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他是死法最慘的日本人:近距離遭受核輻射,醫生強行為他續命83天。
前言
古往今來,各種發明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正是這種力量推動著人類由原始的農耕社會走向了如今的現代社會。由此可見科技的發展對於人類進步的重要推動作用。
在當今世界,能源毋庸置疑是各個國家都在爭奪的目標,誰能掌握更多的能源就能夠掌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可眾所周知,目前依然作為世界主要能源的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屬於不可再生的資源,一旦儲量被開採一空,那麼將需要極其漫長的時間才能再次生成,因此,現代的科學家們都在不遺餘力的研究新型的能源。
海上鑽井平臺
在眾多的能源之中,核能這個詞彙在上個世紀被提了出來,並最終在科學家們的努力之下變成了現實,1951年12月20日,美國的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使用一個小型的核反應堆點亮了四個燈泡,這次實驗證明了和平利用核能的可能。此後世界的科學家加緊了核能的相關研究。
終於在1954年6月前蘇聯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奧布寧斯克原子能發電站。然而在前蘇聯的歷史上卻有另一座核電站比這座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的名氣大得多,那便是車諾比核電站。然而另車諾比核電站出名的卻不是它為人類做出的貢獻,而是因為一起震驚世界的核事故,車諾比核事故讓全世界第一次認識到了核事故的恐怖,此後世界範圍內又發生了多次核事故,其中日本在1999年也發生了一次重大的核事故。
發生事故的核電站以及大內久生前照
根據引自秦楚網的《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資料顯示,那是在1999年9月的最後一天,這一天日本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東海村核臨界事故。在這天早上的十點,核電站還在正常運作並無異常,在10點35分,3名工人來到核電站內部準備進行之輩濃縮鈾的工作,這本來是他們早已熟悉的任務了,但就在這一天,當時負責操作的35歲的大內久和40歲的筱原理人為了節省時間,竟直接在沉澱槽內添加硝酸鹽溶液,而這一步驟是違反操作守則的,果然就在他們做出違規操作之後,災難就降臨了。
一直安靜如常的核電站內部突然驚現一道藍色的閃光,隨後管理室內的報警器也開始發出警報,所有的一切都顯示:臨界事故發生了!
所謂的臨界事故,其實就是原本可控的核裂變不再可控了,大量的輻射粒子從中被釋放出來,三位在作業中的工人瞬間暴露在大量的核輻射之中,這種劑量是平時承受的2萬倍,足以在短時間內致命。
事故發生時的情形
在事故發生之後,處理事故的相關人員很快就趕到了現場,國家緊急疏散了方圓十公裡以內的居民,就在消防人員和工程師在盡力阻止災難蔓延的時候,救護車從事故現場將三位遭到重度核輻射的工人帶到了醫院之中。
在三人之中,距離反應堆最近的大內久可以說是遭到核輻射最為嚴重的人,但是從外表來看他的身上卻看不出什麼明顯的變化,除了右手有一處紅腫之外,他看起來就像正常人一樣。然而這正是核輻射的恐怖之處,在平靜的外表下,他的身體細胞正在迅速發生變異。
大內久的手
首先他的染色體出現了變異,控制細胞繁殖的部分失去了功能,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他失去了新陳代謝功能,這也就意味著,他老化的細胞將不會有新的細胞產生來替代。更為嚴重的是,他體內的白細胞數目在一周之內迅速降低到了正常人的十分之一,幾乎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醫生將大內久轉移到了日本最好的醫院東京大學醫院接受治療。
然而,此時大內久身體的變化已經難以控制,在他身上一生甚至不敢使用醫用膠帶,因為稍微用力就能夠將他的皮肉撕下,為了能夠恢復大內久的身體免疫力,醫生們將大內久妹妹的白細胞移植到了他的體內,在等待是否起效的時間裡,大內久的家人每天都會為他摺疊千紙鶴來為他祈福。
當時的報紙
但結果是令人失望的,大內久的血液已經發生了病變,新輸入的白細胞依然無法發揮作用,並且很快也衰竭死亡了,為了給大內久強行續命,醫生不斷地為他輸血,並且使用了眾多藥物、儀器。飽受煎熬的家人也在此時提出,如果大內久的心臟停止了跳動,那麼將不再需要進行搶救。
最終在身體幾乎全部的器官都衰竭之後,大內久終於結束了病痛的折磨,離開了人世。此時距他遭受核輻射整整過去了83天,很難想像這些日子他是怎樣堅持下來的。而和他一起送來醫院的筱原理人,也在221天後死亡。至此兩位直接接觸的工人全部死亡了。而另外一位工人因為離得較遠且有圍牆阻擋最終幸運地活了下來。
人們自發紀念這位悲慘的人
結語
這樁震驚世界的核事故給核電站的使用敲響了警鐘,核能這隻猛獸如果能夠馴化得好那麼將成為人類的夥伴,可一旦稍有不慎則有可能被這隻猛獸吞噬,可見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利用得好,才能真正造福人類。
參考資料:
秦楚網:《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