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捐獻的眼角膜去哪兒了

2020-12-04 新湖南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官銘 張嘉詩 長沙報導

16年前,譚素蘭的丈夫張立波捐獻了自己的眼角膜。今年4月30日,88歲的譚素蘭老人逝世,她將自己的眼角膜捐出。由此完成夫妻兩人捐獻眼角膜的壯舉。

眼角膜,位於眼球的最前端,被視為眼睛和外界接觸的第一道屏障,如相機的鏡頭一樣重要。

我國角膜盲症患者數量龐大,很多人因等不到匹配的角膜一直生活在黑暗中。一片薄薄角膜,成了他們光明與黑暗的分界線。

來自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總站的數據顯示:自2016年9月起,湖南累計眼角膜捐獻680例,成功救治了1700餘位角膜盲症患者。

(*數據來源: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總站)

今年年初,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職工李伯新因癌症醫治無效不幸離世,遵其生前遺願,家人將其眼角膜捐獻。

記者了解到,像李伯新這樣的角膜捐獻者不在少數,他們一般是因癌症、心腦血管疾病、器官器質性病變或意外去世。

捐贈者的角膜將用於治療患有感染性角膜穿孔、角膜白斑、圓錐角膜、角膜變性及角膜先天發育異常、角膜腫瘤等眼部疾病的患者。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團隊為患者做角膜移植手術)

長沙愛爾眼庫主任楊麗紅告訴記者,角膜從接收、採集、實驗室檢測與質量評估再經移植手術提供給患者,這個過程一般需2天的時間。

(楊麗紅在實驗室給採集回的角膜做質量評估)

23歲的唐建就是角膜移植手術的受益者。

因先天性的圓錐角膜,2013年,唐建左眼視力開始下降。

但當時唐建的父母並未在意,誤以為兒子跟很多正值青春期的同齡人一樣,只是普通近視,帶他在老家永州的眼鏡店配鏡後,便沒再關注。

直到2019年,唐建隨母親唐秋月到廣東江門務工,他入職體檢報告上「白內障或其他眼病」的字眼引起了全家人的重視。

與此同時,戴鏡的這幾年,唐建左眼視力不僅未被矯正,反而還出現了驟降。

隨著湖南疫情逐步穩定,5月1日,唐秋月帶著兒子來到長沙,找到了愛爾眼科醫院。

「他當時已經不抱希望了,但我覺得無論如何都要試一試。」唐秋月說。

幸運的是,這一次,醫院不僅找到了病因和治療方法,還找到了合適唐建的角膜供體。

(手術前醫生從保存液裡取出來的眼角膜)

5月4日,唐建順利完成移植手術。

術後第二天,唐建的左眼視力就從0.06恢復到了0.12,「康復後保護得當的話,通過戴鏡矯正可以恢復到0.5以上。」主刀醫生王科華的這句話給了唐建極大的精神鼓勵。

(術後,唐建進行角膜康復檢查)

在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發布的《視力殘疾全球數據報告》中,中國共有角膜盲症患者約500萬人,其中每年新增角膜盲症患者約10萬人,而我國每年接受角膜移植手術的患者僅有5000至10000人。大量的角膜盲症患者在等待捐獻者的出現。

角膜材料稀缺是造成角膜盲症患者不能及時接受治療的主要原因。唐建是幸運的,他的幸運來自媽媽的堅持,更來自角膜捐獻者的偉大奉獻。

這些捐獻者中,有出生不到一天的嬰兒,有古稀之年的老者,有對世界懷著眷戀深情的年輕人,他們的生命之火正在以另一種方式重燃。

[責編:官銘]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年輕歌唱家姚貝娜的眼角膜,去哪兒了?
    參加過中國好聲音,發過專輯,是多起公益事業的愛心大使,2015年被評為「廣東好人」,深受大眾喜愛的音樂家。在2015年1月16日下午16時55分,因乳腺癌復發,於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病逝,無情的病魔奪走了年僅33歲姚貝娜。善良的姚貝娜在她最後清醒時表達了捐獻自己的角膜,而且還叫她的父母在她死後把所有遺物拍賣,得款全部捐獻山區孩子,將自己的愛心留在人間。
  • 一個眼角膜的「三生三世 」!黑龍江角膜捐獻第一人的眼角膜將有望第三次傳遞!
    12月2日,七臺河市勃利縣雙河鎮振興村村民丁鳳芹格外高興,因為她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心願,籤署了捐獻眼角膜協議。而六年前,她正是因為獲得了這隻眼角膜,才重見了光明。而這一切都源於一個叫閆阿紅的女記者。閆阿紅是1970年生人,2000年,年輕的閆阿紅被診斷患上了子宮內膜癌。一向為別人帶去光明和希望的她,做了一個決定,捐獻自己的眼角膜。
  • 南陽女子想在去世後捐獻眼角膜 曾報名捐造血幹細胞
    她1979年出生,今年才38歲。她有一個心願——去世後捐獻眼角膜,為他人帶來一片光明。於是不知手續如何辦的她,撥打了晚報熱線求助,才讓記者了解到她和她這個心願背後的故事。她叫王昭軍,是市公交總公司的一名現場管理員,就是以往人們所稱的「調度員」。「我想做些幫助別人的事。」王昭軍說,自己經常看到媒體關於捐獻眼角膜的報導,其實也是想了很長時間才做出的決定。
  • 廣西12歲少女臨終自願捐獻眼角膜 少女母親:不後悔
    熊涵懿 攝   中新網柳州4月1日電 題:廣西12歲少女臨終自願捐獻眼角膜 少女母親:不後悔  作者 朱柳融 熊涵懿  「我崩潰了,無法接受這個現實。」4月1日,廣西柳州市市民甘女士回憶起去年得知12歲的女兒到達腦死亡狀態時的心情,但還是忍痛完成了女兒的願望,「我們不後悔捐獻媛媛的眼角膜去幫助別人」。
  • 寧夏眼角膜捐獻有法可依!
    《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利用眼角膜捐獻牟取非法利益或者買賣眼角膜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交易金額八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參與眼角膜捐獻工作的組織和個人洩露捐獻人、接受眼角膜移植人的隱私和個人信息或者擅自公開病歷資料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捐獻眼角膜最多的國家卻正在遭遇苦難,它究竟是一個什麼地方?
    人死眼猶生如果說,世界上有一個國家因為捐獻眼角膜而被世人熟知、所敬佩,那麼只有斯裡蘭卡了。這個區區兩千多萬人口的國家,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到現在已經捐獻出了七萬多枚眼角膜,涉及五十多個國家,140多個城市,他們為全世界帶去了光明和希望。
  • 黑龍江省舉辦器官、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知識校園宣講活動
    黑龍江省器官、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知識校園宣講會2019年11月27日下午,由黑龍江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舉辦,東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團委承辦的「黑龍江省人體器官、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知識校園宣講會」在東北農業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
  • 重慶68歲退休教師捐獻眼角膜,讓光明延續
    近年來,隨著遺體器官捐獻宣傳的不斷深入,在捐贈者的推動下,人們在思想上對遺體器官捐獻的認同度也越來越高,很多的志願者在紅十字會和醫學院或者通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公眾號進行登記。近日,68歲退休教師鄧祥碧將眼角膜捐獻給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終於完成了他生前的最後一個願望。
  • 「感恩帳本」背後的愛心延續 50歲陳金霞捐獻眼角膜回報好心人
    第一筆捐款是在2009年元旦,時任濰城交警大隊二中隊指導員胡家武捐了一千元,隨後幾年間濰坊的公益組織和愛心人士也在陸續捐助,幫她一家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2011年春節胡家武給了兩個孩子每人500塊的壓歲錢,而2012年四個孩子都有份,一共給了2000元,記帳本上清清楚楚地寫下了這些數字。
  • 明日的愛——九位眼角膜捐獻志願者和他們的故事[組圖]
    這一兩年夫妻倆總在電視上看見別人捐獻遺體(包括眼角膜)的報導,總是很感動,於是籤了眼角膜捐獻協議。聶燕紅說,這都是身後的事情,一來可以幫助人,二是也為自己和孩子積德。他們選擇成為眼角膜捐獻志願者。在他們之中有身患重病的孩子,有樂觀開朗的白衣天使,有呼籲社會公益的大學生,也有已經永遠離開我們並已經給別人帶來光明的老人。
  • 深圳已有1043人身後捐獻眼角膜
    原標題:我市已有1043人身後捐獻眼角膜   5月12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月啟動儀式暨深圳器官捐獻20周年宣傳活動舉行,活動以「愛心相伴,救在身邊」為主題,由中國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與深圳市紅十字會共同主辦。
  • 眼角膜不算器官
    官方:不屬器官---」 由於癌細胞擴散,有血管的器官都無法被用於移植,最終李翠決定捐獻眼角膜和遺體。對此,有關機構表示,眼角膜屬於人體組織,不屬於器官,所以器官捐獻功德碑上不會刻捐獻者的名字。馬冬花表示,捐獻器官和眼角膜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幫助...
  • 眼角膜捐贈大國斯裡蘭卡:它傷痕累累,卻給世界帶去光明
    雖然人口只有2100萬,斯裡蘭卡卻是世界上最大的眼角膜捐贈國之一。從上世紀60年代起,斯裡蘭卡眼捐獻協會累計向世界50多個國家捐出了4.7萬枚眼角膜。數據顯示,每五個斯裡蘭卡人中,就有一個承諾捐出角膜。
  • 深圳已有1043人身後捐獻眼角膜 430人身後捐獻遺體
    原標題:我市已有1043人身後捐獻眼角膜 器官捐獻20周年宣傳活動舉行深圳特區報2019年5月13日訊 昨天,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月啟動儀式暨深圳器官捐獻20周年宣傳活動舉行,活動以「愛心相伴,救在身邊」為主題,由中國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與深圳市紅十字會共同主辦。
  • 斯裡蘭卡是世界最大眼角膜捐獻國 被稱為「世界的眼睛」(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斯裡蘭卡是世界最大眼角膜捐獻國 被稱為「世界的眼睛」(雙語) 2019-04-23 10:08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世界之眼」斯裡蘭卡:世界上最大的眼角膜捐獻國
    在斯裡蘭卡6.5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上,這些鄉村醫生分布於450多個聯絡處,形成了一個高效的運輸網,以確保在逝者死去後能最快將眼角膜送至眼庫保存。 對於稀缺的眼膜捐贈,無論醫療多麼發達,都解決不了捐贈的根源問題。但在斯裡蘭卡,奉獻精神是一種信仰,每20個斯裡蘭卡人就有一人主動籤字,表示死後自願捐獻眼角膜。
  • 大學生開學日去世捐獻眼角膜,他患的這種罕見腫瘤究竟是什麼?
    家人按照他的遺願捐獻了眼角膜和遺體,他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得到「延續」,開學季的醫學殿堂多了一位年輕的「大體老師」。鄧澤中的家人鄭重地在捐獻確認書上簽字,按其遺願捐獻他的眼角膜和遺體。2019年3月6日,他被診斷出患有卵黃囊瘤。這是一種惡性腫瘤,手術切除的腫瘤直徑達10釐米。治療期間的鄧澤中樂觀堅強,化療期間他向醫生請假去學校參加畢業考試,堅持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準備考研複習。然而,病魔終究還是帶走了他。在2020年的開學季,他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 漢中22名醫務人員集體籤下眼角膜捐獻書!
    漢中22名醫務人員集體籤下眼角膜捐獻書!11月26日下午,在陝西省紅十字眼庫專家和勉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勉縣醫院22名醫護人員集體籤訂了眼角膜捐獻志願書(即《志願捐獻遺體(角膜)登記表》),志願在自己去世後將眼角膜捐獻給需要的人。據悉,此次集體籤訂捐獻志願書,在漢中市也是首例。
  • 安慶78歲老人決定無償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前不久,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就是要在自己離世後將自己的遺體及眼角膜無償捐獻給國家。「國家對我太好了,我也沒有別的方式,我想把自己的眼角膜和遺體捐獻出去,給國家做一點貢獻,這是應當的。」石根應說出了自己的內心的想法。2014年,石根應老夫妻倆體弱多病,家庭生活困難,當時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75歲老黨員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德州市登記在冊的捐獻者199例
    張一貴捐獻證書「我覺得我身體不行了,抓緊聯繫市紅十字會吧,把我的遺體和眼角膜捐獻出去,為社會做些貢獻。」這是75歲的退休老人張一貴去世前兩天對兒女們說的話。11月21日19:30,老人安詳平靜地走完了他的一生,遵照老人的遺願,家人將其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給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