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女子想在去世後捐獻眼角膜 曾報名捐造血幹細胞

2020-11-23 大豫網

王昭軍向記者展示她的榮譽證書

□本報記者 王 冕 文/圖

38歲的王昭軍 想成為捐獻眼角膜志願者

她1979年出生,今年才38歲。這個年紀,人生的旅途還很長,連前半生都沒過完,她卻把後半生的事給計劃好了。她有一個心願——去世後捐獻眼角膜,為他人帶來一片光明。於是不知手續如何辦的她,撥打了晚報熱線求助,才讓記者了解到她和她這個心願背後的故事。

她叫王昭軍,是市公交總公司的一名現場管理員,就是以往人們所稱的「調度員」。

「我想做些幫助別人的事。」王昭軍說,自己經常看到媒體關於捐獻眼角膜的報導,其實也是想了很長時間才做出的決定。畢竟以前多數人的舊思想都認為人去世後遺體的完整性也很重要,但自己看得很開!她說,自己之前就是市紅十字會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大約在2006年,偶然看到紅十字會發起的招募志願者的活動,她立即報名參加。「結果當時也沒配型成功,雖然我的資料還在紅十字會保存著,遇到能配得上的就會聯繫我,但一直也沒通知我去捐獻,很遺憾……」她還說,為了隨時準備好捐獻造血幹細胞,一直沒敢更換手機號,生怕哪天紅十字會按照當初登記的號碼聯繫不上她了。

她是一名獻血志願者 10年前報名捐獻造血幹細胞

「我當初積極參加捐獻造血幹細胞活動,其實有一個心結,我當年在老家青華鎮上初中,我們一個老師的女兒得了白血病,我親眼看到那個孩子年齡小小的,整天輸液、非常受罪,我從小就喜歡孩子,更加受不了看見孩子這麼可憐。」王昭軍說。

「還有一件事是,我父親早些年突然急病去世對我打擊也很大,病人和家屬的痛苦,我都非常有體會。我希望能幫幫他們,讓他們減輕痛苦。」她告訴記者,自己由於工作和照顧還在上小學的孩子等原因,雖有心做公益,但沒有多少時間去一些志願者活動。因此,自己想通過別的形式做公益。「除了是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我已經堅持獻血十年左右」。

採訪現場,她拿出了四本獻血證書和造血幹細胞志願者證書,「還有好幾本獻血證書,搬家都找不到了。確實也有人不理解,朋友說你獻血對身體不好什麼的。你看我獻血這麼多年,我身體好著呢!能幫助別人,為啥不幫!」

原本只是想求助媒體幫忙的她,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如果一定要報導我的話,希望通過報導,讓大家都對獻血、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些公益事業有了解,有需要的人能及時得到幫助,更多的人能參與進來!」

想捐獻眼角膜 需聯繫河南省眼庫

記者就王女士想捐獻眼角膜一事聯繫相關單位,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河南省內只有位於鄭州的河南省眼庫具體負責此事。

記者通過河南省眼庫諮詢電話採訪到省眼庫相關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介紹,其實捐獻眼角膜的登記程序並不煩瑣,有這方面志願的群眾可上網搜索「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或「河南省立眼科醫院」的官網,在官網的下載專區可找到河南省眼庫角膜捐獻相關表格。也可以撥打河南省眼庫諮詢電話「0371—65580907」,了解相關知識和信息。

工作人員說,外地的愛心人士填好表後可以自己先保存好,也可郵寄到省眼庫來。將來如果即將去世或已經去世,及時聯繫省眼庫工作人員趕到現場手術。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省眼庫的眼角膜來自我省各地,南陽市的也不少。雖然隨著人們意識的增強和偏見的減少,自願捐獻眼角膜的人越來越多,但和等待手術的病人數量比,差距仍然很大。⑧1

(南陽晚報)

原標題:年紀輕輕,她希望將來捐獻眼角膜

編輯:牛恆烜

相關焦點

  • 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10000例!中華骨髓庫位居世界第四
    本報記者 甘南攝在今天舉行的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中,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慧玲透露,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超過281萬人份,為臨床提供造血幹細胞10000
  • 捐獻造血幹細胞後發生了哪些變化?聽他們怎麼說
    2018-04-21 19:1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王晨輝「我覺得,捐獻造血幹細胞對我的身體不但沒有造成影響,還讓我有了更好的生活習慣,我想通過我的經歷告訴大家,捐獻造血幹細胞,於己無害,於人有利,希望有更多熱心人能加入進來。」
  • 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些常識你必須知道!
    目前造血幹細胞移植可用於治療幾十種致死性疾病,如:白血病、某些惡性實體瘤,再生障礙性貧血、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地中海貧血等。熱點四:我看了一些白血病患者的報導,為什麼我不能直接捐骨髓給白血病患者?
  • 「95後」小夥捐造血幹細胞 大學生群體捐獻積極性提升
    張江濤捐獻造血幹細胞。 蔡建夫 攝中新網紹興9月22日電(項菁 張銀育 陳飛彩)血液緩緩流入血細胞分離器,5小時共採集造血幹細胞混懸液365毫升……記者22日從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獲悉,日前,22歲張江濤在醫院成功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其捐獻的造血幹細胞用於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從陌生擔心到主動「擼袖」,目前,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以下簡稱: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超過280萬人份。
  • 捐造血幹細胞像獻血一樣簡單
    2003年8月,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雲南省分庫成立,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從零開始起步,經過17年努力,在全省各州市成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分站工作站,逐年大力開展宣傳、動員、採集等工作,報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不斷增多,成功捐獻案例也在逐年增多
  • 想參與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小夥伴看過來!!!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幹細胞捐獻入庫流程吧!捐獻流程01第一步關注微信公眾號「上海造血幹細胞捐獻」關於入庫報名的條件,你都了解了嗎?入庫報名須知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健康要求如同獻血,即不能因捐獻造血幹細胞影響捐獻者的健康,又不能因接受造血幹細胞而使患者增加新的疾病。
  • 骨髓造血幹細胞「悔捐」調查:捐獻關鍵時刻近半志願者「脫逃」
    然而,就在欣欣住進移植艙進行預處理之後,捐獻者卻突然中途「悔捐」。欣欣家人承擔了捐獻者高分辨配型、體檢和採集幹細胞等一系列費用約5萬元,這下不僅錢打了水漂,孩子也只能先回輸她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回到原始狀態,等待下一個合適的供體。欣欣的遭遇不是個案。悔捐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卻又不時發生。
  • 十年後我終於見到了你!獲捐造血幹細胞病癒後來濰「探親」
    4月9日下午,在濰坊市紅十字會會議室裡,在工作人員及志願者的共同見證下,造血幹細胞受捐康復者江黎明與捐獻者朱永明緊緊擁抱在一起。十年前,朱永明捐獻的造血幹細胞挽救了江黎明的生命;十年後,江黎明不遠千裡從黑龍江來謝恩。據了解,這是我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首次與受捐康復者見面。捐獻者朱永明是臨朐山旺鎮人,1986年生。
  • 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工作已恢復正常 累計造血幹細胞捐獻量破萬
    疫情日趨穩定,目前中華骨髓庫國內捐獻工作已經恢復正常,今年1至8月份累計捐獻799例,尤其8月份捐獻156例,超過了去年同期。今年8月份造血幹細胞捐獻數量破萬2020年8月6日,中華骨髓庫捐獻量破萬例!四川省紅十字「三獻」志願者林彬彬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完成200ml造血幹細胞採集,幸運地成為了中華骨髓庫第10000例、四川省第26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三位90後因愛而遇 為三位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通訊員 文梅英  數九寒天,天寒地凍,三位不同地方的90後「暖男」因愛在鄭州相遇。1月11上午,來自商丘、南陽、許昌的三位90後王坤、李正陽、楊霄分別在省人民醫院、省腫瘤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三名血液病患者帶去重生希望。
  • 揚州小夥為捐造血幹細胞減肥20多斤
    今年7月份,當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當即同意捐獻造血幹細胞。   27歲的張晨雨在儀徵市真州鎮嘉禾社區工作,早在2011年,還在安徽讀大學時,他就報名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 江蘇又產生一對捐獻造血幹細胞夫妻
    2021年1月11日上午,鹽城市民李海華在泰州市人民醫院正式捐獻造血幹細胞。至此,江蘇繼石雲根、張冬梅夫婦後又產生了一對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夫妻。當天上午江蘇首對捐獻者夫妻石雲根、張冬梅也來到採集現場一起見證這個重要時刻。  李海華、陳國蓮夫婦成為全國第四對(之前江蘇、廣東、安徽各一對)、江蘇省第二對、鹽城市首對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夫婦。
  • 杭州女生流水帳記錄捐獻造血幹細胞走紅
    「捐獻造血幹細胞這種一般人不會有,而且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經歷,我要好好的做一個總結」。  16日下午,網友@許小了個豹的微博,獲得超過12萬點讚,另外還包括人民日報等「大V」在內的4萬次轉發。  杭州28歲女生許艾菲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經歷:「四天八針,兩個手臂感覺要成馬蜂窩」,讓她獲得「最美小姐姐」稱號。
  • 杭州女孩捐獻造血幹細胞走紅:希望更多人加入捐獻隊伍
    杭州「最美小姐姐」許艾菲記錄捐獻造血幹細胞過程走紅網絡  杭州女生流水帳記錄捐獻造血幹細胞走紅  「捐獻造血幹細胞這種一般人不會有,而且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經歷,我要好好的做一個總結」。許艾菲捐獻造血幹細胞獲得的榮譽證書。圖片來源:新京報  杭州28歲女生許艾菲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經歷:「四天八針,兩個手臂感覺要成馬蜂窩」,讓她獲得「最美小姐姐」稱號。許艾菲說,自己願意以親身經歷給潛在捐獻者一顆「定心丸」。
  • ...河南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黃偉和湖北受捐者胡磊相約寫書講述捐獻...
    本報訊(通訊員侯博李巖記者李燕)9月15日,中國紅十字會在北京舉行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兩度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河南省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隊隊長黃偉與湖北省受捐者胡磊同時受邀出席活動,這對曾兩度「血脈相連」的「親人」在相知6年後,終於相見。
  • 揚州儀徵小夥為捐造血幹細胞減肥20多斤
    11月24日上午,揚州儀徵市的張晨雨在泰州開始第一次造血幹細胞的捐獻。陪伴在身旁的,是他的未婚妻王萌。今年7月份,當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當即同意捐獻造血幹細胞。27歲的張晨雨在儀徵市真州鎮嘉禾社區工作,早在2011年,還在安徽讀大學時,他就報名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13年他正式成為中華骨髓庫一名志願者,多年來,他先後14次無償獻血,累計獻血5500ml。今年7月30日,他接到安徽紅十字會的一個電話。
  • 為捐造血幹細胞兩個月增肥16斤 捐造血幹細胞的注意事項
    為捐造血幹細胞兩個月增肥16斤,原本沒有100斤的她開始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一天吃四五頓飯,還要強迫自己吃到非常的難受。 在短短的兩個月內增肥了16斤,最終捐獻了自己205ml的造血肝細胞。受捐的少年在事後寫信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他非常感謝這位女孩子給了他第二次的生命,而這位女孩表示這都是她應該做的,她的捐獻不圖任何的回報。
  • 廣西「90後」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病房裡迎生日
    廣西「90後」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病房裡迎生日 2020-11-06 21:00:10 黃戀 攝   中新網柳州11月6日電 (黃戀)「我覺得我很幸運,在有生之年能以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方式幫助另一個人,我希望受捐者能夠早日康復。」6日,在廣西柳州市工人醫院新總院內,一場特殊的生日聚會熱鬧而溫馨,躺在病床上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小亮(化名)對著鏡頭,對受捐者隔空送出祝福。
  • 怎麼看待妹妹患病,倆哥哥悔捐,造血幹細胞捐獻對人體有多大危害
    與此對照的是一則新近發生的社會新聞《術前親哥反悔捐獻骨髓,丈夫跪地求嶽父也於事無補》。親妹妹患病兩位哥哥配型成功,但是卻害怕對身體有傷害,並害怕妹妹後期治療要向他們借錢而悔捐了。生命和親情在自私的人性面前顯得如此微不足道,真是令人寒心。《急診科醫生》中皓月曾在病房中對強強說,已經不抱生的希望了,因為就算是親人,也不能強求別人必須要付出代價救另一個人。親人之間的悔捐也是常有的事。
  • 造血幹細胞捐獻方法
    造血幹細胞捐獻問答捐獻造血幹細胞影響身體健康嗎?  人體內的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l-2 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健康。採集造血幹細胞的主要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