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的鳥兒,大概都是從這片溼地開始的。
前些天還琢磨,今年不知怎麼了,早早的,鳥兒們就奔了南方。
這倆天一降溫才恍然大悟,原來鳥兒有第六感應,早知道今年天冷的早。
這時候的溼地冷清了許多,剩下的除了一些沒長成的小白鷺,
就是在這路過的魚鷹,還有就是脂肪厚厚的大肥鴨啦。
說起大肥鴨,其實您當前見到的是綠頭鴨,因為鴨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肥碩,所以我給它們一個統稱-大肥鴨。
其實鴨子也有它可愛的地方,你看它們走起路來扭著大麵包一樣的身體,還一拽一拽的,是不是萌萌的。
再有就是那兩根細而短的小腿怎麼就能支撐住那肥碩的身體?至今沒想明白。
嘴饞,是肥鴨們的共性,你什麼時候去,它什麼時候都在用它們特有的大扁嘴在水裡不停的忙活。
腦袋露出水面的時候真少,大多數時間都是埋頭苦幹,有時候水面上只露出個肥大的屁股,這大概也是鴨界的一景。
看鴨子們那貪吃的模樣,也就知道它們必定得長成這樣,這明明就是管不住嘴的後果。
其實我這才叫杞人憂天,別看人家胖,人家一樣也飛行自如,要不然怎麼能跑到幾千裡外的南方去過冬吶,
只是落水的那一瞬間實在是不敢恭維,說是一個大包袱砸在水面上,我想也有人信。
說到這體型不咋地,落水又不美,還停不下嘴的大肥鴨,偏偏還愛跟溼地裡的精靈-小白鷺往一起湊。
那是要和白鷺比美的感覺不是。
人家白鷺那美若天仙的樣子,怕是真沒人不認可。
和白鷺站在一起,都不用解釋,肥鴨就自然而然成了白鷺的反襯,
就跟隔壁老王家那又矮又胖的二丫總愛和樓上老張家那長著大長腿,臉蛋漂亮的跟水蜜桃一樣的小妮子站在一起一樣,自然而然就成了一件事的兩個方面。
關鍵是老王家的二丫,一直認為自己很美,還總是對老張家的水蜜桃不削一顧。
這個社會有這個社會的審美標準,肥而不臃,那叫健康,胖得如泥一樣,那叫庸俗。
再好看的綠頭鴨那也是鴨界的傳奇,一跨界就顯了原型。
看人家白鷺那一招一式,矜持。
不管是起飛降落,還是站立都顯得是那麼楚楚動人,就連在水裡抓個魚,動作都是那麼溫文爾雅。
嗨,這說了半天也是按人界的標準評判鴨子們,誰知道鴨界自己的標準是啥樣。
不過只從表象來看,鴨界的審美觀明顯和人界有很大的不同,
胖而美,大概是鴨界的標準。
不管是公鴨還是母鴨都是肥肥胖胖,唯獨公鴨頭上頂個綠色,招搖過市,母鴨反倒不修邊幅,唯在翅膀處有一藍紫色的稜形圖案。
不過公鴨和母鴨基本上都是出雙入對,很少見有單獨行動的鴨子。
這一點很值得我們人界羨慕。
再看楚楚動人的白鷺,按人界的標準就是現代範的獨立個體,
因為至今我也沒學會怎麼分清他們的性別,也就只能這麼稱呼。
寫白鷺的詩詞歌賦,從古至今不計其數,
一看就知道符合人界的各種標準,
尤其是符合風雅之士們的口味。
如果說白鷺是陽春白雪,
那大肥鴨就只能當下裡巴人了,
沒轍,人界定的標準就這樣。
好在這溼地裡,陽春白雪和下裡巴人過的倒是都很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