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審美總體來說是比較多元,各個時代環肥燕瘦是各有所愛。《楚辭》裡面寫美人「增頰倚耳」什麼意思呢?增是通假字跟層是一個意思。簡單說就是這位美人臉上的肉一層一層的,嘴巴子上的肉都嘟嚕著,很飽滿,雙下巴有富態美。當然歷史上從數量上來說,以胖為美比以瘦為美還是小眾一些。歷史上以瘦為美的記載很多。那麼從古至今有哪些個血淚減肥史呢?
楚靈王對文武群臣們的身材有要求,只要大臣的腰特別細,哪怕不會寫字兒,他也愛看能得到重用。如果這個官兒能力大能安邦定國,江山社稷離不開,但是大肚子那得罷官降職,實在不行就得殺了。咱也不知道楚靈王跟胖子有什麼仇什麼恨,所以文武群臣為了自己的前途,就開始了減肥大業。
《墨子·兼愛中》有記載「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比期(jī)年,朝有黧黑(黧:lí)之色」。這翻譯過來就是楚靈王喜歡大臣們細腰,所以他的臣子們投其所好,一天只吃一頓飯。穿衣服的時候,先吸一口氣,再把腰帶繫上,得靠著牆才能站起來。後來朝裡的大臣因為忍飢挨餓,小臉蛋兒又黑又黃。說白了就是討好君王,楚國節食減肥。這個減肥事件離現在2500多年,這是文獻中記載的最早的節食減肥。
節食減肥對於吃貨來說就比較困難了,比如說宋朝的大詩人蘇軾。他那個愛吃是非常專業東坡肉,東坡肘子都是他發明的。尤其愛吃肉,他曾經一邊吃肉一邊念佛經。一個和尚看見了,直搖頭,你這不行啊!沒有您這麼來的。蘇東坡說沒事我漱漱口,漱漱口再念。這你就看出來了蘇東坡就是一個有能耐但也真是個吃貨。
他也減肥過,他自己寫的《東坡志林》記載。63歲那年的夏天他覺著自己胖得厲害,決心減肥。制定了一份節食計劃「東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過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饌則三之,可損不可增。有召我者,預以此先之,主人不從而過是者,乃止。」什麼意思呢?我蘇東坡以後吃飯,一天喝一爵酒吃一份肉。有尊貴的客人,豐盛的飲食就增至三倍,可以減少一些,但不能增加。有人請我吃飯,先說好我的飲食標準,你要不答應,我就不去。這算是歷史中記載比較有名的減肥例子。
其實說來說去減肥就兩種方法「管住嘴,邁開腿」,有管住嘴人自然就有邁開腿的。三國時期,我們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健身教練。我們的神醫華佗。華佗發明了一套健身的廣場舞叫五禽戲。
《三國志·華佗傳》裡邊兒是這麼記載的:「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身體輕便而欲食」模仿五種動物體操是非常流行。電視劇裡司馬懿為了身體健康,沒事兒在家練五禽戲。五禽戲做到什麼程度才能起到減肥的效果呢?華佗作為健身教練是這麼說的:量力而行,能做多少做多少,微微出汗就行。
從古至今想減肥的人很多,減肥的方法也很多。千古減肥大業是一段血淚史詩。減肥是為了身體健康,體態優美,要是太瘦,反而不美。其實就堅持佛系減肥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