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0月15日消息(記者孫冰潔)在長三角地區最大的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每天都有約2800架航班起落。如何保障航班正常飛行、減少旅行途中不必要的損耗、讓旅客安全到達,這一切離不開機組人員的職業素養,更離不開對可能干擾飛行的外部因素的精準預判。天氣作為影響航班飛行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對其預測的精確度,將直接影響每架航班能否正常運行。
如果將整個航空中心比喻為一個人體系統,那麼位於東方航空公司總部的AOC運行指揮大廳,就是調度這2800多架航班的「大腦」。這座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由200多個席位的大廳,設有從決策、天氣預警到故障維修等全流程的指揮系統,保障每一次飛行能夠儘可能順利進行。
天氣條件對航空業的運行安全、經濟效益有巨大的影響,面向航空飛行的高解析度監測預警系統對提升飛機安全水平、降低飛行成本、優化機場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在東方航空高密度的航線中,幾乎每半小時就有一架飛機起落,這對天氣預測準確度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要精確到幾十分鐘甚至幾分鐘。此前,國內航空公司的航空氣象預報服務極大依賴於國外企業,不但花費巨大,而且對我國天氣的針對性不強,產品要素單一且精細化不足。
10月15日,東方航空公司運控中心王秀春首席氣象專家正在分析當日的實時天氣情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記者 孫冰潔 攝)
負責東航氣象保障的首席氣象專家王秀春的面前擺著一塊特殊的顯示屏:由四塊電腦屏幕組合成的航空飛行氣象監測及預警平臺是他進行決策的「利器」。上面實時顯示著東航國內外所有航線途經地區的天氣情況,溫度、溼度、能見度……每天,王秀春和同事的主要工作就是藉助這四塊顯示屏所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給出一天的氣象評估,包括哪個區域有雷雨、哪個區域有大風……並對途經這一區域的航班進行飛行上的調整提示,以便將旅客準時、安全送達目的地。
10月15日,上海市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主任王曉峰向記者介紹航空飛行氣象監測及預警平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記者 孫冰潔 攝)
這套預警系統就是由上海市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在時間緊、任務重、人手少的形勢下攻堅克難,歷經五年自主開發的產品。上海市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主任王曉峰告訴記者,相較於國外公司的產品,該平臺在針對性和精細化方面有獨特優勢。其依託的華東區域中尺度數值預報模式在中國區域內預報性能方面位於國際領先水平,為精準預報提供有力支撐。通過9km水平解析度、12小時更新的全國範圍預報產品和3km水平解析度、逐小時更新的覆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圈的加密產品相互結合,該平臺能夠有效滿足航空管理部門、機場和航空公司不同時空解析度的需求。
颱風、冰雪、雷雨、大風是影響航空的最主要天氣因素。飛機在空中多飛一分鐘,就多一分鐘危險。除了安全因素外,不能按時起落對於航空公司也是一筆巨大的經濟損失。王秀春給記者算了筆帳,航班在空中每延誤一小時,就意味著損耗將近三四萬元的油費,而每迫降一架航班,整個經濟損失在三四萬-六七萬。因此對天氣精準預測無論是從效率還是安全方面考量,都已是現代航空運輸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王曉峰告訴記者,目前,針對短臨天氣決策需求,以高時間、高空間分辨的靜止衛星資料為手段並結合傳統的地面觀測資料和都卜勒天氣雷達資料,已可實現對流初生預警、對流雲團監測、對流雲團外推以及對流天氣診斷等功能。而該平臺除了提供實時觀測數據和常規天氣要素預報,從「點」到「線」到「面」三個維度——分別面向機場空域、飛機航線和管制片區不同用戶主體,提供了針對性的航空氣象產品。在「點」上,為提高機場起降效率和安全性,平臺提供了能見度、機場雲底高度、中低云云量、低空風切變指數等預報產品,幫助機場運管、塔臺管制、航空工期籤派機組等提早判斷機場的起飛降落條件,提前安排運行計劃。在「線」上,平臺還針對飛行安全及舒適度實時提供航線不同高度上的飛機顛簸指數、機翼結冰指數、雷達回波強度等,指導飛機繞飛危險空域。同時在「面」上,平臺設計不同高度層次上氣象精細預報和航空氣象指數預報與地理信息疊加顯示,提供管制區內機場和航路點的多種預警信息,為日常業務運行提供基本信息情報。
據悉,該平臺已成功應用於商飛國產大飛機C919的試飛天氣決策,華東空管局、東航、吉祥等多家航空公司的日常運行,以及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洛陽分院的飛行培訓等。面對浦東發生的持續性大霧,東方航空公司根據產品預報及時調度航班,未發生備降,較以往航班正常率明顯提升,減少了經濟損失。面對颱風影響,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根據產品預報結果,提前做出調整航班等決定,有效減少了航班延誤,保障飛行安全。王秀春告訴記者,就在前不久「利奇馬」颱風過境時,藉助這套預警系統,東航對颱風的風力、風向、雨量預測已可具體到小時,除個別機型外,基本都能順利落地。「在颱風等危險天氣來臨前要提前24小時進行預測,讓旅客不用出門才得知航班是否取消,這是我們的基本要求。」他說。
據王曉峰介紹,目前數家空管局和航空公司已經或有意向籤約該平臺系統。未來,生態遙感中心將進一步針對長三角航空服務需求,繼續發揮遙感觀測應用優勢,提高短時臨近預報能力和強對流天氣預警時效,研發、集成更精準多樣的監測預報預警服務產品,為航空運營決策和飛行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