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天氣預測如何精準到分鐘?這裡有一張覆蓋長三角的「天網」

2021-01-10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10月15日消息(記者孫冰潔)在長三角地區最大的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每天都有約2800架航班起落。如何保障航班正常飛行、減少旅行途中不必要的損耗、讓旅客安全到達,這一切離不開機組人員的職業素養,更離不開對可能干擾飛行的外部因素的精準預判。天氣作為影響航班飛行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對其預測的精確度,將直接影響每架航班能否正常運行。

如果將整個航空中心比喻為一個人體系統,那麼位於東方航空公司總部的AOC運行指揮大廳,就是調度這2800多架航班的「大腦」。這座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由200多個席位的大廳,設有從決策、天氣預警到故障維修等全流程的指揮系統,保障每一次飛行能夠儘可能順利進行。

天氣條件對航空業的運行安全、經濟效益有巨大的影響,面向航空飛行的高解析度監測預警系統對提升飛機安全水平、降低飛行成本、優化機場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在東方航空高密度的航線中,幾乎每半小時就有一架飛機起落,這對天氣預測準確度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要精確到幾十分鐘甚至幾分鐘。此前,國內航空公司的航空氣象預報服務極大依賴於國外企業,不但花費巨大,而且對我國天氣的針對性不強,產品要素單一且精細化不足。

10月15日,東方航空公司運控中心王秀春首席氣象專家正在分析當日的實時天氣情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記者 孫冰潔 攝)

負責東航氣象保障的首席氣象專家王秀春的面前擺著一塊特殊的顯示屏:由四塊電腦屏幕組合成的航空飛行氣象監測及預警平臺是他進行決策的「利器」。上面實時顯示著東航國內外所有航線途經地區的天氣情況,溫度、溼度、能見度……每天,王秀春和同事的主要工作就是藉助這四塊顯示屏所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給出一天的氣象評估,包括哪個區域有雷雨、哪個區域有大風……並對途經這一區域的航班進行飛行上的調整提示,以便將旅客準時、安全送達目的地。

10月15日,上海市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主任王曉峰向記者介紹航空飛行氣象監測及預警平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記者 孫冰潔 攝)

這套預警系統就是由上海市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在時間緊、任務重、人手少的形勢下攻堅克難,歷經五年自主開發的產品。上海市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主任王曉峰告訴記者,相較於國外公司的產品,該平臺在針對性和精細化方面有獨特優勢。其依託的華東區域中尺度數值預報模式在中國區域內預報性能方面位於國際領先水平,為精準預報提供有力支撐。通過9km水平解析度、12小時更新的全國範圍預報產品和3km水平解析度、逐小時更新的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圈的加密產品相互結合,該平臺能夠有效滿足航空管理部門、機場和航空公司不同時空解析度的需求。

颱風、冰雪、雷雨、大風是影響航空的最主要天氣因素。飛機在空中多飛一分鐘,就多一分鐘危險。除了安全因素外,不能按時起落對於航空公司也是一筆巨大的經濟損失。王秀春給記者算了筆帳,航班在空中每延誤一小時,就意味著損耗將近三四萬元的油費,而每迫降一架航班,整個經濟損失在三四萬-六七萬。因此對天氣精準預測無論是從效率還是安全方面考量,都已是現代航空運輸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王曉峰告訴記者,目前,針對短臨天氣決策需求,以高時間、高空間分辨的靜止衛星資料為手段並結合傳統的地面觀測資料和都卜勒天氣雷達資料,已可實現對流初生預警、對流雲團監測、對流雲團外推以及對流天氣診斷等功能。而該平臺除了提供實時觀測數據和常規天氣要素預報,從「點」到「線」到「面」三個維度——分別面向機場空域、飛機航線和管制片區不同用戶主體,提供了針對性的航空氣象產品。在「點」上,為提高機場起降效率和安全性,平臺提供了能見度、機場雲底高度、中低云云量、低空風切變指數等預報產品,幫助機場運管、塔臺管制、航空工期籤派機組等提早判斷機場的起飛降落條件,提前安排運行計劃。在「線」上,平臺還針對飛行安全及舒適度實時提供航線不同高度上的飛機顛簸指數、機翼結冰指數、雷達回波強度等,指導飛機繞飛危險空域。同時在「面」上,平臺設計不同高度層次上氣象精細預報和航空氣象指數預報與地理信息疊加顯示,提供管制區內機場和航路點的多種預警信息,為日常業務運行提供基本信息情報。

據悉,該平臺已成功應用於商飛國產大飛機C919的試飛天氣決策,華東空管局、東航、吉祥等多家航空公司的日常運行,以及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洛陽分院的飛行培訓等。面對浦東發生的持續性大霧,東方航空公司根據產品預報及時調度航班,未發生備降,較以往航班正常率明顯提升,減少了經濟損失。面對颱風影響,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根據產品預報結果,提前做出調整航班等決定,有效減少了航班延誤,保障飛行安全。王秀春告訴記者,就在前不久「利奇馬」颱風過境時,藉助這套預警系統,東航對颱風的風力、風向、雨量預測已可具體到小時,除個別機型外,基本都能順利落地。「在颱風等危險天氣來臨前要提前24小時進行預測,讓旅客不用出門才得知航班是否取消,這是我們的基本要求。」他說。

據王曉峰介紹,目前數家空管局和航空公司已經或有意向籤約該平臺系統。未來,生態遙感中心將進一步針對長三角航空服務需求,繼續發揮遙感觀測應用優勢,提高短時臨近預報能力和強對流天氣預警時效,研發、集成更精準多樣的監測預報預警服務產品,為航空運營決策和飛行安全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蘋果收購的熱門天氣App有多特別?用AI精準預測天氣,還能製作風暴動畫
    傳統天氣預報播報未來24小時天氣,不夠準確也已過時,而在開源的世界裡,播報未來10分鐘的天氣變化並不是難題。Dark Sky正是一款以分鐘級別準確預測用戶所在地未來一小時降雨情況的應用。隨時隨地,只要用戶打開應用,它會迅速基於用戶定位播報天氣。比如,當前地區5分鐘後有強降雨、將持續15分鐘等。
  • 蘋果收購的天氣App有多特別?預測10分鐘後會不會下雨
    來源:創事記文/溫淑來源: 智東西(ID:zhidxcom)看點:解讀被蘋果獨佔的Dark Sky背後技術:AI精準預測10分鐘後會不會下雨。被納入到iOS閉環生態之中?傳統天氣預報播報未來24小時天氣,不夠準確也已過時,而在開源的世界裡,播報未來10分鐘的天氣變化並不是難題。Dark Sky正是一款以分鐘級別準確預測用戶所在地未來一小時降雨情況的應用。隨時隨地,只要用戶打開應用,它會迅速基於用戶定位播報天氣。
  • 軟體推薦:預測精準到街道的彩雲天氣
    (原標題:每日佳軟:預測精準到街道的彩雲天氣)
  • 墨跡天氣:精準的航空氣象服務可以提高民航經濟效益
    近日,墨跡天氣宣布與春秋航空達成合作。此次與春秋航空的合作,不僅代表墨跡天氣的專業氣象服務能力獲得認可,還幾乎可以證明墨跡天氣已經能夠將氣象數據結合到商業需要的不同場景中,把氣象數據呈現出的商業價值包裝成為更精準、更有行業特色的產品或服務,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在到處是變量、到處是關聯的氣象領域,這樣的服務能力顯然是其它企業在短期內難以企及的。
  • 分鐘級天氣預報產品來了!可預測哪條街道幾時幾分下雨
    (央視財經《創業英雄匯》)經常說有雨有雪卻不下?天氣預報總感覺不準?多變的天氣常讓我們猝不及防,而惡劣天氣還會導致氣象災害。每年一到雨季,持續的降雨會使得內澇災害頻發,甚至會導致山洪,讓「看海模式」「滴滴打船」紛紛上線。
  • 揭秘航空天氣預報:每天起得最早 預報精確到1小時
    8月18日,本報記者走進西寧曹家堡機場的民航青海空管分局氣象觀測室「慧眼」班組,走近這群為航班提供實時天氣狀況和未來天氣變化預測信息,保障航班安全運行的幕後英雄——航空氣象觀測員。劉海英熟練地關閉告警提示框,並結合剛剛觀測到的天氣狀況,稍作思考後在編發報系統中手工輸入雲、能見度、天氣現象,對比編發報系統內的數據是否與自觀系統數據相吻合,生成報文、發送報文、檢查回頭報、收聽通波、填寫觀測簿……上午9時整點時段一整套發報工作在3分鐘之內完成。
  • 更精準的天氣預報是這樣「煉」成的
    郭靜原攝「受偏南暖溼氣流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12月15日,本市將有大雪、道路結冰和大霧天氣。預計19時前後,降雪開始影響本市西南部地區,21時前後影響城區,23時前後降雪覆蓋全市,且將持續到明天中午前後。
  • 揭秘航空天氣預報:起飛前3小時準備 精確到1小時
    原標題:揭秘航空天氣預報:起飛前3小時準備 精確到1小時預測「天公」表情的「慧眼」班組他們在候機樓旁高高的塔臺之上,萬裡高空之下,24小時不間斷地為航班指引出一條安全、順暢的「天路」。高原機場上凍霧、高吹雪、強沙暴、強雷雨等複雜天氣時常出現,考驗著「慧眼」班組職工的業務素質和心理素質「慧眼」班組的航空氣象觀測員在分析衛星雲圖。
  • 眼控科技聚焦航空氣象服務 助力提升航空安全保障水平
    冬季強對流天氣頻發,影響航空飛行安全   強對流天氣是氣象學上所指的發生突然、移動迅速、天氣劇烈、破壞力極強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有雷雨大風、冰雹、龍捲風、局部強降雨等。其生命史短暫並帶有明顯的突發性,約為一小時至十幾小時,較短的僅有幾分鐘至一小時,它常發生在對流雲系或單體對流雲塊中。
  • 眼控科技聚焦航空氣象服務,助力提升航空安全保障水平
    冬季強對流天氣頻發,影響航空飛行安全強對流天氣是氣象學上所指的發生突然、移動迅速、天氣劇烈、破壞力極強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有雷雨大風、冰雹、龍捲風、局部強降雨等。其生命史短暫並帶有明顯的突發性,約為一小時至十幾小時,較短的僅有幾分鐘至一小時,它常發生在對流雲系或單體對流雲塊中。世界上把強對流天氣列為僅次於熱帶的氣旋、地震、洪澇之後第四位具有殺傷性的災害性天氣。
  • 2小時內天氣逐10分鐘「精準」預報
    原標題:2小時內天氣逐10分鐘「精準」預報揚子晚報訊(記者 石小磊) 省政府辦公廳、中國氣象局辦公室日前下發《江蘇省「十三五」氣象事業發展規劃》,無縫隙、精細化、智慧型成為江蘇未來氣象事業發展的關鍵詞。
  • 走近航空氣象觀測員:預測「天公」表情的慧眼班組
    8月18日,本報記者走進西寧曹家堡機場的民航青海空管分局氣象觀測室「慧眼」班組,走近這群為航班提供實時天氣狀況和未來天氣變化預測信息,保障航班安全運行的幕後英雄——航空氣象觀測員。  劉海英熟練地關閉告警提示框,並結合剛剛觀測到的天氣狀況,稍作思考後在編發報系統中手工輸入雲、能見度、天氣現象,對比編發報系統內的數據是否與自觀系統數據相吻合,生成報文、發送報文、檢查回頭報、收聽通波、填寫觀測簿……上午9時整點時段一整套發報工作在3分鐘之內完成。
  • 墨跡天氣企業服務品牌墨跡赤必:致力於保障航空安全和效率
    一直以來,氣象條件對飛機的起飛、航行、降落以及一系列飛行活動都有著直接的影響,當前即將進入秋冬寒潮季,低雲、低能見度、濃霧、暴雪等不利天氣,都會影響到飛行的安全和效益。因此對於航空企業而言,如何將專業的航空氣象服務融入到航空運營中,從而保障航空安全和效率,顯得尤為重要。
  • 長三角航空版圖「時空摺疊」,我國吞吐量最大的機場群就在長三角
    但長期以來,江蘇的交通依然有兩個無法忽視的缺陷,堪稱「阿喀琉斯之踵」:一是省內鐵路網絡的分布不均,蘇北鐵路稀疏,部分城市與省會南京缺乏直達高鐵;二是江蘇僅有一家東方航空的江蘇分公司,是沿海各省中唯一沒有本土獨立航司的省份。
  • 哪些動物能精準預測天氣?-知識百科-川北在線-川北全搜索
    哪些動物能精準預測天氣?時間:2014-07-28 11:17   來源:搜狗問問   責任編輯:張易川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搜狗旗下的互動問答社區,用戶可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或者搜索其他用戶沉澱的精彩內容;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最熱烈的互助氣氛,瀏覽到最精彩的問答內容。
  • 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用黑科技為長三角生態護航
    新華網南京10月17日電(龐雪汀)通過對水中環境DNA的檢測,就能了解到水中的生物類型構成;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提前15分鐘預報極端災害天氣……近日「潮湧長三角•共建進行時」主題網絡傳播活動採訪團來到南京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
  • 北京大興機場即將睜開「天眼」 天氣預報更精準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大興機場即將睜開「天眼」,天氣預報更精準北京日報客戶端消息,近日,隨著行業驗收的通過,由華北空管局牽頭建設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相控陣天氣雷達正式進入試驗驗證評估的試運行階段,大興機場監測風雲變幻的
  • 南方將迎連續陰雨天,新晴天氣雷達雲圖預測分鐘級降雨!
    冷空氣南下,南方部分地區將迎連續陰雨天氣,新晴天氣上線雷達雲圖功能,精準預測未來幾分鐘街道降雨情況,防範次生災害一步到位。11月是秋冬轉換季節,影響我國天氣系統的主要是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和溫帶氣旋。根據中央氣象臺預測,11月初,受冷空氣影響,我國華北、東北不少地方氣溫將會創出下半年來新低,同時,隨著冷空氣逐漸南下,我國西南地區也將迎來連續的陰雨天氣,而受「天鵝」等秋季颱風的影響,我國海南等地區也將迎來降雨天氣。為防範連續陰雨天氣的不利影響,謹防次生災害的發生,新晴天氣上線的全國降雨雲圖可查看全國任意經緯度未來兩小時的降雨情況、大風、冰雹、雷電等強對流天氣發生概率。
  • 大興機場即將睜開「天眼」,天氣預報更精準
    相控陣天氣雷達外觀大興機場天氣雷達是C波段全數字有源相控陣天氣雷達,是世界上首部在民用領域業務化的C波段相控陣雷達,也是世界上首次在民航領域業務化應用的相控陣天氣雷達,具有高時空分辨力,空間解析度達到150米,實現了對氣象目標的精細化、快速化觀測。
  • 谷歌發布又快又準的神經天氣模型,可精準預測未來8小時降雨
    Google基於之前以機器學習即時預測降雨的研究,進一步發展用於降雨預報的神經天氣模型MetNet,這是一個深度神經網絡(DNN),能用來預報未來8小時內的降雨情況,以每2分鐘為一個區間,解析度可達1公裡,且比起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目前最先進物理模擬模型表現還要好,計算時間只需要幾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