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地區第二人民醫院建築物外牆上的標語。
「我們力爭用1到2年時間,通過採取一系列的措施,將新疆的結核病發病率控制到基本接近或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健委主任穆塔裡甫·肉孜最近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
新疆的結核病防控到底面臨著什麼樣的形勢?新疆又靠哪些措施來壓制這種被稱為「白色瘟疫」古老又可怕的傳染病呢?
據南都記者了解,為了遏制結核病的流行趨勢,新疆自治區正在探索很多新的辦法——政府投入資金開展全民體檢;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幫助基層醫生對胸片做影像診斷篩查;在村一級為結核病患者提供免費早餐,餐前督促服藥,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對一部分患者實施隔離治療,防止疫情擴散;再加上提高門診和住院的報銷比例,防止結核病患者因病致貧。
全民體檢以來,病人發現數明顯上升
雖然公眾對結核病已經十分陌生,但中國的結核病負擔依然沉重,每年新發現的結核病患者人數大約為90萬例。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去年發布的《全球結核病報告2018》顯示,中國每年新發現的結核病患者數佔全球的8.9%。
新疆又是國內結核病高發省區。據第五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新疆活動性肺結核病患病率為1526/10萬、塗陽肺結核患病率為196/10萬。這一數字分別是全國平均發病水平的3.32倍、2.97倍。
所謂的活動性肺結核指新塗陽、復治塗陽和新塗陰患者。塗陽或塗陰指的是痰塗片結核菌檢查陽性或陰性。
新疆的結核病防控重點在南疆四地州。南疆四地州病例數約佔全區病例總數的70%,農牧民患者佔72.5%,農村居民患病率是城市的3倍。
2018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區共登記結核病患者73015例,報告發病率為304.9/10萬,居全國首位,是全國平均水平(59.3/10萬)的5.1倍;南疆四地州的報告發病率610.33 /10萬,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1.3倍。
「2018年開展全民健康體檢結核病篩查工作後,病人發現數明顯上升」,新疆衛健委一名負責疾控工作的官員告訴南都記者。
村子裡發布了關於健康體檢的告示。
從2016年起,新疆自治區的醫療衛生系統就開始每年對全新疆的城鄉居民開展一次健康體檢。目前,以省(自治區)域為單位開展全民健康體檢的省份只有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浙江省。
在新疆,隨著財政投入加大,同時也為了提升健康體檢的效果,一些地方增加了更多疾病篩查類的項目,改變了過去體檢項目過於簡單的狀況。
2018年5月,新疆印發了《全民健康體檢疑似肺結核病篩查工作規範(試行)》,在日常因症就診發現肺結核患者的基礎上,對全區15歲及以上的新疆籍城鄉居民和新疆籍流動人口進行肺結核症狀篩查和胸部X線檢查。
截至2019年7月,新疆已經對1358.65萬人進行了肺結核的主動篩查,累計發現活動性結核病患者95004例。2018年末,新疆自治區的常住人口數量為2486.76萬人,相當於已經有超過一半的新疆常住人口完成了肺結核的主動篩查。
用AI幫助醫生讀片做診斷 現場比賽超過普通醫生
在全民體檢中普遍開展胸部X 線檢查,給當地醫療衛生系統中的影像診斷醫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8月20日,在阿克蘇地區第二人民醫院的會議室裡,一場結核病胸片影像診斷的「人機大戰」正在進行。
比賽的一方是該院的影像科醫生。大屏幕上出現一張患者的胸片,影像科醫生看了十多秒後,做出診斷:「這張胸片,我們在右肺的中上野看到大片斑片狀的模糊陰影,在左肺的中下野,可以看到片狀斑片狀的模糊陰影。」
「請人工智慧標註」。主持人話音剛落,屏幕上的胸片就畫出了三個小紅框。
在比較人機閱片結果之後,專家評估:「此張胸片,人工智慧給予了右肺中上野病灶標註,同時也給予了左肺中野和下野病灶的標註,標註明顯優於普放射科大夫。」只見,放射科大夫臉上露出了一絲尷尬的表情。
胸部X 線檢查為診斷肺結核的必備手段,可判斷肺結核的部位、範圍、病變性質、病變進展、治療反應,也是判定療效的重要方法。
「這場人機對抗顯示人工智慧優勢,時間短、速度快,準確率高,可以幫助基層醫生減少誤診、漏診。」阿克蘇地區第二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肖大夫告訴南都記者,隨著全民健康體檢中增加了肺結核胸片篩查的項目,基層影像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就暴露出來。在工作量大的情況下,視覺疲勞容易造成漏診、誤診。人工智慧可以篩查出微小的病灶,起到輔助診斷作用。
阿克蘇地區第二人民醫院院長陳剛也補充道,在偏遠地區,基層鄉一級的醫生能力達不到,人工智慧可以填補缺憾,為診斷和治療提供更可靠的依據。
新疆結核病住院費用90%以上醫保報銷
在2018年以前,結核病患者住院治療費用按照普通疾病的標準予以報銷,患者的經濟壓力負擔很重,一些人因此因病致貧、返貧。
2018年以後,一系列新政出臺。新疆在全國率先出臺政策,將肺結核患者面視下服藥管理、追蹤隨訪和健康教育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內容,實現了結核病防治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有機結合。
最近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也要求——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核病患者全療程健康管理服務。落實結核病救治保障政策。
新疆在結核病患者醫療保障上的探索,也是在為全國探路。
村子裡的家庭醫生對貧困的慢性病患者做健康隨訪。
據南都記者了解,對藥物敏感結核(即普通結核病)患者的治療療程一般是6--12個月。僅就抗結核的核心藥物而言,患者每個月的藥費是100多塊。同時,大部分患者還要吃其它藥物,每個月其它藥物的花費達到300--500元。此外,患者每個月還要做檢查,比如開藥之前要查血,看有沒有藥物不良反應,每個月都要查一次,得200多塊;另外還要看治療效果,比如查痰,也要100多塊,隔兩三個月要做CT,又要300多塊。
耐藥結核患者的費用比普通患者要高出數倍。對藥物敏感結核只有4種治療藥物,治療方案相對固定,即使變動也不會很大。而耐藥結核病的治療藥物則有10來種,也會有更多治療方案,費用波動也就很大。一般情況下,耐藥結核病的核心藥物費用每個月至少也要三四千塊,而且患者吃的抗結核藥物種類多,發生的不良反應也就比較多,其他用藥就更多。
新疆實施了結核病患者的特殊醫療保障政策,門診檢查實際報銷100%,住院費用實際報銷90%,耐多藥結核治療費用納入大病統籌和醫療救助,內外科治療按實際發生費用據實報銷。
在位於南疆的阿克蘇地區,醫保對結核病患者住院費用90%以上給予報銷,耐藥結核住院患者費用則實現了100%報銷。
今年7月,自治區衛健委又聯合自治區醫保局出臺政策,將結核感染T細胞檢測等10項結核病診療項目納入基本醫保支付範圍。
全區實行「集中服藥+免費早餐」政策
從2018年7月起,為了有效控制傳染源,降低全區結核病疫情,新疆制定實施了對結核病患者集中隔離治療的措施,定點醫療機構在對轄區確診的病原性陽性肺結核患者實施集中隔離治療,痰菌轉陰後轉入基層衛生機構繼續完成後續治療。
在位於西部邊陲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小鎮衛生院上,一些痰菌轉陰後的肺結核患者轉到衛生院接受治療。這一天的上午陽光很好,穿著病號服的他們伴隨著廣播裡播放的音樂,跳起了洋溢著生活信心的新疆舞。
據悉,隔離治療的政策實施後,病人較過去從初診、診斷、確診、報告到納入治療的時間從過去平均2個月縮短至1周,「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實現落地。
到今年8月,新疆自治區隔離治療肺結核患者38345例,痰菌轉陰出院25300例,其中隔離治療傳染性肺結核患者21325例,傳染性肺結核患者隔離治療覆蓋率達到92.4%。
為了加強患者後期的跟蹤管理,新疆自治區還實施了肺結核患者「集中服藥+營養早餐」項目,為所有確診的活動性肺結核患者每天提供一份營養早餐,包括雞蛋、牛奶和饢或麵包等,標準為3.5元/人/天。
一些痰菌轉陰後的肺結核患者轉到衛生院接受治療。
患者每天在村裡的營養早餐點服用抗結核藥品半小時後,享用免費發放的營養早餐。這項政策從2017年9月開始實施,整個新疆已經設立了這樣的早餐點5335個。
截至今年7月底,新疆全區累計享受「集中服藥+免費早餐」政策的結核病患者人數達到11萬人,累計投入的經費約為7520萬元。
阿克蘇地區第二人民醫院院長陳剛說,這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治療的成功率,為遏制全區結核病疫情的蔓延提供了保障。
採寫:南都記者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