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正在開發量子X射線顯微鏡

2020-12-03 量子認知

X射線顯微鏡使用軟X射線帶中的電磁輻射來產生物體的放大圖像。由於X射線會穿透大多數物體,因此無需專門為X射線顯微鏡觀察做準備。與可見光不同,X射線不易反射或折射,並且人眼看不見。因此,X射線顯微鏡會曝光膠片或使用電荷耦合器件(CCD)檢測器來檢測穿過樣品的X射線,是一種對比成像技術。X射線顯微成像技術在醫學、生物學、材料、安全檢測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美國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現在開始在國家同步加速器光源II(NSLS-II)上構建量子增強X射線顯微鏡。這種突破性的顯微鏡將使研究人員能夠對生物分子進行前所未有的成像。

研究人員在加速器光源II中使用強大的X射線來「觀察」直至原子級的材料的結構、化學組成和電子特性。該設施的超亮燈已經實現了生物學發現,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發現蛋白質的結構,從而為多種疾病的藥物設計提供信息,這僅是一個具體應用例子。

通過利用X射線的量子特性,NSLS-II的研究人員將能夠在不犧牲解析度的情況下對更敏感的生物分子成像。 X射線具有很高的穿透力,可以為成像研究提供卓越的解析度,這種強大的光會損壞某些生物樣本,例如植物細胞、病毒和細菌。而低劑量X射線可以保留這些樣品,但成像解析度降低。

NSLS-II結構生物學項目經理Sean McSweeney說:「如果我們能夠成功構建量子增強型X射線顯微鏡,我們將能夠以非常高解析度和非常低劑量的X射線對生物分子進行成像。」。

NSLS-II的量子增強型X射線顯微鏡將通過一種稱為「幻影成像」或「鬼影成像」(ghost imaging)的實驗技術,來實現這種非凡的功能組合。典型的X射線成像技術將單束光粒子通過樣品併到達檢測器,而「幻影成像」技術則需要將X射線束分成兩個糾纏的光子流,其中只有一個通過樣本,但是兩者都收集信息。

如圖所示「幻影成像」研究技術中,科學家將X射線束(由粉紅色的粗線表示)分成兩個糾纏的光子流(粉紅色的細線)。這些光子流中只有一個流過科學樣本(由實心圓表示),但是兩者都收集信息。通過分離光束,所研究的樣品僅暴露於X射線劑量的一小部分。

「幻影成像」(ghost imaging)技術

NSLS-II的首席束線科學家Andrei Fluerasu說:「一個流穿過樣品,並被一個檢測器收集,該檢測器以良好的時間解析度記錄光子,而另一束光子則編碼光子傳播的確切方向。」相干硬X射線散射(Coherent Hard X-ray Scattering,縮寫CHX)光束線,將在此處開發顯微鏡。 「這聽起來像魔術。但是通過數學計算,我們將能夠關聯來自兩個光束的信息。」

通過分離光束,被研究的樣品僅暴露於X射線劑量的一小部分。並且由於沒有通過樣品的光子與通過樣品的光子相關,因此可以保持全劑量X射線束的解析度。幻影成像技術已經使用可見光光子成功開發,但是將其轉化為X射線光將是一項重大的科學成就。

Brookhaven實驗室的量子增強X射線顯微鏡是在NSLS-II的CHX光束線開發的,其選擇是因為它具有操縱X射線源相干的能力,從而使科學家能夠根據需要調整重影成像實驗。相干硬X射線散射的現有設置也足夠靈活,可以容納添加新的和先進的設備,例如分束器和新的檢測器。 NSLS-II將與布魯克海文實驗室和石溪大學的物理學家合作,將這些複雜的儀器整合在一起。

Brookhaven物理學家Andrei Nomerotski說:「這些測量將要求成像探測器具有最佳的定時解析度,而這正是我們已經用於高能物理實驗、量子信息科學項目(例如量子天體測量)、和快速光學成像的東西。」

該團隊計劃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逐步將新功能集成到相干硬X射線散射束線中。該項目將在演示解析度為10納米以下的微米級物體的幻影成像後完成,目標是2023年。

#顯微鏡#

相關焦點

  • 量子X射線顯微鏡,即將問世!
    美國能源部的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BNL)開始建造使用量子特性改進的X射線顯微鏡。、化學成分和電子結構,近年來這種技術在幫助研究人員了解蛋白結構、更好地開發藥物等領域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X射線顯微鏡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比如,因為大量的高能射線往往會損傷一些精細的生物樣品,比如植物細胞、病毒和微生物等。而如果使用少量的射線,雖然可以保護樣品,但是成像的解析度也大幅降低。
  • 量子X射線顯微鏡即將問世
    美國能源部的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BNL)開始建造使用量子特性改進的X射線顯微鏡。研究者表示,這是顯微鏡技術突破性的飛躍,實現使用少量的X射線,在不損傷敏感樣品的基礎上達到和現有一樣的高精確度透視。
  • 科學家設計新型X射線顯微鏡 利用量子糾纏對分子進行「幽靈成像...
    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NL)的工程師們設計了一種奇怪的新型X射線顯微鏡,它利用量子物理學的奇特世界,對生物分子進行高解析度的「幽靈成像
  • 科學家設計新型X射線顯微鏡 利用量子糾纏對分子進行「幽靈成像」
    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NL)的工程師們設計了一種奇怪的新型X射線顯微鏡,它利用量子物理學的奇特世界,對生物分子進行高解析度的「幽靈成像」,但輻射劑量較低。X射線顯微鏡是對樣品進行高解析度成像的有用工具,但其中涉及的輻射會損害敏感樣品,如病毒、細菌和一些細胞。降低輻射劑量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方法,但不幸的是,這也降低了圖像的解析度。現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已經找到了一種以較低輻射劑量保持較高解析度的方法--他們要做的就是利用量子物理學的奇特之處,這些奇特之處讓愛因斯坦等人摸不著頭腦。
  • 科學家設計新型X射線顯微鏡 對分子進行「幽靈成像」
    科學家設計新型X射線顯微鏡 對分子進行「幽靈成像」2020-11-25 10:34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lishiye1   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NL)的工程師們設計了一種奇怪的新型X射線顯微鏡,它利用量子物理學的奇特世界,對生物分子進行高解析度的「幽靈成像」,但輻射劑量較低。
  • 美科學家結合X射線和顯微鏡進行精細實驗
    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若斯近日宣布:他們已經通過同時使用X射線分析和高精度顯微鏡,能夠同時判定物質接近原子級的物理結構和化學構成。這項研究為運用於能源的各種材料開闢了新路徑。
  • 科學家:尋求開發用於探測量子材料的量子傳感器
    科學家們現在開始在尋求開發用於探測量子材料的量子傳感器,以進一步理解量子材料的隱藏秘密,因為需要只有能夠運行量子原理的工具才可能達到預定的目的。美國新的能源部研究中心正在專注開發這些工具。總部位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量子傳感和量子材料中心匯集了來自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史丹福大學、芝加哥大學的專家。
  • 科學家利用超高亮度X射線對細胞膜和細胞內的蛋白質進行3-D成像
    超高亮度x射線顯示,在一個與鉺一起培養的表達鑭系元素結合標記的大腸桿菌細胞中,鉺(黃色)和鋅(紅色)的濃度。通訊作者說:「在結構生物學界,科學家們使用X射線晶體學和低溫電子顯微鏡等技術來了解蛋白質的精確結構並推斷其功能,但我們不了解它們在細胞中的功能。」 NSLS-II科學家麗莎·米勒(Lisa Miller)說:「如果您正在研究一種特定的疾病,則需要知道某種蛋白質是否在錯誤的位置起作用或根本不起作用。」
  • 新型X射線顯微鏡技術全腦高解析度快速成像
    電子顯微鏡具有納米級別的超高解析度,但是獲得即使很小的神經環路的三維圖像也需要收集數百萬張圖片,耗費大量的時間。光學顯微鏡成像速度快,但是空間解析度不高。 高能X射線(> 10 keV)由於其強大的穿透力和亞納米波長,因此在採集三維成像具有高時空解析度,滿足觀察神經亞細胞結構的需求。
  • 蔡司發布全新亞微米級X射線顯微鏡Xradia 600 Versa
    新型蔡司Xradia 620 Versa  蔡司Versa X射線顯微鏡憑藉優異的大工作距離高解析度(RaaD)的特性,成為了全球優秀研究人員和科學家的  蔡司 Xradia 610 & 620 Versa採用改進的光源和光學技術  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領域面臨的兩大挑戰是:實現大尺寸樣品和大工作距離下的高解析度和高通量成像。蔡司推出的兩款X射線顯微鏡憑藉以下優勢完美解決了這些挑戰:系統可提供高功率的X射線源,顯著提高X射線通量,從而加快了斷層掃描速度。
  • 新X射線顯微鏡技術,幫助精確繪製大腦「地圖」
    美國哈佛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和歐洲同步輻射設備(ESRF)的研究團隊9月14日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發文稱,他們利用X射線全息納米斷層掃描技術(XNH)在高解析度下對小鼠大腦和果蠅神經組織進行了成像。這也許能加速神經迴路及大腦的繪製工作進程。
  • 新X射線顯微鏡技術助力大腦地圖精確繪製
    美國哈佛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和歐洲同步輻射設備(ESRF)的研究團隊9月14日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發文稱,他們利用X射線全息納米斷層掃描技術(XNH)在高解析度下對小鼠大腦和果蠅神經組織進行了成像。
  • 德國科學家利用X射線使鐵原子核變透明
    EIT效應本質是電磁場與原子系統相互作用形成的量子相干效應,即特定波長的強雷射能使一種不透明的材料變得透明。這種效應由光與原子的電子殼層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產生。  現在,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DESY)的科學家們在拉爾夫·羅爾斯伯格的領導下首次證明,當X射線直接照射鐵同位素鐵-57時,X射線也存在EIT效應,能使鐵-57的原子核變得透明。
  • 科學家開始探索用於探測量子材料的量子傳感器
    ,科學家們說:只有同樣在量子原理下運行的工具才能讓我們了解量子物質。來源:凱特琳·肯格爾/UIUC當談到充分了解量子物質的隱藏秘密時,科學家們說:只有同樣在量子原理下運行的工具才能讓我們了解量子物質。一個新的能源部研究中心將專注於開發這些工具。
  • 量子領域重大突破!量子顯微鏡可觀察納米材料捕光過程
    」 的,這臺顯微鏡可以直接觀察光子晶體內捕獲的光,也稱量子顯微鏡(quantum microscope),由以色列理工學院教授伊多・卡米納(Ido Kaminer)及其研究團隊開發。據卡米納介紹,使用這臺顯微鏡,可以改變照亮任何納米材料樣本的光的顏色和角度,並匹配出它們的電子相互作用,正如在光子晶體中所展示的那樣。對於不同顏色的光,光子晶體會以不同的模式進行捕獲,且這一過程能夠通過量子顯微鏡看到。
  • 國內首臺超快掃描隧道顯微鏡問世!走進北大科學家的量子科學世界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北大科學家的量子科學世界吧!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查閱文章八年磨一劍掃描隧道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是一種空間解析度可以達到原子量級的微觀探測工具。
  • 科學家通過100萬顆X射線源製成太空X射線源全景地圖
    X射線是攜帶能量很高的電磁波,波長比可見光要短,而能量是可見光的幾萬倍到幾十萬倍。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同樣可以使相機底片感光,並且可以使空氣電離。X射線的穿透能力。Gilfanov/IKI)科學家通過Spektr-RG空間天文臺上的eROSITA望遠鏡,發現了它們,目前發現100萬顆X射線源,並將其製成太空X射線源全景地圖,將來隨著觀察宇宙深度的深入,將有更多的X射線源被發現。本次觀測持續182天,收集165G天文照片製成。
  • 利用X射線晶體學及冷凍電子顯微鏡成像技術確定大分子結構
    從X射線晶體學到冷凍電子顯微鏡的幾種不同的成像技術已成功地用於眾多大分子的結構表徵。圖片來源:Sergei Drozd / Shutterstock.com什麼是大分子?儘管多達80%的生物由小分子組成,包括無機離子,有機分子,主要是水,但生物的其餘部分則由大分子組成。大分子可以是蛋白質,多糖或遺傳物質(如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形式。
  • 物理學家最終建立了量子X射線設備
    一組研究人員剛剛在實際的X光機中展示了量子增強,實現了消除背景噪聲以實現精確檢測的理想目標。量子尺度上的光子對之間的關係可以被利用來創建比經典光學更清晰,更高解析度的圖像。這個新興領域被稱為量子成像,它具有一些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潛力。
  • 清華大學亞微米尺度X射線顯微鏡中標公告
    一、項目編號:清設招第2020326號(招標文件編號:清設招第2020326號)  二、項目名稱:清華大學亞微米尺度X射線顯微鏡  三、中標(成交)信息  供應商名稱:卡爾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供應商地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美約路60號南部位  中標(成交)金額:654.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