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楚,這位被稱為中國最具人文氣質的歌手,曾因一首《姐姐》唱紅大江南北,感動了無數人的心。張楚在魔巖的時間不算長,所發的專輯也不多,但正是這段歲月造就了中國搖滾的輝煌,張楚也認為這段時期對他的音樂影響重大,甚至令他如今回想起來「有點做夢般感覺」。
張楚回憶魔巖歲月。
網易娛樂獨家專訪張楚。
網易娛樂獨家報導
(文/張俊娜)張楚,這位被稱為中國最具人文氣質的歌手,曾因一首《姐姐》唱紅大江南北,感動了無數人的心。上世紀90年代初,滾石唱片在北京成立了魔巖文化,張楚成為魔巖的第一批籤約藝人,和竇唯、何勇並稱「魔巖三傑」。張楚在魔巖的時間不算長,所發的專輯也不多,但正是這段歲月造就了中國搖滾的輝煌,張楚也認為這段時期對他的音樂影響重大,甚至令他如今回想起來「有點做夢般感覺」。
張培仁來京發展搖滾樂 張楚成第一批魔巖籤約歌手
張楚17歲考上大學,中途輟學,1987年隻身赴北京發展,當時組織了一個毒剌樂隊並且開始創作歌曲,1989年在同學宿舍裡面寫出了那首著名的《姐姐》。90年代初,臺灣滾石著名音樂人張培仁來北京尋找發展華語音樂的可能性,後來成立了魔巖文化,張楚成為籤約第一批歌手。談及當初籤約的淵源,張楚說:「那個時候北京有很多樂隊,我們拿樂隊現場演出的小樣給他們聽,他們就覺得我的音樂挺能代表中國原創音樂,就挺感興趣,所以接觸之後就籤了這個合約。」
張楚所說的歌曲小樣,其實就是《姐姐》。魔巖的創始人張培仁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中提到:「90年的1月份,我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帶著一個walkman,放著張楚的這個小樣聽,聽了他唱《姐姐》,在那個冰天雪地裡邊,聽的時候馬上眼淚就要流出來,真是特別感人的歌。後來我就著急著和張楚見面,並決定籤下了他。」
《姐姐》比較個人化 張楚也愛聽張震嶽
《姐姐》後來也成為了魔巖文化所推出的第一張音樂合集《中國火》裡面的第一首歌,「我覺得可能它是比較旋律化的東西,相對來說其他的大部分歌曲都是樂隊,《姐姐》這首歌比較個人化一些,不太樂隊,可能放在這裡顯得獨特一點。」張楚認為這是這首歌會放在第一首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他自己則很喜歡這張專輯裡面趙剛的一首歌《永遠地等待》,他認為這首歌「很有東方旋律,也有一些情感的東西在裡面。」在滾石作品裡,張楚比較常聽羅大佑、趙傳的歌,也包括張震嶽,在他眼裡每個滾石歌手的歌曲與風格都不同,都非常有意思、非常獨特。
吃驚「魔巖三傑」的影響力
魔巖文化的創辦人張培仁在張楚的眼裡是個很了不起的人,「張培仁對音樂有很宏觀的看法,有時候我覺得我接觸的很多音樂人都沒有這種宏觀,有時候是非常有意思的。」他還記得在魔巖唱片的時候,大家經常會探討一些關於音樂和理想的東西,這也是他們那個年代的生活狀態。
至於負有盛名的「魔巖三傑」稱號的由來,張楚表示當時是剛發了新專輯,文案為了配合宣傳而起的,他自己對這個稱號覺得有點吃驚,也沒想到會那麼有影響力,剛開始還沒有反應過來,但是這個名詞已經在眾多歌迷心目中根深蒂固了。
對話張楚:
網易娛樂:您最難忘的「滾石人」是誰?
張楚:賈敏恕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我的製作人。他是一個非常好的樂手和製作人,像我這樣的歌手,肯定有好的也有瑕疵,都是混在一起的,包括作品也是,他能夠做到保護好的,然後去掉瑕疵,也很包容你,會由著你做一些很天馬行空的東西來表現,他對他製作的歌手非常友好的。
網易娛樂:除了您自己的唱片外,滾石哪個歌手和哪張唱片很讓您難忘?
張楚:之前的滾石歌手聽過趙傳、羅大佑,後來也聽過張震嶽,很多吧,聽過都覺得他們在製作上每個歌手的風格都挺有意思的,都很獨特。
網易娛樂:魔巖三傑的時代,有沒有一些令你至今懷念的事情?
張楚:有很多,從那個時候就跟音樂有很多事業上的事情,比如說唱片製作、還有演出,MV拍攝也在北京,還有很多朋友一起在北京工作,還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個時候大家都是聊天、聽音樂,挺多那種天馬行空,有點做夢的感覺。
網易娛樂:在「魔巖」時期對您產生的最大影響是?
張楚:它給了我很多工作的經驗,還有跟人合作的理念、方式方法,給我很多的幫助。還有就是和其他音樂人一起相互欣賞,這些東西對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網易娛樂:您心目中的「滾石」是怎樣一間唱片公司?
張楚: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想法,而且很有創作力的一個公司,在我接觸到的一些比較國際化的公司裡面,他們在這點上是非常明顯的。
網易娛樂:「我在滾石,我很重要」。你現在看到這句口號和那個黃色箭標有什麼感觸?
張楚:還是會對那個標識充滿了一種小時候般特別信任的感覺,還有就是覺得它非常有榜樣性,給我的內心做過很多的指引。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