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8歲的高三學子小王,不慎患上了圓錐角膜眼病,差點失明,就在一家人無助時,一個好消息傳來,醫生為他找到了匹配的眼角膜。 如今,術後的小王視力逐漸好轉,小王說:「恩人,我要帶著您給的眼角膜去高考,以優異的成績報答您。」
治療中。
不慎患上圓錐角膜眼病今年18歲的小王,來自安順,是一名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一年前,他突然發現,左眼的視力急劇下降,本來就近視的他,開始以為是由於用眼過度而導致近視度數加深,便沒放在心上,只是一味的在近視鏡上做調整,加之學習緊張,就硬扛著沒去醫院。「不過並沒有多少作用,孩子的左眼視力最後還是越來越差。」感覺到兒子的眼睛絕不是近視這麼簡單後,三個月前,父母帶著小王到當地醫院眼科做了一次詳細的檢查,檢查的結果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孩子患了一種叫『圓錐角膜』的眼病,這種病隨著病情的延續,角膜會越來越薄,如不進行角膜移植,最後兒子唯一的結果就是失明。」孩子的母親說,當時醫生的診斷對全家人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孩子也正處在高三緊張的衝刺階段,突然而至的疾病肯定會對孩子的學習造成嚴重的影響。無論如何還是先要把孩子的眼病治好,如果健康沒了,那再好的成績又有什麼意義呢。孩子的母親下定決心,先帶孩子看病。
手術中。
他要帶恩人的角膜去高考3月初,小王的家長帶著兒子來到貴州普瑞眼科醫院。經過詳細檢查發現,患者左眼視力只能達到0.01,已經到圓錐角膜病的最後期:瘢痕期。醫生發現,患者由於病情拖的太長,發展較快,中央角膜太薄,只能通過角膜移植進行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再任其發展下去,小王很有可能面臨角膜中央穿孔,導致左眼失明。3月18日, 劉紅山教授和曾圓圓醫生帶著兩枚捐獻者的角膜,從海南飛抵貴陽,為正等在醫院的小王和另外一名青年帶來了光明的希望,而其中一枚,當天,就移植進小王的眼內。手術異常順利,術後第二天,當拆開紗布,站在窗戶前感受清晨第一縷陽光時,這個18歲的大男孩臉上透露出抑制不住的笑容。下午例行檢查,他的左眼已經恢復視力至0.2。醫生說,小夥子術後一切良好,隨著時間推移,他的視力肯定會越來越好。醫生的話,一掃小王剛確診時的心理陰霾,也讓這個平時排在班裡前幾名的優秀生,鼓足了衝刺高考的勇氣。陪護他的母親表示,病房裡用來放生活用品的柜子裡,都成他的書櫃了,這兩天,因為醫囑不能看書,他還著急的不得了。當了解到角膜來之不易、並且很多患者因為沒有等到角膜而失明後,這個懂得感恩的小夥子深受感動,對這枚移植入自己眼睛的角膜格外珍惜。「謝謝捐贈給我角膜的恩人,雖然我不知道他是誰,但我會在心裡記著不知名的他,過幾個月,我會帶著恩人的角膜,去迎接人生的第一次高考,我準備用優異的成績報答我的恩人。」小王說。都市新聞記者 田儒森
編輯 羅鎮武
校對 王浩
編審 廖波 石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