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L汽車用品]汽車安全無小事,胎壓安全是關鍵。如果說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那麼胎壓就是汽車的脈搏。胎壓監測系統是汽車三大安全系統之一,是車主生命之所系。隨著國家強制標準《乘用車輪胎氣壓監測系統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出臺,胎壓監測將成為標配。在前裝胎壓與後裝胎壓監測產品會並列共存時期,市場上一時間湧現出大量的胎壓檢測類產品。面對琳琅滿目的產品,消費者究竟掌握哪些選購標準才能一眼挑選出適合自己的產品呢?埋頭於技術創新的廠商們究竟應該著力解決哪些用戶體驗痛點需求才能讓自己的產品叫好又叫座呢?
快上車,這也許是你唯一一次看懂胎壓監測產品的機會
為了能夠給消費者和從業者梳理出一個相對完整的理論體系,中關村在線汽車電子和用品頻道所有編輯部成員進行了行業內首個針對胎壓監測產品的專業大型橫向評測。在兩個多月緊鑼密鼓的評測工作中,頻道前後出車十餘次,在四輛不同的車輛上反覆路測體驗產品、採集數據,在行業專家、眾多廠商技術人員的反覆研討之後,終於能夠拿出一個初步結果。
參評產品全家福
或許,您已經通過其他渠道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關於胎壓監測產品的相關知識,也關注我中關村在線關於胎壓監測的報導,此時,您心中一定會有一個疑問——這次胎壓監測的大型橫評究竟有哪些特點?
參評產品清單
一、放開那些胎壓,讓專業編輯們來
本次橫評的三大特點:先驅性、全面性、專業性
先驅性——雖然胎壓監測產品的發展歷史已經有二三十年,但是國內還有一個像樣的胎壓監測產品的橫評。已有的評測,要麼是產品數量少、品類缺失,要麼不夠專業,甚至個別評測有放棄第三方評測的獨立性。這些現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真正有用的信息傳遞給消費者,有大大阻礙了好的產品到達消費端。因此,這次胎壓監測產品的大型橫評,可是說是行業內第一次出現針對胎壓監測產品的專業橫評。
一桌子胎壓監測產品在一起排排坐:傻傻分不清楚
全面性——這次評測的全面性體現在三個方面:
1.來源全面:既包括大陸廠商,也包括臺灣廠商;既有行業龍頭,也有業內新銳。
2.品類全面:內置胎壓監測產品和外置胎壓監測產品數量相當,此外還有OBD連接的集成胎壓監測功能的行車電腦類產品,基本上涵蓋了市面的主流產品。
3.環節全面:不僅包括從開箱包裝、外觀做工到安裝匹配再到路測檢驗,而且還包括大量的技術細節、使用技巧、技術解析以及背後的行業分析。
安裝內置胎壓監測產品後需調節輪胎動平衡
專業——產品評測貴在專業。舉三個例子:
1.環節方面:每一款產品測試前都會經過數據清零操作,每一款產品測試前都會使用專業設備將胎壓校正到該車標準胎壓上,精確度高達0.01bar。
2.路測方面:會讓每一款產品都經歷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兩種模式下的載人行駛。對比兩種狀態下數值的變化。
3.實驗室數據:在測試胎壓監測產品的抗老化試驗中,每一款產品都是在環境控制嚴格的實驗設備中完成的。嚴謹、實測、量化數據,共同保障了這次橫向評測的專業性。
二、廬山真面目:開箱內行看門道
有人認為關注產品開箱,只是注重一種儀式感,與產品無關。其實不然,開箱是選擇評價產品第一個環節,看人還有先入為主的前攝效應呢,產品亦然。打開包裝後,草草拿來就用,會為日後的使用埋下許多不便。通過開箱觀察,我們不僅可以觀察產品的外觀和做工,還能初步檢驗產品質量、使用體驗。
開箱後,可以檢查各個配件是否齊全,確認配件的功用,包裝是否考究,防震材料用料如何;可以確認胎壓監測產品中接收器的供電方式,是否集成太陽能電池板,是否有USB充電方式,從而可以在匹配前擁有充足的電量。
開箱體驗
僅僅掌握外觀和做工還不足以算是開箱完畢,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觀察,產品的尺寸、重量,屏幕的大小、亮度和陽光下可視度、現實角度和信息布局,造型與適合擺放的位置,顯示器擺放面(一般在顯示器底部為平面)是否有防滑設計或是否附贈防滑墊等等,這些在後面的環節中都會有所設計,此不贅述。
編輯小結:在這個測試環節中,各家產品表現大致相當,反映出了一些行業發展的現狀,比如說——
包裝方面,大多數胎壓監測產品都比較注重包裝強度,清一色採用硬包和防震的方案,在具體打開方式上略有差異,外置胎壓產品由於體積較小,基本上均採用緊湊式的包裝,這也符合外置胎壓取用方便的特點;
供電方式:每一款胎壓監測產品都支持太陽能充電(優駕採用了OBD方案除外),在補充供電方式上略有差異,基本上分為無補充供電方式、DC接口和USB接口三大類;
接收器的外觀方:各家各有特色,有的追求方正和硬朗的風格,有的追求小巧和時尚,有的則追求品質感,消費者需要結合自家愛車的內飾風格選購;
視角問題:在接收器平放的情況下,大多數產品均為平視角度,僅忙果一家是仰視,實際上,大家調節接收器在中控臺上的位置來調節角度,除了鐵將軍和忙果之外,其餘有顯示屏的產品在屏幕上方都採用一定弧度來遮擋逆光時的陽光,保障胎壓顯示陽光下可視,當然,陽光下可視的問題,還關係到屏幕自身亮度和有無背光以及擺放位置,請各位車主綜合考量自身使用場景。
三、安裝無小事:內外置各有乾坤
胎壓監測產品是幫助我們預防、監測胎壓異常的重要武器,不能因為我們的不當操作,造成其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甚至成為胎壓異常的罪魁禍首。那麼,問題來了,胎壓監測產品在安裝的體驗上是否也有差異呢?
如果左為內置,右為內置,你會怎麼選?
相同點:
無論是內置胎壓監測還是外置胎壓監測都輸直接式胎壓監測,即直接通過監測胎壓來獲取胎壓值,而在直接式胎壓監測普及之前,主導市場的是間接式胎壓監測產品,這類產品通過轉速等指標測算出胎壓值,並不準確而且無法獲取胎溫數值。
無論是內置胎壓監測還是外置胎壓監測都包含兩大部分即發射器和接收器,兩者之間都通過無線信號傳遞數據,數據傳遞都有一定頻率即每次發射數據之間都有一定的時間間隔,一般好一點的3-4秒一次,一般的多為6-8秒一次,當然也會有存在比較長的情況,僅從數據實時性而言,發射頻率越高,胎壓監測設備所發揮的實時監測效果越好,胎壓異常預警也就越及時,當然,這裡是忽略了發射器和接收器續航的前提一種假設。
不同點:
安裝難易程度有差異:外置胎壓監測比內置胎壓監測外置的安裝過程要更加簡化,外置胎壓監測需要注意的是擰緊防盜螺母和胎壓監測發射器,而內置胎壓監測需要注意的是扒胎和調節動平衡。
內置胎壓的安裝過程可是個大工程
續航能力和使用壽命有差異:一般情況,外置胎壓設備的發射器的續航能力要低於內置胎壓監測的發射器的續航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內置胎壓監測產品的發射器一般不可更換電池,而越來越多的外置胎壓監測發射器產品可以更換電池。如此而言,兩者的使用壽命和續航能力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監測精度有差異:實際上,內置胎壓監測要比外置胎壓監測更加準確。一般而言,內置胎壓監測監測設備幾乎不會存在誤差,而外置胎壓監測設備存在一個0.1-0.3bar的誤差。
有了以上的這些知識儲備,對比胎壓監測產品的安裝體驗就得心應手了。胎壓監測產品的實時監測和異常預警主要通過接收器,也就是顯示器端反饋給車主,屏幕大小、可視角度和頁面布局,對於使用體驗十分重要;胎壓監測產品的接收器一般放置在中控臺上方,這就需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是否安全,二是是否美觀。
參評產品安裝環節對比
編輯小結:在發射器方面,各個廠商的細節設計基本上都比較完善,無論是內置胎壓監測還是外置胎壓監測都會在產品說明書中備有纖細的安裝說明和注意事項,圖文並茂,同時基本上每一款產品都在官方公眾號中加入了安裝說明的入口、文章或者專門的客服;每一款發射器上都明確標註了安裝位置,避免消費者將發射器安裝顛倒;在接收器方面,大家的體驗趨同,能夠在體驗上造成差異的是下面一個測試環節——菜單體驗。
四、小小菜單:卻是胎壓監測半個靈魂
現在各類電子的形態都越來與趨向於一塊又一塊的顯示屏。胎壓監測產品的接收器也是它的顯示器,他不僅承載著顯示數據,而且蜂鳴提醒、功能設置等都集成在這個巴掌大的設備上,顯示器的菜單設置可謂是胎壓監測儀器上最重要的人機互動,究竟體驗如何呢?先讓我們看看這些設備的數據表現。
胎壓監測產品之菜單體驗
沃影設置界面
鐵將軍設置界面
編輯小結: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市面上絕大多數胎壓監測產品的顯示器都是螢光屏,部分有背光和彩色顯示,一般都是無背光的黑白顯示,有無背光在陽光下的可視效果差異明顯。一般都配備實體按鍵,部分產品配備虛擬觸摸觸控鍵,個數一般在兩大到三個按鍵,一般都含有設置鍵,部分會配有電源鍵,部分是左右調節鍵,多種操作通過按鍵排列組合來實現。大多數廠商都開放了胎壓胎溫高值和低值的設置和胎壓胎溫單位的切換。
五、金剛鑽和瓷器活:實時監測和和異常預警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實時監測和異常預警是胎壓監測產品最重要的功能,這兩大功能,對於胎壓監測產品信號數據傳輸頻率的科學性和穩定性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究竟這些產品在實時監測和胎壓異常預警方面的表現如何呢?
胎壓監測產品實時監測和異常預警測試
註:在專業儀器對比中,專業儀器的精度為0.01bar,參評產品的精確度為0.1bar,以上誤差值均為推算值,實際上,胎壓值均未出現大偏差。
實時監測,考驗的是胎壓監測設備的準確性和實時性,檢驗胎壓的實時性,通過路測後的胎壓監測數值與補氣儀器的胎壓值與監測產品所得數值相比對,而實時性實際上這是在考察胎壓監測產品的數據延遲情況,這需要高精密儀器和專業設備來完成,我們可以通過路測和放氣測試來綜合對比得出結論。
由於外置胎壓無法進行發起測試,因此放氣測試我們只測試了內置產品
而異常報警,關注胎壓最根本的就是關注胎壓異常情況,胎壓監測產品在胎壓異常時通過顯示或者聲音警報來提醒車主儘快採取措施。我們從三個方面檢驗胎壓預警功能:標準胎壓下的路測結果、放氣測試時的警報反應時間以及可以調低或調高預警值時的報警敏感度。
充氣校準誤差統計
編輯小結:經過對比,在實時監測和胎壓預警這個核心指標上,基本上每一款產品沒有出現大問題。
靜態數據讀取,實際上是為了測試胎壓監測顯示器上是否長時間殘留歷史數據以及數據發射頻率,由此可知所有產品都支持靜態胎壓監測,不會存在長時間顯示歷史數據的的現象;
在路測過程中,在平緩路段,胎壓數值呈緩慢上升趨勢,到了高速路段,隨著胎溫升高,安貞吉的產品在2.6bar的情況下進行了預警,所有外置胎壓在某一輪胎可能存在漏氣情況下的測試結果也都保持一致並及時報警;
在放氣測試中,大部分內置胎壓監測產品的反應時間在3秒左右,個別情況下,會存在4、5秒的情況,均在可接受範圍內;
在專業儀器對比中,由於專業儀器的精確度為0.01bar,而參評產品的精確度為0.1bar,因此以上誤差值均為推算值,實際上,胎壓值均未出現大偏差。
六、老化試驗: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胎壓監測產品的使用周期一般都比較長,無論是內置胎壓監測產品的4-5年,還是外置胎壓監測產品的2-3年,無論是位於輪胎內部的內置產品,還是直面風吹日曬的外置產品,都面臨幾個輪迴春夏秋冬的考驗。在生命周期內正常運行的能力也是胎壓監測產品體驗的一部分,因此,對胎壓監測產品進行老化試驗非常有必要。
高低溫老化箱
由於尚有一系列詳細功能需要繼續評測,考慮到老化試驗屬於破壞性測試,多為不可逆,在此我們先介紹此次老化試驗階段所採用的試驗方法。此次老化測試,分為高溫和低溫兩種極端環境。在老化測試中,我們會藉助高低溫老化箱等專業儀器來進行測試。具體會有那些胎壓監測小夥伴,能夠經受得住「水深火熱」的考驗,又會有那些產品「夏練三九冬練三伏」練就神功呢?請大家關注我們後續的評測報導。
ONE MORE THING....
無拆解,不評測,缺少拆解環節的橫評,便缺少媒體評測人的匠心。於是乎,我們挑選了品質和設計方面都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偉力通,由於接收器中技術集成度更高,胎壓監測的主要晶片都位於接收器之中,因此最終我們拆解了偉力通內置胎壓監測產品V6的接收器部分,拆解過程中,不僅得到偉力通在產品方面的支持,同時也得到了相關技術方面的解讀,現在我們為大家呈現我們拆解結果:
編輯總結:關注胎壓並不是關注一個簡單的數值,而是在關注汽車行駛的安全指數。胎壓監測產品是幫助我們預防、監測胎壓異常的重要武器。本次評測涵蓋了從胎壓監測從開箱、安裝到使用和老化整個過程中所涉及的包裝環節、外觀和做工環節、設計環節、交互體驗環節、實時監測和異常預警效果等幾大方面,測試了市面上9款主流內置和外置胎壓監測產品。從實際效果來看,基本上每一家的產品都在基礎體驗和核心功能方面做到安全可靠,而以上這些產品究竟孰優孰劣需要我們在進行老化測試後,進行綜合比較,系統打分,最終會為眾位車主帶來一份具有參考價值的消費者報告。
推薦相關閱讀:
快上車 教你看懂胎壓監測的橫評來了
胎然自若 胎壓監測產品橫評結果及排名
冰火兩重天 胎壓監測抗老化內力大比拼
橫評人歡樂多 胎壓版《編輯部的故事》
很強很暴力 偉力通內置胎壓V6拆解
北京站前微信搖一搖 特殊服務讓人驚嘆
網約車司機需納稅 這個地方已經這麼做
看臉時代 什麼品牌的行車記錄儀顏值高
鏡觀其變智享行程 2016年智能後視鏡橫向評測
更多汽車用品資訊請關注車品達人公眾號或加入ZOL車品QQ群
別說話,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