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結合X射線和顯微鏡進行精細實驗

2020-11-30 科學技術部

    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若斯近日宣布:他們已經通過同時使用X射線分析和高精度顯微鏡,能夠同時判定物質接近原子級的物理結構和化學構成。這項研究為運用於能源的各種材料開闢了新路徑。

    掃描隧道顯微鏡(STM)能讓研究人員在原子級看到更大範圍的不同材料。但是只能大概看見原子在哪裡,並不能提供化學或者磁性方面的信息。若斯最近的一項研究彌補了這一缺陷。他帶領的團隊綜合了阿貢實驗室的高級光子源、納米材料中心和電子顯微鏡中心所提供的資源,發明了X射線同步加速器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該技術將X射線同步加速器(由高級光子源提供)同STM結合在一起。該團隊曾用一個小銅樣品檢測該技術的局限和優勢。只用加速器達不到STM能檢測到空間解析度,但是把兩者結合起來就能得到研究者期望的數據。

    若斯堅信這項技術能幫助科學家和工程師開發新一代的催化劑、納米磁系統和太陽能電池。對於催化劑,有這種程度的解析度可以根據個別催化劑顯示活性部位在哪裡,而且能準確地看到這種反應是怎樣發生的。對於太陽能電池,能得到目前降低它效率的表面雜質的更好圖像。

    若斯預測這項新技術將最終能夠研究各個原子的電子化學和磁性能。

    基於這項研究的報告《X射線同步加速器掃描隧道顯微鏡:同步輻射誘導銅遠近場轉換的指紋圖譜》刊登在《先進功能材料》上。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正在開發量子X射線顯微鏡
    因此,X射線顯微鏡會曝光膠片或使用電荷耦合器件(CCD)檢測器來檢測穿過樣品的X射線,是一種對比成像技術。X射線顯微成像技術在醫學、生物學、材料、安全檢測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美國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現在開始在國家同步加速器光源II(NSLS-II)上構建量子增強X射線顯微鏡。
  • 科技:結合X射線和螢光顯微鏡揭示了看不見的分子細節
    導語:來自哥廷根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DESY的X射線源PETRA III上委託了一個世界上獨特的顯微鏡組合,以獲得對生物細胞的新見解。由Tim Salditt和SarahKster領導的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描述了X射線和光學螢光顯微鏡的結合。
  • 科學家設計新型X射線顯微鏡 對分子進行「幽靈成像」
    科學家設計新型X射線顯微鏡 對分子進行「幽靈成像」2020-11-25 10:34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NL)的工程師們設計了一種奇怪的新型X射線顯微鏡,它利用量子物理學的奇特世界,對生物分子進行高解析度的「幽靈成像」,但輻射劑量較低。
  • 科學家利用超高亮度X射線對細胞膜和細胞內的蛋白質進行3-D成像
    超高亮度x射線顯示,在一個與鉺一起培養的表達鑭系元素結合標記的大腸桿菌細胞中,鉺(黃色)和鋅(紅色)的濃度。他們的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雜誌》上,使研究人員能夠識別蛋白質在單個細胞內的精確位置,從而達到細胞膜和最小的亞細胞器的解析度。通訊作者說:「在結構生物學界,科學家們使用X射線晶體學和低溫電子顯微鏡等技術來了解蛋白質的精確結構並推斷其功能,但我們不了解它們在細胞中的功能。」
  • 光學「鑷子」與X射線結合,可分析液體中的晶體!
    ,但要獲得這樣的理解,科學家必須在反應發生時進行觀察。利用相干x射線衍射技術,科學家可以高精度地測量納米晶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應變。然而,進行這樣的測量需要精確控制微小晶體相對於入射x射線的位置和角度。傳統上,這意味著將晶體粘在表面上,從而使晶體變形,而改變其結構,並可能影響反應活性。阿貢傑出研究員琳達楊(Linda Young)表示:用光學鑷子,可以捕捉到溶液中單個粒子的原始狀態,並觀察它的結構演變。
  • 科學家設計新型X射線顯微鏡 利用量子糾纏對分子進行「幽靈成像...
    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NL)的工程師們設計了一種奇怪的新型X射線顯微鏡,它利用量子物理學的奇特世界,對生物分子進行高解析度的「幽靈成像
  • 科學家設計新型X射線顯微鏡 利用量子糾纏對分子進行「幽靈成像」
    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NL)的工程師們設計了一種奇怪的新型X射線顯微鏡,它利用量子物理學的奇特世界,對生物分子進行高解析度的「幽靈成像」,但輻射劑量較低。X射線顯微鏡是對樣品進行高解析度成像的有用工具,但其中涉及的輻射會損害敏感樣品,如病毒、細菌和一些細胞。降低輻射劑量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方法,但不幸的是,這也降低了圖像的解析度。現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已經找到了一種以較低輻射劑量保持較高解析度的方法--他們要做的就是利用量子物理學的奇特之處,這些奇特之處讓愛因斯坦等人摸不著頭腦。
  • 量子X射線顯微鏡,即將問世!
    美國能源部的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BNL)開始建造使用量子特性改進的X射線顯微鏡。這是顯微鏡技術突破性的飛躍,實現使用少量的X射線,在不損傷敏感樣品的基礎上達到和現有一樣的高精確度透視。、化學成分和電子結構,近年來這種技術在幫助研究人員了解蛋白結構、更好地開發藥物等領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 量子X射線顯微鏡即將問世
    美國能源部的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BNL)開始建造使用量子特性改進的X射線顯微鏡。研究者表示,這是顯微鏡技術突破性的飛躍,實現使用少量的X射線,在不損傷敏感樣品的基礎上達到和現有一樣的高精確度透視。
  • 新X射線顯微鏡技術,幫助精確繪製大腦「地圖」
    美國哈佛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和歐洲同步輻射設備(ESRF)的研究團隊9月14日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發文稱,他們利用X射線全息納米斷層掃描技術(XNH)在高解析度下對小鼠大腦和果蠅神經組織進行了成像。這也許能加速神經迴路及大腦的繪製工作進程。
  • 新X射線顯微鏡技術助力大腦地圖精確繪製
    美國哈佛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和歐洲同步輻射設備(ESRF)的研究團隊9月14日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發文稱,他們利用X射線全息納米斷層掃描技術(XNH)在高解析度下對小鼠大腦和果蠅神經組織進行了成像。
  • 肉眼「看」晶體結構:X射線散射和中子散射的作用
    在隨後幾個月裡,數百名的科學家對此進行調研,一年之內竟有上千篇關於X射線的論文問世。 3.X射線的應用 儘管是威廉·康拉德·倫琴發現了X射線,但當時沒有任何人知道這種射線究竟是什麼。1906年,實驗證明,X射線其實是一種光長非常短的電磁波,比光波還短,因此能夠產生幹涉、衍射現象。它的發現為物理學的重大變革提供了重要的證據。
  • X射線實驗發現雷射能讓水錶現出類液晶態
    當科學家在1888年首次發現液晶時,僅僅認為它是一種奇異的科學產物。100多年後,液晶已經成為應用最廣泛的材料之一:手錶、電視和電腦屏幕的數字顯示屏中都有它的身影。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8月11日消息稱,基於一系列X射線雷射和分子數據模擬的結合實驗,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物理系的跨國科學家小組日前有了一項最新發現,該結果同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中:當水被雷射照射時,也能表現出類似於液晶的行為。
  • 科學(普)有道:X射線
    x輻射波長為0.01至10納米,或頻率為3×1016 Hz至3×1019 Hz。這使得x射線的波長介於紫外線和伽馬射線之間。x射線和伽瑪射線的區別可以根據波長或輻射源來區分。有時x射線被認為是由電子發出的輻射,而伽馬輻射是由原子核發出的。德國科學家威廉·倫琴是第一個研究x射線的人(1895年),儘管他不是第一個觀察x射線的人。
  • X射線的魔力|與諾貝爾獎的不解之緣
    如果用厚書、2-3釐米厚的木板或幾釐米厚的硬橡膠插在放電管和螢光屏之間,仍能看到螢光。他又用盛有水、二硫化碳或其他液體進行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它們也是「透明的」,銅、銀、金、鉑、鋁等金屬也能讓這種射線透過,只要它們不太厚。德國科學家倫琴使倫琴更為驚訝的是,當他把手放在紙屏前時,紙屏上留下了手骨的陰影。倫琴意識到這可能是某種特殊的從來沒有觀察到的射線,它具有特別強的穿透力。
  • X射線實驗發現了一個秘密:雷射能讓水錶現出類液晶態
    當科學家在1888年首次發現液晶時,僅僅認為它是一種奇異的科學產物。100多年後,液晶已經成為應用最廣泛的材料之一:手錶、電視和電腦屏幕的數字顯示屏中都有它的身影。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8月11日消息稱,基於一系列X射線雷射和分子數據模擬的結合實驗,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物理系的跨國科學家小組日前有了一項最新發現,該結果同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中:當水被雷射照射時,也能表現出類似於液晶的行為。
  • 蔡司發布全新亞微米級X射線顯微鏡Xradia 600 Versa
    新型蔡司Xradia 620 Versa  蔡司Versa X射線顯微鏡憑藉優異的大工作距離高解析度(RaaD)的特性,成為了全球優秀研究人員和科學家的  蔡司 Xradia 610 & 620 Versa採用改進的光源和光學技術  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領域面臨的兩大挑戰是:實現大尺寸樣品和大工作距離下的高解析度和高通量成像。蔡司推出的兩款X射線顯微鏡憑藉以下優勢完美解決了這些挑戰:系統可提供高功率的X射線源,顯著提高X射線通量,從而加快了斷層掃描速度。
  • 新型X射線顯微鏡技術全腦高解析度快速成像
    電子顯微鏡具有納米級別的超高解析度,但是獲得即使很小的神經環路的三維圖像也需要收集數百萬張圖片,耗費大量的時間。光學顯微鏡成像速度快,但是空間解析度不高。 高能X射線(> 10 keV)由於其強大的穿透力和亞納米波長,因此在採集三維成像具有高時空解析度,滿足觀察神經亞細胞結構的需求。
  • 光學鑷子與X射線相結合 可以分析液體中的晶體
    了解化學反應如何在液體溶液中的微小晶體上發生是各種領域的核心,包括材料合成和多相催化,但獲得這種理解需要科學家觀察反應的發生。通過使用相干X射線衍射技術,科學家們可以高精度地測量納米晶材料的外部形狀和應變。
  • 國內首個X射線高壓衍射實驗室解決方案驗證實驗成功完成
    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同步輻射光源高壓科學線站及x射線光學領域的多位專家指導下,北京眾星聯恆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多方交流合作,逐步解決了高壓衍射實驗中的技術難點,取得了很好的初步實驗數據。項目專家和用戶對實驗結果表示高度認可,接下來即將全面實施基於金剛石對頂砧(dac)的x射線高壓衍射實驗室驗證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