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20個自然向好

2021-01-13 騰訊網

2020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黑天鵝」頻頻出現、壞消息不時傳來,人類經歷了苦難和心痛。不過,這一年也並非沒有積極的事件發生。和熊貓君一起快速盤點2020年全球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利好消息吧!

1

2020年2月以來,中國開始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並繼續推進《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訂。6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2

在尼泊爾,一臺新架設的紅外相機拍攝到了野生虎的蹤跡,它出現在海拔超過2400米的密林中。這是尼泊爾首次在這一海拔高度發現野生虎。

DoFSC/WWF Nepal

這一創紀錄的發現印證了一種觀點,即高海拔棲息地可能為野生虎提供庇護,並使它們得以在尼泊爾和印度的交界地帶活動。同時,這一發現讓人們對野生虎在尼泊爾的分布有了新的認知,並掌握了更多關於野生虎棲息地的信息。

3

在印度犀牛保護願景2020項目的努力下,馬納斯國家公園的大獨角犀的種群數量正在恢復。其種群數量曾經因盜獵而大幅下降。如今,亞洲有大約3700頭大獨角犀,20世紀初,這一數字僅為200頭。

WWF-India

4

越南禁止所有受保護的野生動物在貿易市場裡出售,也禁止進口所有活體或死體野生動物,包括卵、蛋及幼體。新政策囊括了保護人士多年來一直倡導的建議,包括加大對涉及野生物貿易犯罪行為的懲罰力度,以及加強對國內市場的管制。

5

肯亞報告稱,其境內大象種群數量從1989年的約1.6萬頭增加到今天的約3.4萬頭。盜獵情況也較前幾年大幅減少——2020年統計數據顯示遭到盜獵的大象為7頭,而2019年和2018年的這一數據分別為34頭和80頭。

非洲象群鳥瞰圖,肯亞 Martin Harvey / WWF

生活在該國的非洲獅種群數量也增加了25%,從2010年的2000頭增加到2020年的2489頭。

6

巴基斯坦宣布新成立15個國家公園以擴大保護區面積,其面積將從佔國土面積的12%擴大至15%。

7

越南新建了22,132公頃的熱帶森林自然保護區,命名為Dong cho - khe Nuoc Trong,意為「峽谷中的清流(clear water in the ravine)」。這裡是40個全球瀕危物種的家園,包括一種神秘的動物——中南大羚(Pseudoryx nghetinhensis),其種群數量十分稀少,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

中南大羚(Pseudoryx nghetinhensis) David Hulse / WWF

8

阿富汗宣布成立巴米揚高原國家公園(Bamyan Plateau National Park),這是該國有史以來第五個保護區,也是第二大保護區,佔地4200平方公裡。這裡會是野山羊、東方盤羊和波斯豹的家園。

9

德國開始將舊時「鐵幕」地區以西的62個軍事基地轉化為自然保護區,為鷹、啄木鳥、蝙蝠和甲蟲提供家園。

10

由於得到了更多的公眾支持和鯨魚肉消費需求的下降,作為僅存的三個捕鯨國度之一的冰島,已連續第二年決定不捕鯨。該國的兩家捕鯨公司表示,這可能是一年一度捕鯨活動的永久終結。

11

海洋巨獸——藍鯨,似乎正在重返南喬治亞島。這個物種在20世紀初就被商業捕鯨者大量捕殺,儘管1965年捕殺藍鯨就已被禁止,但直到現在,這種龐然大物在南極仍是稀有訪客。

British Antarctic Survey

英國南極觀測站(British Antarctic survey)在2020年的勘測中共記錄到了58次藍鯨,這進一步證明了海洋巨獸可能正在回歸南極。

12

英國特裡斯坦-達庫尼亞群島建立了大西洋上最大的保護區,也是世界上第四大保護區。這個68.7萬平方公裡的保護區是禁捕區(no-take zone),禁止捕魚和進行其他有害生態的活動,以保護在島嶼鏈及其周圍生活的野生動物,包括信天翁、企鵝、鯨魚、鯊魚和海豹。

13

11月,擁有全球海岸線總和40%的14個國家籤署了一項新的承諾,在未來10年結束過度捕撈,恢復魚類種群數量,並治理海洋塑料的問題。每個締約國家均承諾,到2025年,確保其管轄範圍內的所有海域(相當於整個非洲的面積)得到可持續管理。

15

本世紀初,紐約斯坦頓島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填埋場,比中央公園大三倍,垃圾堆放了相當於約20層樓的高度。如今,它已成為一片綠洲,是有史以來最不可能實現的城市生態恢復的成功故事之一。

16

耶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自2015年以來,美國產生的電子垃圾數量持續下降。最大的原因是大型且笨重的陰極射線管電視和電腦顯示器的消失。由於電子設備實現了功能的「融合」,比如智慧型手機兼做相機,廢棄的電子設備總數也趨於平穩。

17

雖然2020年整體能源需求大幅下降,但清潔能源表現出了驚人的彈性。風能、太陽能和水力發電佔2020年新增電力基礎設施的近90%,可再生能源淨裝配容量總體增長4%,達到近2億千瓦。

18

2020年,全球燃煤發電規模首次出現下降趨勢,關閉的煤電廠數量高於新開的數量。瑞典和奧地利成為第二個和第三個放棄燃煤的歐洲國家。印度表示,在接下來的四年裡,將停止進口熱能煤。巴基斯坦和菲律賓表示,他們將不再批准新的煤電廠。孟加拉國削減了2800萬千瓦的煤電產量——這一數字高於整個澳大利亞的產能。

19

氫,宇宙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經歷了美妙的一年。2020年,綠色氫能源管道項目從350萬千瓦擴大到1500萬千瓦,數十個國家宣布了新政策,這意味著全球約一半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在有了可靠的氫能源戰略。

20

2020年,各國的氣候承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韓國成為第一個設定2050年二氧化碳淨零排放目標的亞洲國家,其次是日本,最重要的是中國,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可能是自巴黎協定籤署以來氣候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項進展。

Carl Court/Getty Images

人類的進步和發展不是一條直線,也不會不經任何努力就憑空發生。在最艱難的時刻,總有人堅信世界可以變得更好,也總有人為實現這一願景持續努力著。

新的一年,WWF期待與大家一起擁抱2021,攜手為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繼續探尋可持續發展之路!

資料翻譯&整理:Elsa、Sammi

排版:捷西

消息來源:WWF中國官網 | WWF國際官網 | ReSource: Plastics項目官網 | AP News | British Antarctic Survey | China Dialogue | DW | Electrek | Euractiv | France 24 | Future Crunch | Gulf News | IEEFA | India Times | Mongabay | National Geographic | New Scientist | SeattleMet | The Guardian | The Independent | The New York Times | The Times | The Washington Post | Wood Mackenzie | World Land Trust | Yale 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

喜歡今天的內容嗎?喜歡就點個分享、點讚、在看叭~

點分享

點點讚

點在看

相關焦點

  • 早間播報【2020年11月20日】
    早間播報【2020年11月20日】 2020-11-20 07:1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自然》展望2020年重大科學事件
    新華社倫敦12月20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知名科學雜誌《自然》20日在線發表文章,展望了2020年可能會對科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其中包括多個國家的火星探測任務,還有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等。  文章首先關注的是航天探索。2020年,多個國家將開展火星探測任務。
  • 2020「地球一小時」線上熄燈並向抗疫奮鬥者致敬
    人民網北京3月29日電 (記者李琰)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的「地球一小時」28日20:30時許首次開啟線上互動儀式。以線上直播的形式聯絡企業家、藝人、音樂人等,帶來禮讚自然和生物多樣性的互動一小時,也讓當晚在家中通過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的環保公眾「與自然共生」的一小時,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產生更多思考。
  • 2020年1-7月俄羅斯人口自然減少同比超過30%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聯邦審計局在2020年1-9月預算執行情況報告中指出,2020年1月至7月,俄羅斯人口自然減少31.63萬人,減少幅度同比超過30%(2019年1-7月,俄羅斯人口減少20.97萬人)。
  • 2020年導師申請國家自然基金更難!
    2020年自然基金申請創紀錄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申請受理工作已經結束,從各個高校公布的申請數量來看,廈門大學申請數量高達1401項,較2019年同比增長15.31%,申請數量創歷史新高,同時像蘇州大學
  • 2020年自然指數發布 河南大學生命科學排名大幅提升
    數據顯示,2019年公布的河南大學生命科學自然指數年度榜單排名為全國第70位,2020年4月30日公布的最新排名為全國53位,提升17個位次。與國內其他高校生命科學相比,增速較快,提升幅度較大,成績顯著。但與領先的高校、機構相比,上升空間依然很大。
  • 2020年中國高校在「自然」「科學」雜誌發表論文排行榜
    2020年剛剛結束,中國大學就傳來捷報,2020年,中國大學在《自然》和《科學》雜誌發表論文的高校和發表論文的數量,較2019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2020年,中國高校在《自然》《科學》雜誌發表論文的高校,由2019年的53所,增長到了63所。
  • 2020年浦東新區衛生健康系統國自然基金立項數創歷史新高!
    2020年浦東新區衛生健康系統國自然基金立項數創歷史新高! 2020-12-11 2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廣西大明山自然觀察節後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野外筆記,ID:Falco-peregrinu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2020年廣西大明山自然觀察節於8月23日在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圓滿結束。在兩天的活動中,有8個來自廣西的家庭參賽,共記錄254種物種,其中扁形動物1種、環節動物1種、菌類4種、昆蟲70種、兩棲類4種、爬行類4種、其他節肢動物11種、軟體動物5種、獸類1種、植物153種。時隔兩個月我們終於將參賽家庭和工作人員拍攝的物種照片精選出來集結成冊。這本《2020年廣西大明山自然觀察節報告》小冊子呈現給您。
  • 《自然》評出2020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
    來源:科技日報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或許讓我們放慢了腳步,但科技的發展永不止步。轉眼間,2020年已接近尾聲,英國《自然》網站在近日評出了今年十大重要科學發現,其中最後一項是本年度最受歡迎的科學發現。
  • 《自然》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出爐
    當地時間12月14日,《自然》通過其官網公布了2020年十大科學發現。其中 9 個科學發現的論文發表於《自然》,1 個科學發現的論文發表於愛爾蘭史前貴族墳墓中發現亂倫證據6 月 17 日,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研究團隊發表論文,該團隊對一座位於愛爾蘭且具有大約 5000 年歷史的史前陵墓中埋葬的人類遺骸進行了基因測序,發現了墓中所埋葬之人是一級亂倫的後代:他的父母要麼是兄弟姐妹,要麼是父母和孩子。研究團隊推測,這座陵墓中所埋葬的貴族,通過亂倫來維持貴族血統。4.
  • 紙漿價格下降 維達國際三季度業績向好
    獲益於原材料價格下降,維達國際三季度業績向好。10月22日,維達國際公布2020年9個月未經審核財務資料報告稱,2020三季度實現總收入38.3億港元,同比減少0.2%。其中31.24億港元來自紙巾分部;7.06億港元來自個人護理分部。實現淨利潤為5.45億港元,同比增長48.1%。
  •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 周晉峰研究團隊2020年...
    一、2020年工作進展2020年,周晉峰研究團隊主要通過理論研究與實踐相結合、政策倡導與建議、成果產出三個層面深化對生態文明思想的研究與宣傳,構建全球生態文明交流平臺。現將2020年工作成果公布分享如下。
  • 【世界城市日】2020《上海手冊年度報告》全球首發,20個全球案例入選
    【世界城市日】2020《上海手冊年度報告》全球首發,20個全球案例入選 2020-10-31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媒盤點:20個短語定義2020年的美國
    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導美國《紐約時報》12月22日發表文章《定義2020年的20個短語》,全文摘編如下: 這一年給了我們許多新詞、短語、表達方式和隱喻。
  • 626年大鵬所城「童」趣盎然,全國首個兒童自然圖書獎揭曉十大獎項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郭力銘 葉向航 通訊員 孫瀟瀟11月28日,626年歷史的大鵬所城「童」趣盎然,與「3歲」的大鵬自然童書獎進行了一場自然閱讀與傳統文化的時空對話。作為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重點主題活動,「2020大鵬自然童書獎」在北門廣場揭曉十大獎項。
  • 2020年1-9月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9億千瓦
    2020年1-9月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9億千瓦 發布時間: 2020-11-02 09:54:00   來源:  作者:
  • 《自然》期刊公布:2020年值得期待的科學事件
    2019年,人類在科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繼續提升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人類的科學腳步是不會停止的,接下來的2020年,人類還有哪些科學探索值得期待呢?最近,《自然》期刊發表了他們總結的幾大科學事件,將會引起全世界人的關注,咱們一起來看看吧。火星探索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對於火星的探索了。
  • 活久見:20個罕見的神奇自然現象!
    世界這麼大,大自然處處有驚喜,但有些神奇的景象卻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的……有了網際網路,可以讓我們看到許多兩點一線的生活無法看到的奇景,比如說下面這些罕見又震撼的自然現象,有些只有運氣爆棚的人才有機會看到了!地獄之門,1971年地質學家在土庫曼斯坦進行勘探時發生意外坍塌,為了防止有毒氣體外洩,他們決定點燃漏出來的天然氣,這一燒就是近50年。
  • 活久見:20個罕見的神奇自然現象
    世界這麼大,大自然處處有驚喜,但有些神奇的景象卻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的……有了網際網路,可以讓我們看到許多兩點一線的生活無法看到的奇景,比如說下面這些罕見又震撼的自然現象,有些只有運氣爆棚的人才有機會看到了!地獄之門,1971年地質學家在土庫曼斯坦進行勘探時發生意外坍塌,為了防止有毒氣體外洩,他們決定點燃漏出來的天然氣,這一燒就是近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