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底銅煲會更好地逼出食材的香味。
雞皇粥
牛腩豬腸粉
用鐵鑊滾粥,有「粥滾雞甜」的效果。
滿載而歸
現在連做菜都講究「硬淨」,黃銅生鐵紛紛大行其道,因為其硬度夠,耐高熱,保溫長,可以添加微量元素的能力而被廚師們從箱底翻出,成為烹飪「寵兒」。所以說,潮流圈中,古老當時興的準則,放之美食界也皆準。
文/記者梁旭華 圖/記者王維宣
加料銅煲清燜夠鮮香
關鍵詞:全手打黃銅煲
知道地道老廣在上世紀最流行的廚具是什麼嗎,是黃澄澄的手打銅器廚具,誰家主婦可以集齊一套,包能把隔壁師奶羨慕得口水長流。
厚底銅煲一滾就熟
在廣州話,更有「單料銅煲」一說,出自民謠:大煲粥,大煲粥,單料銅煲,一煲就熟。專門用來形容那些很容易和別人說得來、混得熟的人。因為黃銅的導熱性能好,可快速地將食物煮熟,所以那時有很多煮食的器具都是用銅來製造的。不過原來製造烹飪器具,特別是煲的銅板有厚有薄,厚的民間叫「雙料」,耐用但是價格貴;而薄的就叫「單料」,價錢比較相宜,一般人家都可以使用。由於單料夠薄,因此傳熱特別快,煮東西的話很快就熟透了,所以廣州話「單料銅煲」的歇後語就是「一滾就熟」。當日銅器之盛況,通過這一句歇後語都可以想像得到。不過來到今時今日,電氣廚具已成主流,銅煲銅器已經被擠到一角,但是昔日用它們烹飪出的特色菜式卻依舊流傳,只是散落於南番順各處。最近,在天河北路的銅煲同撈餐廳,就把這昔日的銅器美食給重拾回廣州餐桌之上。
餐廳老闆是位年輕的「海龜」,雖然留洋多年,卻一直無法忘記小時候的美味,於是就在光大銀行大廈五樓把兒時的記憶重現。他家所用的煲,都是清一色人手打造的純銅器,都是出自廣州老牌銅器世家的恩寧路老店,看得見煲壁煲底上細小花瓣一樣的手打痕跡,在燈光下金色瀲灩流麗。不過,為了耐用之故,他家的銅煲可不是單料,而是比一般粥煲的底要厚身。因為他家主打的是順德銅燜菜,火候百變,由開始的文武火到滾開後的慢火細逼,都是對煲底的大考驗,想薄都不成,因此一個煲的價格都直逼4位數。
順德清燜最耍家
餐廳的廚師41人全部出自順德,最擅長順德銅鍋燜,分清燜、爆燜、油燜幾種。後兩者適合肉類。而最為老廣受落的是順德清燜,以海鮮、河鮮為主料,關鍵在於一個清字,不加任何汁醬,一次加足水和雞湯,然後就全靠食材本身在燜的過程中滲出的原汁來吊出鮮味,然後通過小火慢逼,令到鮮美的滋味越煮越濃。要做到這一點,一是食材要夠新鮮,全部都是得即點即殺,若是入了冷櫃,鮮味立即大減,下再多雞湯也彌補不了。這裡用來做順德清燜的菜式,以遊水河鮮海鮮和騸雞為主,海鮮河鮮包括有廣西半野生的水庫水魚,臺山鬥門的爽身大蠔,還有吐淨沙的新鮮白貝……至於騸雞則是放養走地雞,肉質結實,耐燜受火,越燜越入味。
騸雞野生水魚燜生蠔花菇(時價) 這裡的順德燜菜是按照食材和分量來計價的,想濃味可以點雞鵝等禽類搭配燒肉,想清鮮則是河鮮海鮮主打。順德廚師對河鮮處理尤其擅長。
必試推薦
滿載而歸(108元) 用上了多寶魚直刀起片,拉嫩油後再炒,嫩而不柴,香口之作。
芙蓉包(18元/半打) 奶油椰汁餡,外層鬆化到好似幹透松針一樣,一咬就不斷碎裂開,忍不住連盡3個哇。
厚底鐵鑊滾出靚雞粥
關鍵詞:獨門生鐵鑊
吱吱吱,厚底生鐵鑊被加熱到不停響,阿姐手急眼快地把雪白鮮亮的粥水譁地倒入,冒起一些白煙,好快就冒出泡泡來。說時遲那時快,阿姐左手把「兜」一翻,醃製好的一口雞塊立即空降入粥,三滾兩滾再來多一滾,立即離火,打入一隻金黃黃的生雞蛋,撒上兩撮芫茜,擺入銀晃晃不鏽鋼大盤上,急急放到客人面前。「小心辣手啊,慢慢。」阿姐不忘囑咐一句。久違了,鐵煲仔雞粥!
生■120日谷飼靚雞皇
以前,前到公公婆婆都還是小朋友的時候,他們消夜的最高享受就是嘆一碗生滾靚雞粥。那時的雞粥都是新鮮雞塊入粥,皮爽肉滑,粥底水米交融,柔滑綿綿,滲透啖淡雞鮮味。可惜的是現在的街邊粥鋪,為求節省成本,多是用冰鮮雞,好比魚目替珍珠,寡淡無味,肉削而柴。不過西湖路上的清遠雞粥卻是少見的以新鮮雞滾粥的粥鋪之一。老闆成哥是清遠英德人,他的同村朋友在英德和陽山交界的大灣鎮開了家清遠雞場,小雞滿一個月開始,就開始餵穀粒玉米,一直到150日夠身為止才出欄,毛雞的成本價都要去到20元一斤上下,日出雞200隻,只供自家零售和成哥的粥鋪使用。
由於雞長得夠身,又是日日新鮮宰殺的雞,又下得足,一鐵鑊仔粥就下足2兩,因此滾出來的粥特別鮮甜。「你睇我們的雞,雖然說為顧客吃得方便,故意斬成一口一件,但塊塊雞的雞皮都會翹起,唔新鮮的雞就沒有這種效果啦。加上我們滾雞皇粥是用鐵鑊,普通的雞,一滾就削,哪裡像我們的雞那樣皮挺肉滑溜,被鐵鑊一逼,更加香。」成哥很是自豪地說。「而且啊,我們醃雞是用上三四十元一斤的靚麻油的,醃得夠入味。」他壓低聲音說。
無味精鐵鑊生滾粥
至於搭配這雞皇的粥底,就是地道的鐵鑊生滾粥。生滾粥要做得好其實很簡單,米靚加上時間夠,不用什麼花巧。不過現代人往往貪方便用壓力煲,攪多兩攪,粥底就很容易出水。「煲生滾粥一定要明火煲,大滾之後開蓋煲足3小時。不過沒辦法,不這樣,粥底會不夠滑。」成哥嘆了一口氣。他們家用的是廣西桂港絲苗米,比東北米更香更滑,而且耐火,最適合用鐵鑊仔來滾。因為鐵鑊滾粥,要比一般的不鏽鋼多兩三分鐘左右,溫度比一般生滾粥更高,更能逼出粥香雞鮮來,達到行家說的「粥滾雞甜」效果。若是更懂行的食家,還會要求粥鋪來個雙拼,就是把烏雞和清遠雞拼在一起,來個雙皇雞粥,售價同樣也是15元,超值。
必試推薦
雞皇粥(15元) 粥煲得夠綿,雞味足而甜,雞肉滑溜。
烏雞粥(7.5元) 烏雞是和雞皇同樣醃法,不過肉質就較為普通,但滋補。
雞飯(12元) 絲苗米和醃製好的雞塊生蒸,抵食之作。
牛腩豬腸粉(9元) 用牛白腩來做,學生首選。
豬雜湯(5元) 老闆的堂兄弟是賣豬肉的,所以可拿到新鮮豬雜,5元已經有豬生腸、豬肉和豬肝,中午時,豬雜最新鮮,生滾的湯最甜。晚市就略差一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