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楚來杭州籤售,「《樂隊的夏天》製造音樂鄙視鏈不太好」

2020-12-06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

張楚用5分鐘時間啃完了一個漢堡,喝完一杯美式,然後迅速點了一根煙。桌上扁塌的煙盒裡,只剩下兩三根。

對於張楚來說,煙是一件能讓他瞬間安定的「器物」。幾分鐘前,他還在跟旁人說這兩天酒喝多了,反應有點遲鈍,但當煙霧繚騰,鴨舌帽下那雙大眼睛,依然透著當年唱《姐姐》時的少年感。

曾經纏繞在他身上的標籤是「魔巖三傑」、「中國搖滾領軍人」、「孤獨的人」、「姐姐」,甚至在此之前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很多人覺得張楚消失了。但他說,自己只是努力把生活重心離現實再近一點,讓自己再愉快一點。換句話說,在「隱退」的外殼下,張楚經歷了一個跟自己和解的漫長過程。

去年,他幾乎推掉了所有音樂節的邀約,只為做一張自己喜歡的電子樂專輯。7月份,這張新專輯《自信心》上架數字平臺,有網友聽了後感嘆「沒有詞的張楚也動人」、「楚爺往竇仙兒的路上去了」。

之前的新專輯《不在繩子上的珍珠》寫了近20年,因為這個敏感而執拗的人,一直在拉扯著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價值解釋」。

但現在的張楚,活得更「接地氣」。他甚至還看了「大概十分之一今年的《樂隊的夏天》」,並且覺得挺好,唯一讓他覺得不舒服的,是已經2020年了,節目裡竟然還在製造音樂的鄙視鏈。

8月29日,張楚現身杭州,擔任2020中國新鄉村音樂「夏天計劃」創作體驗營導師。對比三年前他來杭州舉辦「微小相見」演唱會時的採訪,這次關於「形態」、「生命力」、「精神價值」等玄乎又頗具哲學意味的詞語,張楚說得明顯少了。

但他依舊對自己最大的人生願望興致勃勃,就是去挪威卑爾根賣帝王蟹,「可以活得像個鄉紳一樣」。

【關於最近在忙什麼】

去年一直在做我的電子樂新專輯《自信心》,今年7月份剛上線。

其實我是2000年就開始嘗試電子樂,當時在紀念張炬的唱片裡就有一首《變形記》。這些年我也做了很多嘗試,包括純舞曲風格的,包括用帶有古典浪漫色彩的弦樂、合成器來做的那種,我很喜歡浪漫主義色彩,因為那是情感的根源

【這幾年演出為什麼不多】

因為不希望排得太滿,而影響到我自己想去做的事情。打個比方,如果去年一直去參加音樂節,那這張電子樂新專輯就不一定能順利出來

至於演出嘛,還是會選擇性參加一些。前陣子還碰到你們杭州酒球會的老闆,商量著今年跨年要不要來弄一個電子的跨年演出。

其實對於演出內容,我個人還是持一個開放的態度,像《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那些老歌也會唱,當然,我也會加入一些電子樂的作品,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受。

【有沒有關注今年的樂夏】

去年我沒看,今年稍微看了一點,大概看了十分之一的樣子。像馬賽克、野孩子這幾個都看了。其實野孩子(退賽)挺正常,我覺得那就是音樂人該有的一個態度。

這個節目,確實給了很多年輕人展示的舞臺,但是怎麼說呢,在音樂類型越來越多元化的今天,(為了節目效果)還在搞音樂鄙視鏈那一套,我覺得有點沒意思。

【怎樣看待樂隊這個形態】

我覺得就現代來說,一支好的樂隊,不是沉溺於過去,而是對未來擁有一種期待和召喚。

就眼下來說,科技幫助了我們,但科技也讓人更加碎片化了,我發現身邊一些好的音樂人,都在努力破這個「碎片化」,用作品喚醒大家真實生命的覺醒,這是一種精神上的覺醒,價值上的覺醒。

【關於最近的旅行計劃】

是的,除了音樂,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旅行。去年年底我和朋友去了泰國,但是正好遇到了疫情,只能那邊呆了4個月,就在海邊。

一開始還覺得挺舒服,後來慢慢轉變成一種焦慮,再到後來,我就常常會在海邊思考一些事情,也包括創作。

【人生願望是去挪威賣帝王蟹】

我曾在微博裡寫過,自己的願望就是去挪威卑爾根賣帝王蟹。因為我自己特別喜歡北歐尤其是挪威,其實卑爾根真的很小,但它卻是一個世界頂級的文化之都,那邊人的感覺就是……每個人都活得像個鄉紳一樣,熱愛自然,熱愛音樂,人都很簡單,沒有那麼多複雜的東西。

就是在卑爾根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的嗅覺不汙濁,聽覺不嘈雜,就是對生命的感覺就很真切。所以我覺得,哪怕在卑爾根海邊做一個賣帝王蟹的人,也是很美好的事。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樂隊的夏天》中看到的「語言鄙視鏈」
    《樂隊的夏天》提到了音樂圈的「鄙視鏈」,不僅不同的音樂之間存在著鄙視鏈,即使同為搖滾樂,不同流派之間也存在著鄙視鏈。新褲子的彭磊在節目中就講到「覺得朋克太土了,不做了……」。也許只是玩笑話,但不可否認,「鄙視鏈」現象確實存在,並且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 音樂鄙視鏈沒有解藥
    當然,無論是《樂夏》有意無意製造的衝突話題,還是樂隊與「專業樂迷」之間悠長的敵意,背後都有三個字在作祟:鄙視鏈。  音樂審美不可能是客觀的,每個人都在鄙視他人的審美,以及被他人鄙視,每個人都在鄙視鏈上移動,攀爬,墜落。
  • 英倫搖滾樂隊是如何站在鄙視鏈頂端的?
    當我們談論音樂時,儘管我們都不提倡所謂的「鄙視鏈」,但總有幾支英國樂隊,毫無疑問地站在「頂端」。英國音樂, 深深地影響著世界。隨著《樂隊的夏天》的熱播,許多國內樂隊進入了主流視野。作為聽眾的我們,也常常能從一些國內樂隊的音樂中聽出英倫樂隊的影子。
  • 樂隊「鄙視鏈」有多嚴重?《愛情買賣》能大熱,男團女團卻遇冷
    樂隊的夏天請來的大多數樂隊,都與搖滾脫不開干係。就算是民謠樂隊「野孩子",也想著用他們」內斂「的方式來演繹不一樣的搖滾樂。正是因為這群人的」敢做敢說「,樂夏的舞臺上我們能夠看到很多與別的舞臺不一樣的東西。
  • 你我之間隔著一條鄙視鏈
    古風 81 次 隨大流 60 % 最近一檔主打搖滾音樂的綜藝《樂隊的夏天》,不僅為廣大樂迷們開啟了2019年的夏天,在節目裡還暢談了樂隊圈內的各種鄙視鏈。 實際上,在音樂圈內常年存在著一條「鄙視鏈」。 窮酸味 民謠 101 字 流行歌曲 音樂鄙視鏈 玩說唱的 5.7 % 重複度 聽眾品味 音樂流派 【不可說】 最新鄙視鏈,所有人看不起玩說唱的?
  • 《樂隊的夏天2》要來了,中國搖滾重新回到夏天了嗎?
    原創 kiki 印客美學往年的夏天都是一個充滿了汽水味的搖滾夏日,一個接一個的音樂節,livehouse、巡迴演出使得夏日的生活從煩悶枯燥中解脫,那今年2020的夏日我們又能享受些什麼呢?是的,《樂隊的夏天2》終於要開始了!
  • 「搖滾看不起流行,流行看不起說唱」,你在音樂鄙視鏈第幾層?
    他說,「不是誕生在網絡環境下的歌曲就不是好歌曲」,「音樂無好壞之分」,「山珍海味不一定好,酸辣土豆絲也不一定low」。其實關於觀點,李榮浩在節目裡和對網友的評論回應中已經說的很全面了,但他還是花時間寫了一條長長的微博,像是補充說明。
  • Coldplay:處在搖滾圈鄙視鏈底端,安靜地做著自己的音樂
    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個蠻有爭議的搖滾樂隊吧,那就是酷玩樂隊(Coldplay)。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歡酷玩,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個樂隊的開始和後來的爭議,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吧。在1996年,剛考進倫敦大學的克裡斯.馬汀與吉他手相遇,並且組建了樂隊,名叫Pectoralz,後來蓋.貝瑞曼也加入了他們,在1997年,樂隊更名為Starfish,並且已經慢慢的開始演出,不久後鼓手威爾查平也加入他們,這是樂隊正式更名為酷玩樂隊。並在1998年,發布首張EP,但是因為使他們獨立推出的,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反響。
  • 專訪|音樂人張楚:拋棄固有價值判斷,做音樂從人出發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婷)9月22日,第二十四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開幕式「仙人掌音樂節」在成都蔚然花海舉行。本次演出集結了崔健、黑豹樂隊、唐朝樂隊、張楚、鄭鈞等在中國獨立音樂領域有出色表現的標杆式音樂人。
  • 鄙視鏈無處不在,音樂界的鄙視鏈引人爆笑
    比如,上大學,985的鄙視211的,221的鄙視普通一本的,一本的鄙視二本的,二本的鄙視三本的,三本的鄙視專科的,專科的小哥哥小姐姐都是自黑(此處應有狗頭保命)。但是,音樂界其實也是有鄙視鏈的。聽古典音樂的基本站在金字塔頂端,睥睨蒼穹。古典音樂是一個獨立的流派,藝術手法講求洗鍊,追求理性地表達情感。比如: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
  • 垃圾要分類, 樂隊要嗎?
    拋開古典、民族和爵士樂不說,光是搖滾,就被人們劃分出了近40種不同的風格,前些日子非常流行的「音樂圈鄙視鏈」還給這些音樂風格排出了高低之分。彭磊還在《樂隊的夏天》中非常直白地表示——朋克太土了。在此之前,更有人提出:如果蹲監獄的話,能否按照音樂喜好分配牢房。
  • 看到「樂夏」隊員的「鄙視」,終於理解了《一人我飲酒醉》的心酸
    上周《樂隊的夏天》選歌時,成員們臉上的表情特精彩。節目組提供了「網友好喜歡」的幾首「網絡神曲」,規則是要讓樂隊們從中選一首來改編。而對於玩兒搖滾的人來說,要唱《愛情買賣》《套馬杆》《倍兒爽》簡直就是降維打擊。五條人的仁科在看到這個歌單的時候,眉頭逐漸深鎖、表情逐漸無法控制。
  • 《樂隊的夏天2》總決賽汪峰來了,冠軍越來越明朗
    文章|影院咖啡屋《樂隊的夏天2》總決賽今晚開播,今年的這一季《樂隊的夏天》和去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冠軍一直不是太明晰。看過去年的節目的話,大家知道差不多去年賽程過半以後,在大家心目中冠軍已經非常的統一,就是彭磊的新褲子樂隊。
  • 張楚:音樂就是解煩憂,我只關心是否快樂
    張楚:我覺得,音樂人生產好的內容應該是第一位的,只是網際網路移動端改變了內容傳輸的方式,但是內容始終還是最重要的。 張楚:我現在在泰國的一個小島上,本來這裡遊客就不多,現在這個時期遊客就更少了。
  • 網際網路鄙視食物鏈大全:玩豆瓣的鄙視玩天涯的
    不過,對於這些不入流的豎中指者、睥睨者以及動不動擺出一副唯我獨尊姿態來的人們,你會怎麼辦?坐在一隅,高高掛起?太淡定跳出來,指責或打架?不文明!那,怎麼辦?怕是只能哼哼地在心裡嘀咕一聲,暗自指責對方沒水準,然後用滿含著公平、平等的現代思維光芒的「餘光」殺死不平等的罪惡。鄙視,不僅像是一條食物鏈,更是當下社會宿命的怪圈。
  • 張楚:《姐姐》讓我籤了約 魔巖時期有點像做夢
    張楚在魔巖的時間不算長,所發的專輯也不多,但正是這段歲月造就了中國搖滾的輝煌,張楚也認為這段時期對他的音樂影響重大,甚至令他如今回想起來「有點做夢般感覺」。張培仁來京發展搖滾樂 張楚成第一批魔巖籤約歌手張楚17歲考上大學,中途輟學,1987年隻身赴北京發展,當時組織了一個毒剌樂隊並且開始創作歌曲,1989年在同學宿舍裡面寫出了那首著名的《姐姐》。90年代初,臺灣滾石著名音樂人張培仁來北京尋找發展華語音樂的可能性,後來成立了魔巖文化,張楚成為籤約第一批歌手。
  • 「魔巖三傑」簡介:張楚
    1991年組成毒刺樂隊,參加由「魔巖文化」打造的中國第一張搖滾樂合輯《中國火I》的錄音,唱出那首廣為流傳的《姐姐》。1993年張楚與中國火合作以《一顆不肯媚俗的心》為名錄製個人專輯,或許這也正是張楚當時的內心寫照,同年,參加了北京音樂臺10周年頒獎演出。1993年夏天,參加在北京首體舉辦的「奧運-中國之夢」搖滾演唱會。
  • 比《樂隊的夏天》更讓人燥熱的現場,來一趟音樂之旅吧!
    今年夏天沒中暑,卻中了《樂隊的夏天》的毒。《樂隊的夏天》集合了中國31支樂隊,打算用一整個夏天,來試圖給我們一些答案。今天小宅就來和你盤點下,那些世界各地、不容錯過、各式各樣,讓人燥熱的音樂現場,他們就在那兒,就等你去了!
  • 專訪|張楚:我不會再把憤怒當話語權來用,我不擅長
    聚眾的手,生命好緊張」(《輕取》)這樣薄如蟬翼又閃閃發亮的句子。張楚個人照。高原 圖沉默許久後,2014年的EP《清楚》讓人知道張楚仍有能力創作和唱歌,卻較從前有了很大改變。僅僅從音樂就能聽出來,他徹底拋棄了年輕時候對搖滾這個載體寄予的幻想,不想做英雄,不以為音樂能改變社會;也未走到虛妄,以「念佛參禪」為解脫。
  • 樂隊的夏天來了,搖滾還能復活嗎?處在音樂圈鄙視鏈中層的尷尬
    這兩天無聊之中突然發現了一款綜藝節目,叫做《樂隊的夏天》,從不屑到重複看了幾遍,感慨頗多,看著臺上一幫平均年齡35歲的搖滾老炮兒還在嘶吼,竟然給我看的熱淚盈眶。,從此以後愛上搖滾樂,畢竟那個時候年紀太小,沒有多餘的錢而且也不懂的去追求音樂,而我爸那時候聽的,是那英、謝東,到後來高級一點變成了伍思凱……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當時覺得還挺好聽的,直到我長大後才覺得,low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