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楚:《姐姐》讓我籤了約 魔巖時期有點像做夢

2021-01-20 網易娛樂

2010-03-25 14:33:40 來源: 網易娛樂專稿

舉報

張楚,這位被稱為中國最具人文氣質的歌手,曾因一首《姐姐》唱紅大江南北,感動了無數人的心。張楚在魔巖的時間不算長,所發的專輯也不多,但正是這段歲月造就了中國搖滾的輝煌,張楚也認為這段時期對他的音樂影響重大,甚至令他如今回想起來「有點做夢般感覺」。


張楚回憶魔巖歲月。


網易娛樂獨家專訪張楚。

網易娛樂獨家報導

(文/張俊娜)張楚,這位被稱為中國最具人文氣質的歌手,曾因一首《姐姐》唱紅大江南北,感動了無數人的心。上世紀90年代初,滾石唱片在北京成立了魔巖文化,張楚成為魔巖的第一批籤約藝人,和竇唯、何勇並稱「魔巖三傑」。張楚在魔巖的時間不算長,所發的專輯也不多,但正是這段歲月造就了中國搖滾的輝煌,張楚也認為這段時期對他的音樂影響重大,甚至令他如今回想起來「有點做夢般感覺」。

張培仁來京發展搖滾樂 張楚成第一批魔巖籤約歌手

張楚17歲考上大學,中途輟學,1987年隻身赴北京發展,當時組織了一個毒剌樂隊並且開始創作歌曲,1989年在同學宿舍裡面寫出了那首著名的《姐姐》。90年代初,臺灣滾石著名音樂人張培仁來北京尋找發展華語音樂的可能性,後來成立了魔巖文化,張楚成為籤約第一批歌手。談及當初籤約的淵源,張楚說:「那個時候北京有很多樂隊,我們拿樂隊現場演出的小樣給他們聽,他們就覺得我的音樂挺能代表中國原創音樂,就挺感興趣,所以接觸之後就籤了這個合約。」

張楚所說的歌曲小樣,其實就是《姐姐》。魔巖的創始人張培仁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中提到:「90年的1月份,我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帶著一個walkman,放著張楚的這個小樣聽,聽了他唱《姐姐》,在那個冰天雪地裡邊,聽的時候馬上眼淚就要流出來,真是特別感人的歌。後來我就著急著和張楚見面,並決定籤下了他。」

《姐姐》比較個人化 張楚也愛聽張震嶽

《姐姐》後來也成為了魔巖文化所推出的第一張音樂合集《中國火》裡面的第一首歌,「我覺得可能它是比較旋律化的東西,相對來說其他的大部分歌曲都是樂隊,《姐姐》這首歌比較個人化一些,不太樂隊,可能放在這裡顯得獨特一點。」張楚認為這是這首歌會放在第一首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他自己則很喜歡這張專輯裡面趙剛的一首歌《永遠地等待》,他認為這首歌「很有東方旋律,也有一些情感的東西在裡面。」在滾石作品裡,張楚比較常聽羅大佑、趙傳的歌,也包括張震嶽,在他眼裡每個滾石歌手的歌曲與風格都不同,都非常有意思、非常獨特。

吃驚「魔巖三傑」的影響力

魔巖文化的創辦人張培仁在張楚的眼裡是個很了不起的人,「張培仁對音樂有很宏觀的看法,有時候我覺得我接觸的很多音樂人都沒有這種宏觀,有時候是非常有意思的。」他還記得在魔巖唱片的時候,大家經常會探討一些關於音樂和理想的東西,這也是他們那個年代的生活狀態。

至於負有盛名的「魔巖三傑」稱號的由來,張楚表示當時是剛發了新專輯,文案為了配合宣傳而起的,他自己對這個稱號覺得有點吃驚,也沒想到會那麼有影響力,剛開始還沒有反應過來,但是這個名詞已經在眾多歌迷心目中根深蒂固了。

對話張楚:

網易娛樂:您最難忘的「滾石人」是誰?

張楚:賈敏恕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我的製作人。他是一個非常好的樂手和製作人,像我這樣的歌手,肯定有好的也有瑕疵,都是混在一起的,包括作品也是,他能夠做到保護好的,然後去掉瑕疵,也很包容你,會由著你做一些很天馬行空的東西來表現,他對他製作的歌手非常友好的。

網易娛樂:除了您自己的唱片外,滾石哪個歌手和哪張唱片很讓您難忘?

張楚:之前的滾石歌手聽過趙傳、羅大佑,後來也聽過張震嶽,很多吧,聽過都覺得他們在製作上每個歌手的風格都挺有意思的,都很獨特。

網易娛樂:魔巖三傑的時代,有沒有一些令你至今懷念的事情?

張楚:有很多,從那個時候就跟音樂有很多事業上的事情,比如說唱片製作、還有演出,MV拍攝也在北京,還有很多朋友一起在北京工作,還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個時候大家都是聊天、聽音樂,挺多那種天馬行空,有點做夢的感覺。

網易娛樂:在「魔巖」時期對您產生的最大影響是?

張楚:它給了我很多工作的經驗,還有跟人合作的理念、方式方法,給我很多的幫助。還有就是和其他音樂人一起相互欣賞,這些東西對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網易娛樂:您心目中的「滾石」是怎樣一間唱片公司?

張楚: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想法,而且很有創作力的一個公司,在我接觸到的一些比較國際化的公司裡面,他們在這點上是非常明顯的。

網易娛樂:「我在滾石,我很重要」。你現在看到這句口號和那個黃色箭標有什麼感觸?

張楚:還是會對那個標識充滿了一種小時候般特別信任的感覺,還有就是覺得它非常有榜樣性,給我的內心做過很多的指引。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魔巖三傑張楚《姐姐》
    「這個冬天雪還不下,站在路上眼睛不眨」《姐姐》於1992年6月發行,所屬專輯中國火。張楚說:「這首歌是一個文學作品,你們非要問它的真實性,問我和姐姐發生了什麼。唱了這麼多年你們還沒明白我是在唱什麼,那我就不唱了。
  • 「魔巖三傑」簡介:張楚
    1991年組成毒刺樂隊,參加由「魔巖文化」打造的中國第一張搖滾樂合輯《中國火I》的錄音,唱出那首廣為流傳的《姐姐》。1993年張楚與中國火合作以《一顆不肯媚俗的心》為名錄製個人專輯,或許這也正是張楚當時的內心寫照,同年,參加了北京音樂臺10周年頒獎演出。1993年夏天,參加在北京首體舉辦的「奧運-中國之夢」搖滾演唱會。
  • 張楚|他是魔巖才子,也是憂鬱詩人,搖滾死不死與他無關,因為紅磡...
    「魔巖三傑」在搖滾樂迷心中,就是這般的存在,每每談及都惹人感動和激昂。何勇曾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說:「我們是魔巖三病人,張楚死了,我瘋了,竇唯成仙了。」張楚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死了,不過是在發行完專輯《造飛機的工廠》後,徹底消失匿跡了八年,你可以說他是叛逃,但我更願意說這是尋找,尋找自己、尋找出口、尋找釋然。
  • 「魔巖三傑」中最具人文氣息的歌手張楚
    」指的是臺灣滾石唱片公司下屬魔巖唱片的三位籤約藝人——竇唯、張楚、何勇。1994年春天同時推出三張專輯,有竇唯的《黑夢》、何勇的《垃圾場》和張楚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風靡大江南北。「魔巖三傑」以他們的中國搖滾影響了一代人。(張楚、何勇和竇唯;拍攝這張照片的是高源。)
  • 魔巖三傑25年後,50歲的張楚比年輕時更「迷茫」
    87年我在北工大的女生宿舍裡,第一次聽張楚唱歌,《西出陽關》、《將將將》、《一個長安人站在長安街上》,當場把我震得五迷三道。張楚依然是那個張楚,甚至比那時更迷茫。」「現場有些嘈雜,好多人可能更期待一個躁動的夜晚。」老狼寫道,「但也有人在聆聽,還有人在落淚。」2018年的歲末,50歲的張楚,終於發行了自己的新專輯;又過去了近10個月後,新專輯的首唱會才遲遲到來。
  • 張楚:我是不是一個卑鄙的人?
    那一年的冬天,張楚的小樣《姐姐》輾轉來到唐朝當時的經紀人劉傑手中,劉傑又將它帶到了魔巖。在新大都飯店,賈敏恕、張培仁和牛佳偉第一次聽到了這首歌。聽完,三人連夜去找張楚——他們在北影的地下室見到了他。牛佳偉說:「用現在的話講,張楚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他極其率真,極其真誠,極其純粹。那個時候他非常專注,精力完全用在他喜歡的事情上。」
  • 繼「魔巖三傑」竇唯、張楚、高旗、許巍、鄭鈞合唱的歌 你聽過嗎
    竇唯,張楚,何勇並稱"魔巖"三傑。為啥這麼呢,主要是因為在滾石唱片下屬公司魔巖唱片公司與三位藝人籤約他們分別是竇唯,何勇,張楚。可以說他們三個人對於中國的搖滾界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94年魔巖唱片公司為他們三個同時推出了唱片《黑夢》,《垃圾場》,《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 改造張楚
    張楚衡量事情的標準是「好玩兒嗎」、「酷嗎」。過去多年,用合約方式與張楚合作的人都失敗了。被人說服,張楚終於一個人出來單幹:配合媒體採訪,自己找團隊設計封面,製作視頻,甚至自己學會了編曲。(東方IC/圖)張楚,歌迷眼中的憂鬱詩人,音樂公司心裡的麻煩歌手。人們渴求他的新作,他受不了音樂工業的生產方式。能否改變張楚?兩個當初的少年歌迷長大了,作出了自己的嘗試。「您好,我是『記憶池塘』的銷售,您想出售您的一部分記憶嗎?」2013年12月初,張楚寫了一篇科幻小說,《時間池塘》。他設計出一個商業公司,收購各記憶。
  • 中國搖滾樂的「黃金時代」,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
    魔巖三傑在香港紅磡演唱會,炸了整個香港,四大天王、黃秋生、王菲全在現場。就是這一群人,看起來還是很酷的。我相信到現在為止,可能大眾只對竇唯熟悉了。熟悉他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他是王菲的前夫。而我這篇文章,其實,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引流量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就特別想記錄一下那個特殊的時代,也許很少有人看到,但是還是想讓人看到那個時代的搖滾樂精神。
  • 中國搖滾之魔巖三傑
    張楚出生於1968年,從大學輟學後隻身到北京發展。1991年魔巖文化發行的搖滾音樂合集《中國火I》中收錄了張楚的《姐姐》,自此在他在搖滾圈開始受到矚目。1993年發行的《一顆不肯媚俗的心》收錄了張楚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作品(包括《姐姐》),1994年發行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則收錄了他90年代以來的作品。
  • 關於張楚:曾經在歲月中打動過你我,但唱歌的人早已不再如往昔
    他是個詩人,有人說他是一不小心從詩人成了歌手,他的歌裡有姐姐,有姑娘,有民警,有螞蟻,有蒼蠅,有理想,有孤獨,有愛情、有老樹、有戈壁、有古道……我喜歡《螞蟻螞蟻》裡把自己的理想埋在土裡的獨自等待,描繪那些獨立、隨性、單純、又驕傲的生命個體。我喜歡《西出陽關》的蒼樸實與悲壯,歌詞有著厚重的現代詩的味道,感懷炎涼的世事.
  • 從香港紅磡到迷笛,孤獨的張楚回來了
    夢裡回到唐朝憶昔開元全盛日天下朋友皆膠漆眼界無窮世界寬——《夢回唐朝》那時天下朋友的確很團結,張楚的《姐姐》小樣輾轉到了唐朝樂隊經紀人劉傑手裡,劉傑又帶給了張培仁。魔巖的幾個人連夜去找張楚,在北影的地下室找到了他。張楚和那些留著長發的典型搖滾青年有很大區別,他看上去瘦瘦小小的,但每句歌詞都能寫到青年人的心坎裡。
  • 張楚罕見接受採訪,50歲依然天真純淨:不是詩人喪,是時代喪!
    許久不見的張楚,突然以一段採訪再次出現在大眾面前。2月21日,為了宣傳新專輯《一部分》,張楚接受某音樂平臺專訪,和印象中的一樣,而且更瘦,鬢角也添了白髮,更加弱不禁風的樣子,但一樣的天真、純淨。記憶中的張楚,像一個遠離塵世的詩人。瘦弱的他,彈著吉他,唱著心中天真的情感和對世界的看法。
  • 專訪|張楚:我不會再把憤怒當話語權來用,我不擅長
    那些風沙裡平地起危樓般的歌因此少掉一些當年鼓動人心的東西,多了「我付出的一切都來自於自然/所以我也不能得到它/伸開手我卻發現我心中/所有歡樂都來自天涯」(《海邊》,張楚新歌)這樣的恬淡豁達。張楚2016巡演海報從1991年的《姐姐》紅遍全國算起,二十多年來音樂人張楚的專輯不多,自己跟自己較勁的時候多。
  • 張楚來杭州籤售,「《樂隊的夏天》製造音樂鄙視鏈不太好」
    幾分鐘前,他還在跟旁人說這兩天酒喝多了,反應有點遲鈍,但當煙霧繚騰,鴨舌帽下那雙大眼睛,依然透著當年唱《姐姐》時的少年感。曾經纏繞在他身上的標籤是「魔巖三傑」、「中國搖滾領軍人」、「孤獨的人」、「姐姐」,甚至在此之前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很多人覺得張楚消失了。但他說,自己只是努力把生活重心離現實再近一點,讓自己再愉快一點。
  • 黃綺珊演繹張楚經典《姐姐》 突破自我唱哭觀眾
    「姐姐,我想回家,牽著我的手,我有些困了。」黃綺珊的演唱直擊靈魂。黃綺珊演繹張楚經典《姐姐》 突破自我唱哭觀眾昨日(4月27日),在北京衛視播出的中歌會首期節目中,黃綺珊一曲《姐姐》唱畢,無數觀眾落淚,奪得觀眾投票前三名,順利晉級。
  • 張楚「半隱退」這些年後,不再想表達孤獨
    這些年,在張楚的採訪關鍵詞裡一直離不開「紅磡」與「魔巖三傑」,問他是否感到困惑,他說如今的自己早已釋然。張楚說自己是一個從來不喜歡回頭看的人,這次能夠被大家關注無非是出了一張專輯,為話劇寫了一首主題曲:「可能會懷念上世紀90年代那段時期,那時候的我們除了對文化的熱愛外,更多的還是想去實現某些自我價值。」
  • 專訪|音樂人張楚:拋棄固有價值判斷,做音樂從人出發
    本次演出集結了崔健、黑豹樂隊、唐朝樂隊、張楚、鄭鈞等在中國獨立音樂領域有出色表現的標杆式音樂人。記者在演出後臺專訪與竇唯、何勇並稱為「魔巖三傑」的搖滾音樂人張楚,對話其最近的音樂創作。談新專輯:10首新歌,10月底將推出數字專輯當天,離演出登臺還有20分鐘上臺的張楚,在後臺身著褐色花襯衫喝著水,狀態顯得十分輕鬆平和。
  • 「在80、90年代,中國搖滾就是我的命!」
    在這股瘋狂的浪潮中,一批優秀的樂隊和樂手紛紛湧現,黑豹、唐朝、面孔、眼鏡蛇,竇唯、丁武、張楚、張炬、高旗、羅琦、老狼、何勇……張楚早在1988年就以《姐姐》一曲成名,他身上有西北人的豪邁,也有一種憂鬱的「詩人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