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來科學家都看錯了,精子遊動起來並不像「小蝌蚪」

2020-08-04 科技領航人

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表示,他們的最新研究將顛覆有關人類精子的最早科學發現之一。 在上周五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他們似乎表明,精子細胞不會像以前人們認識那樣,簡單地來回甩動尾巴來推動自身。相反,精子會執行複雜的三維滾動和旋轉運動程序,通過常規顯微鏡觀察時,只會使精子看起來像像「小蝌蚪」在擺動尾巴。

三百年來科學家都看錯了,精子遊動起來並不像「小蝌蚪」

1677年,安東·范·列文虎克(Anton Van Leeuwenhoek)用他最近發明的複合顯微鏡觀察了精液中精子。他是第一個看到充滿精子細胞的世界的人,他將其命名為「動物」。 他將這些精子細胞描述為「像蛇一樣運動或像鰻魚一樣在水中遊動」。

範·列文虎克(Van Leeuwenhoek)時代的科學家對精子做出了許多假設,事實證明這是錯誤的。許多人認為精子實際上精子是一個人的微型的小人,而母親和她的卵僅是將這個小人養育成嬰兒的一種手段。

三百年來科學家都看錯了,精子遊動起來並不像「小蝌蚪」

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數學家愛馬仕·加德爾哈(Hermes Gadelha)和他的團隊與墨西哥的研究人員一起研究了3D精子運動。他們開發了一種相機,能夠以每秒55,000幀的速度在微觀水平上拍照。他們還為精子的遊泳創造了一個低摩擦的流體環境。這項新穎的成像技術有效地使研究人員可以在精子遊動時上下掃描它們。通過這些掃描,加德爾哈和他的團隊使用了複雜的數學公式來創建運動模型。

三百年來科學家都看錯了,精子遊動起來並不像「小蝌蚪」

「人類的精子可以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跳動20到30次遊泳。因此,我們需要一種速度如此之快的相機,以使精子在下一張照片拍攝之前沒有機會移動。」加德爾哈說。

最後,他們確定範·列文虎克確實是第一個對精子運動產生錯覺的人。在2D平面上,精子細胞的運動在很大程度上看起來是對稱的,其尾巴隨著向前移動而來回擺動。但是研究小組的結論是,精子細胞實際上是在一個方向上不對稱地旋轉尾巴,同時也同時旋轉其頭部。尾巴旋轉和頭部旋轉彼此平衡,推動精子向前。加德爾哈將精子的複雜動作比喻為在水裡嬉戲地的水獺。

三百年來科學家都看錯了,精子遊動起來並不像「小蝌蚪」

該小組的發現發表在《科學進展》上。

研究人員稱,其他科學家已經注意到,在假設人類精子只像鰻魚一樣運動的情況下,觀察到的人類精子運動並不完全有意義。其他人也表明,許多動物(包括人類)的精子頭部在移動時會四處滾動。但是加德爾哈說,他們的研究是第一個調和這些觀察結果並清楚地證明精子芭蕾的研究。

但是,根據現已退休的生物物理學家唐納·巴布科克(Donner Babcock)的說法,他長期研究精子的運動,研究小組的結論可能是合理的,但仍遠未得到證實。

三百年來科學家都看錯了,精子遊動起來並不像「小蝌蚪」

與新研究無關的巴布科克說:「我要說的是他們聲稱精子頭的滾動與鞭毛[尾巴]運動之間存在聯繫。」他說,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方法是將跟蹤器連接到精子細胞上,然後在精子遊動時跟蹤跟蹤器的運動。

自範·列文虎克(Van Leeuwenhoek)促成新研究成為可能以來,加德爾哈讚揚了數個世紀以來數學和科學的飛躍,其中包括他的墨西哥同事在十年前率先開發的顯微鏡技術。他指出,人性很可能導致我們誤解我們眼睛的感知。

「我們經常相信我們所看到的。這是一個問題,因為我們所看到的總是局限於我們所看到的儀器的精度,」他說。

三百年來科學家都看錯了,精子遊動起來並不像「小蝌蚪」

揭示精子運動的真實本質可能具有重要的醫學意義。精子質量的一項指標是它們的運動能力,也就是所謂的自身快速移動的能力。因此,了解精子的真正移動方式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做得很好。研究小組希望他們的技術可以用於微觀世界的其他角落和縫隙,包括其他物種精子細胞的運動。

「精子運動是我們今天來到這個世界的原因。我在這裡與您交談是因為精子碰到了卵,」他說,「在這個基本層面上,如果我們不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那麼我們如何希望解決所有更嚴重的問題,包括不孕症?」

相關焦點

  • 精子遊起來並不像「小蝌蚪」,三百年來科學家都看錯了
    三百多年來,學界一直以為精子像蝌蚪或鰻魚那樣擺動尾巴前進。最近一項研究藉助先進的高速攝影技術,發現這種印象其實是一種視錯覺,精子的運動方式實際上要更加複雜:它們的尾巴朝向一側擺動,頭部旋轉前進,平衡了尾部運動的不對稱。
  • 精子遊起來並不像「小蝌蚪」,三百年來科學家都看錯了|內有動圖
    三百多年來,學界一直以為精子像蝌蚪或鰻魚那樣擺動尾巴前進。最近一項研究藉助先進的高速攝影技術,發現這種印象其實是一種視錯覺,精子的運動方式實際上要更加複雜:它們的尾巴朝向一側擺動,頭部旋轉前進,平衡了尾部運動的不對稱。
  • 男性的精子是怎麼遊動的?它並不像蛇遊泳科學家們弄錯了300年
    我們人類的生殖細胞有精子和卵子兩種類型,其中精子是可以遊動的,那麼人類的精子是怎麼遊動的呢?我們看電視中顯微鏡下面精子遊動的方式你可能會毫不猶豫的認為是跟蛇一樣左右擺動尾巴向前遊動。其實你這樣認為也沒錯,因為連科學家們都被顯微鏡的的精子所欺騙,人類觀測到精子的歷史已經有300年了,一直到現在才弄清楚精子是怎麼遊動的,它並不是跟蛇一樣左右擺尾遊泳,而是尾巴呈螺旋擺動的方式前進的。
  • 被誤會了三百年的「小蝌蚪」:這才是精子真正的遊動方式
    【導讀】300年前,列文虎克在顯微鏡下觀察到2D精子遊動圖像,使得人們一直以來都以為精子靠其尾部左右擺動著前行。然而一項新的研究通過3D顯微鏡卻發現,精子真正的遊動方式,應是呈螺旋波形滾動前進。文末有視頻哦。
  • 誤會了幾百年,精子遊泳根本不像小蝌蚪
    誤會了幾百年,精子遊泳根本不像小蝌蚪 鈍刀片 剃刀刀片比人的毛髮堅硬很多,但它依然會在剔除毛髮時越用越鈍,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旋轉遊泳 幾百年來,我們一直都搞錯了精子遊泳的姿勢——它們並不像魚兒或蝌蚪那樣擺動尾巴,而是旋轉著前進[2]。
  • 精子像蝌蚪一樣遊泳?研究顯示:精子螺旋式鑽進液體中
    每個人在生命的開端都是一顆小小的受精卵,精子和卵子結合孕育之後才有了「人」。以前人們都認為精子是像蝌蚪遊泳那樣遊向卵子的,但最新研究刷新了我們的認知:它是螺旋式前進的。精子的發現者如果是喜歡網上衝浪的小夥伴,那麼一定不會對安東尼·列文虎克感到陌生。
  • 精子「欺騙」了大家幾百年!最新研究:精子並非像「蝌蚪」樣前進
    人類精子是怎樣遊動的?三百多年來,科學家也可能被2D顯微鏡下的這類視野給欺騙。學界一直以為精子像蝌蚪或鰻魚那樣擺動尾巴前進。最近一項研究藉助先進的高速攝影技術,發現這種印象其實是一種視錯覺,精子的運動方式實際上要更加複雜:它們的尾巴朝向一側擺動,頭部旋轉前進,平衡了尾部運動的不對稱。被戲稱為人類最早的浪漫「鑽頭」。
  • 陳根:眼見不為實——科學發現精子遊動並非蝌蚪式遊動
    由於精子蝌蚪一樣的外觀,圓圓的頭部後面跟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加上百年來2D顯微鏡下的影像,使得科學界的主流觀點一直認為他們使用一個能夠在一秒鐘內記錄超過55000幀的高速照相機,以及一個帶有壓電裝置的顯微鏡臺,以難以置信的高速度上下移動樣本,他們能夠以三維的方式掃描自由遊動的精子。
  • 人類精子是怎樣遊動的?科學家們弄錯了300多年
    儘管一些細胞和分子層面的知識在不斷被刷新,但有一點,似乎絕大多數科學家都很少懷疑過,那就是最簡單的形態學知識——精子能夠通過擺動尾巴獲得前進的動力,並且尾巴的對稱性擺動方式類似於鰻魚,也就是左右對稱擺動前進。這一點,只要在顯微鏡下觀察過精子的科學家都不會質疑。
  • 動圖:這才是精子真正的遊動方式
    我們知道,每個人都從受精卵發育而來:幾千萬個形似蝌蚪的精子,一出生就註定踏入賽道,爭先恐後的當那個「最優解」,而後到達「終點」、獲得獎賞---與卵細胞結合,孕育出生命的奇蹟。然而,在這一看似屬於「常識」的過程中,卻有一個長期被人們誤解的奇怪知識,那就是---萬員賽跑時,精子究竟是如何向前遊動的?
  • 動物精子的競爭,小蝌蚪們衝呀
    在動物交配的過程中,我們總是把雄性動物扮演的角色想像得太簡單了:不就是提供精子嘛!如果把動物的交配當做是輸送精子那麼簡單,那就錯了,動物精液中的學問非常大。雄性動物為了把小蝌蚪們(精子)輸送到正確的地方與卵子結合,在精液中做了很多文章。科學家在動物的精液中檢測出上百種的活性物質,精液更像是一個小小的生態系統。
  • 最新研究顯示:精子並非像「小蝌蚪」左右擺動前進
    人類精子是怎樣遊動的?三百多年來,科學家也可能被2D顯微鏡下的這類視野給欺騙。學界一直以為精子像蝌蚪或鰻魚那樣擺動尾巴前進。最近一項研究藉助先進的高速攝影技術,發現這種印象其實是一種視錯覺,精子的運動方式實際上要更加複雜:它們的尾巴朝向一側擺動,頭部旋轉前進,平衡了尾部運動的不對稱。被戲稱為人類最早的浪漫「鑽頭」。
  • 精子「欺騙」了我們300多年!並非像「小蝌蚪」左右擺動前進
    人類精子是怎樣遊動的?三百多年來,科學家也可能被2D顯微鏡下的這類視野給欺騙。學界一直以為精子像蝌蚪或鰻魚那樣擺動尾巴前進。最近一項研究藉助先進的高速攝影技術,發現這種印象其實是一種視錯覺,精子的運動方式實際上要更加複雜:它們的尾巴朝向一側擺動,頭部旋轉前進,平衡了尾部運動的不對稱。被戲稱為人類最早的浪漫「鑽頭」。
  • 誤會了幾百年,精子遊泳根本不像小蝌蚪!丨一周科技
    幾百年來,我們一直都搞錯了精子遊泳的姿勢——它們並不像魚兒或蝌蚪那樣擺動尾巴,而是旋轉著前進[2]。精子在三維空間中的運動實際是這樣的 | polymaths-lab.com300多年前,列文虎克第一次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精子。
  • 精子是怎樣遊動的?新發現它並非來回擺動,而是「鑽頭」般旋轉
    精子是男性的生殖細胞,它是會活動的,在正常的生殖行為中,當它從男性的生殖系統中排出之後,是以怎樣的活動狀態找到女性的卵子的呢?一直以來,包括科學家們都認為精子的是靠著尾部的左右擺動前進的,就像蝌蚪和大多數魚類一樣,但是近日有科學家發現,原來精子是旋轉著前進的。
  • 精子「欺騙」科學家343年!新研究:精子其實不是左右擺動前進
    包括人類在內的大部分高等生物都是採取有性生殖的方式,精子和卵子進行結合,得到受精卵,然後進一步發育成生命個體。由於生殖細胞非常小,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類並不知道它們是怎樣的。,就像小蝌蚪一樣,其長度約為50微米。
  • 無論男女,都該學點「小蝌蚪」知識
    《生命時報》特邀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中心男性生殖醫學教授麥可·艾森伯格,為你詳細科普關於這些「小蝌蚪」們的一些知識。男性體內大約有2.4萬個基因,大約10%的基因會致力於精子生成。正因為有如此眾多基因的參與,不同男性之間的精子才會有所差異。
  • 我們都被精子「騙了」,343年後,科學家找到了正確的答案
    人類一直都對世界萬物充滿著好奇心,想要深入研究萬物運作的機理,在顯微鏡被發明出來之前,人們所看到的世界都是宏觀的,如何了解微觀的世界呢?列文虎克發明了顯微鏡,顯微鏡確實能夠幫助我們看到微觀世界。在發明顯微鏡後,列文虎克對任何事情都非常好奇,其中也包括自己的體液,他曾經觀察過自己的精子,他發現精子就好像小蝌蚪一樣,它們有尾巴,非常細長,而且左右是對稱的,使得它們能夠自由的遊動。
  • 精子真正的遊動方式、穿在身上的「空調」| 一周學術熱點匯總
    研究發現中年是一生中最樂觀的「黃金時代」,而青年和老年人最「喪」5.被誤會了三百年的「小蝌蚪」:這才是精子真正的遊動方式6.傳聞中能讓你看見七彩小人的「神奇蘑菇」,其實可以用於治療抑鬱症7.想記的記不住,想忘的忘不掉?
  • 「欺騙」了科學家343年,精子竟然不是左右擺動前進的?
    導語:「欺騙」了科學家343年,精子竟然不是左右擺動前進的?在顯微鏡中,人類生命源頭精子像小蝌蚪一般,擺動著自己的尾巴,這在生物學上被定義為鞭毛,對稱的擺動,使得精子向前移動。,精子的運動軌跡,受精卵的發育,使得科學家們有了一步一步新的進展,尤其引人注目的便是精子的運動軌跡,在科學日益發展的今天,科學家們發現精子好像並不是左右擺動的前進,而是螺旋前進的方式,精子的鞭毛像一個螺旋槳一般推動精子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