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黃粉蟲和蠟蟲被發現可以分解塑料是對減少塑料都一片樂觀...

2021-01-18 澎湃新聞
X

為什麼黃粉蟲和蠟蟲被發現可以分解塑料是對減少塑料都一片樂觀態度,我們現在卻仍在憂心塑料問題
有了較好的措施為什麼不能大力實施?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已輸入0字

提交

有5個回答

劉永龍 2020-01-09

蟲子分解塑料,本身就是一個歧途,塑料被作為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資源,塑料是資源使用的一個方式,本身需要可持續和閉合循環。分解塑料依然是原來的線性經濟思路,而不是循環經濟思路。
蟲子分解塑料,是一個技術方案,技術方案有實驗室和產業化兩個層面,目前似乎都只是實驗室水平,而不能產業化,分解的速度太慢,與塑料垃圾的增長速度相比,非常不對等。
蟲子分解塑料,還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分解後的後道工序能不能跟上,有無社會需求?這個不是一個簡單的創新想法能決定的。
不能大力實施的措施,可能就是不是一個好的措施,一定是有某個BUG阻礙了自己的成長。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我們人類是會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差,你我的答案可能不同。好的措施不能被實施,那是因為人類整體沒法形成向好的合力。個體的理性,導致集體的非理性,這個社會學的觀點你可以琢磨一下。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盲目樂觀,實際希望渺茫,觸目驚心

為什麼黃粉蟲和蠟蟲被發現可以分解塑料是對減少塑料都一片樂觀態度,我們現在卻仍在憂心塑料問題
有了較好的措施為什麼不能大力實施?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沒有根本解決辦法,地球已經千瘡百孔

想問下您認為白色汙染的問題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呢?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想問下您認為白色汙染的問題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呢?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蟲子分解塑料,本身就是一個歧途,塑料被作為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資源,塑料是資源使用的一個方式,本身需要可持續和閉合循環。分解塑料依然是原來的線性經濟思路,而不是循環經濟思路。
蟲子分解塑料,是一個技術方案,技術方案有實驗室和產業化兩個層面,目前似乎都只是實驗室水平,而不能產業化,分解的速度太慢,與塑料垃圾的增長速度相比,非常不對等。
蟲子分解塑料,還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分解後的後道工序能不能跟上,有無社會需求?這個不是一個簡單的創新想法能決定的。
不能大力實施的措施,可能就是不是一個好的措施,一定是有某個BUG阻礙了自己的成長。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我們人類是會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差,你我的答案可能不同。好的措施不能被實施,那是因為人類整體沒法形成向好的合力。個體的理性,導致集體的非理性,這個社會學的觀點你可以琢磨一下。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謝謝您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Copyright © 2014~2021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相關焦點

  • 【塑料百科】研究發現蠟蟲能分解塑料
    塑料通常很難分解,而人們每年能消費數萬億個聚乙烯塑膠袋。不過,研究人員4月24日在《當代生物學》期刊上報告稱,他們可能找到了解決塑料汙染的方法,而主角就是一種被稱為蠟蟲的毛蟲。        「我們發現這些蠟螟的幼蟲能生物降解一種最難分解和最常使用的塑料:聚乙烯。」
  • 兩種吃塑料的蟲子——蠟螟幼蟲和黃粉蟲
    一個一次性塑膠袋的平均使用期限只有不到半個小時,而卻需要數百年的時間在自然環境中分解。所以說大量的使用後的塑料廢棄物,已對環境和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一些發達國家先後制定了限制或禁止某些場合使用非降解塑料,要求使用可降解塑料的規定。而就目前來看,相較而言,可降解塑料仍比普通塑料的生產成本高出不少。
  • 研究發現蠟蟲能分解塑料
    研究發現蠟蟲能分解塑料圖片來源:galleryhip.com 通常,塑料很難分解,而人們每年能消費數萬億的聚乙烯塑膠袋。不過,研究人員4月24日在《當代生物學》期刊上報告稱,他們可能找到了解決塑料汙染的方法。而主角就是一種被稱為蠟蟲的毛蟲。
  • 中國科學家發現吃塑料的蟲子 黃粉蟲能吃所有塑料
    楊軍認為,生物降解塑料的思路要開拓,不能只局限於微生物, 可以考慮鱗翅目昆蟲、白蟻等, 海洋中的蛀船蟲和鑽孔蚌能侵蝕聚乙烯和海底電纜,也可考慮從這些生物中分離並克隆能產生活性基團的關鍵酶及其基因。  楊軍團隊的2014年研究發現,蠟蟲(印度谷螟幼蟲)能夠咀嚼和進食聚乙烯PE薄膜,幼蟲腸道分離出能夠降解PE薄膜的兩種菌株,即腸桿菌屬YT1和芽孢桿菌YP1。
  • 這些蟲蟲竟然可以吃塑料
    這個現象引起了她的好奇,並進行大膽地猜測,難道蠟蟲可以分解塑料?我們知道蠟蟲在蜂巢中以蜂蠟為食。Bertocchini認為蠟蟲可以吃蜂蠟,那麼它們可能已經進化出一種分子來分解它,而這種分子也可能在塑料上起作用。
  • 科學家揭示黃粉蟲降解聚苯乙烯塑料證據
    Role of gut microorganisms」(齧食塑料黃粉蟲對聚苯乙烯的生物降解和完全礦化作用:2. 腸道微生物的作用)兩篇姊妹研究論文,首次以全面證據揭示了黃粉蟲齧食降解聚苯乙烯、將其完全降解礦化為二氧化碳、並利用同化為蟲體脂肪,同時證明是其腸道微生物起主導作用,並且分離鑑定了一株降解聚苯乙烯的細菌。此研究成果為解決廢棄塑料汙染環境的問題提供了嶄新的思維。
  • 科學家發現以塑料為食蟲子 吃塑料排二氧化碳
    西安市第8中學高三學生陳重光家裡為飼餵小鳥而養著黃粉蟲。她無意間發現鋪在蟲盒子裡的泡沫塑料上有細小的噬咬痕跡,是黃粉蟲在吃塑料嗎?陳重光在當生物教師的父親支持下,開始留心觀察,她把黃粉蟲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餵麥麩和菜葉,試驗組逐漸加餵泡沫塑料餐盒片。她發現蟲子確實在吃塑料餐盒,通過稱量還證明蟲子體重在增加。蟲子吃塑料消化得了嗎?
  • 中國科學家發現能吃塑料的蟲子 能降解所有塑料
    楊軍認為,生物降解塑料的思路要開拓,不能只局限於微生物, 可以考慮鱗翅目昆蟲、白蟻等, 海洋中的蛀船蟲和鑽孔蚌能侵蝕聚乙烯和海底電纜,也可考慮從這些生物中分離並克隆能產生活性基團的關鍵酶及其基因。  楊軍團隊的2014年研究發現,蠟蟲(印度谷螟幼蟲)能夠咀嚼和進食聚乙烯PE薄膜,幼蟲腸道分離出能夠降解PE薄膜的兩種菌株,即腸桿菌屬YT1和芽孢桿菌YP1。
  • 中國科學家發現塑料天敵,竟是因為一袋生蟲的小米
    由於塑料的大量使用,帶來了嚴重的白色汙染問題,塑料在自然狀態下很難降解,往往需要幾百年時間,而人類製造的塑料垃圾不但包圍了城市,還進入了海洋生態系統,現如今科學家在大部分海洋生物體內都找到了塑料微粒的存在,連南極生物也無法倖免。如何快速降解塑料,已經成為了一個困擾全人類的問題。
  • 一袋生蟲小米 讓他發現塑料降解的秘密
    「從2003年11月到2004年7月,我們一直處在高強度工作狀態,2004年春節,好不容易可以休息幾天,我就想著做做飯。」楊軍說,結果他在櫥櫃裡發現一個塑膠袋裡的小米生了很多蟲,袋子被啃了許多小洞,竟有蛾子飛了出來。這些小洞尋常得就像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絕大部分人都見過。但博士畢業於清華環境工程專業的楊軍,那時腦中卻閃出了一個想法:蟲子咬破塑膠袋後,把塑料吃進去了嗎?
  • 研究稱蠟蟲的「飢餓」腸道細菌是其對塑料產生食慾的主要驅動力
    這些包括工程酶,對聚苯乙烯泡沫有食慾的粉蟲和一種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分解PET塑料的細菌。蠟蟲是另一個令人興奮的例子。這些是蠟蛾的毛毛蟲幼蟲,通過以蜂蠟為食,在蜂箱中充當破壞性的寄生蟲。但是較早的研究發現,這些生物對塑料也很感興趣,可以咀嚼,消化並轉化為乙二醇。布蘭登大學生物系的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這種獨特行為的潛在機制。
  • 黃粉蟲可降解聚苯乙烯塑料
    原標題:黃粉蟲可降解聚苯乙烯塑料  據新華社電中美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上報告說,黃粉蟲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他們已在黃粉蟲體內分離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細菌,並將其保存。這項研究首次提供了微生物有效降解聚苯乙烯的科學證據,為用生物降解方法治理「白色汙染」提供了新思路。
  • 環境||吃塑料的蟲子和吃金屬的細菌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isotopic tests」(齧食塑料黃粉蟲對聚苯乙烯的生物降解和完全礦化作用:1. 化學與物理特性和同位素失蹤試驗)和「Biodegrad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polystyrene by plastic-eating mealworms.Part 2.
  • 會吃塑料的毛毛蟲,解決世界上最緊迫的環境問題之一:塑料廢物
    2017年,當研究人員發現毛毛蟲可能潛在地幫助解決世界上最緊迫的環境問題之一:塑料廢物時,這種微小的蠟蟲從零變成了英雄。這種生物可以刺破塑料,甚至可以刺破聚乙烯,而聚乙烯是一種常見且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目前堵塞了垃圾填埋場和海洋。
  • 發現12小時就能消化塑料的蟲子,白色汙染能解決了?
    塑料,作為20世紀最偉大而又最失敗的發明,以其便利性和價格低廉而大量生產,廣泛的應用在人們的生活中,同時也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其也有缺點,說是缺點,完全可以說是優點:塑料的穩定性太高了。高到要用幾百年甚至三千年才能完全分解掉,這些沒有分解掉的,同時是廢棄的塑料,給全球各個地區帶來了嚴重的「白色汙染」。為了不讓這些塑料在陸地上「傷害」人類,人類把垃圾丟向了包容性極大的大海。但是大海不會消解這些垃圾,它只會把這些垃圾沉入海底或者繼續漂在水中,這也算是好的結果,也是暫時的辦法。一直在為這個頭疼的人類,從未停止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 【VOA聽新聞】吃塑膠袋的蠟蟲!
    研究人員可能發現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減少塑料汙染的方式,那就是一口一口把它吃掉。It turns out that the common wax worm can eat plastic.事實證明,這種常見的蠟蟲可以吃掉塑料。這種蠟蟲也被稱之為大蜡螟,它可能有助於減少塑膠袋造成的廢棄物。Each year, one trillion plastic bags are used around the world.
  • 科學家發現以塑料為食蟲子:吃塑料排二氧化碳
    黃粉蟲又叫麵包蟲,在昆蟲分類學上隸屬於鞘翅目,擬步行蟲科,粉甲蟲屬(擬步行蟲屬)。   據新華社電中美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上報告說,黃粉蟲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他們已在黃粉蟲體內分離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細菌,並將其保存。這項研究首次提供了微生物有效降解聚苯乙烯的科學證據,為用生物降解方法治理「白色汙染」提供了新思路。  黃粉蟲又名麵包蟲,被人工大量養殖用作動物飼料。
  • 科學家發現一種昆蟲,12小時能吃掉一整隻購物袋,或解決塑料汙染
    我們知道,這些年很多人,很多國家都在被環境汙染問題所困擾。其實人類現在面臨的生存環境還是比較惡劣的,首先就是全球氣候變暖,其次就是塑料汙染。我們知道,塑料這種東西可降解性非常差,一個普通的塑膠袋,可能需要幾百年才會被降解。
  • 竟然能大口大口吃塑料,厲害了蟲子!
    而人類作為食物鏈的頂端,最後都將為此買單。不過,西班牙一位生物學家 Federica Bertocchini 因為養蜜蜂,竟然意外發現了一種吃塑料的蟲子,或將拯救塑料汙染,從而拯救人類自己!但細心的 Bertocchini 博士發現蠟蟲體內很可能有分解塑料的酶。
  • 有些生物竟以塑料為食
    塑料製品用途廣泛,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接觸到,但是幾乎所有的塑料都是難以降解的。不止一種生物,它們的食譜竟然是塑料。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楊軍教授研究組發現了一種蟲子可以吃塑料。,螟蛾的幼蟲也可以吃塑料,他們把這種蟲子叫做蠟蟲,而且這種蟲子的吃飯速度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