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稱日語高級 中國網友:漢字偏旁瞎優越啥

2020-12-0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尊敬的中國網友,您好,這裡有一封來自日本網友的挑戰書……

&nbsp&nbsp&nbsp&nbsp請問您選擇:

&nbsp&nbsp&nbsp&nbspA.趕緊拆開別廢話

&nbsp&nbsp&nbsp&nbspB.甭管是啥,戰戰戰

&nbsp&nbsp&nbsp&nbspC.再來十封

&nbsp&nbsp&nbsp&nbsp既然您已經選擇完畢,那麼挑戰書的內容是這樣的

&nbsp&nbsp&nbsp&nbsp近日,有位日本網友在推特上發文稱:「你們會讀這句話嗎?「3月1日は日曜日で祝日、晴れの日でした」我覺得大家應該都會讀,但是在海外的日語學校把這句話當成了超級大難題!你們注意到了嗎?「日」這個字的讀音全部不一樣。」

&nbsp&nbsp&nbsp&nbsp推特截圖

&nbsp&nbsp&nbsp&nbsp截止今日,這篇推文已獲12萬次轉發,14萬次點讚。

&nbsp&nbsp&nbsp&nbsp日本網友紛紛表示,日語實在太高級了!

&nbsp&nbsp&nbsp&nbsp納尼?什麼意思?讓我來解釋一下。

&nbsp&nbsp&nbsp&nbsp「3月1日は日曜日で祝日、晴れの日でした」

&nbsp&nbsp&nbsp&nbsp首先這句話的意思是:3月1日是周天、是節日、是一個晴朗的日子。

&nbsp&nbsp&nbsp&nbsp然後正如推主所述,用日語來讀的話,這句話裡面的5個「日」字,讀法都不同。

&nbsp&nbsp&nbsp&nbsp第一個日:ついたち

&nbsp&nbsp&nbsp&nbsp第二個日:にち

&nbsp&nbsp&nbsp&nbsp第三個日:び

&nbsp&nbsp&nbsp&nbsp第四個日:じつ

&nbsp&nbsp&nbsp&nbsp第五個日:ひ

&nbsp&nbsp&nbsp&nbsp怎麼說呢,這青蔥少年圖樣圖森破的趕腳……不過也不能怪人家,日本人怎麼能想到漢語裡有一種神奇的字叫做多音字。

&nbsp&nbsp&nbsp&nbsp5個音簡直是分分鐘的事兒

&nbsp&nbsp&nbsp&nbsp和:

&nbsp&nbsp&nbsp&nbsphé和解

&nbsp&nbsp&nbsp&nbsphè隨聲附和

&nbsp&nbsp&nbsp&nbsphú打麻將和了

&nbsp&nbsp&nbsp&nbsphuó和面

&nbsp&nbsp&nbsp&nbsphuò和稀泥

&nbsp&nbsp&nbsp&nbsp心疼

&nbsp&nbsp&nbsp&nbsp總之,日本網友就是覺得日語簡直太膩害~太深奧~太高級了!日語厲害了真的誒!

&nbsp&nbsp&nbsp&nbsp日語太深奧了!

&nbsp&nbsp&nbsp&nbsp即使是日本人,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也很難吧

&nbsp&nbsp&nbsp&nbsp我去!

&nbsp&nbsp&nbsp&nbsp日語太牛X了!!

&nbsp&nbsp&nbsp&nbsp我老婆(中國人)輕輕鬆鬆就讀出來了,震驚!

&nbsp&nbsp&nbsp&nbsp日語太難了因此日語才比較好讀吧

&nbsp&nbsp&nbsp&nbsp與其他歐美語言相比,日語可以做到速讀

&nbsp&nbsp&nbsp&nbsp為什麼能使用這麼高級的語言,卻沒法兒講英語?

&nbsp&nbsp&nbsp&nbsp寫東西的時候還要轉換成漢字實在麻煩

&nbsp&nbsp&nbsp&nbsp英語就很流暢,更加輕鬆

&nbsp&nbsp&nbsp&nbsp日語難到讓日本成為了一個對話和演講都很爛的民族

&nbsp&nbsp&nbsp&nbsp真是太無能了

&nbsp&nbsp&nbsp&nbsp中國網友知道後,微微一笑,這樣說道(評論均來自@糊塗蟲網)

&nbsp&nbsp&nbsp&nbsp@網友

&nbsp&nbsp&nbsp&nbsp中國古代有一種詩體叫迴文詩、思妻詩: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途路陽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這首詩倒過來念(字也要倒著念)就成了思夫詩,試問全世界除了漢字,哪一種文字可以辦到。

&nbsp&nbsp&nbsp&nbsp@網友

&nbsp&nbsp&nbsp&nbsp這個更厲害拿去給日本人看看: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nbsp&nbsp&nbsp&nbsp@網友

&nbsp&nbsp&nbsp&nbsp我只服中國足球隊和中國桌球隊,一個誰也打不過,一個誰也打不過。

&nbsp&nbsp&nbsp&nbsp@網友

&nbsp&nbsp&nbsp&nbsp那麼日本人來理解這個試試……戀愛的三個階段:第一,喜歡上一個人。第二,喜歡上一個人。第三,喜歡上一個人。

&nbsp&nbsp&nbsp&nbsp@網友

&nbsp&nbsp&nbsp&nbsp領導:你這是什麼意思?小明:沒什麼意思,意思意思。領導:你這就不夠意思了。小明:小意思,小意思。領導:你這人真有意思。小明:其實也沒有別的意思。領導:那我就不好意思了。小明:是我不好意思。來解釋一下:以上「意思」分別是什麼意思?

&nbsp&nbsp&nbsp&nbsp@網友

&nbsp&nbsp&nbsp&nbsp日語難,是因為裡面有中國字。

&nbsp&nbsp&nbsp&nbsp@網友

&nbsp&nbsp&nbsp&nbsp學了些半截漢族,漢語偏旁,還學出優越感了。

&nbsp&nbsp&nbsp&nbsp@網友

&nbsp&nbsp&nbsp&nbsp別說別的,去醫院醫生那裡拿張藥單足以讓你懷疑人生。

&nbsp&nbsp&nbsp&nbsp其實也有部分日本網友在評論中提到了漢語,覺得好像更厲害一點

&nbsp&nbsp&nbsp&nbsp畢竟同一個世界,沒人看得懂的藥單……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稱日語太高級網友懟:學個漢字偏旁瞎優越啥?
    【觀察者網 文/趙雯珺】尊敬的中國網友,您好,這裡有一封來自日本網友的挑戰書……請問您選擇:A.趕緊拆開別廢話B.甭管是啥,戰戰戰C.再來十封既然您已經選擇完畢,那麼挑戰書的內容是這樣的↓近日,有位日本網友在推特上發文稱
  •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但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漢字,中日雙方都有著爭議,畢竟文字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承認日文發源於我國,那就相當於承認了日本的文化都是源於我國。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近日,有日本教授在一個節目中稱,日文的漢字、平假名、片假名起源於中國,這在中日兩國都引起了爭議,甚至有日本網友罵其為「日奸」。
  • 偽中國語走紅 不懂中文的日本網友用日語中的漢字聊天
    ,完全不懂中文的日本網友用日語中的漢字聊天。這甚至也紅到中國,因為中國網友也能猜出大概意思。臺灣19日說,這無意間開創了中日民間交流的新局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日本網友用偽中國語交流&nbsp&nbsp&nbsp&nbsp正常情況下,一段日語對話中應當包括漢字(日語當中的漢字)、平假名、片假名等文字符號。
  • 日語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字?
    日本現行的標準書寫形式,稱為「漢字假名混合文」,這是歷經一千多年的漫長演變而逐漸形成的。漢字由中國傳入日本後,不斷融入日本的文化之中,早已徹底成為日本化的產物。我們就來看看日語中漢字是如何完成日本化的。
  • 《日本的漢字》:日語中的漢字,也是日本文化一部分
    明治時期,日本學者用漢籍翻譯西歐語言,創造出「經濟」「勞動」「取締」「場合」這些詞語,如今在漢語中廣泛使用。漢字被用於記錄日語,在日本人的手中,逐漸發展出不同於中文漢字的特點。有些漢字按照古漢語發音,有些按照日語發音;有些字寫法與漢語相同,意義卻不同;日本人為了方便書寫、表義,甚至創造出新的漢字,稱為「國字」。
  • 日本的平假名與片假名?其實都離不開中國的漢字
    日本早先是沒有自己的文字的,只有自己的口語。隋唐之後,漢字傳入日本,日本開始用漢字來書寫。可是在那時候,讀書識字本來就不是誰都可以的事情,加上漢字又難學,所以基本上只有寒窗苦讀的讀書人和有條件的貴族才能掌握漢字,平民基本都是文盲。一方面是漢字難以普及,另一方面是朝政上精通漢字的人掌權太多,所以「脫漢」的呼聲漸漸高漲。
  • 漢語與日語有什麼樣的關係?相同的日語漢字發音、詞義是否相同?
    作為大學日語系畢業生,日本語水平通過JLPT(日本語等級能力考試)二級水平(分為五個等級水平,最高一級,最低五級)。在多年學習日語後,本人對日語及日本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下面就日語來源和日本與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繫來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 日語有片假名和平假名為什麼還要漢字?
    需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來看一下日語的五十音圖演變史。公元五世紀左右漢字從中國傳到日本,後來日本人依據漢字創造出平假名和片假名,但是字形上有所改變以適於日語的書寫。日語中的平假名本身就是一些中文字的草體書寫而平假名毫無疑問都是我們使用的一些偏旁部首一直對這個問題也帶有極大好奇的我問了下我的日本籍日語老師,他的正統回答也是網上能夠隨意找到的關於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敘述,但是我相信很多沒有學習過日語的普通讀者都不想,也看不太懂那些過於複雜的表達。
  • 日本文字為何和中國漢字非常像
    公元前108年,漢武大帝平定朝鮮半島,漢字可能已經傳入了朝鮮。在公元3世紀的晉朝時期,朝鮮半島南部的百濟國的漢宗室之後-博士王仁將《論語》和《三字經》漢字傳入日本。靈巖郡百濟國遺址在漢字傳入之前,日本沒有文字,處於「口口相傳」蒙昧階段,使日本在彌生時代實現了從野蠻到文明的跨越。唐朝時期,中國國力空前強盛,漢字的進一步傳播推廣到東南亞地區,漢字在日本進一步普及。
  • 居然連日語的組成都不會?別急,一篇文章帶你搞懂日語的構成
    日語的構成分為日語漢字、假名和羅馬音,這三者一起組成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日語句子。比如,"SONYのカメラを一臺持っている"。在這個句子的中,我們會發現SONY、カメラ、持つ、一臺這幾個單詞,它們分別是英文詞、片假名單詞、平假名單詞、日語漢字組成。
  • 佛山蜻蛉日語:日語和漢語的關係都有哪些?
    佛山蜻蛉日語是首家個性化日語教育機構,更多日語學習問題歡迎與蜻蛉日語交流;另外,佛山蜻蛉日語暑假班開始招生啦,歡迎預約蜻蛉日語免費體驗課,這個暑假我們一起學日語。中國和日本文化交流源遠流長,過去日本從中國學習很多東西,包括建築樣式,法律以及風俗民情等等,尤其是漢字方面深受中國的影響。另一方面,我們現代漢語經常使用的詞彙中,也有很多是來源於日本的。
  • 日語學習|日語中的平、片假名,究竟是指什麼?
    隋唐之後,漢字傳入日本,日本開始用漢字來書寫。但一方面因當時漢字普及起來難度大,且只有部分人可以享受到教育資源,另一方面是日本呼籲建立自己文字體系的呼聲越來越高,外加多方面原因最終促成了日語的誕生。 只不過最早的假名被叫做萬葉假名,說白了就是日本人用跟自己發音相同的漢字來表示日語,意義上並不相關,直接用來表音。
  • 為何日語有些漢字讀音會和江浙方言很像?吳音是怎麼傳到日本的?
    在日語中,漢字是分為兩種讀法的:音讀和訓讀,所謂音讀,指的是保留該等漢字當初傳入日本時的漢語發音;而訓讀呢,則是使用該等漢字之日本固有同義語彙的讀音。而在音讀當中,有這麼一種發音方式:吳音。吳,這似乎是中國的一個地名,對的,日語中所謂的吳音就是從中國的吳地傳過去的讀音,不過傳過去的時間很早,那還是西元五至六世紀,日本大和時代(中國南朝)時期的事情,當時南朝政治中心建康(南京)周圍吳語區的漢字讀音傳到了日本,所以這種漢字音就被稱為吳音。
  • 日語中的這些漢字,中國人或許都不認識!
    了解日語的同學們都知道,在日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漢字,就算一點日語也不會的人,去日本旅遊也沒有多大的問題。日本街頭的各種指示牌、宣傳冊上的漢字,就算是日語小白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實際上日本曾在1866年提出過廢止漢字,但是卻無法實行。畢竟漢字在他們語言系統裡已經根深蒂固了。
  • 日語裡面的漢字是怎麼來的?發音有什麼區別?
    日本漢字(日文:漢字,假名:かんじ,羅馬字:Kanji),又稱日文漢字,是書寫現代日文時所使用的漢字。究竟漢字什麼時候從中國傳到日本沒有定論,不過一般認為,漢字是於公元5世紀隨著一些百濟佛教僧侶將中國的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
  • 日語漢字源自古漢語的異同和其發展的優缺點
    日本和中國是東亞一衣帶水的鄰居,很多遊客去日本旅遊,儘管不會日語還能看得懂日語,是因為在唐代的時候,日本派遣了很多。遣唐使,從中國帶去了非常多的文明,其中包括建築、習俗、佛經、漢典等等。日本隋唐遣使路線日本的漢字來源於中國古代,跟自然中國的文言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日本的古書裡經常見到的一個詞尾なり,就是文言文裡面之乎者也那個也,是一個表示判斷的助動詞。
  • 說說日語的起源,為什麼平假名在日語文字裡佔據了主導地位?
    ,這個強大的鄰國當時不叫中國,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大隋朝和大唐朝,日本是一個善於傳承的民族,現在如果你飛去日本國土上轉一圈,就會看到我們中華盛世的很多好東西,歷歷在目。這個文言二途制度當時確實苦了那一代日本人民,那時的繁體漢字多難寫啊,而且一字多義,語法與日語還不一樣,我們現在經簡化過的漢字對外國人來說都是難度較大的學習,因此,造成當時日本社會只有少數貴族階層才有條件寫字,廣大的人民還是不會寫文字的文盲,這可不行,這違背了當局的初衷,必須要改革。
  • 日本網友發明「偽中國語」爆紅 中國網友驚呼:竟能看懂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梅子】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月22日報導,日本網友在社交網絡上發明的「偽中國語」紅到中國,也無意間開創中日民間交流的新局面。近年來學中文的熱潮席捲全世界,日本網友也在推特(Twitter)上大玩「偽中國語」,將日文中的片假名與平假名以漢字取代、拼湊,使整句話都是漢字,雖然語句不順,也非真正的中文,但不論日本或中國網友都能猜出大意,因此稱為「偽中國語」。最近日本網友更在社交媒體上成立「偽中國語研究會」,吸引不少中國網友加入討論,中國網友zuola說:「我居然能勉強看懂日本推友的偽中國語。」
  • 日語漢字和語感對翻譯的影響,初學者要知道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個觀點,有網友認為:中日在語系上相對來說比較接近,而且日本在文化上也繼承了中國的部分,所以在翻譯的時候中文翻譯者相較於英文翻譯者更有優勢。但是實際上日文的語系一直沒有定論,語言學界也沒有公認的看法。
  • 日語的起源:漢語在日語起源、發展過程中的影響
    導語:在今天,日本是中國人旅遊的首選國,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中國人學習日語的天然優勢。凡是見過日語的人,都會發現日語中含有著大量的漢字。即便讀音與漢字不相同,但是其含義與我們生活中用的漢語的意思基本一致。因此,前往日本旅遊的國人不需要對日語有著專業的了解,看到日語中的漢字,基本也能大致理解話的含義。