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搖滾之魔巖三傑

2020-12-02 小馬哥聊音樂

何勇1969年出生於北京,6歲跟隨父親學習音樂,15歲開始作為吉他手進行演出活動。「中國朋克祖師爺」這頂戴在何勇頭上的帽子頗有爭議,因為何勇的音樂時而堅硬時而柔軟,他的朋克也並不徹底,但朋克確實是何勇身上最大的烙印,從他發行於1994年的專輯《垃圾場》(歌曲《垃圾場》同名專輯)的命名可見一斑。朋克發韌於搖滾樂,在70年代中期的英國爆發。它不同於重金屬流派,早己跳出了音樂形式的範疇,成為了一種服飾文化甚至是生活態度。

我們生活的世界

就像一個垃圾場

人們就像蟲子一祥

在這裡邊你爭我搶

拉的全是思想

和唐朝樂隊一樣,何勇也著眼批判商品社會對人的異化。他的表達極其簡單粗暴,全曲僅3分39秒,歌詞也是上文節選部分的多次重複。和唐朝樂隊不同的是,何勇沒有編織華美感傷的夢境,也沒有炫麗豐富的吉他solo和高音京腔。他的演奏不複雜,至破音的憤怒罵聲但極具破壞性;他沒有跌宕起伏的旋律,但充斥著聲嘶力竭乃。

何勇內心有一片非常柔軟的土地,那是他的家《鐘鼓樓》。《鐘鼓樓》花了很大的力氣來描寫「單車」、「落葉」、「夕陽」、「荷花」、「月亮」、「路燈」和「生火做飯」、「油條餅乾」,儼然一副歲月靜好的家鄉圖景。這時的何勇丟下了朋克,悠悠唱著悅耳的旋律,父親何玉生緩緩為他彈奏民樂三弦,把聽眾帶進90年代的北京市民生活。《鐘鼓樓》誕生於中國社會新舊交替之際,探討了舊城拆遷、故土未來發展的問題,深深烙印了他對家的血肉情感。

張楚出生於1968年,從大學輟學後隻身到北京發展。1991年魔巖文化發行的搖滾音樂合集《中國火I》中收錄了張楚的《姐姐》,自此在他在搖滾圈開始受到矚目。1993年發行的《一顆不肯媚俗的心》收錄了張楚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作品(包括《姐姐》),1994年發行的《孤獨的人是可恥的》則收錄了他90年代以來的作品。在這兩張發行時間相近的專輯當中,張楚從高到低,從俯視到平視,完成了一次創作姿態的轉變。

在1994年的專輯《孤獨的人是可恥的》中,張楚仍寫著詩意的歌詞和配器簡單、音色清澈的曲子。然而,在延續形式上的「小力度」時,他慢慢消散了情感上的「大力度」。孤獨帶來的不安和顧影自憐,變成了對孤獨本身的輕諷。

與張楚一樣同樣擅長刻畫個人體驗的,是曾在94紅鋤演唱會為張楚和何勇吹奏笛子的竇唯。他和張楚一樣,短時間內經歷了兩種創作風格的轉換。1988年,丁武離開黑豹樂隊後,竇唯成為了新的主唱,並包攬了樂隊第一張專輯《黑豹》的大部分詞曲創作。專輯在不包括盜版的情況下銷量達15萬張,其主打歌((Don't Break My Heart》在香港商業電臺排行榜獲冠軍,取得了很大的商業成功。1991和1992年,竇唯分別離開了黑豹樂隊和做夢樂隊(竇唯離開黑豹後組建了做夢樂隊),並籤約魔巖唱片。1994年,竇唯推出了首張個人專輯《黑夢》,包攬了專輯所有詞曲創作和部分樂器演奏。

黑豹在唐朝、何勇、張楚之間選擇了一條中間的道路一一流行搖滾,既陽剛有力,又極力展現私人情感。《黑豹》的思維空間存在於「我」和「你」的場域之中,談論的場景是餐飽飯足後的都市社會,反映的是工業社會對人的異化。有趣的是,雖然《黑豹》中多數歌曲都傳達「我」在社會關係中的負面情緒,批判現代社會的不良風氣,但在表面的憤怒和不滿中,我們依稀能夠看到一個「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都市優越者自戀形象。90年代以來,中國的社會階級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們不能簡單地把人民的成分劃分為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經濟改革讓中間階層興起並不斷壯大,城市化進程也隨之加速。黑豹的歌詞算不上優秀,比之張楚更是顯得粗糙,但就是這份通俗氣息,加上悅耳動聽的旋律、符合群眾口味的城市感覺、帥氣的搖滾形象,讓黑豹走進了主流的視野。

相關焦點

  • 1994中國搖滾最不該遺忘的歲月,魔巖三傑崔健鄭鈞別安汪峰都瘋狂
    此後,似乎崔健的啟蒙職責完成,在隨後的日子裡,崔健和中國搖滾樂一起進入另外的進程。這年Beyond樂隊靈魂人物黃家駒已經逝世,這對中國搖滾來說不得不說是一件憾事,如果黃家駒那時還活著,當他看到1994年中國搖滾的風起雲湧,會不會不用遠走他方去證明自己的音樂,中國的搖滾樂會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 「魔巖三傑」簡介:張楚
    1991年組成毒刺樂隊,參加由「魔巖文化」打造的中國第一張搖滾樂合輯《中國火I》的錄音,唱出那首廣為流傳的《姐姐》。1993年張楚與中國火合作以《一顆不肯媚俗的心》為名錄製個人專輯,或許這也正是張楚當時的內心寫照,同年,參加了北京音樂臺10周年頒獎演出。1993年夏天,參加在北京首體舉辦的「奧運-中國之夢」搖滾演唱會。
  • 「魔巖三傑」中最具人文氣息的歌手張楚
    #老照片#「魔巖三傑」指的是臺灣滾石唱片公司下屬魔巖唱片的三位籤約藝人——竇唯、張楚、何勇。「魔巖三傑」以他們的中國搖滾影響了一代人。(張楚、何勇和竇唯;拍攝這張照片的是高源。)(這張照片中張炬車禍身亡,吳珂消失成迷,張楚癲狂入魔,何勇自閉無言,竇唯安於平淡,似乎成仙。)
  • 魔巖三傑張楚《姐姐》
    「這個冬天雪還不下,站在路上眼睛不眨」《姐姐》於1992年6月發行,所屬專輯中國火。張楚說:「這首歌是一個文學作品,你們非要問它的真實性,問我和姐姐發生了什麼。唱了這麼多年你們還沒明白我是在唱什麼,那我就不唱了。
  • 中國臥室搖滾三傑已經誕生
    如今,推動搖滾更新換代的歷史使命,落到了中國搖滾人身上。1990年代的中國搖滾熱潮裡,魔巖三傑就成為旗幟性人物。而在眼下的臥室搖滾浪潮中,同樣有無比風騷的弄潮兒。暗中觀察將近一個月後,綜合作品質量數量、藝術創新程度、樂迷反饋等等方方面面的指標,我選出了中國臥室搖滾三傑。
  • 中國七大獨立搖滾歌手
    1:崔健,1961年8月2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男歌手、音樂人、電影人。其音樂風格為搖滾、民謠、藍調、雷鬼、放克、說唱以及中國民樂。2:竇唯,1969年10月14日出生於北京,中國搖滾樂男歌手、實驗音樂人,魔巖三傑之一。
  • 魔巖三傑25年後,50歲的張楚比年輕時更「迷茫」
    魔巖三傑25年長久以來,張楚被拿來和竇唯、何勇一併談論,三個人常被貼上「魔巖三傑」的標籤。可喜的是,快要30年過去了,聽搖滾的年輕人換了一茬又一茬,還會有人能叫得出張楚的名字,緊接著還能說出他的一首歌,比如《孤獨的人是可恥的》,比如《螞蟻螞蟻》,比如《姐姐》。
  • 繼「魔巖三傑」竇唯、張楚、高旗、許巍、鄭鈞合唱的歌 你聽過嗎
    竇唯,張楚,何勇並稱"魔巖"三傑。為啥這麼呢,主要是因為在滾石唱片下屬公司魔巖唱片公司與三位藝人籤約他們分別是竇唯,何勇,張楚。可以說他們三個人對於中國的搖滾界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94年魔巖唱片公司為他們三個同時推出了唱片《黑夢》,《垃圾場》,《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 給大家推薦中國最牛的十首搖滾歌曲!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中國搖滾歷史上十大經典搖滾歌曲,在中國搖滾史有不可撼動的地位!1、一無所有(崔健)中國搖滾樂教父,1986年5月9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演唱了這首歌,宣告了中國搖滾樂的誕生。6、高級動物(竇唯)更多的人知道他是王菲的第一任老公,那個鬍子滿臉,坐地鐵的胖中年男人,卻不知道他是魔巖三傑之一,當時叱吒搖滾界的搖滾才子竇唯。
  • 中國搖滾樂的「黃金時代」,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
    但是,在流行音樂歷史上,大陸也有過一段高光時刻,吊打港澳臺,那就是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中國搖滾樂的黃金時代。魔巖三傑在香港紅磡演唱會,炸了整個香港,四大天王、黃秋生、王菲全在現場。就是這一群人,看起來還是很酷的。我相信到現在為止,可能大眾只對竇唯熟悉了。熟悉他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他是王菲的前夫。
  • 淺談中國搖滾的幾個階段
    就像中國搖滾一樣我們很難給他一個確切的定義,中國搖滾分為幾代我們也無法給他一個確切的定義。每個人心目中對中國搖滾的概念不一樣,有人認為是一個音樂風格,有人認為是一種精神,有人認為是一種內涵思想…Beyond、五月天等樂隊是搖滾還是流行都能爭論幾十年,而中國搖滾從開始到現在也不過幾十年,而且這幾十年來數次被叫囂中國搖滾已經死了。
  • 這場演唱會轟動香港,原以為是中國搖滾新起點,沒想到卻成了巔峰
    小丑必須先聲明:對於中國搖滾樂,我的了解很淺。且中國搖滾最輝煌的時候,我還小,沒能體會到當時的切身感覺。所以,我不敢對那個中國搖滾年代進行回顧。本文我是帶著一顆敬畏的心,對魔巖三傑當年那場演唱會劃出一個驚嘆號:原來,中國的搖滾樂曾經這麼牛。很多年前,朋友介紹了一首歌給我:張楚的《走吧》。
  • 1994紅磡「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為何一直被神話?
    每每提到中國搖滾樂史上的大事件,有一場演唱會總是神一般的存在,那就是1994年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的「搖滾中國樂勢力」 演唱會。這場演唱會,歷年來在搖滾樂迷心中似乎是無可逾越的巔峰。且不論音樂,單純以當時四大天王在香港的影響力,你魔巖三傑完全沒法比吧?他們會傻到跟你剛?對於竇唯,香港人可能還有些了解,畢竟有王菲與黑豹在先,而何勇與張楚,壓根兒沒聽過吧。這裡所謂的生死狀與遺囑又是謠言或炒作手段罷了,要說風險的話,確實有,那就是冷場的風險。
  • 「在80、90年代,中國搖滾就是我的命!」
    被打動的張培仁開始積極運作,把竇唯、張楚、何勇聚集到一起,湊齊魔巖三傑。在他的推動下,黑豹樂隊和唐朝樂隊加入滾石唱片,《黑豹》和《夢回唐朝》兩張專輯橫空出世。黑豹樂隊同名專輯《黑豹》賣了150萬張,在當時的中國大陸絕無僅有。
  • 中國搖滾的發展史
    中國搖滾(Chinese Rock)是指中國大陸獨立發展的搖滾音樂,搖滾樂作為一種獨立的音樂種類最早於20世紀80年代出現在中國。通常情況下,中國搖滾被描述為一種反傳統的工具、反抗主流意識形態、商業建制以及文化霸權的音樂。
  • 張楚:《姐姐》讓我籤了約 魔巖時期有點像做夢
    張楚在魔巖的時間不算長,所發的專輯也不多,但正是這段歲月造就了中國搖滾的輝煌,張楚也認為這段時期對他的音樂影響重大,甚至令他如今回想起來「有點做夢般感覺」。網易娛樂獨家報導(文/張俊娜)張楚,這位被稱為中國最具人文氣質的歌手,曾因一首《姐姐》唱紅大江南北,感動了無數人的心。上世紀90年代初,滾石唱片在北京成立了魔巖文化,張楚成為魔巖的第一批籤約藝人,和竇唯、何勇並稱「魔巖三傑」。
  • 當看《樂夏2》時 我們應該向中國搖滾致敬什麼
    雖然《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裡面的33支樂隊,每一支都有著自己的特點,有很多值得說的地方,但今天我們不討論他們,而是聊一聊中國的搖滾歷史。長江後浪推前浪,每個時代的搖滾後人總會站在前輩的經典上,但去了解前輩們是如何開啟搖滾之路才是更有意義的事情。
  • 父輩們的狂野與熱血——94年紅磡搖滾的輝煌
    香港沒有搖滾樂。中國的搖滾樂最初萌芽在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和臺灣。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出現一些地下搖滾樂團,但是具有較大公眾影響力的卻少之又少。在四天 王溫柔情歌等佔據音樂戰場時,「魔巖三傑」與唐朝樂隊帶著狂野與熱血打破著靡靡之音,將搖滾樂的力量感染眾人。
  • 十年間,中國搖滾到底經歷了什麼?
    ,使得中國搖滾患上了失語症。前者因為包括竇唯、張楚、何勇在內的「魔巖三傑」以及崔健、鄭鈞、「清醒」等在內的搖滾歌手/樂隊紛紛推出專輯,同時有聲出版審查制度放寬,眾多地下搖滾樂隊紛紛浮出水面,造就了一派繁榮的「新音樂的春天」。而沒想到在那個「春天」之後,中國搖滾經歷了長久的黑寂。  從1994到2004,這十年間,中國搖滾到底經歷了什麼?
  • 張楚|他是魔巖才子,也是憂鬱詩人,搖滾死不死與他無關,因為紅磡...
    「魔巖三傑」在搖滾樂迷心中,就是這般的存在,每每談及都惹人感動和激昂。何勇曾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說:「我們是魔巖三病人,張楚死了,我瘋了,竇唯成仙了。」張楚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死了,不過是在發行完專輯《造飛機的工廠》後,徹底消失匿跡了八年,你可以說他是叛逃,但我更願意說這是尋找,尋找自己、尋找出口、尋找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