴霜帝國派遣七萬精銳前來攻打西域,當時班超只有2000邊防軍,最終都沒有向漢朝要求支援,班超用2000邊軍用計謀打敗了貴霜帝國的7萬精銳。之後貴霜向班超請罪,兩國關係又重新修好。

貴霜帝國雖是希臘人,卻篤信佛教,對於早期傳播佛教來國有一定的貢獻。

安息帝國

安息,西方作「帕提亞」,伊朗高原古代國家,中國史籍稱「安息」、「安息國」。

在公元前250年到前248年左右的這幾年裡,一個名為阿賽西的部落酋長帶領著自己的兄弟起義了,從此宣布自己獨立了。這就是安息國的起源。當時的漢人也根據他們國王的名字稱這個國家為安息。

安息帝國位於中亞,是波斯帝國的繼承者帕提亞王國是被稱為安息帝國,也可以說是波斯第二帝國。位於今天波斯灣和伊朗高原一帶,與羅馬帝國隔幼發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於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和羅馬帝國接壤並偶有交戰。

安息帝國位於羅馬帝國與漢朝中國之間的絲綢之路上,便成為了商貿中心。漢朝時期絲綢之路出使者最遠到達了安息境內,不過沒有達到過羅馬。

安息帝國的疆域最大時北至裏海,南至波斯灣,東接大夏、古印度,西至幼發拉底河即今伊朗、伊拉克、亞美尼亞全境,土耳其、喬治亞、亞塞拜然、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部分。

安息帝國共有18個諸侯國,其中11個為高地王國、7個為低地王國。高地王國有帕提亞、赫爾卡尼亞、阿里亞、花剌子模、米底的阿特羅帕特尼、亞美尼亞、哈特拉、阿迪亞波納、奧斯若恩和塞琉西亞。

低地王國有巴比倫尼亞、查拉塞尼、伽米坎科爾曼和錫斯坦等。

據西方歷史學家考證,安息和羅馬的一次戰爭還是漢朝幫忙,安息才取得了勝利,這件事還沒有得到中國歷史學界的認可,但是安息人撒謊卻被記載到了中國歷史典籍裡了。

不過安息帝國和我國的漢朝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的,因為漢朝有一名使者路過安息帝國。安息就集合了他們帝國最強大最精銳的部隊作為儀仗隊來歡迎大漢使者,讓大漢使者見識一下厲害。

大漢使者看完他們國家這個專門由精銳部隊組成的儀仗隊之後,歷史資料上顯示使者是說了這樣一句話:

「安息,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而兵弱」

安息帝國炫耀自己的武力,卻最終換來的時漢朝使者嘲笑。

安息帝國在密司立對提二世死後,安息帝國的實力逐漸的衰弱,這一段時間,世界的西方有新興的羅馬勢力。東方的貴霜帝國也正處於繁榮時期,在這兩強壓力下,安息的處境越來越困難。最終於公元224年被阿爾達希爾波斯薩珊王國代替。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分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是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拂菻。

對於貴霜帝國、安息帝國,我們還是對於羅馬帝國的不管是聽說還是了解多一點,那句「條條大路通羅馬」相信大多人都是聽說過的。

當時的漢朝和羅馬由於沒有直接接觸,也就避免了衝突和摩擦,因此雙方都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而雙方都是互有猜想。以至於漢朝人稱呼羅馬為「大秦」,認為羅馬人和自己一樣,身材高大,信譽良好,作戰勇猛,都是謙謙君子。

而羅馬人看到來自漢朝的絲織品後,大為讚賞,把絲綢當做奢侈品,在羅馬一兩黃金一兩絲,羅馬人稱呼漢朝為「塞裡絲國」。羅馬人想著那漢朝一定是黃金遍地的國度,之後便有了後來的馬可波羅來中國了,馬可波羅的驅動力就在東方尋求黃金。可見漢朝給當時的羅馬人造成了多麼大的心理震動。

羅馬帝國的西羅馬帝國在末期接連不斷發生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高盧的巴高達運動,北非的阿哥尼斯特運動動搖了帝國的政權。

公元378年西哥特人大敗羅馬軍隊,410年攻佔羅馬城,418年在高盧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國。汪達爾人於439年在北非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476年9月,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也被廢除,西羅馬帝國宣布滅亡。東羅馬帝國於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總結:

為什麼羅馬比貴霜和安息出名呢?看到這裡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出羅馬帝國的存在的時間是比較長的,對比貴霜帝國和安息帝國幾百年的時間,羅馬帝國存在是上千年的時間

而羅馬帝國也不存在虛無縹緲的情況,明顯可以是分為東羅馬和西羅馬。單是比較短的西羅馬存在的時間都比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存在久,而東羅馬存在的時間更是這來這兩個國家的幾倍。我們也知道存在的時間久,留下的歷史記載就多。

紫陌再怎麼看也應該是羅馬出名。再者四大文明也是依賴河流而延續的文明。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分別是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恆河流域、黃河流域,這四個文明也是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

而兩河流域就是指幼發拉底河和底哥拉斯兩河,那看地圖也知道羅馬帝國是挨著幼發拉底河的,文明容易延續和發展,而安息帝國雖然也挨著,但是掛的早。

大多數人對外國的了解也只是限於強國,或者一些有特點的國家,比如美國是強國,還有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這些我們大多是知道的。說個幾內亞比索共和國我們大多人就不知道了(位於非洲西部)。

再舉一個例子,我們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那第二峰,第五峰,第九峰我們還知道嗎?相信有不少人是不了解的。而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也是一樣。沒有出名的事跡讓我們了解和認知,我們怎麼就知道了呢?

而羅馬帝國相對來說就出名多了,不過是在古代歷史上還是現今我們都是熟悉的,現今的條條大路通羅馬,古代的羅馬東西分裂。人們喜歡探索有吸引的事物,對於「無傷大雅」的事物興趣就比較低。

我們知道美國的原始住民是印第安人。我們就不知道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的原始住民是什麼。基於人們喜歡的探索的方向不同,出名程度也就不一樣了。就算我們中國的歷史,人人多少都知道一些關於楚漢爭霸、三國鼎立的歷史。而十六國時期和五代十國我們相對了解就比較少了。所以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不少人都沒聽過,還什麼談什麼出名呢!

文/歷史紫陌閣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閱後如有興趣就留個關注吧,紫陌帶你看不一樣的歷史。

相關焦點

  • 1世紀世界四大強國:貴霸第四,安息第三,第一除我大漢誰敢當?
    1世紀世界四大強國分別是貴霜帝國、安息帝國、羅馬帝國和大漢帝國。排名標準參考幾個數據,主要包括疆域面積、人口、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等。第四名:貴霜帝國。公元1世紀中葉貴霜部翕侯丘建立貴霜帝國,後定都為高附。公元1世紀60年代,貴霜已統治索格狄亞那、巴克特裡亞、喀布爾、坦叉始羅、犍陀羅、罽賓,可能還有西旁遮普。其後,無名王索特·麥格斯時期,貴霜向西擴展至赫拉特,控制了整個河間地區,並羈縻了康居和大宛。公元90年,貴霜王因求漢公主,被班超拒絕,遣副王謝率軍七萬攻打班超,為班超所敗,納禮求和。公元425年,貴霜帝國為嚈噠所滅。
  • 大秦、大食、大夏、大宛、身毒、安息等國分別是現在的哪個國家?
    1、大秦這裡的大秦自然不是秦始皇的秦王朝,而是羅馬帝國。為什麼稱羅馬為「大秦」呢?我們來看《後漢書·西域傳》中對羅馬的記載: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者。國中災異及風雨不時,輒廢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 羅馬帝國隕落的原因
    從臺伯河畔一個不知名的小村落,到橫掃整個亞平寧半島,再到三次擊敗西地中海強國迦太基,然後勢如破竹地徵服了東地中海地區,最後建立橫跨歐非亞,把地中海變內湖的龐大帝國。羅馬帝國的事跡可謂是十分勵志。當時羅馬帝國的綜合國力僅次於漢代中國,為世界的一極。但由於帕提亞帝國(安息)和貴霜帝國的阻礙,兩位大佬一直沒機會扳一下手腕。然而再龐大的帝國也終究擺脫不了自然規律。
  • 大唐女皇和她的帝國
    至此,一個橫跨西亞和北非的阿拉伯帝國形成了。670年,阿拉伯開始向中亞擴張。阿拉伯帝國向中亞的擴張遇到強有力的對手笈多帝國。笈多王朝於600年建立,650年統一了整個印度半島。670年,笈多帝國滅掉貴霜國和吐火羅國,建立了一個西至波斯高原、北至阿姆河的龐大帝國。笈多帝國也想獨佔中亞。阿拉伯帝國與笈多帝國開始了30年的爭霸戰。
  • 非洲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為什麼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大帝國?
    我們縱觀世界歷史,會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為什麼歐洲亞洲都出現過一些強大的帝國,比如古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阿拉伯帝國等,唐帝國,俄羅斯帝國等等,而非洲卻沒有出現過這些強大的帝國呢?相比較中東和澳大利亞的大面積沙漠,俄羅斯和加拿大的高緯高寒,非洲的氣候顯得優越許多。外加非洲境內有尼羅河,剛果河等河流,這些河流都為文明的孕育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 公元紀年為什麼沒有0世紀0年?公元元年的世界發生了什麼?
    因為沒有公元0年。為什麼沒有公元0年?因為公元1582年公曆紀年確立的時候,0這個概念還沒有被廣泛接受。0,起源於印度,後來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沒有0年,也沒有0世紀,所以世紀同樣從1世紀開始,我們在看到一個年份時要將加1才是它所在的世紀。比如,公元1234年是公元13世紀,而不是公元12世紀。
  • 會議︱古代世界的「帝國」與「帝國治理」
    ;南京大學哲學宗教學系的宋立宏教授通過分析羅馬公民權利的下放、羅馬總督的權力與制約以及羅馬在被徵服地區推行的統治政策,認為羅馬帝國在鼎盛期形成了「大帝國小政府」的模式,軍隊成為保護帝國運轉的重要力量,公元3世紀後,「大帝國小政府」的模式逐漸解體,並最終被官僚體系所取代;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的晏紹祥教授對古代帝國的治理模式和各古代帝國治理的比較研究提出了新觀點。
  • 阿拉伯帝國的崛起:為什麼穆斯林可以在短時間內徵服拜佔庭帝國?
    但是阿拉伯人卻可以在短短的幾十年裡,迅速地徵服兩大帝國,佔領大片土地,建立起橫跨亞非歐的阿拉伯帝國,這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阿拉伯人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此偉大的徵服。貝都因人不承認部落傳統以外的任何法律,除了本部落的酋長外,不服從任何政權,不承認任何政治制度,沒有紀律秩序和權威的概念,也沒有定居社會所具有的政治組織。他們遵循前人的習慣,受部落慣例的節制只要公意認可的事情就是合法的。他們所處的社會被稱為「沒有政府的社會」有血緣關係的氏族是其社會基礎。
  • 貴霜人和吐火羅人是什麼關係呢?
    貴霜人沒有啥「吐火羅」的東西,貴霜是一個集合了希臘文化、印度文化、伊朗文化和塞人文化的帝國,統治者是塞人。幾乎可以說跟吐火羅毫無關係。 至於說為什麼會有貴霜=吐火羅的情況,是這個錯誤推理導致的: 1、唐代的貴霜故地,被稱為「吐火羅斯坦」。
  • 帝國遺民:大月氏霸權崩潰後的吐火羅系後裔
    他們在西方成為了波斯帝國與古希臘城邦,在東方則沒有類似的印記。唯有在印度,以徵服者姿態出現的雅利安人,成功的不滿印度河流域。考慮到曾經是吐火羅發源地的黑海-鹹海地區,已經是這些雅利安人的策源地,期間發生過什麼也就不用分析複述。總之,徹底分家的吐火羅系族群,已經和他們在歐洲中西部的凱爾特近親隔離。
  • 世界主要文明地區進入帝國時代的時間及帝國版圖的面積
    不過,各文明進入帝國時代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可以確定的。所謂帝國,顧名思義就是「皇帝」統治的國家,具有鮮明的對外擴張性。不過帝國本是泊來詞,我國本沒有這一稱謂,只有王朝,而現在則接受了這一名稱。人類的文明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自東向西可以分為中國、印度、中東、歐洲四大板塊,而中東又可以分為兩河文明、古埃及文明、波斯文明三部分。
  • 「帝國」概念在西方和中國:歷史淵源和當代爭鳴
    綜上所述,從帝國文化史的視角來看,從羅馬帝國到中世紀的神聖羅馬帝國,再到以大英帝國為代表的近代殖民帝國,始終貫穿著一種「帝國的理念」,而這種理念就是來自羅馬時代imperium所蘊含的意義。帝國的幾個基本要素——合法的統治權威、由多民族構成的廣大領土、以「責任」和「使命」相標榜的普世追求,無不來自羅馬帝國。所以史蒂芬?
  • 菅志翔:同是「帝國」,中西方的「帝國」有何不同?
    在這本書的知識路逕啟發下,把「傳統中國是不是帝國」、「如果是帝國,歷朝歷代又是些什麼樣的帝國」這樣一些有關中國社會歷史基本認識的問題放在世界歷史比較研究的視野中來看,有三個方面的重要中西方差異需要仔細檢討。
  • 中世紀時期,古羅馬帝國興盛的時候,突厥帝國開始崛起
    中世紀時期,古羅馬帝國興盛的時候,突厥帝國開始崛起今天要帶給大家的文章大家應該不會陌生,之前的文章裡在介紹古羅馬帝國時,我們也曾略過的講了一點與突厥帝國有關的事件,那麼今天呢,小編就要給大家就講一講,在那個時候,突厥帝國是在什麼情況下崛起的。
  • 帝國大戰略:腹背受敵的拜佔庭因何長壽?
    依據現代習慣,我們稱之為拜佔庭帝國,儘管這是古羅馬人對其統治者和臣民的稱呼,但早期居民幾乎不認同邊緣的「拜佔庭」,這是一個古老的希臘城市,直到公元330年,君士坦丁(Constantine)才把它變成了羅馬帝國的首都——更名為君士坦丁堡,建立了新的東羅馬帝國。
  • 羅馬是「古代文明史裡最先墮落的帝國」
    馬其頓的亞歷山大三世的徵服後波斯帝國衰弱的威脅。中國歷史上的威脅主要來自文明、道統,漢朝對外徵伐也強化了這個道統,崇尚武力。羅馬帝國因為神權將神權抹殺,政治得不到控制,政治的集權效率低下,文化上也被壓制,所以羅馬是「古代文明史裡最先墮落的帝國」回到過去一切故事的起因都來自於讀者的閱讀能力。
  • 羅馬帝國衰亡史:回顧羅馬帝國怎麼滅亡?
    又為什麼一直到最後才成為羅馬社會崩潰的原因?在這之前,又欠缺了什麼呢?其實我認為描述羅馬帝國衰亡並不應該用腐敗,而是應該用腐化,腐敗僅僅是人們對於金錢的追求,而腐化除了這一點還包括人性慾望的描述,這源於人性對於自身信仰的缺失。羅馬不再是羅馬,羅馬失去了自己的信仰。
  • 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為什麼選擇昆蟲作為帝國標誌?
    奧地利國徽曾經自詡為東羅馬帝國繼承者的俄羅斯,也採用了雙頭鷹標誌。美國國徽然而在歷史上寫下自己名字的拿破崙,他創建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卻沒有選擇老鷹,,也沒有遵循法國傳統上被廣泛認可的百合花標誌在名畫《拿破崙一世和約瑟芬皇后的加冕典禮》中,我們能看到畫面中正等候加冕的拿破崙,他身穿天鵝絨禮服,禮服上有橄欖、桂樹以及樺樹枝葉的黃金鑲嵌,以及蜜蜂圖案。按照某些歷史學家的說法,蜜蜂是實幹的象徵。拿破崙的帝國是他真刀真槍幹出來的。
  • 地球歷史上的十大超級帝國有哪些呢?帝國何止十個呢?
    鑑於這樣的帝國不止10個,所以把享國時間不到100年的,以及影響力不夠大的帝國踢出,只保留以下十個超級帝國:1、漢帝國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超級帝國,也是對中華民族和世界歷史造成深遠影響的帝國。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並基本繼承了秦朝創立的各種封建專制制度,強化了漢朝的大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