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霜人沒有啥「吐火羅」的東西,貴霜是一個集合了希臘文化、印度文化、伊朗文化和塞人文化的帝國,統治者是塞人。幾乎可以說跟吐火羅毫無關係。
至於說為什麼會有貴霜=吐火羅的情況,是這個錯誤推理導致的:
1、唐代的貴霜故地,被稱為「吐火羅斯坦」。(這時候貴霜早滅亡了)
2、誤認為貴霜人就是月氏人。(其實貴霜人是推翻月氏人後建國的)
3、誤認為月氏人就是吐火羅人。(其實月氏人從一開始的甘肅羌戎,西遷新疆中部吐火羅區域再到西遷新疆西部塞人區域後,融合最多的外族是塞人,不是吐火羅人。月氏在進軍中亞前,統治的則是伊犁塞人國,進軍中亞後,統治的是希臘化塞人巴克特裡亞諸城邦。)
由於上面三個錯誤的前提,所以以前就誤認為,月氏人是吐火羅人,所以貴霜帝國就是吐火羅人的帝國,其實是完全錯了。
貴霜人不但不是吐火羅人,反而是塞人分化出粟特人的重要時段。粟特人認祖都是認貴霜的,捎帶把曾經徵服過自己祖宗的月氏人也認祖了。
那麼為什麼貴霜故地,在貴霜之前叫「巴克特裡亞」,在貴霜之後會叫「吐火羅斯坦」呢?其實很大程度上,可能跟嚈噠人徵服貴霜有關,嚈噠人橫掃中亞後,就盤踞在巴克特裡亞,然後突厥人又徵服了嚈噠人,突厥人在嚈噠人的大本營巴克特裡亞設置了「吐火羅葉護國」。而嚈噠人,則有很大可能源於車師,車師呢,則是最東方的吐火羅人。
所以,「吐火羅斯坦」這個地名,是在嚈噠人徵服貴霜後才出現的。貴霜時代的巴克特裡亞,依然叫巴克特裡亞,而不是「吐火羅斯坦」。而且,「吐火羅斯坦」的嚈噠人,也很快就被突厥人和塞人各自同化了,「吐火羅斯坦」其實並不怎麼「吐火羅」。
所以說,無論貴霜帝國自己興亡如何,都跟吐火羅人無關。吐火羅人一直活動在新疆中部和東部,主要國度焉耆、龜茲是一直活到唐朝中期的,被吐蕃徵服後才完全消失。等回鶻西遷後,吐火羅人已經被叫做「龍家」了,此後就融入回鶻人中了。
梁元帝蕭繹畫的《職貢圖》就描述了這些人的服飾:
一、吐火羅類
1、嚈噠人(遊牧吐火羅人)
2、 龜茲人(定居吐火羅人)
3、且末人(定居吐火羅人)
你們看他們的服飾,除了深入中亞受塞人影響極大的嚈噠人外,其餘的吐火羅人服飾都跟羌人類似(跟漢人服飾其實區別也不是很大),我給大夥看個《職貢圖》裡的羌人(鄧至羌人)服飾就了解了:
二、塞人類
白題匈奴、胡蜜丹、呵拔檀(都是在嚈噠徵服中亞時代的塞人殘餘,白題匈奴或許跟嚈噠入侵中亞前的真·白匈奴有關,嚈噠被稱為白匈奴當為印度人的誤解)
看看,是否很像嚈噠人的服飾?因為嚈噠人是受了他們的影響,這類服飾其實是學波斯的,同圖的波斯人衣服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