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曾經說過:"我不愛武器,我愛和平,但為了和平,我們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終結後可以再生,那麼,我仍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在那個年代核武器可以不用,但都必須要有。只有真正擁有了核,才有底氣說自己是和平的堅定維護者。
(一)、能量越大,傷害越大
原子能的研發,徹底的改變了社會的現狀。它不僅僅能製造出曾令許多國家引以為傲,又令當今很多國家趨之若鶩的核武器,同時也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
比如核動力航母還有核動力潛艇,它們在各方面都遠超出常規動力的同類。除了這些武器,還有核能還可以用在電力方面,它們不需要燃燒煤炭,但卻能製造出比煤炭更巨大的能量。當然,人們在享受這份便利的同時也得承擔相應的風險。
比如廣為人知的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站洩漏事故,成千上萬的人受到感染死於非命,即使倖存活了下來,罹患癌症的機率也很高。時至今日,核電站的周邊區域仍然是禁區,到那裡還得穿著防護服。
那片無人區流傳著許多生物變異的傳說,譬如巨大的碩鼠還有恐怖的殭屍。在那之後的13年,日本也發生了一起核輻射死亡事件,當然規模遠不如車諾比核洩漏與後來的福島核危機。
不過,在這場核輻射中,也令人見到了比核輻射更可怕的人性。1999年9月30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日本茨城東海核燃料加工廠上班的大內久和往常一樣,早早的來到工廠,因為他們小組今天需要進行鈾的提純。
為了節省時間,能夠爭取不用加班,大內久等三人在提純工作中,加入了比正常量多出幾倍的硝酸鹽溶液。很快他們就意識到自己的工作犯了一個天大的失誤,10點35分東海村傳出了一聲轟天巨響,很多農戶的門窗都在這聲巨響中炸碎。
輻射源迅速將三人包圍,那藍青色的火焰一柱擎天,即使相隔百裡也能見到。最不幸的當屬大內久,因為三人之中就他距離輻射源最近。不用說核臨界事故所帶來的輻射,就算陡然升高的溫度,正常人也難以接受。
日本政府在得知以後迅速封鎖了消息,並派遣醫護人員秘密的將大內久等人接往國立放射科學研究所。最初遭到輻射的大內久看起來和常人並無兩樣,他的臉上雖然消失了經常出現的笑容,不過也頗為平靜。
就是皮膚瞬間變得黑了很多,還有許多的斑斑點點逐漸的呈現出來。但他不知道的是,這只是痛苦與死亡的開端。
(二)、生不如死,不能自已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善終是件稀鬆平常之事。而對於大內久而言,這可以說是一種奢望。當他被接入研究所以後,醫生們給了他短暫的平靜期。之後,開始對大內久進行全面的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原來看似和沒事一樣的大內久,已經近似於"行屍走肉"。核輻射穿過了他的皮膚,浸滲在其身體的每一處。它們殘忍又無情的迫害者大內久體內的一切器官,它的免疫系統遭受了完完全全的破壞。
也就是說,一場微乎其微的感冒就能隨時要了他的命。同時,正常人的細胞都是有一個從增殖到生長再到衰老的過程的,但大內久體內的細胞已經不再繁殖。這就意味著,大內久已經失去了新陳代謝功能。
當他體內的細胞全部損耗殆盡之時,大內久也就到了自己的死期。這段時間他是非常痛苦的,渾身腫脹全都是病。與此同時,大內久的皮膚因為受到灼傷和輻射他的皮膚開始潰爛,而完全暴露在空氣中的肉也開始腐敗。
最令他難受的是,自己居然還有意識。每天看著大量的血液從身體中突突的冒出來,看著那原本鮮亮的肉一點點腐爛褪去,看著醫生和護士們每天將自己的皮肉扯下,為自己包裹上嚴嚴實實的紗布。這些情況,只是單純的說說就感覺很殘忍。
當時日本國內對大內久時間十分關注,日本當局從全國抽調了最尖端的放射科醫生。儘管他們在國內已經很突出,但從未應對過如此複雜的情況。對於救治大內久,他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當輻射將大內久體內的白細胞全部殺死,而它們又無法再生時,醫生們想出了一個"餿主意",那就是將大內久妹妹的白細胞移植到他的體內。不過這毫無用處,而躺在床上的大內久痛苦萬分,他要承受親眼見證身體腐爛之痛。
要承受每日打針輸血之痛;要承受來自社會各界的輿論之痛。等到救治進行到第59天的時候,大內久已經痛的心臟停止。如果在那時拔掉大內久的氧氣管,他或許還可以保留生命的最後一絲尊嚴。儘管每個醫生都知道已經回天乏術。
但像大內久這種受到這麼大核輻射的案例在日本十分罕見。有一例算一例,他們必須抓住這個機會來進行更加深入細緻的研究。可這時候的大內久全身已經沒有一塊完整的皮肉,還有那一息尚存的意識來承受著這份難以承受之痛。
這不禁令人聯想到臧克家先生所說的:"有些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對於大內久而言,真的是生不如死。若是還有選擇,他肯定不會再繼續接受治療。而無良的日本醫生,卻打著"治病救人"的旗號進行著這慘無人道的"救治性實驗"。
此後雖然大內久多次提出過安樂死,但大家都置若罔聞仿佛沒有聽見一樣。在治療進行到第81天時,迫於各方面的壓力研究所終於答應,倘若大內久再度出現心臟驟停的情況,將不予救治,任其自生自滅。
終於在第83天,大內久迎來了自己的解脫。大內久的死,堪稱整個世界史上最痛苦的死亡。誰能想到本國的同胞,為了獲取實驗數據,這群日本醫生竟然將其強行救治83天。
死亡本身就已經足夠可怕了,而像大內久這樣看著自己一點點的死去,難道不是最嚴厲的酷刑嗎?
(三)、慘無人道,引以為鑑
有人說:"正是一例例的死亡推動了醫學的進步,現代醫療就是屍體堆積而成的"。但像大內久這樣看著自己一點點的離開人世,甚至連基因都被摧毀未免太過於殘忍。
說出這種話的人,應當慶幸推動醫學進步者不是自己本身。那麼,從大內久的身上能帶給世人怎樣的啟迪?首先,應當謹慎利用核能源。它們的出現的確給世界帶來了許多的便利,但人們在享受這些的同時又應當時時刻刻地方其"反噬"。
控制得當那就是對人類有利的工具,若控制不當,它給人類所帶來的災難將是無法修復的毀滅。不過1999年發生了"大內久事件"以後,日本對核能源的重視程度仍舊不夠。
日本在十四年後又發生了規模更大可以與車諾比世事故相比的"福島核洩漏"。其次,是生命異常脆弱,應當予以珍惜。可能在沒病沒災的時候感覺生命很堅強,但躺倒病榻上以後才會真的明白什麼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所以,人健健康康的活著真的比什麼都強。千萬不能像大內久等人一樣,為了圖方便而違規操作,結果致使自己本來就短暫的生命還走上了捷徑。再次,就是人心比核輻射還要可怖。
如果在大內久第一次提出要"安樂死"時,醫生們就能接受,想必他也不至於承受那份痛苦。核輻射給他帶來的只是身體上的痛苦,而"人"給他的則是身心劇痛。他萬不會想到,自己受到了輻射已經足夠痛苦了。
同胞們還將其當成了做實驗的"小白鼠",追求科研數據固然重要,但不應該建立在違背人倫道德的基礎之上。其實那些醫生和研究者的做法,真的有些"反人類"。
最後,就是痛定思痛。近代以來發生的核事故雖然並不是很多,但每一次都會印在世人的腦子裡。因為它的破壞性實在是太強,它帶給人和環境的災難實在是太過於深重。以至於,人們久久不能忘懷。
今天還是應當將大內久的經歷引以為戒,在工作中尤其是危險工種一定要謹慎操作按部就班的照著規矩來,萬不能粗心大意。再者,應當對核能這種東西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
不能因為它們為人類創造了巨大的便利,就忘乎所以,千萬不能忘記它是一件能夠毀滅人類的大殺器。
儘管現在的日本每年還是會有人在固定的日子去紀念大內久,但斯人已逝,一切已經晚矣。你對大內久的經歷有什麼看法?快和大家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